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福建省晋江市区1∶500航测法数字化成图,介绍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一套航测法数字化成图后期编辑技术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满足更多用图单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技术。数字化测图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智能测绘的广泛应用,在数字地球、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提出及数字化工程相继启动的影响下,测绘领域的应用在逐步实现测量数据和绘图技术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本文通过介绍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的应用,为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4.
在航测数字化生产领域,需要与生产相适应的质量检查系统,文章分析了航测数据质量控制的内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航测数字化生产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了航测数字成果质量检查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从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数字化成图存在的难点出发,综合生产实际,探讨成图工艺流程和作业方法,研究对大比例尺航测成图的地理精度和数学精度的质量控制,并对实践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国土资源数据检查和管理工作实践,全面介绍湖南省国土资源数据库体系,着重阐述国土资源数据检查内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土资源数据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为国土资源数据检查及“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与整合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样品检测数据的质量是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的关键要素之一,影响检测数据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在实际检测活动中可简要地从检测机构具备的资质能力、检测过程的内外部质量控制、检测数据的合理性或者与实际的符合性等方面加以评估;在项目总体设计要求各检测机构遵照其制定的检测方法、质量控制规范的前提下,本文以检测机构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承担的贵州省毕节、遵义辖区所采近20万件样品的检测数据为例,从检测方法、检测过程控制、内外部质量控制、数据成图效果等方面评述样品检测数据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GIS数据质量类型和质量问题来源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地籍数据库建设中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要求,为各地区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应用VirtuoZo NT、JX4C DP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制作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经验,论述DEM和DOM生产过程主体技术线路及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分析如何提高DEM和DOM的精度方法,阐述DEM和DOM的质量控制环节,探讨特性划分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多金属成矿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技术实验研究——以庐枞矿集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庐枞多金属矿集区地震资料特点及浅、深多重探测目标,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了处理技术实验研究。在区域长剖面上,为了获得矿集区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精细图像,解释成矿深部过程,开展了循序渐进的常规处理技术实验和精细处理技术实验。在矿区剖面,为了获得了浅层精细结构,针对变观测系统接收等特点,进一步开展了特殊处理实验。经过区域剖面与矿区剖面的多重处理实验,集成了一套矿集区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方法与处理技术流程,为我国进一步的深部探测积累了技术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云南思姑锡矿区周边岩石的X荧光化探样品中的Sn元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统计法、勘查数据分析法和多重分形法确定异常下限,并对各方法在研究区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勘查数据分析法圈定的异常比已知矿床、矿化带范围小,异常较为分散;传统统计法圈定的异常与已知矿床、矿化带范围基本吻合,且较为连续,但漏掉很多弱小异常;多重分形法圈定的异常与已知矿床、矿化带范围几乎完全吻合,异常连续性好,没有漏掉弱小异常,并圈定出一些未知的异常区域,为下一步矿区外围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eCognintion软件对TM遥感影像进行了分割,通过设置不同的分割尺度因子获得对应的影像分割结果,将分割结果中的河流部分与目视解译的河流形状进行比对。在河流最宽处和最窄处的分割结果都达到最优的情况下,此时的分割尺度因子即为适宜该河段的因子。 相似文献
18.
19.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盐碱化土地修复与调控研究--以石羊河灌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强烈;②.水资源量逐年减少;③.地势上位于我国现代地形的第二阶梯,为内陆河流;④.地下水质矿化度高。人为因素是:①.过度开荒,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②.植被大量减少,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③.灌溉技术落后,有灌无排。同时从四个方面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综合调控措施:①.水资源合理配置;②.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调控地上水位和盐分的时空分布;③.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灌区配套建设,推广节水防盐的灌水技术;④.扩大牧草种植,逐步实现农业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20.
Lauren Patterson Marie Urban Aaron Myers Budhendra Bhaduri Eddie Bright Phillip Coleman 《GeoJournal》2007,69(1-2):93-102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and digital data have developed and disseminated rapidly in conjunction with increasing computing
efficiency and Internet availability. The ability to store and transmit large datasets has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datasets in geospatial formats. National datasets are used by numerous agencies for analysis and modeling purposes
because these datasets are standardized and considered to be of acceptable accuracy for national scale applications. At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a population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incorporates national schools data as one of the model
inputs. This paper evaluates spatial and attribute inaccuracies present within two national school datasets, Tele Atlas North
America and National Center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NCES).
School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population model, because they are spatially dense clusters of vulnerable populations.
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to validate the quality of school input data. Schools were also chosen since a validated schools
dataset was produced in geospatial format for Philadelphia County; thereby enabling a comparison between a local dataset and
the national datasets.
Analyses found the national datasets are not standardized and incomplete, containing 76 to 90 percent of existing schools.
The temporal accuracy of updating annual enrollment values resulted in 89 percent inaccuracy for 2003. Spatial rectification
was required for 87 percent of NCES points, of which 58 percent of the errors were attributed to the geocoding process. Lastly,
it was found that by combining the two national datasets, the resultant dataset provided a more useful and accurate solu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