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质与资源》1995,4(2):153-160
本文主要介绍菱刈矿床矿脉的赋存状态、裂隙体系分析、矿脉群赋存的构造环境。菱刈矿床属脉状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矿床成因与裂隙系统的形成关系密切。矿脉群大致位于基底岩石(四万十层群)隆起的中央部位。  相似文献   

2.
池永一  权恒 《贵金属地质》1995,4(2):153-160
本文主要介绍菱刈矿床矿脉的赋存状态、裂隙体系分析、矿脉群赋存的构造环境。菱刈矿床属脉状浅成热液型金银矿床。矿床成因与裂隙系统的形成关系密切。矿脉群大致位于基底岩石(四万十层群)隆起的中央部位。围绕四万十层群发育有正断层。  相似文献   

3.
曾庆丰 《地质科学》1975,10(4):352-365
岩组分析主要是研究岩石和矿石中矿物原生的及后生的排列方向性。查明晶体生长和沉积作用等的矿物原生排列规律性,有助于深入了解它们的形成条件;而对于后生者,则其应用范围及意义就更为广泛。众所周知,当构造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岩石和矿石中的矿物会发生沿一定方向排列起来的分异运动,这种岩石或矿石称之为构造岩,它可分为S、B、R等几种基本类型。研究构造岩中矿物排列方向性,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各种构造形迹的性质及其成生时的应力状态,从而更准确地阐明地质构造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变形矿物岩石的显微构造研究与组构分析,有助于阐明和恢复岩石变形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变形历史。因此,凡是与岩石变形有关的地质学问题,变形显微构造研究和组构分析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地学工作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大型、中型、小型与微型构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成因上的相似性,也更加注意到结晶物质在变形过程中不  相似文献   

5.
花岗岩类岩石成因分类与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安棣  许德焕 《地质论评》1980,26(3):265-268
花岗岩类岩浆作用与若干主要金属成矿作用的成因联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为研究这个问题,多年来多沿用以岩石命名为目的的岩石化学和定量矿物分类。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岩石化学即岩石主要元素成分所能提供的岩石成因信息有限,而岩石中的痕量元素和同位素成分模型可以确切表征岩浆源的特点,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成因信息。因而有不少人开  相似文献   

6.
张西平 《地质学报》2022,96(9):3261-3282
石头是人类由蒙昧走向智慧的启蒙,彩石和矿物颜料开启了人类对美的认识和追求。人类在使用矿物岩石中相继出现的武器、农耕时代、陶器、金属冶炼、人类聚落和城邦,标志着人类智慧的爆发和文明根基的建立。遍布全球的规模性采掘和矿业活动为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和经济基础,给人类认识矿物岩石和探索地球的奥秘打开了大门。东西方先哲们最早观察和思索天地万物、物质组成和变化、探索石头和金属的形成,炼丹术和炼金术、早期博物学、早期医学对金属、矿物和岩石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孕育了现代矿物学和地质学。中世纪矿业的繁荣带动了地质科学研究的复兴,矿床学和矿物学的确立、化石研究与地层层序的确立、岩石成因的水火之争、山脉成因的垂向升降和水平挤压之争导致了地质学的诞生和确立。  相似文献   

7.
闽西北中-高温多金属矿脉集中分布在燕山早期似斑状花岗侵入体的接触带及其附近,属于张裂成因,总体上具有高倾角和NE-NEE向走向。矿脉是含矿热液与地应力共同作用于岩石的产物,很可能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构造阶段中,与NW-NNW向构造挤压变形后的应力松驰或区域性抬升剥蚀产生的卸荷有关。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矿脉常件生有很多支矿脉,这些支矿脉的方向及形态也往往是多样的,有时还会分出更次一級的細小支矿脉。所以,在很多脉状矿床中就呈現出一幅錯綜复杂的景象。显而易見,查清这些支矿脉的来龙去脉,掌握它們的規律性,对了解成矿裂隙的成因、成矿构造发展特征以及生产实际工作都有着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文拟就若干类型支矿脉排列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对岩石结构和矿物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是地质工作者进行岩石命名、研究岩石成因、进行地质勘探等任务最常用的工具和方法之一~([1])。岩石薄片显微图像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岩石微观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粒度大小、蚀变程度等特征。目前在显微镜下观察岩石薄片主要是专业人员凭借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来确定岩石薄片中的矿物,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费时费力,不同专家对分析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人员借助计算机技术分析岩石薄片图像并自动识别岩石种类,提高岩石薄片显微图像分类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2])。  相似文献   

10.
秦巴山区浅层滑坡内动力地质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熊炜  刘可  范文 《地质力学学报》2018,24(3):424-431
以秦巴山区安康市汉滨区洪山镇淀沟浅层滑坡为例,通过区域宏观构造、边坡细观结构、岩石微观构造等多种尺度详细剖析浅层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内动力地质成因。研究表明:秦巴山区浅层滑坡的成因机理与内动力地质条件密不可分。滑坡多发育于软弱变质岩区,受区域构造活动影响,褶皱、断层等宏观构造在区内连续、交错分布,造成岩石内部的矿物发生变形、拉长、剪断等,形成韧性剪切带,并产生大量微裂隙,多期次岩脉填充交切,使岩体性质更加劣化。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内部片层状结构发生弯曲、折断、压裂等一系列微观变形,是变质岩主要的变形破坏方式。区内断层与滑坡斜交,岩层及褶皱枢纽产状与滑坡坡向同向同倾,也为滑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孕灾条件。这种相对脆弱的地质环境再受到人类活动和降雨等外动力因素影响,极易引发浅层滑坡,进而对附近居民及建筑物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1.
蒋国豪  胡瑞忠 《矿物学报》2007,27(Z1):271-272
大吉山钨矿床是一个石英脉型钨矿床,同时伴有铌、钽、铍、钼等矿化,是南岭成矿带典型的钨多金属矿床.隐伏于大吉山钨矿深部的白云母花岗,具有钠长石化和云英岩化,是钨、铌、钽等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白云母是一个含矿化剂(F、Cl等)的矿物,矿物中矿化剂的多寡可以反映岩浆体系矿化剂的含量.因此通过对花岗岩和矿脉中自云母成分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岩石成因、岩石形成的构造背景以及体系挥发分或矿化剂的地球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2.
覃小锋 《广西地质》1998,11(1):7-12
天堂山地区花岗质岩石中条带状构造异常发育,据成因可分为分异条带状构造和构造置换--复合条带状构造两种类型。它们的形成与岩石变形变质作用有密切关系,形成和演化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递进变形变质阶段;重熔活化阶段;构造置换改造阶段。分异条带状构造是岩石在递进变形变质作用过程中具不同熔点的矿物发生分离和分异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湘西金矿含矿石英脉厚度变化的分形和混沌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对湘西金矿主要矿脉的厚度变化进行了分形分析。各矿脉的厚度变化均具有分形结构特征,其中V1脉的分维值最小,V4脉的分维值最大;并且同一条矿脉在不同中段的分维值也有较大变化。通过对矿脉厚度变化的相空间重构,表明各矿脉厚度空间变化序列均为混沌演化序列,在相空间维数达到6~7时出现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的分维值为1.2~6.0。矿脉厚度变化的分维值越小,矿脉的平均厚度越大,其构造和流体活动也越强烈。构造变形、流体活动、矿物沉淀与岩石渗透率之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以及矿脉通过连通而生长是导致矿脉厚度分形分布与混沌演化的主要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矿物解理、裂隙和矿物包裹体不同的形成机理,及爆裂法测温实践出发,用对比实验探讨了解理、裂隙对爆裂测温结果的影响程度和用全岩代替单矿物测温的可能性,得出矿物的解理、裂隙通常不影响测温结果和全岩可以代替单矿物进行爆裂测温的结论。从而进一步肯定矿物或岩石的爆裂法测温在岩体对比、矿床研究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变质岩中,普遍发育着定向裂隙构造,本文称这些构造为变质裂隙,它们是变质作用中在很大定向压力作用下形成的。由于这些裂隙往往是变质岩石的基础构造。并对一些矿床、矿体的形成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这些裂隙构造分布和产状的规律,对找矿包括寻找和预测隐伏矿具有一定的指导和指示意义。本文试图对这方面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成矿专属性与成矿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广 《矿床地质》1983,2(1):1-10
成矿规律(Metallogenie)是研究控制矿床生成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地质时间和空间中的综合表现,即矿床生成和分布的规律。控制岩浆成因矿床成矿的主要因素,就是岩浆、构造及岩性,而地层控制实质上是岩性加上一定的地质时间概念。在岩浆控制成矿因素中,为人们所经常注意,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即以岩浆岩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中心的成矿专属性(Metallog-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岩石组构可分为三种:由沉积和岩浆流动造成的原生组构;岩体变形时,间隙溶液沿易于运动的方向生长成晶体,或裂隙溶液受两壁控制结晶而成的附生组构;岩石形成后,受构造应力作用而成的后生组构。它们都是造成岩石力学性质各向异性的重要原因。岩石中造岩矿物晶粒的规则排列程度愈强,岩石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愈显著,由于岩石后生组构是在岩体一定方式的变形中形成的,因而也是鉴定构造应力场和构造运动序次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当构造已被剥蚀难以从形象上鉴定时,更有其独特作用。岩石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直接影响岩体强度、波速和应力的空间分布,并使得这种  相似文献   

18.
论豫西北无烟煤的变质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豫西北无烟煤产地,煤系岩石大都强烈蚀变,这些蚀变现象是一定类型、一定温度的气、液载热流体(热液)作用的结果。以矿物包体测温和成因矿物学理论为根据,表明岩石大都遭受过200℃—300℃的中温热液作用。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和酸性构造岩浆的成因理论,豫西北的高变质无烟煤是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萝卜纹是田黄的重要鉴定特征。本文通过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确定萝卜纹的组成矿物为伊利石;萝卜纹的成因为田黄的原岩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后产生了显微裂隙,次生的伊利石填充了显微裂隙;显微裂隙中的伊利石与岩石中的主要矿物迪开石光学性质差别较大而呈丝缕状(萝卜纹)。  相似文献   

20.
构造动力成岩成矿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高温高压岩石蠕变实验装置,对实际的岩石进行高温高压变形实验,通过观察和测试样品组构和成份的变化,考察一定温压条件下,岩石的构造变形所带来的物质组分的迁移和聚集,探讨构造动力控制成岩成矿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伴随构造变形,物质组分迁移 主要可归纳为三种类型:1)塑性或韧性流动;2)扩散与化学反应;3)热液携带。在实验后的样品中观察到:黄铣矿通过韧性流动沿韧性剪切带,韧性挤压带和韧性扭曲构造带的迁移和富集;斜长石和黑云母发生矿物成份和矿物相的转化。在实验变形过程中,Cu,Pb,Zn等成矿元素易于活化迁移,从高压区迁向低压区,K,Na,Ca,Mg等成岩元素也易活化迁移,但规律不明显,Fe,Co,Ni等元素对花岗岩样品不易活化迁移而对矿石样品则易迁移。上述实验结果对探讨成矿规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