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亚湾微表层和次表层海水营养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1998年秋季(10、11月)、1999年春、秋季(4、5、10月)5个航次对大亚湾海区微、次表层的调查结果,分析了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的富集概况,讨论了营养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对氮、磷、硅营养盐均有富集作用,因海况及季节不同,富集因数(EF)与其他海区的有所差别;无论夏季或秋季,大亚湾海区微表层海水中无机氮都以NH4-N为主要存在形态;其余水层则以NO3-N为主要存在形态。结果还表明,微表层、次表层海水中NH4-N与BOD5、COD测值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PO4-P和SiO3-Si含量均无相关,说明大亚湾海区水中含氮有机物较含磷有机物丰富。  相似文献   

2.
对南沙海区部分站位微表层和次表层的pH、碱度、密度和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表层的表面张力低于次表层的表面张力,并且表面张力与溶解有机碳(DOC)相关;微表层的pH低于次表层的pH,并探讨了其原因;微表层的碱度和密度一般高于次表层,同时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南沙海区微表层和次表层中溶解态痕量金属铜、铅、锌、镉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其与DOC的关系。结果显示:铜、铅、锌、镉在微表层中均有富集,海洋微表层中富集的痕量金属的量(ΔM)与富集的DOC的量(ΔDOC)具有相关性,ΔDOC越大,ΔM也越大;南沙海区微表层和次表层中所测的痕量金属对鱼卵和鱼幼体不会造成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海洋微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日变化特征,于2013年12月3日清晨(6:00)、正午(12:00)、傍晚(18:00)采集了大亚湾海域3个站位微表层和次表层水样,利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PCR-DGGE)和显微镜观察对浮游植物DNA指纹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共分析鉴定出浮游植物79种,微表层和次表层浮分别为61种、68种,清晨、正午和傍晚观察的种类数分别为49种、61种、51种;清晨、正午和傍晚的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1.2×106、1.6×106、1.6×106个/L,微表层和次表层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1.72×106和1.22×106个/L。硅藻占有绝对优势,硅藻的数量百分比均在98%以上,主要优势硅藻为角毛藻(Chaetoceros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等。微表层对总浮游植物、硅藻及优势硅藻具有明显富集作用,其中对中肋骨条藻和丹麦细柱藻的富集系数分别为4.20和5.47,富集率均为100%。浮游植物DNA指纹条带也较丰富,每个样品DNA指纹条带数为12~28条,其中傍晚指纹条带最为丰富。由于优势种类对非优势种的屏蔽作用,DNA指纹条带数低于浮游植物种类数,但在剔除数量上小于0.5%的非优势种后,DNA指纹条带数与浮游植物种类数相近,说明PCR-DGGE技术对浮游植物检测灵敏度为优势度0.5%左右。  相似文献   

5.
黄海海水微表层和次表层中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卤代烃(VHCs)是大气中的痕量气体,对臭氧层损耗和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海洋是大气中VHCs的重要自然排放源,开展海洋VHCs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海洋对大气VHCs和全球变暖的贡献。于2006年4月对中国黄海微表层、次表层中6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浓度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微表层中CHCl3,CCl4,C2HCl3,C2Cl4,CHBrCl2和CHBr2Cl的浓度分别为2.91~45.88(10.31±8.07),0.20~2.74(0.80±0.64),1.13~32.07(11.43±6.53),0.16~73.68(17.10±15.57),0.08~1.64(0.43±0.34)和0.22~14.20(4.35±3.53)pmol.dm-3;次表层中各浓度分别为2.02~38.55(10.38±7.80),0.12~2.14(0.80±0.54),1.50~26.80(11.90±6.74),0.96~73.45(16.58±14.97),0.06~1.88(0.42±0.34)和0.27~25.24(4.95±4.92)pmol.dm-3;总的来说,在微表层、次表层中CCl4,CHCl3,C2HC...  相似文献   

6.
2014年8月和2019年8月分别对大亚湾海水以及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的含量进行了两次调查,分析了各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超标情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水中Cu、Pb、Zn、Cd、Cr在2019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0.8、4.2、0.01、0.33μg/L,与2014年相比,各重金属元素在大亚湾湾内的含量明显下降。2014年,大亚湾海水中Cu、Pb、Zn、Cr的高值区靠近石化区第1条排污管线排污口所在海域。受石化区第2条排污管线投入使用的影响,2019年海水中Pb、Zn、Cr含量的高值区均位于大亚湾湾口附近,呈现出湾口含量高于湾内的分布特征。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在2019年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4.3、31.6、74.4、0.07、27.1μg/g,与2014年相比,Cd的平均含量明显下降,Cu、Pb、Zn的平均含量出现小幅上升。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在两次调查中基本相似,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湾顶的石化区南侧海域较高,这与大亚湾的水动力特征以及陆源输入等因素有关。根据2019年的调查结果,海水中Pb的含量在大亚湾湾口和大鹏澳湾口附...  相似文献   

7.
于2011年10月对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20个测站表层海水的AVS含量在0.039 ~0.129 mg/dm3之间,平均0.070 mg/dm3,区域分布规律不显著;12个测站的表层沉积物中均检测出AVS,其含量(干重)范围是12.8 ~ 867.7 mg/kg,平均为272.4 mg/kg,整体呈近岸较高、离岸较低的分布规律.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水体pH值、CCOD和CDo等环境因子与CAVS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较小,相关性特征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的CAVS与Eh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7,呈高度相关性,符合挥发性硫化物含量较高的沉积物处于较强还原状态的普遍规律;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的CAVS与pH值、CTO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65和0.219,相关性不显著.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大亚湾坝光海域表层海水硫化物含量已超过所在自然保护区(一类标准)和养殖区(二类标准)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局部水体已受到污染;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符合国家一类标准,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对大亚湾大鹏澳东山港网箱养殖区进行定点26h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海水微表层对Chl-a,PO4-P无富集作用,对浊度,BOD,COD和SiO3-Si富集,营养盐中氮富集因数的复杂性反映了微表层在调节该养殖区内氮分布上的重要作用;海水微、次表层中部分要素分布和周日变化的差异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大亚湾典型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大亚湾的大鹏澳海域的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特征及大型底柄生物分布特征与贝类养殖区、对照区的对比研究,揭示了该养殖区表层沉积物环境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网箱养殖活动对表层沉积物化学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总氮、_口J交换态氮、可交换态氨氮、总磷、无机磷、有机磷、硫化物和有机碳的含量,以及无机磷占总磷的比例与可交换态氨氮占可交换态氮的比例大大提高.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特征表明,贝类养殖区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86,平均栖息密度为626.7 ind·m-2,均为最高,这主要是由于贝类养殖区有机质含量适中,低于网箱养殖区,高于对照区,适宜多毛类的繁殖与生长.  相似文献   

10.
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首次采用逐级分离浸取的方法将大亚湾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氮分离开,继而分析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的含量较高,平均值高达1692.52 mg·kg-1;有机氮所占的比例很高,平均达77.32%,平均含量为1341.11 mg·kg-1;无机氮的平均含量为351.41 mg·kg-1.表层沉积物中总可转化态氮的平均含量为229.45 mg·kg-1;强氧化剂可浸取态氮是可转化态氮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占总可转化态氮的96.88%;离子交换态氮是释放能力最强的形态,为可转化态无机氮的主体,平均占总可转化态氮的2.10%;弱酸可浸取态氮和强碱可浸取态氮仅占总可转化态氮的一小部分,分别为0.57%和0.44%.在空间分布上,各站间不同形态氮的含量差异与污染物的陆源输入、海水养殖污染及沉积物性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以胶州湾及青岛近海为研究区域,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巯基丙酸(DMSP,分为溶解态DMSPd和颗粒态DMSPp)在微表层与次表层中的浓度以及它们在微表层中的富集行为。结果表明,DMS、DMSPd和DMSPp在微表层中的浓度高于次表层,它们在微表层中的富集因子分别为1.17、1.84和1.51。研究发现,DMS及DMSPp浓度与叶绿素a(Chl-a)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它们的周日变化与Chl-a并不完全同步。DMS/Chl-a和DMSPp/Chl-a的比值在次表层和微表层分别为4.35、13.47mmol/g和3.99、15.88mmol/g。胶州湾及青岛近海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使本海域DMS含量较高,从而贡献出较大的DMS海-气通量。  相似文献   

12.
浮游生物对某些化学物质在海洋微表层中富集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合分析了浮游生物对有机物、痕量金属、氮磷营养盐在海洋微表层中富集所起的作用。浮游植物和部分浮游细菌释放的溶解有机物大部分具有表面活性且能与痕量金属络合,它们能靠Gibbs吸附富集于微表层,并促成与络合的痕量金属的富集。浮游细菌对微表层中富集的含氮和含磷有机物的分解可能是促成氮磷营养盐在微表层中富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的马尾藻种类多,分布广,生物量高,资源丰富。马尾藻资源与生长基质、潮流等关系密切。文中讨论了半叶马尾藻Sargassumhemiphyllum和亨氏马尾藻S.henslowianum的生物量与密度、藻体长度和单株藻体重量间关系,以及不同潮位马尾藻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4.
大亚湾真鲷资源状况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在大亚湾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真鲷群体的分析表明,真鲷生殖群体约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入湾产卵,主要分布于湾口至湾中岛礁的周围水域,群体的优势体长为450-600mm(56.9%)、优势体重为1500-3500g(59.8%),年龄组成以3—6龄鱼为主(66.7%);成鱼和鱼苗产量自1986年以来急剧减少,至1999年鱼苗年产量仅为1986年的0.9%,表明大亚湾的真鲷资源严重衰竭。  相似文献   

15.
首次研究了大亚湾大气降尘及其降尘中8种污染物质的入海量。结果表明,大亚湾海区大气降尘入海量为4464t·a-1,降尘中污染物质入海量为84.56t·a-1。降尘量的大小与陆域距离远近有关,并具有季节性变化。大气降尘中污染物质含量的多寡与陆地周围工矿企业污染源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大亚湾海区降尘量较少,大气中污染物质含量低,大气污染物的降落对该海区水体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大亚湾海水混合交换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大亚湾海水垂直与水平交换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夏季表层水升温和粤东沿岸上升流高盐冷水入侵,大亚湾海水分层。大亚湾海水垂直循环属于单次混合型。高盐冷水入侵大亚湾的过程变异性很大,变化的时间尺度约15d,抬升速度为1.8×10~(-3)cm/s。  相似文献   

17.
对香港大亚湾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蕨类孢子占绝对优势,其次是木本植物花粉,而草本植物花粉含量较少,这一结果总体上与岸区丘陵低地植被受人为干扰破坏后的表土孢粉组合特征一致。大亚湾和大鹏湾的孢子沉积离岸越近含量越高,湾内的沉积规律与海流和沉积粒度的分布有关。香港海域则在靠伶仃洋一侧孢子含量较高,反映了蕨类孢子以径流搬运为主。此外,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花粉总量离岸越远含量越低,松属在木本植物中占优势.其相对含量向外海增加。  相似文献   

18.
余氯对大亚湾海区平鲷和黑鲷幼鱼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含游离余氯、化合余氯的海水分别对大亚湾平鲷Rhabdosargussarba、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浸毒处理30min和60min。结果表明,两种形态余氛对色的耗氧率有明显抑制作用,游离余氯对平鲷、黑鲷的48hLC50分别为0.19和0.18mg·L-1,48hLC1分别为0.07和0.06mg·L-1;化合余氯的48hLC50分别为0.56和0.60mg·L-1,48hLC1分别为0.21和0.24mg·L-1。游离余氯的毒性大约是化合余筑的6倍。游离余氯、化合余氯安全阈限估算值分别为0.09和0.28mg·L-1,稍高于48hLC1。  相似文献   

19.
1992年至1994年在大亚湾开展了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的放流增殖研究,以探讨恢复业已衰退资源的可行性。标志放流体长53—109mm的日本对虾11188尾,生产性放流体长20—41mm的日本对虾苗640万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标志放流的回捕率为2.91%,生产性放流的回捕率为9.3%。大亚湾内放流的日本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1999年8月首次采集大亚湾海域14个站位的次表层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单体的含量,探讨其可能的来源,并进行典型有机污染物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PAHs平均含量为10984±8461ng·L-1,变化范围为4228—29325ng·L-1;表层沉积物中PAHs平均含量为481±316ng·g-1,变化范围为115—1134ng·g-1;大亚湾海域PAHs含量比其它近岸海区相对较高。PAHs的组成在水体中以3环为主,在沉积物中以4环为主。菲/蒽和荧蒽/芘比值显示沉积物中PAHs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成岩作用的输入。PAHs在沉积物/水中的富集系数平均值为72,变化范围为9—756。大亚湾海域水体PAHs污染严重而表层沉积物污染较轻,显示尚有较大量的PAHs输入。为保持大亚湾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PAHs的监测,特别是生物体中PAHs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