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开发利用好水利信息资源为水利信息化打下坚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资源是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既是行业信息化的出发点,又是行业信息化的归宿。对于水利这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需要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利用水利信息化推动水利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我院在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行业走向现代化的措施和手段,水利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的部门多,业务范围广,而且技术复杂、投资大。我院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积极参与水利信息化建设,为我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岳敏 《地下水》2020,(1):190-191
基于大数据研究背景,针对水利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水利行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的方法,通过调研分析提出要构建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搭建档案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及建议。可进一步提高水利档案资源管理水平,发挥水利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和拓宽水利档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岚  詹全忠 《水文》2011,31(6):67-69,85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成为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通过分析水利信息安全需求,提出了一个水利信息安全管理解决方案,阐述了水利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的基本功能及特点。对在水利信息网上建立行业信息安全沟通渠道,协调安全事件处理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水土资源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辽宁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并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人员引进及培养、信息资源规划与协调等方面制定了应对策略,推动辽宁省水利设施及水土资源合理性利用,可为辽宁省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保证与支持。  相似文献   

6.
水利信息化建设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志华  曾焱  武芳 《水文》2006,26(3):72-74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本文回顾总结了水利信息化建设概况,分析了水利信息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所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未来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目标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5,(6)
"数字水利"以新的治水思路为指导,紧密跟踪当前科技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从水利信息化入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全面引入水利行业,对于实现水利现代化提供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数字水利"结合科学的现代水利观念、高效合理的管理体制、先进合理的业务流程和技术手段、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全面的资源整合,最终使三大水问题得以圆满解决。文章阐述沧州"数字水利"信息化建设思路,建起系统建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世界经济正由物资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水利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发展知识型水利。知识型水利是指以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为基础的水利,是一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化之上的水利。发展知识型水利,这既是新时代的要求,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也是促进我国水利可持续发展,走向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型水利,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在水利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要发展水利产业化经营,提高人员文化素质,保护环境,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利信息网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维续  詹全忠 《水文》2006,26(4):71-72,80
水利信息网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没有一个功能全面、性能优良的水利信息网的支持,水利信息化就是空中楼阁。本文从水利信息网的定义开始,详细介绍了水利信息网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下一步建设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文》2005,25(5):39-39
2005年8月27日,水利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窀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一五”规划》(初稿)(以下简称《规划》)咨询会。水利部办公厅、规划计划司、水利信息中心、长江委总工办、黄委数字办、各流域机构信息中心以及圉电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专家和代表共二三十多人参加厂会议。会议听取了规划编写组关于《规划》主要内容的汇报,与会专家和代表进行了深入讨论,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邓坚局长(主任)、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蔡阳副局长(副主任)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耿福明大师事迹 耿福明同志大学毕业20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研究和建设管理工作,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水利工程设计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享有较高声望,特别在远距离跨流域调水工程规划设计方面有较高造诣.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水利水电地下工程也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其特点是规模不断向大型化与洞室群的复杂化发展。同时,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的提高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将我国的地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水平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及其过程与维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利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立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考虑到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较低的现状,在借鉴国际上现代化标准和国内其他部门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利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水利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5.
总结中国工程水利、环境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发展沿革,分析国内外生态水利研究进展、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指出生态水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生态文明时代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阐述了广义生态水利的内涵、定义和发展模式及其过程和维度,并提出以下结论和观点:①生态水利将水资源和水循环调控作为重要生态要素,从流域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生物链接、结构平衡、循环转化全视角开展研究,探索既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又能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和良性发展的生态水利措施和方法。②建立了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行调度"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特别是将生态调度纳入水利工程全"服役期",其中"后坝工时代"实施全流域大尺度生态调度,是生态保护和恢复最有效的措施。③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循环调控"三个维度,在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治理体系中,科学把控生态水利的空间定位,促进"三生空间"优化布局,保障"三生用水"合理配置,优化"三生关系"耦合协调,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水利事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保护的宁夏天然绿洲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适宜的生态目标与生态建设规模为目标,以水资源合理利用为核心,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研究了宁夏绿洲的生态演变和生态需水问题。在分析宁夏绿洲的生态意义、生态现状及流域水资源状况后,探讨了生态演变和生态需水的相关理论,提出了宁夏绿洲生态演变研究的总思路、绿洲生态需水的概念、界定绿洲可持续发展规模,对宁夏生态需水计算提出现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肖冬顺  马明  项洋 《探矿工程》2021,48(1):103-111
水利水电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钻探方式获取的工程地质资料是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近年来,钻探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和革新,包括随钻压水试验技术,自振法抽水试验技术,砂层、软土层和卵砾石层钻进及取样技术,大顶角斜孔钻进技术,声波钻探技术,全液压动力头式钻机,浅海钻探技术,水利水电帷幕灌浆自动记录仪等,掌握、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钻探技术方法对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勘察有着重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还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钻探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嘉陵江水资源的开发与防灾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首先从地学角度阐明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泛滥在人类出现之前即已有之。所以,单靠维原有自然状态尚不跳以防止咱中及长江中下游洪灾;在上游设置具有足够调洪能力的水利工程也是必要的和紧迫的措施。根据四川盆地及其周转的水资源状况、工程地质条件和对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预测,笔者认为,在盆地北部边缘山区的嘉陵江(主要是涪江和渠江)上游修建拦蓄工程,不但可消除川中旱洪灾害,同时将大大地减轻长江中下游的洪灾威胁。为此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综合物探中几种常用的方法技术,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各方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80年代初期在工程设计中应用计算机以来,取得了一些经验,现把这些经验和大家一起互相交流与探讨,共同为勘察设计计算机应用工作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