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Stereometrograph G的X、Y运行轨迹误差和仿射性两项检校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激光测距仪误差来源的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加以分类,最后研究提出新“三项改正”方法。新方法的论述及外业的实际实验数据,证实了新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比起旧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GRACE卫星的星载GPS观测数据进行动态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发现定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周期特性,第一个特性为每间隔四天的定位误差序列的波形基本重合,第二个特性为相邻两天定位误差序列有横坐标平移的趋势.基于此,提出了两种消除周期性误差的方法,分别为基于中位数建模的周期项误差剔除方法和基于平移预报的周期项误差剔除方法.前者对一组数据序列中的中间序列的精度提升较为明显,后者对精度的提升在整体上较为稳定,对两种方法的改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可以将定位精度从5 dm提高到2 dm,三个方向的均方根(RMS)值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重力场对弹道导弹自由段落点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EGM96地球重力场模型,采用数值积分方法分析了重力场J2项、J4项以及扰动重力对弹道导弹自由段落点偏差的影响,讨论了积分步长的选取和重力场模型阶数的选取。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6000km左右自由段射程的弹道导弹,J2项引起的落点偏差最大达到15km以上;J4项引起的落点偏差最大达到60m左右;扰动重力的影响可达到数百米,为达到米级的落点精度,需考虑到30阶左右的重力场模型。  相似文献   

5.
陈敏 《测绘技术装备》2012,(3):17-20,13
建立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一切原有的测绘成果特别是国家基本地图都要转换到全球统一的参考系中,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就如何控制dlg数据转换质量,根据自己的经验,罗列了一些检查内容和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ObjectARX校正AutoCAD矢量图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耿留勇  余代俊 《测绘科学》2006,31(6):151-152,23
针对现有的AutoCAD不能对矢量地图实施误差校正这一问题,本文阐述了矢量地图误差校正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用ObjectARX在V isual C++环境下开发运行在AutoCAD平台下实现误差校正的应用程序,并对该校正程序进行了试验分析,证明了运行的可靠性。该程序为AutoCAD软件增加了一项实用功能,为地图编绘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多源导航信息融合过程中,观测模型和动力学模型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复杂,高精度的动态载体导航与定位需要观测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具有准实时或实时修正的能力。针对包含观测模型误差以及动力学模型误差的滤波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滤波的弹性自适应滤波算法。所提算法以不含模型误差的标准信息滤波器为主滤波器,分别构造了观测函数模型及动力学函数模型误差补偿滤波器,对两类模型误差进行补偿。所提方法强调模型补偿项的弹性自适应估计和状态参数的弹性组合,提高了时变模型误差估计的稳定性。半物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函数模型补偿的弹性自适应滤波算法可以有效地估计观测模型和载体动力学模型误差项,水下拖体的三维位置偏差在0.2 m以内,两类模型误差的影响基本消除,明显提高了载体动态参数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GPS精密轨道插值传播误差精度的因素,给出了IGS精密星历误差在多项插值中的传播模型及传播误差的方差分量计算方法,为评定GPS插值轨道的精度提供了量化的客观依据,并用算例证明了卫星插值轨道的传播误差精度与精密星历误差精度在同一量级。  相似文献   

9.
目前,利用高精度全站仪三维坐标测量功能建立三维工程控制网已成为一种趋势。针对这一问题的观测数据处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平面观测数据和高程观测数据二者间整体性的三维间接平差方法,详细推导了水平角误差方程,天项距误差方程,斜距误差方程等关键步骤,较之已有的方法,严密性和实用性更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电离层折射对Galileo测量的影响及电离层折射误差模型的基础上,针对Galileo系统中的4个频率,提出运用四频观测值将电离层折射误差改正至三阶项的方法,并推导了四频载波相位观测值无电离层折射组合方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Galileo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1.
数据质量成因分析是地图数据质量控制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只有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才能提出控制质量方法。本文介绍了1:5万框架图数据生产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产生框架图数据误差的诸多原因,认为地图数据质量与生产模式、生产条件、技术准备、作业环境、生产资料、技术培训、软件系统、作业人员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少近地表大气逆温对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精度的影响,提出在晴空的地表温度"通用劈窗算法"模型中增加一个温度改正项来实现。在建立该误差改正项时,利用正常条件下的通用劈窗算法系数和具有不同逆温强度的逆温廓线,并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计算,得到近地表大气逆温条件下的地表温度反演误差,并在分析了该误差值与相应的逆温强度的关系后,发现该温度改正项可以表示为近地表大气逆温强度的二次项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将地表温度和大气水汽含量进行分组,分别针对每个分组来确定温度改正项方程的系数。模拟结果表明,在逆温强度为1.7 K/100m时,该温度改正项可以使地表温度的反演精度提高0.44 K。利用内蒙古海拉尔试验站的实测数据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在近地表大气存在逆温的条件下,该方法能提高地表温度的遥感反演精度0.47K。但是,由于本文提出的方法需要已知大气温度廓线来计算大气逆温强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3.
周期性误差是匀速直线运动降质图像复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复原图像质量。本文针对几种典型的复原方法,给出了复原图像周期性误差的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分别从频率域和空间域出发的改善误差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对复原图像中周期性误差的消除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双曲拱坝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项筑坝技术[1]。由于其在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均为曲线[2],常规测量方法难以准确获取体型误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体型误差作为衡量施工结果的重要依据必须现场得出,对作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体型误差获取方法,然后将算法移植到安卓平台上,实现体型误差的自动化获取,并将成果应用于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体型控制作业。此方案摆脱了常规方法的束缚,计算结果可靠,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先验误差对于GPS网平差的意义 ,指出先验误差的计算及确定的一些方法 ;最后说明如何在GPS网平差中进行加权配置。  相似文献   

16.
赵琴霞  法维刚 《测绘科学》2011,36(6):126-127,79
在城市测量中,由于建筑物的不断增高,绿化植物的多样与浓密,仅仅利用GPS-RTK无法完成一项测量工作,必须与常规测量相结台才行.为此,本文采用GPS-RTK与边角交会联合测量图根控制;并介绍了GPS-RTK与常规的边角变会相结合测图根控制的施测、检核及计算方法,分析了交会点的点位精度;最后通过算例得出几点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避免有偏估计的偏差对可靠部分的影响,提出了偏差矫正的正则化方法,但是偏差矫正项的选取是个关键问题。首先采用复共线性诊断、度量和检验所获得的重要信息,对受复共线性危害严重的分量进行估计,且使得均方误差达到极小。然后基于偏差矫正的正则化解法的一般理论,得到偏差矫正的分析性条件,从而得到一种新的基于复共线性诊断确定偏差矫正项的截断型岭估计。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提高解的质量、参数估值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18.
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协方差和协因数传播及其权倒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将非线性观测值函数在其近似值处泰勒级数展开,取至二次项,得到线性-二次项形式。利用线性空间[L,Q]^N的概念和性质,将它表示成[α,β]的向量形式。定义广义协方差算子和广义协因数算子,导出了线性-二次项的非线性观测值函数的广义协方差和广义协因数传播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非线性平差值函数和未知数函数的权倒数公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用二次多项式法去除轨道误差对InSAR相位影响时,须对干涉相位其他项分布性质作假设,且自身存在一定的模型缺陷的问题,该文提出用BP神经网络去除轨道误差对InSAR相位影响的方法。研究表明:BP神经网络法在使用时无须对干涉相位其他项分布性质作假设,模型更优。模拟实验中,轨道误差相位拟合残差更小;真实数据实验中,纠正后非形变区相位集中在零值附近,且波动趋势更为平稳。该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传统二次多项式法的应用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网络RTK的轨道误差分析与消除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卫星轨道对于长距离、大范围的GPS定位来说 ,也是一项比较大的误差源。本文为了便于分析卫星轨道误差对网络RTK距离观测值的影响 ,首先定义了一种测站坐标系 ,然后在此坐标系中推导了卫星轨道误差对距离观测值的精确影响公式 ,并分析了轨道误差对单差距离观测值的影响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最后以具体数据证明了用网络RTK算法可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