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巢湖流域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结合趋势对应分析(DCA)及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手段,研究春季巢湖流域河湖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3种,分属8门(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隐藻门、金藻门、甲藻门、裸藻门和黄藻门).在巢湖水体中,硅藻门、蓝藻门及绿藻门的数量之和占总数量的93.5%,为优势种群;蓝藻门中的项圈藻占总数量的21.9%,成为优势种.巢湖流域出入湖河流水体中,硅藻门、蓝藻门及绿藻门的数量也最多,占总数量的82.6%,为优势种群;蓝藻门中的席藻和束丝藻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38.3%、32.6%,成为出入湖河流水体中的绝对优势种.DCA分析表明巢湖流域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CCA分析表明巢湖水体浮游植物空间分布主要受水温、浊度和硝态氮浓度的影响;南淝河和柘皋河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受叶绿素a和硝态氮浓度的影响;而裕溪河、兆河和白石山河、杭埠河和丰乐河、派河浮游植物空间分布则受叶绿素a和磷酸根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安徽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安徽太平湖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专项.于2012年11月到2014年10月对太平湖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9属150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共计46属80种,占总种数的53.33%.黄藻门未在镜检中出现,团藻在3个样品中出现;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212.81×10~4cells/L,生物量平均值为1.04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17和0.61.优势种共4门17种,其中O-寡污带指示藻1种,P-多污带指示藻4种,其余12种藻类均为β-中污带指示藻,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和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未成为优势种,太平湖优势门类为硅藻和蓝藻;2013和2014年变化表明,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有变化但变幅不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浮游植物聚类分析表明,夏、秋季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H1、H2和H3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H4和H5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似;相关性分析表明,丰度、生物量与水温呈极显著正相关,丰度、生物量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水质指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浮游植物的变动,并伴随太平湖水库生态系统的相关复杂变化和生态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香溪河流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于2005年10月、2006年1、4、7月对三峡水库香溪河流域3座水库(古洞口一级水库、古洞口二级水库和香溪河库湾)组成的梯级水库的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结构、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周年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58属121种(含变种),以绿藻和硅藻种类最多,绿藻有26属49种,占40.50%;硅藻14属41种,占33.88%;其次是甲藻,3属11种,占9.09%;蓝藻5属7种,占5.79%;隐藻3属7种,占5.79%;其它藻类仅占4.96%.浮游植物在古洞口一级水库共有25属31种,古洞口二级水库29属40种,香溪河库湾46属81种.优势度分析显示:古洞口一级水库藻类优势类群为硅藻门、绿藻门,古洞口二级水库为硅藻门、隐藻门和甲藻门,香溪河库湾为绿藻门、硅藻门、甲藻门和隐藻门.3座水库浮游植物年均密度分别为1.110×106、4.837×105和1.734×106 cells/L;其中,最高密度出现在香溪河库湾(4.87×106 cells/L),最低密度出现在古洞口二级水库(5.76×105 cells/L).运用主成分分析对梯级水库进行水质分析,表明沿着水库的梯度水质逐渐恶化.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3座水库间无明显差异,而香溪河库湾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大于古洞口一级、二级水库.前两个指数与浮游植物优势种的评价结果显示,香溪河流域梯级水库处于中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长江禁渔开局之年,三峡库区作为长江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水生态环境健康对长江大保护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20年8月、11月及2021年1月、4月在三峡库区干支流共设置19个断面探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并利用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浮游植物Q指数等多种评价方法评价三峡库区水生态健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05属266种,年平均丰度为6.4×104 cells/L,年平均生物量为0.038 mg/L。不同季节优势种组成不同,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 Agardh)、骨条藻(Sheletonema spp.)、脆杆藻(Fragilaria spp.)为全年优势种。(2)三峡库区共划分24个功能群,B、D、MP、S1、P、Y为优势功能群。RDA分析表明,电导率、总氮、化学需氧量、总磷、pH、总溶解性固体与三峡库区四季功能群呈现显著关系。(3)相较于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水质评价结果,浮游植物Q指数更适用于三峡库区水生态评价,显示三峡库区干流水生态环境总体较好,但春、夏两季支流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6.
筑坝改变河流生源要素迁移转化过程及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为探究梯级筑坝河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2016年丰水期、2018和2021年丰、枯水期在澜沧江开展了浮游植物群落及相关环境要素的调研。本文重点对比分析了丰水期自然河道段和水库浮游植物间的差异,基于广义相加模型(GAM)建立浮游植物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丰水期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枯水期,丰、枯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均呈现上游以硅藻门为主,中下游以绿藻门、蓝藻门为主的变化特征。营养盐和水库的水力停留时间(HRT)是导致上、下游浮游植物生物量差异的关键环境要素;总磷、水温和HRT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要素;总磷、氨氮是影响丰富度指数的关键环境要素。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理解梯级筑坝河流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7.
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对山西宁武亚高山湖群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91个种、变种及变型,隶属于8门,45科,108属.各采样站点间种数相差较大,以马营海种类最多,干海最少.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明显占优势,优势科、优势属和优势种也都较为明显.优势种有蓝藻门的细小隐球藻(Aphanocapsa elachista)、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isa)和小席藻(Phormidium tenue),硅藻门的库津小环藻(Cyclotella kuetzingii)、肘状脆杆藻(Fragilaria uln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绿藻门的狭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ngustus)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3.49 × 106cells/L.水面下0.5m处比水表层的细胞密度高.综合4种生物多样性指数,宁武亚高山湖群水质总体为轻污染. 相似文献
8.
基于浮游植物群落的安徽太平湖水环境生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安徽太平湖是国家重点保护湖泊,但其生态本底资料非常缺乏.于2012、2013年对太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26种,隶属7门93属,绿藻门种数最多,共40属68种;浮游植物丰度平均值为127.12×104cells/L,蓝藻与绿藻相对丰度之和达61.5%;生物量平均值为0.74 mg/L,蓝藻和绿藻相对生物量之和达40.3%;太平湖优势种种类多且优势度不高;α-中污染和β-中污染指示种分别为9和28种,占总种数的7.1%和22.2%;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Margalef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均值分别2.48、2.35和0.71.利用各种浮游植物特征参数对太平湖水营养水平的评价结果不太一致,而各指标对太平湖水质污染状况的评价较为一致,为β-α-中污染.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太平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上未发生大的变化,丰度及生物量呈现增加的趋势,指示水体清洁的种类消失,新增的浮游植物种类超过50%为中污带指示种,但未见P-多污带指示种类出现,说明太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但没有达到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10.
沂河流域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通过2006年7月至2007年5月首次对沂河流域水体浮游植物展开的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该流域共有浮游植物门73属181种及变种.以绿藻和硅藻种类最多,其中沂河7门137种、枋河7门134种、东汶河7门75种、蒙河6门67种、湅河6门70种、柳青河7门80种.应用污染指示种、污染指示群落和浮游植物综合指数评价沂河流域水质,综合评价其水质分别为:东汶河、涑河、蒙河、枋河和沂河均为β-中污,柳青河为α-β-中污;水质从优至劣排序为:辣河>东汶河>枋河>沂河>蒙河>柳青河.橡胶坝建设改变了沂河和枋河的水量时空调配,严重降低了其水流速度,导致浮游植物群落从河流相向湖泊相转变;对东汶河、蒙河、辣河、柳青河四条河流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t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drinking water quality of 211 habitations along the Dwarka River Basin (DRB), West Bengal, India. The dominant water type is Ca–Mg–HCO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ataset indicates a clustering pattern (with a nearest-neighbour ratio of 0.368 and Z score of 29.774). Two different techniques, spatial interpol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dex (WQI) and composite water quality index (WQIC) of physico-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mplemented to compare their performance. The WQIC indicates approximately 11.68% of the total study area is at non-permissible levels, whereas the normal WQI technique predicts about 1.64% of the area is in non-permissible zones. Spatial water quality zonation by means of the overlay technique wa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WQI technique in precisely distinguish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ermissible area with respect to even a single WHO recommended water quality parameter. 相似文献
12.
珠江流域西江支流贺江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水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解珠江流域西江支流贺江浮游藻类的分布并评价其水质情况,于2013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贺江的浮游藻类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检出浮游藻类7门130种,其中丰水期7门63种,枯水期5门103种,浮游藻类群落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丰水期绿藻门居多,硅藻门次之,藻细胞丰度平均值为2.13×106cells/L;枯水期硅藻门最多,藻细胞丰度平均值为3.71×106cells/L;优势种主要有水华微囊藻、卷曲鱼腥藻、小颤藻、啮蚀隐藻、短小舟形藻、变异直链藻、颗粒直链藻、四尾栅藻、集星藻、小球衣藻和小球藻.RDA分析表明,影响贺江浮游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氮、磷营养盐,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显示贺江处于中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北运河水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了解北运河水系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质量,于2015年5月对北运河水系33个样点的底栖动物和水体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分别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底栖动物BI指数法对北运河水系进行水质评价,并通过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正态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北运河水系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3种,隶属于3门4纲6目11科11属,以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为主,整个水系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单一;底栖动物BI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72%的采样点水质为中污染(Ⅳ)或重污染(Ⅴ);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超过57%的采样点水质为Ⅳ类及以下;根据K-S检验,两组评价得分均符合正态分布;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评价结果呈显著正相关.两种评价结果总体上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均显示北运河水系整体水质状况较差,干流水质状况优于支流,上游水质状况优于下游,温榆河上游、坝河下游、通惠河上游和凉水河的水质状况较差,温榆河源头和坝河上游的水质状况较好.两种评价结果在个别点位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为基于水体理化因子的评价结果稍优于水质生物评价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种评价方法在时空尺度上存在差异.针对城市化水平较高、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的北运河水系,同时采用这两种评价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其复杂的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童庄河浮游植物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三峡水库支流童庄河库区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共检出浮游植物132种,其中蓝藻门23种,隐藻门2种,甲藻门3种,硅藻门55种,裸藻门3种,绿藻门46种.其中硅藻门的种类居首位,甲藻和隐藻则在数量上占优势.主要优势种为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和隐藻一种(Cryptomonas sp.).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随季节和水域不同而呈现差异.应用水质理化指标、污染指示种和污染指示群落评价童庄河水质,显示其水质为Ⅴ类,为β-中污型水体.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焦岗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焦岗湖是淮河左岸一个天然湖泊,集防洪、灌溉、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利用焦岗湖4个季节水质监测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分析焦岗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由于受水文季节变化过程及人类活动等综合影响,焦岗湖水质参数在时间及空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从时间变化来看,夏季透明度较低、秋季较高;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显著高于夏、秋季;总氮、总磷浓度与高锰酸盐指数均表现为夏季最高、秋季最低.从空间变化来看,4个季节的透明度空间差异较为显著;溶解氧浓度在春、冬季空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呈现中心高周围低的变化趋势,秋季则表现为西高东低;总磷浓度春季分布较为均匀,夏、秋及冬季则呈西高东低之势;高锰酸盐指数在春、秋季节呈现东高西低之势,夏季高浓度主要集中在湖区北部,冬季浓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对鄱阳湖流域赣江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5年1月和7月采集赣江干流及支流34个采样点水样,测定电导率、水化学离子、无机氮等水质指标.利用赣江流域2014年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以流域景观类型占比表征土地利用结构,景观指数表征景观格局;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ioenv分析、Mantle检验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对赣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游Cl-、Na+浓度最高,中游电导率、Cl-、Na+、K+、Ca2+等水质指标最低,下游电导率、HCO3-、SO42-、Mg2+、Ca2+、NO3--N等水质指标最高.居民建设用地是对水质影响最显著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水田与居民建设用地是对水质影响最显著的土地利用类型组合.平均最近邻体指数是对水质影响最显著的单一景观指数,斑块个数、斑块... 相似文献
17.
淮河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2011年3、6、9和12月对淮河干流11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检出浮游动物79属206种,其中原生动物27属69种,占浮游动物总物种数的33.5%;轮虫35属104种,占50.5%;枝角类12属27种,占13.1%;桡足类5属6种,占2.9%.总体上看,从上游至下游,浮游动物物种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浮游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527447 ind./L和2452 mg/L,轮虫和原生动物丰度是淮河干流浮游动物丰度的主体,轮虫生物量是淮河干流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体,浮游动物及各类群丰度和生物量均表现为从上游到中游逐渐增高的趋势,而从中游到下游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上游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中、下游.结果表明:淮河干流上游水质为轻污染,中、下游水质为中污染或重污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表明,水温、溶解氧和流速是与淮河干流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较强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8.
三峡水库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枯水期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4月对长江干流和26条支流未淹没区与回水区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硅藻、绿藻和蓝藻共占浮游植物种类的93.33%~93.88%.干流优势种类有1门1种、未淹没区有3门6种、回水区有5门6种,出现率分别为15.38%、9.23%和25.00%.回水区现存量平均值最高、未淹没区其次、干流最低.现存量组成在干流、未淹没区和回水区之间有差异,绿藻所占比例干流最高,硅藻所占比例未淹没区最高,隐藻、蓝藻和甲藻所占比例均在回水区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J),未淹没区最高、干流次之、回水区最低.17条支流回水区H’和8条支流回水区J均低于未淹没区.水质评价显示,轻或无污染断面(采样点)的比例,干流为76.92%,未淹没区为84.62%,回水区为47.06%.19条(73.08%)支流回水区出现中污染或重污染,7条(26.92%)支流未淹没区出现中污染或重污染.三峡工程蓄水对回水区浮游植物与水质影响比长江干流更大. 相似文献
19.
瓦埠湖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属于淮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根据2011年8月-2015年12月对瓦埠湖湖区3个监测点位、入(出)湖河流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选用内梅罗水污染指数法和单因子指数法,以总氮、总磷、铵态氮和高锰酸盐指数为评价指标对瓦埠湖湖区水体和主要入(出)湖河流水质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瓦埠湖湖区总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Ⅳ类水质,其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部分入湖河流受农业氮、磷污染的影响水质较差,其中庄墓河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因此,必须加强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