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总结袁秀丽教授采用透刺法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经验。袁教授认为,本病证属虚实夹杂,病位在筋,病机在于肝肾亏虚,气血失调;治疗以补虚为主,调畅气血,佐以祛邪。其以局部取穴和阳明经取穴为总的选穴原则,采用一针多穴的穴位透刺操作手法,治疗过程中多采用补法,利用阳明经多气多血的特点,调气活血,疏通经络,让患者配合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巨刺法,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8%(43/48),高于对照组的70.83%(34/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自建库起至2017年10月期间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纳入治疗组采用壮医经筋疗法、对照组采用非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评价员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且交叉核对,采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以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RCT,共111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560例,对照组5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OR=2.88,95%CI(1.99,4.18),Z=5.5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优势,但结果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机制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埋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埋针疗法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2组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剔除4 例,对照组剔除6 例,最终治疗组26 例,对照组24 例。2组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埋针合常规康复治疗中风后下肢功能障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从临床有效率和痊愈率两方面综合评价耳穴疗法或以耳穴疗法为主(包括单纯耳穴治疗、耳穴为主联合西药治疗、耳穴为主联合其他疗法)治疗中风后失眠(PSI)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自建库起至2021年3月10日耳穴治疗PSI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相关内容整理规范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运用Review Manager 5.3对纳入的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相关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相关疗法治疗PSI的临床有效率[OR=4.57,95%CI(3.24,6.45),P<0.00001]、痊愈率[OR=3.17,95%CI(2.32,4.33),P<0.00001]均高于单用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评价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图形基本对称,提示所纳入的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耳穴疗法治疗PSI临床疗效确切,在改善日间功能、提升睡眠质量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其中以耳穴为主联合西药疗法疗效最佳,其次分别为耳穴联合其他疗法、单纯耳穴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数据库中放血疗法治疗SH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6月30日,由2名研究人员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766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OR=4.84,95%CI(2.89,8.10),P<0.0000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积分[MD=-1.65,95%CI(-2.04,-1.26),P<0.00001)]、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积分[MD=8.60,95%CI(7.82,9.38),P<0.00001]、水肿积分[MD=-1.46,95%CI(-1.68,-1.24),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放血疗法治疗SHS的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清热化瘀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研究方案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为清热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11篇随机对照试验105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提示清热化瘀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总体疗效比单用西药及其他中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疗法可提高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但由于本次研究存在局限性,仍需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相关指标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脑梗死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0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医刺络拔罐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综合疗效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Fuga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0%(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Barth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刺络拔罐可提高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感觉能力及生活能力,减轻神经缺损程度,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观察药棒穴位疗法对中风恢复期肢体拘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药棒护理技术。采用改良的ASHWORTH评分测评2组上肢痉挛程度,根据ASHWORTH评分改善情况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2.5%,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棒穴位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 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及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观察对比2组综合疗效、神经功能(NIHSS)评分、肢体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上肢、下肢FMA评分,NIHSS评分,SF-36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九物汤加减联合开窍通络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经筋理论选穴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刊数据库2008~201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以经筋理论选穴为治疗方案的随机对照研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0篇,共计9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70例,对照组4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总体疗效:OR=2.23,95%CI[1.47,3.36],Z=3.8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漏斗图结果显示,图中散在分布点基本位于图形两侧,但不对称,提供偏倚可能性大。结论:研究表明经筋理论选穴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针刺组,但结果需要更高质量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眼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外文文献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abse。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查找眼针治疗中风后SHS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8项研究被纳入,共计42 例患者。眼针治疗中风后SHS的总有效率[OR=3.61,95%CI(2.22,5.89),P<0.00001)]、运动功能评分[MD=8.97,95%CI(6.06,11.88,P<0.00001]、疼痛评分[MD=-0.93,95%CI(-1.32,-0.55),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治疗中风后SHS具有显著的疗效,因研究文献存在质量偏低的情况,还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搜索有关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偏瘫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8月,进行数据提取,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涉及脑卒中偏瘫后遗症患者10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治疗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RR=1.23,95%CI(1.16,1.31),Z=6.96,P<0.00001]、增强患肢运动功能[MD=16.41,95%CI(11.50,21.31),Z=6.56,P<0.00001]、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D=18.69,95%CI(14.18,23.19),Z=8.14,P<0.00001]。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医药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舌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60 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联合舌针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干预,以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特异性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评定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63.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SSA、SWAL-QOL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舌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PubMed以及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以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采用Rev Man 5.4软件,根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篇,共1301 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52 例,对照组649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有效率[RR=1.19,95%CI(1.13,1.26),P<0.00001]、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MD=-0.75,95%CI(-0.83,-0.66),P<0.00001]、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MD=9.57,95%CI(3.33,15.81),P<0.00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D=10.62,95%CI(6.21,15.03),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与常规针刺、康复治疗相比,在改善人体主要运动肌群肌张力、恢复运动功能、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由于本次系统分析的局限性,仍需大量高质量的RCTs进一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