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水成铀矿理论,阐述了内蒙古查干德勒苏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背景,水化学特征,放射性水化学特征和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分带特征。通过对测老庙盆地和迈马-敖伦盆地的成矿条件对比,认为迈马-敖伦盆地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是形成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三五地区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的总结,结合放射性同位素和氦法测量在水化学找矿中的应用,提出了该地区的放射性水化学找矿标志,在实际揭露评价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一、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三三五地区位于一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的东北角,出露地层主要为中酸性火山熔岩(安山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晶屑凝灰岩、熔接凝灰岩及安山质凝灰角砾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安山质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大地构造位置为东西构造带与新华夏系构造带的复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综述查干德勒盆地地质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盆地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了含水系统,分析了水动力条件。应用稳定同位素测试成果进一步佐证了传统的水文地质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从目的层空间展布,铀源,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中微量元素,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等角度充分提取了铀成矿信息,在盆地中部南缘圈定了一片铀成矿景区。  相似文献   

4.
查干德勒苏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飞 《铀矿地质》2004,20(3):163-169
本文在综述查干德勒苏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阐述了盆地水文地质特征 ,并结合盆地地质演化史进行了古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特征 ,从目的层空间展布、铀源、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水中微量元素、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等角度提取了铀成矿信息 ,在盆地中部南缘圈定了一片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5.
周斌  魏玉涛 《地下水》2012,34(6):21-23
陇东白垩系盆地地处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盆地内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然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及地质构造背景条件下,地下水化学特征变化复杂.对陇东白垩系盆地保安群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盆地内划分的白垩系三层含水岩组水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各具特征,整个盆地内地下水水化学场存在一个大致以马莲河为中心、由周边向中部的水平分带,TDS从盆地东西两侧向中心由低渐高;而垂直分带规律则根据水动力特征,分为水交替强烈带、水交替缓慢带和水交替极缓慢带,各带的水化学特征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中蒙边境沙麦盆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砂岩铀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分析了沙麦盆地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类型、放射性异常分布特征,并根据地下水中与铀相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等研究,确定了铀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盛源盆地位处赣杭铀成矿带中段,是华东地区重要铀矿田之一。在收集和分析大量放射性水化学特征数据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及信息复合技术,详细研究了盆地放射性水化异常与已知铀矿化的关系,总结了放射性水化学找矿规律。认为铀-氦高值晕是成矿标志,铀-氡高值晕是近矿标志,单铀型水异常晕较好反映铀矿化的局部富集,氦水异常反映隐伏构造存在,可指示攻深找盲。据此,圈定Ⅰ、Ⅱ级成矿远景区各1处,Ⅲ级远景区3处,为盆地今后铀矿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黑河下游额济纳盆地深层地下水来源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作者在额济纳盆地进行了长达3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盆地地下水资料和水化学、同位素分析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对盆地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循环特征进行了探讨.水化学和同位素结果显示,黑河流域深层地下水补给来源具有多源性,主要为核爆前形成的“老水”,水循环缓慢.在进行流域水资源开发时,对深层地下水的利用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9.
准噶尔盆地北西部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世荣 《新疆地质》2002,20(2):130-133
从水文地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地下水动力机制、水化学及放射性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研究该地区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从而对该地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远景作出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实例介绍了遥感图象在放射性水化学找矿中,解译与放射性水异常有联系的断裂构造及其影响带,以及应用遥感图象圈定与铀矿化有内在联系的地热异常区和热水活动带。根据遥感图象追踪古河道、古湖沼洼地、古冲-洪积扇(群),研究分析铀源条件。通过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水化学取样分析工作,结合其它资料,从而圈定出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着重介绍了放射性水化学方法寻找隐伏铀矿的过程:即,从找到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点到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到初步评价和工程揭露。以放射性水化学找矿2个成果为例,说明放射性水化学方法是寻找隐伏铀矿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放射性水化学找矿角度出发,通过多种综合方法试验,包括重复取样测定水中铀、氡含量,水中氦、水中放射性同位素、水系底沉积测量,岩石淋滤试验及铅同位素等项目,对某盆地进行了铀成矿远景分析及预测,其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关中盆地地热井中地下热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成分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热水补给时的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关中盆地地下热水接受补给时的温度以西安地区最低,咸阳次之。同时应用Na-K-Mg三角图和水化学平衡温度理论的方法,估算在平衡条件下关中盆地最大热储温度为118℃。热储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关中盆地腹部应为中低温热储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三塘湖盆地的地貌与气候、大地构造背景和盆地的结构构造、岩性岩相、水动力与水化学、后生氧化、铀源等条件进行分析。根据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准则,对三塘湖盆地的铀成矿远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南缘前陆盆地中的磨拉石主要沉积在小喜马拉雅带和次喜马拉雅带中,次之出现在冲积平原带。最老的新生代磨拉石为分布于Potwar高原(巴基斯坦)的Murree组,时代为始新世中期一早中新世末。前陆盆地中分布最广泛的为Siwalik群,它占据了次喜马拉雅带的绝大部分,时代主要为中新世-上新世早期。更新的磨拉石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平原带中,为第四纪的冲积物。总的来看,前陆盆地中的新生代磨拉石表现出向上变粗变厚、向南变细变新的变化趋势,并有盆地西部先沉积的特征。结合前人关于古印度扇、印度扇、孟加拉扇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青藏高原南缘的造山作用具有向南生长的特点,同时该区再现早期东高西低、后期西高东低的地形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马林诺夫矿床为标准物进行的航空γ能谱测量,以及库伦达盆地、秋雷姆-叶尼寒盆地航空γ能谱资料的解译证实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再分布区的控矿作用;指出了地台条件下,运用水文地质资料,可发现水成铀矿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些特征;进一步说明了航空γ能谱研究和水文地质研究之间的互补生。文章最终确定了天然放射性核素再分布区是水成铀矿化的普查标志,1:200000为最佳的研究比例尺。  相似文献   

17.
布尔津盆地西部凹陷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贤春  成海 《铀矿地质》2002,18(3):168-173
根据水成铀矿床理论,本在论述布尔津盆地水动力及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综合整理,着重分析西部凹陷第三系层间水的铀水迁移分带规律,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水地球化学条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水成铀矿床理论,本文在论述布尔津盆地水动力及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资料综合整理,着重分析西部凹陷第三系层间水的铀水迁移分带规律,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逻辑信息法完成了XZ矿田铀矿资源总量预测任务。基于这一实践,作者提出了放射性水化学变量的识别方法,即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概括地说此法包括3个主要内容:设置变量、双态转换和标志筛选。该方法不仅为资源总量预测进行放射性水化资料的处理摸索出一条新路子,而且为放射性水化找矿辨认重要找矿标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水化学特征及形成演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形成受构造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共同控制,通过划分哈密盆地地下水系统,分区阐述哈密盆地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水化学成因及控制因素,从水文地球化学的角度阐明盆地系统的地下水水化学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哈密盆地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呈明显分带性,沿地下水流动方向,水化学类型逐渐由HCO3型演化为SO4型、最终演化为Cl型;水体TDS含量不断升高,地下水由淡水逐渐演化为微咸水、咸水。地下水离子来源主要为硅酸盐岩与蒸发岩盐溶解,水化学过程受蒸发浓缩作用控制,岩石风化作用与季节变化共同影响。沿地下水径流方向,地下水经盐分溶滤、盐分迁移并在排泄区附近形成盐分聚集带;盐分迁移沿程溶滤作用逐渐减弱,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增强。哈密盆地地下水化学空间演化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驱动,时间演化驱动因素主要为气候变化和工矿活动农业灌溉等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