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线形锁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坐标转换原理进行线形锁(包括双定向线形锁、单定向线形锁、无定向线形锁)精密平差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线形锁的基本特点,提出了一种利用坐标转换原理进行线形锁(包括双定向线形锁、单定向线形锁、无定向线形锁)精密平差计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苏联城市建设测量学第二卷中所刊载的线形三角锁,是在原有固定点的基础上加密控制时的比较简便的工作方法。只要有两个固定控制点,无论是三角点或导线点,根据其纵横坐标算出两点间的边长和方位角,便可依此已知数据来进行线形三角锁的布设和计算。它不仅减轻了导线测量量距  相似文献   

4.
§1 引言五九年二月间在武汉召开的全国测绘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议中,很多生产单位提到:目前在图根控制测量上广泛地采用了布置在两个高级控制点之间的三角锁或不大的三角纲,通称为线形锁(纲)。这样做在工作上甚为方便,因线形锁(纲)由一高级点出发,  相似文献   

5.
(四)图形之分解(或接合)平差大地测量之三角锁图形,主要有以下三种:1.中点多边形;2.完全四边形;3.单三角形;或者是其中二种或三种的结合。这样较大规模的许多图形,若应用扩展式进行全面平差时,则以应用下列方法最为有利,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由于线形锁在测量作业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各作业部门又十分需要掌握有关精度和平差方面的材料,因此几年来本刊已登出了不少有关文章。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就已发表的文章看来,基本上已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线形锁的边长、点位精度的分布情况;2)线形锁中任意元素权函数式的列立方法;3)等边或任意形状三角形构成的线形锁边长、点位精度估算公式;4)两端增测定向角后线形锁各元素精度提高情况;5)严密的和近似的平差方法。最近我们又收到不少有关上述问题的文章,本期登出的是其中较好的一篇,由于篇幅所限,其它不再一一刊出。  相似文献   

7.
天文方位角经过垂线偏差改正以后,即成为独立的拉伯拉斯方位角。它的作用在于节节控制三角锁中角度测量的误差传播,削弱区域性折光场所引起的三角锁系的扭曲。作为三角网(锁)横向控制的拉伯拉斯方位角,就同基线条件一样,按已知条件的形式,参加天文—大地网平差。因此,拉伯拉斯方位角的精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天文——大地网的质量。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和试验证明,在测定天文方位角中,由于仪器误差(即水平轴倾斜误差,望远镜旁向弯曲差以及轴颈不规则性)和  相似文献   

8.
借助本文导出的辅助量M与N,用以直接求得线形锁的起始边长和起始坐标方位角,这样就可一次计算出待定点的坐标,避免了重复计算。  相似文献   

9.
§[3-1]大地控制网中各原素的误差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 大地网的精度,总是从网中边角等元素的误差大小来衡量。大地网中元素可以分为两类: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大地原点的座标、三角网锁中实际测量的边长、由天文观测并经过化算(见第二讲)得到的拉卜拉斯方位角等都属于起算元素。以起算元素开始,通过网锁中角度(观测值或平差值)陆续推算而得的边长、方位角、座标等等则称为推算元素。推算元素是起算元素和网中角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0.
测角有误差时,在三角锁(网)中就发生角条件和边条件不能闭合、以至发生基线和方位角条件不能闭合的情况。就三角锁(网)的正式平差来说,每种条件的闭合差都影响观测角改正数的大小,从而影响正式平差后测角中误差的大小;因此,要想精确估计各种闭合差的影响,应当等待正式平差以后。但在有些情况下,例如在外业观测中,需要即时估计各种闭合差的影响,这时不可能把三角锁(网)正式平差;而且也不必要正式平差,因为可以采用一种简便而又近似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仿照大地测量中估计某一误差影响时所常用的方法。——「讨论某一误差影响某函数时,暂假定或设想没有其他误差存在。」在这里,这个方法就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省不少测量单位的作业组、大多配有fx-3600p、fx-180p计算器。但用这类计算器进行线形锁严密平差的程序比较少见。笔者提出下列程序,供作业员参考,不当之处,请同行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4 线形锁中的最大点位误差(图3)中,应用符号同前,求锁中任意点的纵横向误差。设DQ间的边数为V,QE间的边数为V'。  相似文献   

13.
用线形三角锁加密控制点,对选点和观测都显示了很大的灵活性,因而近些年来较广泛的被采用。随之而来的线形锁的平差也被人们所重视,在“测绘通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计算方法,但其中有些方法是不够严密的。在北京测绘学院编写的“测量平差”讲义中载有严密的平差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为了组成横坐标条件方程式,须先在新的坐标系(坐标系经平移与旋转)中计算概略坐标,这些坐标在以后没有什么用处。另一个缺点是平差值函数的精度估计不能与平差同时进行。本文试用带有未知数的条件平差法平差测有定向角的线形锁,企图弥补这些缺陷,同时最后坐标在已算出的概略坐标的基础上加以改正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北半球地区一般都采用北极星测定方位角,这是因为:(1)北极星的北极距不到1°,它是一颗不落星,总在地平之上,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它;(2)北极星的亮度适宜,易于辨认;(3)根据恒星时角法测定方位角的理论研究,所观测的恒星越是靠近北极,它的方位角越是靠近0°或180°,测站经、纬度的误差对所求方位角的影响越小;北极星不仅是靠近北极,它的方位角在任何时刻都是很小的,最大也不超过1°×secψ(ψ是测站纬度)。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道路等工程的定线测量中,解算一个已知点到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直距离的问题是经常要做的。如图,假设已知点的座标为A(x_A,y_A),已知直线PQ上某一点的座标为P(x_p,y_p),已知直接PQ的方位角为ψ_0,则以往我们是按下列步骤计算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大地测量法式对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规定出发,探讨了天文台发布的地极坐标应具备的精度(m_x=m_y≤10.061")。推导了地极坐标误差对天文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影响以及对三角锁的横向影响和对起始边投影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引 言前长江水利委员会测量总队于55年出版的“测量经验窍门汇编(第一集)”里,曾提到过用纵横线投影法计算线形三角锁。但编者肯定地认为这一方法精度不高,理由是:线形锁好比折基线,折基线的精度取决于折角系数的大小,而对角线投影与纵横线投影两法比较其折角系数后者常大于前者。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符合事实。因为线形锁经过图形条件平差,已消除图形的矛盾,投影在对角线上或纵横线上,那是几何的问题,不同于折基线。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由于文中取K_χ与K_y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纵横距以及长边的改正乘数之故。此外,测绘通报四卷九期刊登的“线形锁计算的改进”一文中所述方法,与对角线投影并无多大区别,笔者认为该法尚需改进,本文亦将述及。但本文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纵横座标比值K_χ、K_y之间的关系,二者之差的限值问题,提出选取K_s的规律。从而可以看出用纵横投影法计算或用对角线投影法计算能得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线路设计资料提供的曲线主点(直线起点)里程、坐标、切线(直线)方位角、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任意线形的中桩、边计在线路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程序,以线路附近的控制点或加密点为测站,准确、快速放样各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观测误差:地面目标观测误差、天体观测误差、水准器位置和读数误差等等,提出了精度估算的公式,并就个别仪器和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求定各项误差的大小和级别。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天文方位角测定实际精度(包括内精度和外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列有实例。对于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系统误差:水平度盘直径误差与水平轴轴颈误差进行了探讨。并根据1960年和1961年的实测资料(包括两种类型的仪器)指出,水平度盘直径误差对于每一个测回方位角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方位角总平均值的影响则很小。水平轴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成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可以从观测纲要和正反方位角测定中加以削弱和消除。当引入轴颈改正以后,不同类型仪器测定的同一方向的天文方位角,互差减小了约近1″,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天文方位角测定必须考虑水平轴轴颈误差。此外,根据作者在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初步表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外精度,受人差和旁折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果把各测回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各时角,并对称于子夜,对于削弱旁折光和人差的影响,是简单易行,而又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一个植被双向反射模式的反演控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刚 《遥感学报》1999,3(3):176-181
利用地面遥感观测数据,对一个浑浊介质假定下的植被双向反射模式,增加了对太阳漫射辐射因素处理,在可见光波段上,进行了系列模式反演试验。这些试验有助于完善植被双向反射模式中物理过程的描述,了解模式反演过程的控制和选择合适遥感观测数据进行模式反演。分析试验结果发现:(1) 对 L A I进行初值预估有利于获得较好的植被双向反射模式反演结果。(2) 加入植被对太阳漫射辐射的反射过程描述,可以使植被双向反射模式的反演结果更加合理。(3) 使用在太阳天顶角不太大( < 45°) 和太阳方位角偏离180°不多( < 45°) 观测条件下得到的遥感数据,可以使植被双向反射模式的反演结果较好。(4) 在31°—61°的太阳天顶角范围和136°—258°的太阳方位角范围内,多角度观测使太阳天顶角和方位角因素对 L A I反演结果的影响不显著。(5) 当太阳漫射辐射的份额不大时,对 L A I反演结果的影响不显著。如果只针对 L A I,那么对反演植被双向反射模式所应用的地面遥感数据可以不进行大气校正处理,这样的结果虽然是从对地面遥感数据的处理中获得的,仍然对卫星遥感的观测时段选择和卫星遥感数据的选取和分析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