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2008年3月22日呼和浩特北部武川县及市区降雪漏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本次降雪出现在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的东部,是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是:(1)从环流形势高低层的配置分析认为未来天气主要以降温和大风为主,因为低层湿度较小,预报时忽略了前期的降水作用。(2)各种数值预报产品也没有分析出降水预报。(3)呼和浩特北部特殊的地形对降水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对下沉逆温和锋面逆温在高压前部造成的降水认识不够。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数值预报资料对2012年9月24日发生在广西西北部的一次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支小槽的快速生成东移和持续的弱西南气流提供的深厚水汽条件以及弱冷空气补充导致静止锋两侧锋区能量的快速增加是造成这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原因.这次暴雨过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形势配置不是很有利,对切变线的北抬分析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3.
蒋静黄滢  李新华 《广西气象》2006,27(A01):35-37,25
通过对2005年6月22日桂西南一次漏报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天气系统移动和演变判断是否正确是预报成败的关键,对降水强度的预报要充分考虑水汽条件、垂直运动和不稳定能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对2008年6月6日的暴雨降水。预报漏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5年6月22日桂西南一次漏报的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对天气系统移动和演变判断是否正确是预报成败的关键,对降水强度的预报要充分考虑水汽条件、垂直运动和不稳定能量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贵阳地区1997~2006年的降雪日进行统计的基础上,选取产生贵阳地区强降雪的7个典型个例及10年来最长的一次连续性弱降雪个例进行合成和各物理量的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类型降雪产生的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和物理条件不同,所得到的降雪发生环境和条件,对预报贵阳地区降雪的发生和降雪强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桂林最近20a降雪过程的统计分析,得出桂林降雪天气的环流特征和相关要素,找出预报降雪的天气形势和预报指标,最后结合现有数值产品资料的检验应用,归纳降雪天气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冷流强降雪和非冷流强降雪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丽  张丰启  施晓晖 《气象》2015,41(5):613-621
利用1981—2000年常规气象观测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冷流强降雪与非冷流强降雪的空间分布、大气环流、水汽输送、稳定度和垂直运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流强降雪是发生在槽后西北气流里的中小尺度不稳定降雪,非冷流强降雪是发生在槽前西南气流中大尺度稳定性降雪。冷流强降雪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点,是强冷空气对下垫面物理状态强迫响应的结果。提出强冷空气与渤海暖水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大气边界层不稳定是产生冷流降雪的本质,在这种边界层不稳定层结中发生的降雪是冷流降雪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1995年3月的一次降雪过程,认为准确预报降水过程需做到以下几点:正确判断降雪系统的位置、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准确掌握地面系统的配置;了解水汽输送状况。  相似文献   

10.
从全州产生降雪的天气特点、天气形势和降雪发生前后单站要素变化三个方面对全州县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发现: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是造成降雪的主要原因,高空小槽东移或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是造成全州降雪的主要环流形势;单站剖面图上14时的T、P、E曲线大多表现为降雪前气压升高、温度下降,降雪后气压普遍下降,气温回升,水汽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不规律,但在整个降雪过程中,水汽压大都在8hPa以下,较普通降水过程偏低。分析单站剖面图上等压线走向发现,降雪天气大多属于完全高压型和不完全高压型,积雪比较厚的情况大多发生在不完全高压类型中。  相似文献   

11.
对1995年11月22日松花江和佳木斯局部地区中-大雪的大尺度形势背景,物理量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锋生对降雪的产生和加强有重要和,提出了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有利环流形势下北京降雪空报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东  廖晓农  杨波 《气象科技》2010,38(2):182-188
利用常规资料及微波辐射计、风廓线等新型探测资料,分析了2007年2月7日当大尺度环流形势非常有利并且华北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的情况下,京津地区未产生降水及导致预报失误的主要原因。大范围环流形势演变分析结果表明,700 hPa以上辐合系统前部的偏南气流将水汽输送到降水区,且回流冷空气形成的冷楔和华北倒槽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弱冷空气南压导致倒槽填塞没有影响京津地区而且边界层内辐合系统产生的上升气流较弱是造成京津绝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降水的原因之一。大湿度区层次高、湿层薄是北京城区没有降雪的另一重要原因。造成此次降雪空报的主要原因是:数值模式对边界层相对湿度预报过高,且时效间隔较长、其间的天气形势难以判断;不利于降雪的实况信息显现得过晚。北京东部个别测站出现降水的可能原因是在短时回流条件具备的同时有高空槽过境,但动力抬升条件差。在较强偏南暖湿气流提供水汽的同时,海拔高、水汽易于凝结是北京西北部的几个较高海拔测站出现降雪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北京连续降雪过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2002年12月份北京出现的1841年以来历史上最长的连续6天的降雪天气进行了合成分析和诊断分析。北半球合成环流形势显示,连续降雪发生在东亚稳定的纬向环流形势下,其上游地区强大经向环流和阻塞高压使中纬度东亚和西太平洋纬向环流得以维持。东亚合成环流的垂直结构表明,连续降雪期间华北地区始终处于锋区中,并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散度场垂直分布结构。卫星水汽云图显示出有水汽通道向河套倒槽云系输送水汽。华北地区的诊断分析表明,地面和边界层中山东地区分裂高压南侧向北回流的偏南气流是造成降雪的主要水汽通道。变形场的流场结构使水汽在北京附近辐合。垂直剖面展现了华北回流降雪天气近地面层的浅薄的冷空气垫,和暖湿空气回流在冷空气垫上的爬升,并在其上形成一个浅薄的饱和层。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降雪的气候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邹进上  曹彩珠 《大气科学》1989,13(4):400-409
青藏高原上的自然天气季节和大气环流与我国东部平原极不相同,因此,高原上的降雪,无论是时空分布,或者是降雪天气系统都有很多特殊性。 本文根据1966—1975年青藏高原气象资料,阐述了高原上自然降雪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形成的物理条件;归纳出有利于降雪的六种天气型式;分析了大气环流季节变化与高原降雪之间的联系。高原降雪主要集中发生在冬夏环流的转换季节。  相似文献   

15.
全州县降雪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萍 《广西气象》2003,24(3):23-24
从全州产生降雪的天气特点、天气形势和降雪发生前后单站要素变化三个方面对全州县降雪天气进行分析,发现: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是造成降雪的主要原因,高空小槽东移或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是造成全州降雪的主要环流形势;单站剖面图上14时的T、P、E曲线大多表现为降雪前气压升高、温度下降,降雪后气压普遍下降,气温回升,水汽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变化不规律,但在整个降雪过程中,水汽压大都在8hPa以下,较普通降水过程偏低。分析单站剖面图上等压线走向发现,降雪天气大多属于完全高压型和不完全高压型,积雪比较厚的情况大多发生在不完全高压类型中。  相似文献   

16.
2016年8月16-18日巴彦淖尔市出现一次致灾大暴雨天气过程,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和自动站、卫星、雷达资料及ECMWF和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及漏报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东移的短波槽叠加在暖区上空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是此次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副热带高压移动缓慢,西南暖湿水汽输送加强,地面低压稳定少动,是本次暴雨产生和维持的条件;(2)高低空急流、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为此次暴雨过程的发展提供了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3)利用卫星云图、雷达资料的演变来确定中小尺度系统的位置、强度和发展趋势,以提前开展强降水等强天气的预报和预警工作;(4)ECMWF预报场未报出短波槽东移,T639预报的短波槽位置偏南,预报员过度依赖数值预报产品是导致本次过程暴雨漏报的主要原因。ECMWF预报场偏弱,T639预报场偏离实况较大,间接导致了暴雨的漏报。  相似文献   

17.
一次降雪过程持续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拟资料,对2011年2月14日发生在江淮地区的一次预报失误的持续性降雪过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前期的降水导致近地面维持较大湿度,补充南下的冷平流促使低层大气接近饱和,降雪持续期间,水汽集中在对流层低层浅薄的层次中;对流层中层发展和维持的强冷平流导致降水区上空迅速降温减湿,从而在对流层中低层,逐渐建立起弱对流不稳定层结.而叠置其上的稳定层则将对流活动和水汽的向上输送限制在对流层低层内,使得水汽和能量得以在一定范围内集中;不断补充南下的冷空气强迫近地层风场发生扰动,形成的中尺度切变线,为这种浅薄层次下的弱对流活动提供了触发条件.尽管辐合抬升较弱,但与其它季节相比,气温较低的冬季,在抬升凝结高度较低的大气中,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降水.造成这次预报失误的原因,是忽略了近地层系统的变化.另外,对补充冷空气的影响作用考虑不充分.  相似文献   

18.
北京1980~1994年降雪的天气气候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利用15年资料,分析了北京降雪的天气气候特点。主要结果是:降雪年际变率大;11月、2月和3月雪量大;降雪的环流型主要有低槽(涡)型和中亚低槽东亚高后型两类;充沛的水汽和能量是北京降雪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2013年6月30日皖南山区对流性暴雨成因及漏报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地面自动站、雷达、FY-2E红外卫星云图,以及Laps等资料,对2013年6月30日发生在皖南山区的一次局地、突发性的对流性暴雨过程的成因和预报失误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由中尺度地面辐合线和中气旋触发形成的MCS是这次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中高层的干空气侵入有利于对流不稳定层结的形成与发展,导致对流性暴雨产生;强降水中心出现在对流云团发展强盛到成熟阶段,落区位于MCS的中心附近或MCS上风一侧、边界光滑整齐的位置;此外,地形阻挡产生强迫上升运动对MCS的发展起到促进和加强作用。其次,CAPE值、K指数、SI指数等物理量,以及反射率因子、中气旋、回波顶高、垂直液态含水量等雷达产品的演变对对流性暴雨的发生、发展、结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在有利的天气形势下,当出现大于50dBz的强回波,且配合气旋性辐合时,可能出现大于30mm/h的强降水。这次暴雨过程漏报的主要原因是:大尺度天气形势配置不是很有利,对中层干侵入的分析不够深入和未能充分运用中小尺度的Laps分析资料等。  相似文献   

20.
一次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应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并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01年12月12日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区一次大范围的较大降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这次较大降雪过程的多普勒雷达探测,分析了这次降雪回波过程的特征,分析了回波强度的不均匀性、速度场回波的低空急流和高度显示的二层云结构等特征,对大雪探测和预报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