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辽西属半干旱地区,各年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春旱、夏旱或秋旱,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为此省局科教处给锦州气科所下达了“抗旱剂在辽西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课题。课题组人员于1995~1997年与黑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同在司屯、胡家、厉家、常兴、镇安等乡,对小麦、土豆等作物进行了拌种和叶面喷施试验,效果显著。春麦试验地平均增产155%,最高增产20.3%,特别是在严重春旱的1997年,推广应用的面积扩大到近千亩,用抗旱剂拌种的春麦苗齐、苗壮、须根多、黄叶少,为抵卸干旱夺取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抗旱剂1…  相似文献   

2.
经3a在旬邑县对旱塬小麦综合抗旱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保水剂拌种、垄作地膜覆盖、喷施抗旱剂综合处理,比采用平作、垄作地膜覆盖分别提高产量1590kg/hm^2、1050kg/hm^2.增产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陕西渭北冬小麦提高水分利用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干旱威胁,1997-1998年度在陕西渭北永寿县开展了地膜覆盖,旱地龙拌种等处理的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有明显提高水分利用率和防旱抗旱效果,尤以地膜覆盖效果最显,出苗率提高89%,壮苗率提高149%,水分利用率提高43.9%,产量提高47.3%,初步提出渭北地区冬小麦抑蒸抗旱农业气象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施用减灾增产剂小区试验报告赵红,郝云理(山东省农业气象中心.济南250031)我省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多发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旱灾的发生日益频繁,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因而尽快研制出有效的减灾抗旱剂,对增强农业的抗旱能...  相似文献   

5.
我省辽西、辽南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其他地区亦有时发生.春旱给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带来较大影响,农业有关领导机关、生产单位及农民在3-5月迫切需要了解土壤湿度变化情况,以便科学安排农业生产.春播气象服务是气象台站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收集整理建国以来有关农业灾情的基础上,对农业生产中因春旱、夏旱、倒春寒、秋风四种灾害性天气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指出上述灾害天气尤其是夏旱和春旱是贵州粮食增产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汤原县为代表 ,分析了三江平原西部地区的春旱特点及成因;研究了不同时段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杭春旱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蒋斌 《贵州气象》2000,24(2):19-21
1999年春旱范围广,危害大。黔西南的春旱还因1998年秋冬雨水边续偏 少,气温偏高而更加严重,对工农业生冰和人畜饮水造成极大影响。但就受灾程度来看,时空差异较大。本文采用许炳南同与的《贵州气候灾害的划分标准》统计计算我州各地的春旱强度,并与农业生产情况对比分析,说明1999年春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抗旱剂1号(黄腐酸)在玉米上的研究应用王贵林张玉保(平定县气象局045200)0引言我省水资源贫泛,降水变率大,春旱十年九遇,夏旱十年四遇,秋旱十年三遇。干旱是影响我省农业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因此采用各种新技术,不断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性,提高其对有限水...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接近常年,无霜期较长;降水偏多,汛期较长,日照不足。农业生产季节内,前期低温多雨寡照,没有发生大范围春旱,但部分地区低温多雨影响播种;中期雨水充沛,气温略高,作物生长旺盛,但局地性涝灾比较频繁;后期高温少雨,日照充足,初霜期偏晚,有利于作物灌浆成熟,但西部发生秋旱。总体上看,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加之农业政策有利,生产投入增加.农业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11.
定西地区属半干旱雨养农业区 ,年降水量 42 0mm左右 ,气候干燥 ,蒸发强烈 ,降水变率大 ,春旱频繁 ,往往使春小麦播种出苗困难。如何在有限的自然降水条件下抗旱保苗 ,提高作物产量 ,对当地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农业化学抗旱节水技术针对性强、适应性广、应急性好。与其它常规农业措施相比 ,显示出见效快、使用简便、投入经济、无毒无害的特点。 1 994~ 1 996年进行的春小麦抗旱种子包衣剂的推广试验研究 ,发现在该区适用性较差 ,不宜大面积推广。 1 997~ 1 998年 ,对抗旱剂农气 3号进行了试验研究 ,表明它具有较好的抑蒸抗旱能力 ,增产效…  相似文献   

12.
影响辽西地区春季土壤湿度的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言辽西地区的气候概况以十年九旱而著称,其中以春旱机率最大。据统计,春旱(3~5月)机率为78%,夏旱(6~8月)机率为52%。由于辽西地区多山,自然水源不足,因此自然降水的主宰性尤为严重。极为突出的是春雨少、土壤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省农业气象条件总体状况是:气温略高,积温偏多,主要产粮区初霜期偏晚,降水偏少,日照比较充足。农业生产季节内气象条件波动比较大,4月和6月低温多雨,5月和9月高温少雨,7月平温少雨,8月气温高,降水接近常年。中部主要产粮区作物生长季节水热条件基本满足玉米等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需求,有利于增产增收,但春季低温多雨影响各地水稻育苗,西部地区发生春旱和夏旱,东部地区水稻孕稳期发生障碍型低温冷害,各地初夏季节冰雹天气多子常年。总体上看,今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大于弊,加之农业政策和粮食价格有利,农业为丰收年景。  相似文献   

14.
发挥气象部门行业优势搞好人工增雨治旱兴农王吉兴,李效良(长治市气象局046000)长治市位于上党盆地和太行山区,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近40年来气候变化表明,自然降水量有下降的趋势,80年代比50年代的平均年降水量减少了80.8mm(13%),春旱、伏...  相似文献   

15.
贾贵莉  杨杰 《贵州气象》2005,29(1):30-32
春旱是册亨县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出现频率高,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统计分析册亨县1970~2003年34年的春旱发生频率、开始期、持续时间、满足水稻作物插秧用水的时段及2004年春旱对水稻、玉米作物的危害情况,以期对该县的农业生产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中几种主要灾害及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河套灌区春小麦生产中的春季潮塌、干热风和小麦全蚀病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害的成因、发生时段与危害程度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总结和示范,重点试验推广了适时早播、选取良种、缩垅增行、优化密度和带状立体种植及适时适量、优化灌溉等一系列减灾对策与配套技术,有效地避免或减轻了灾害,促进了小麦生产持续4年攀登新台阶。单产平均每年递增29.9kg,增产13.0%,总产平均每年递增7349.0万kg,增产16.48%,获得了显著的减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劲松 《贵州气象》2001,25(1):20-21
分析赫章县1950-1997年光、温、水等农业气象条件,针对生产优质烤烟所需的气象条件对赫章县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划分,并结合常出现的气象灾害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气象灾害与粮食生产──1995年乌盟农业气候分析董关水(乌盟气象处)1995年乌兰察布盟先后遭受了严重的春旱和初夏干旱、秋涝、早霜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灾害涉及全盟14个旗县市的254个乡镇(苏木),占89.4%。受灾面积1224.4万亩,占总播面积的...  相似文献   

19.
地表用塑料薄膜覆盖俗称地膜覆盖、地膜覆盖的地段,土表水分蒸发大为减小,土壤水分得到了保存,且地表长波辐射减弱,地膜覆盖起到了保湿保温的作用。我区农业部门于1987年开始玉米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及推广。一九八七年和一九八八年靖西县农业站主持的大田地膜覆盖栽培春玉米试验结果,地膜覆盖比露地对照分别增产64.5%和60.2%,效果很显著。可见,在春旱频繁,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的农业气象研究,自50年代兴起以来.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全省农业气象研究机构和服务网络齐全,研究和服务效能显著。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业气候资源考察与区划赢得了社会信誉;在农业气象研究中,如低温冷害研究,辽东和辽西山地气候资源利用与改造研究,模糊概念和微机在农业气象中应用研究,自然灾害预报、情报与评价研究,病虫害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