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张瑛  王亮 《辽宁地质》1999,16(2):148-151
在对本溪市后湖滑坡地质环境条件、滑坡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滑坡治理的目标与原则,提出了以预应力锚索为注剥离为辅助诉加固治理方案和以剥离为主排水为辅的剥离治理方案。通过方案比选确定采用控爆剥离方案,并对控制爆破保证施工安全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对剥岩后新形成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2.
在滑坡工程的治理设计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是发生变形的边坡或滑坡岩土体与支挡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文章主要研究抗滑桩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问题,就滑坡推力传递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滑坡推力和土体抗力分布图式和分布函数进行了探讨.建议在滑坡治理工程中对抗滑桩进行优化设计,将使工程治理更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赵树岭滑坡是三峡库区大型滑坡之一,其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巴东新县城沿江大道的安全和新县城土地的规划利用.在分析赵树岭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水-岩耦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同库水位变动状态下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和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后滑坡稳定性的发展趋势和地下水渗流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水库蓄水及水位波动是影响滑坡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蓄水后滑坡稳定性明显恶化,必须加以治理;水-岩耦合有限元法可以较好地考虑岩土体多相系统内应力场和渗流场的互相影响,能够阐明库水位变动对地下水带来的改变及其与滑坡稳定性的关系,可用于分析、评价受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明显的大型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张卫中  尹光志  李东伟 《岩土力学》2006,27(Z1):706-710
向家坡滑坡特征突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是人为诱发的多级多期滑坡。根据向家坡滑坡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前期治理过程,深入地探讨了向家坡滑坡在人工开挖卸载后及降雨诱发作用下产生滑坡的机理,为有效治理该滑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肃舟曲江顶崖滑坡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是一类受工程地质条件、降水或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的滑坡类型,研究其滑坡成因及治理方法对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舟曲县江顶崖滑坡为例,通过历史资料调研和现场地质勘察、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该滑坡的成因和稳定性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结果表明:该滑坡的地形地貌、松散的岩土体是引发滑坡的内在因素,而连续降雨以及江水对滑坡前缘冲刷是滑坡失稳的外在因素。在对滑坡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改进抗滑桩护壁结构、率先应用装配式框架支护,结合坡面裂缝整治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住了该滑坡的变形。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措施可为类似的高大边坡工程以及大型土石混合体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水利及道路工程施工中边坡稳定问题及其滑坡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绪芬  李小改 《地下水》2010,32(6):136-138
通过对水利及道路工程施工中岩(土)体滑坡形成的原因及危害性进行综合分析,阐述了滑坡体的分类及基本特征、岩(土)体的地质结构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和人工边坡稳定坡度的参考数据,并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及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对非稳定边坡进行滑坡治理所采用的一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川藏公路前-龙段Ⅰ#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藏公路前-龙段位于二郎山东坡,天全河上游,全长22.8km。该段河谷深切、地形陡峻、雨量丰沛、灌木丛生,线路沿河流右岸逆流而上。1994年该段公路进行技术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大部分路段裁弯取直,下挖降坡,以直接切坡方式通过岩性破碎、构造复杂的区域。由于破坏了原坡体的稳定性,加之雨季施工,因而相继发生了大柏牛崩塌、严江坪滑坡、门坎山滑坡、鸳鸯崖滑坡、龙胆溪滑坡。1997年雨季,此段又发生了1#、2#及3#滑坡。其中,1#滑坡范围大、危害严重、滑体十分破碎、戎因复杂、极具代表性:文章介绍了前一龙段地质情况及滑坡分布,重点研究Ⅰ#滑坡,对其稳定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该滑坡整治工程非常必要、切实可行的,它已经起到了作用的结论。并指出该滑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总结了山区道路建设地质选线和滑坡治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冀西北地区是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受地形切割的影响,形成了众多的黄土直立边坡,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及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下马圏滑坡为例分析了黄土地区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形机制,并通过瑞典条分法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黄土地区滑坡以黄土内部的圆弧滑动为主。通过采取拦挡、削坡等一系列治理措施,该滑坡体目前处于稳定状态,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前提是黄土下伏地层为硬质岩石的情况,当为软岩时需另作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豆芽棚滑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及综合治理的效果,建立了豆芽棚滑坡治理监测系统。实现了在线实时自动化监测。通过对监测资料的分析,论证了滑坡治理的必要性,说明了治理的效果。为滑坡治理自动化监测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常伟世  王国盛  赵文亮 《地下水》2022,(6):128-129+157
滑坡工程中通常采用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形式,那么此种组合支护形式支护后滑坡的位移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是否达标。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一实际滑坡工程,采用抗滑桩+锚杆的组合支护形式,通过数值模拟技术,从水平位移、剪切应力区域和安全系数三个方面,分析了支护措施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滑坡的水平位移不超过20 mm,水平位移主要发生于风化岩区域,风化岩区域尤其应当关注坡脚处的水平位移,此区域发生了水平位移集中的现象;(2)剪应力区域并没有贯通,说明支护措施是合理有效的;(3)安全系数为1.41,此安全系数是达到工程要求的;结合以上的分析,可认为组合支护形式是达到了治理滑坡的目的。以上的研究可供类似的滑坡治理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通海—建水一级公路滑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通海—建水一级公路某滑坡的现状、环境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及地质构造等,分析了滑坡原因及其稳定性,论述了滑坡的防治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典型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江浙皖玄武岩台地区滑坡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滑坡体特征、滑动面特征、滑动多期性等方面的典型特征。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是玄武岩台地区滑坡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提出对该类型滑坡的防治应采用排水工程为主,并和其它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理。在滑坡治理的过程中,滑坡监测始终是滑坡防治的基础,防治的效果也需要监测工作来检验。  相似文献   

13.
喜马拉雅山地区重大滑坡灾害及其与地层岩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是高原隆升最快的地方,这里内外动力作用异常活跃,是我国重大滑坡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大滑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本文在对研究区的地质、地理背景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该区重大滑坡灾害的分布及其与地层岩性的关系,将本区地层岩性大致划分为13个工程地质岩组:松散岩组、软弱岩组、软弱岩夹较软弱岩组、软弱岩夹较坚硬岩组、较软弱岩组、较软弱岩夹软弱岩组、较软弱岩夹较坚硬岩组、较软弱岩夹坚硬岩组、较坚硬岩与软弱岩互层岩组、较坚硬岩夹软弱岩岩组、较坚硬岩夹较软弱岩组、较坚硬岩组、坚硬岩组,发现重大滑坡更容易发生在软弱岩组、较硬岩夹较软弱岩组以及坚硬岩组中,而软弱岩夹较软弱岩组、较软弱岩夹较坚硬岩组中无重大滑坡灾害分布。重大滑坡灾害的上述分布特征,反映出地层岩性与重大滑坡灾害之间的复杂关系,一方面岩性软弱,比较容易发生滑坡灾害;另一方面,岩性越坚硬,地形越高陡,也容易发生重大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4.
周泽平 《探矿工程》2002,(1):247-249
以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酿酒一车间厂区蠕移滑坡为例,根据滑坡现状、成因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根据滑坡成因采用的防治措施有嵌岩桩锁定滑面,护坡挡土墙支挡,再用振冲碎石桩构筑复合地基来加固,辅以地面截水及地下排水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措施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贵州印江岩口滑坡特征及其应急整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文  郭强 《贵州地质》1998,15(2):160-165
贵州省印江县岩滑坡发生后,阻断印江河,造成巨大灾害,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文章详细介绍了岩口滑坡特征、变形发展及其应急整治状况,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者进一步研究该滑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国道108线广(元)南段某特大型滑坡为例,介绍该复式滑坡的形态结构特征、成因机制,阐述了滑坡极体内Ⅰ、Ⅱ、Ⅲ级滑面(带)特征,分析了该滑坡前期工程治理失败的原因。针对该滑坡体内多级滑面(带)的形成特点及结构特征,提出了以重力式挡墙支护浅、表层滑体,抗滑桩锚固深层滑体,滑体后缘高陡边坡采用锚杆支护等,并结合后缘地表排水、前缘利用泄水孔排泄地下水及土工织物护岩防冲刷等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了滑坡的稳定性,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而且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治理费用。  相似文献   

17.
首选运用传统的地质分析法对滑坡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了岩口滑坡形成机制;然后 格郎日差分法和离散单元法相结合,对滑坡发生的运动过程进行全程再现模拟,认为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采石场的人工开挖,暴雨是滑坡发生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8.
平潭虎潮山体滑坡成因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平潭虎潮山体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滑坡产生的影响因素中水是促发滑坡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工程施工时由于坡体的切坡不当。针对本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滑坡形态特征.及其成因分析.滑坡体应采用减重、反压及设置抗滑桩、治水及植被、监测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9.
滑坡工程治理优化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了当前滑坡工程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治理的技术路线,论述了滑坡工程治理的技术方法及优化设计思想,提出了滑坡加固的几种新方法,强调对滑坡治理要进行优化设计,开展信息化施工。  相似文献   

20.
以同-三高速公路青岛小珠山路堑滑坡治理工程为实例,分析滑坡的成因及稳定性计算,通过削坡、压力分散型锚索、拉力型预应力锚索、挂网喷射混凝土和加强挂网喷射混凝土等加固措施在该滑坡治理中的成功综合应用.为高速公路建设中复杂场地大型路堑滑坡综合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