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委员会和云南省地质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层控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11至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矿部、冶金部、有色金属总公司、核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和教委等系统的代表85人,提交论文(摘要)155篇。会议期问还对云南罗次—武定地区的昆阳群层控矿床进行了地质考察。论文涉及到  相似文献   

2.
铁山岩体北东缘陈盛—集宝庙地区分布有多个铁矿、铜铁矿矿床(点),矿床成因类型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通过对研究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分布以及矿床分布特征的分析,总结了该区矽卡岩型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控矿规律。认为矿床与燕山期闪长岩、石英闪长斑岩侵入三叠系碳酸岩、页岩有关,NW或NE向断裂对成矿岩体、矿床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研究成果为下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相层控硫化物矿床,按照斯坦顿(Stanton,1960,1972)的意见,基本上可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1)产在海相火山岩或火山来源岩石(熔岩、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内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亦称黄铁矿型矿床;(2)产在海相沉积岩为主岩石内层状贱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在表面上看这种分类是按容矿岩的岩类属性划分的,但斯坦顿的本意则是一种按形成地质环境的分类。此后,  相似文献   

4.
在安徽铜陵地区广泛分布有志留系—三叠系沉积地层,它们与区内的层控矽卡岩矿床关系密切。作者对这些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铜陵地区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环境。层序地层学研究显示,铜陵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期间发生了3次海平面变化事件,形成了3个沉积序列:(1)早志留世—晚泥盆世海退序列;(2)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侵序列;(3)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海退序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铜陵地区在古生代—中生代地层沉积过程中底层海水的物理化学条件(氧化还原条件)发生过3次明显的波动,并与3次海平面变化事件相对应。有意义的是,铜陵地区的大部分层控矽卡岩矿床都产在与后两次海平面变化事件相对应的地层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托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对贵州西南部萤石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区内萤石矿均为燕山期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类型萤石矿床具有“在容矿岩层(碳酸盐岩、玄武岩、硅化蚀变岩)之上覆盖有渗透性差的屏蔽层(泥质岩石、少数为火山凝灰岩等)的特点;区内沉积地层具有四套上述赋矿岩性组合,分别为:石炭系至二叠系间断面底界、二叠系中统至上统底界、二叠系上统至三叠系下统底界及三叠系中统碳酸盐岩。本文对目前成矿地质条件好、勘查控制程度高的三类萤石矿赋矿组合分别建立了矿床式,在此基础上对各矿床式的深边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进行分析,进而划分出四个找矿远景区,为今后找矿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东川式层控铜矿的岩石反射光谱信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研究东川式层控铜矿床岩石和矿石的400—2500nm室内反射光谱特征后发现含铜碳酸盐岩石具有独特的光谱信息,这就为寻找该类矿床的遥感探测器工作波段的选择、遥感资料的地质判释和岩石物质成分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陕西蒿坪铌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矿区铌控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确立奥陶系—志留系斑鸠关组中溢流相黑云母粗面岩为铌矿赋矿岩石。初步认为区内碱中性火山岩中铌成矿为早期岩浆结晶分异与晚期火山气液碱质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矿床成因类型属海相碱中性火山熔岩型。  相似文献   

8.
滇南地区建水县境内的白显锰矿,是国内主要的放电锰矿生产矿山。该矿自五十年代以来,断续进行过地质勘探工作,以往对矿床成因多认为是受变质的沉积富锰矿。根据近年来勘探实践,笔者认为该矿床富集成矿是在表生氧化阶段,即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原生沉积,也不是变质作用,而是表生氧化富集。一、矿区地质(图1) (一)地层矿区地处华南褶皱系右江褶断区滇东南拗褶带南西端。出露地层为二叠至三叠系,矿体(矿层)赋存于中三叠系法郎组。该组可分三个岩性段十四个亚段,厚达1320米。按岩石组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礼县赵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志平 《甘肃地质》2003,12(1):70-77
赵沟金矿床位于礼—岷金矿带东部 ,是李坝大型金矿床外围的中型金矿床。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 ,发现本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与李坝大型金矿床有相同性 ,矿 (化 )体受构造及岩脉的控制。据控矿因素分析 ,已知矿体深部及西部找矿潜力很大 ,应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本矿床有望成为礼—岷金矿带继李坝、金山大型金矿床之后的又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是同地区寻找同类矿床的重要手段。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安徽五河河口铅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控矿因素和成矿模式进行详细讨论,认为太古宇变质基底既是该矿床的赋矿层位,又是原始矿源岩系;主要控矿因素为断裂构造,尤其是北北东—北东向和南北向断裂。推测其成矿模式为地壳物质经深部熔融、重融作用形成高温混合花岗状岩浆熔融体,侵入到地壳上层岩石,在结晶过程中,富集的气化高温初始混合岩浆上升到已冷凝或亚凝固的花岗状岩石,发生碱交代作用,导致已固化岩石中的成矿组分浸出,伴随再平衡岩浆充填交代成矿。研究结果可供五河地区寻找同类矿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爱达荷钴矿带的 Cu-Co-Au 矿床产在中元古代耶洛贾克特组(Yellowjacket F.)中,该组以含有独特的化学和矿物成分,包括高浓度 Fe(15—30wt%Fe_2O_3)、Cl(0.1—1.10wt%)和磁铁矿或黑云母(>50vol%)为特征。黑鸟(Black-bird)矿区的 Cu-Co-Au矿床是产在 Fe 硅酸盐相岩层中的层控矿床,该硅酸盐相岩层富含 Fe、黑云母和 Cl。下部岩石地层带含有磁铁矿和小型 Cu-Co-Au 矿床,其延伸大于40km。富铁岩层可能是与镁铁质火山作用和海底热泉有关的喷气岩单位,但对高 Cl 浓度的成因不清楚。认为富 Cl 的孔隙流体是由于存在超盐度液体包体、富 Cl 黑云母和方柱石(Scapolite)(相当富 Fe 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三部分:(一)中国西北地区海相火山岩系特征与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分布。介绍了我国秦岭、祁连、昆仑、阿尔泰、北山—天山各山系及东西准噶尔多时代时控火山岩石系列、岩石组合与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并指出块状硫化物矿床与亚碱质钙碱系列细碧-石英角班岩岩石组合关系密切。(二)、中国西北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分类问题。本部分从我国西北海相火山岩地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岩石组分、岩石结构构造、岩体宏观特征、近矿围岩及蚀变等方面初步总结了我国西北海相火山岩地区的坎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基本特征,并与国外同类型矿床进行类比。探讨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东北寨金矿床的矿石组构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寨微细浸染—交代型金矿床赋存于三叠系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中,容矿岩石为含碳质黑色岩系。典型的矿石组构与含砷黄铁矿—雄黄—低温相毒砂—自然金—辉锑矿—自然砷—石英—方解石为主的矿物组合显示低温浅成的矿石建造特征。同位素研究表明,矿质源于围岩系统,介质来自大气降水。包裹体测试结果说明成矿温度低(均一温度为236—129℃)、矿石就位浅(约1200—1600m)、流体盐度高(5.09%—11.71%,NaCl,wt),具一般地热卤水的特点。矿床成因属渗流(滤)热卤水型。  相似文献   

14.
四川会东麦地铅锌铜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中型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为扬子地台西缘较为典型热液层控型矿床(MVT型).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与麦地坪组、灯影组及发育在其中层间破碎带、构造裂隙有关.文章在对麦地铅锌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四川会东麦地铅锌铜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中型多金属矿床,是扬子地台西缘较为典型热液层控型矿床(M V T 型).矿床明显受地层、构造双重控制,与麦地坪组、灯影组及发育在其中层间破碎带、构造裂隙有关.通过对麦地铅锌铜矿的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区内该类矿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陕西风县手搬崖—银洞粱铅锌矿床有许多独特之处,研究其成矿特征,对于查明整个矿田的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论述了矿区地质概况、矿化分带特征、矿化富集规律和矿床成因。指出本矿床是由沉积作用形成并经过一定程度的变形改造。本文根据矿床分布于同生断裂一侧、多层成矿、矿化分带、矿层底板岩石蚀变等特征,以及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证明了本矿床属于海底喷流沉积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7.
南召—方城成矿带位于华北板块与北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从控矿地质条件、矿床(点)空间分布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等方面,总结出“一体两带”的三维成矿模式,即燕山期花岗(斑)岩体(“一体”)控制矿床的分布,岩体两侧的两条韧性剪切带则同时具有控岩控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34-539
马边县山水沟铅锌矿为马边铜厂埂~金阳底舒铅锌磷成矿带上规模较大的铅锌矿区之一,通过对该矿区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进行总结,认为灯影组四段顶部深灰色不纯白云岩是该区带的主要容矿岩石,近南北向的峨边—金阳断裂和老河坝倒转背斜控制着矿床体展布。通过矿床成因的初步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
陈少青 《华东地质》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保山核桃坪铅-锌矿为一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主要受近SN向的层间断裂(F1)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岩石(性)控矿也十分明显,成矿作用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以及对矿床围岩蚀变、控矿因素的深入研究,认为该矿床主要矿化作用是深部高温成矿流体贯入并与围岩发生矽卡岩化蚀变,随后发生矿化作用。矿床应属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