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聊城全力打造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品牌已享誉海内外。在总结聊城城市水系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河湖水系现状调查,提出水系连通、水源调度及充水补水及生态型河道治理模式等建议,旨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水系,增加水城内涵,维持江北水城湖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聊城市提出了建设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的战略决策,2003 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立足江北水城现状,在总结回顾江北水城水系建设和分析水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江北水城水系发展思路及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2)
本项目依托国家水专项中的典型北方缺水城市湖泊水质水量保障与生境改善技术课题之"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北方湖泊流域社会经济优化发展研究",以北方平原区著名的江北水城—聊城为例,通过基础信息调研分析,采用生态补水技术、湿地技术、信息监控技术等技术,打造江北水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相连"的北方平原区城市水系景观,构建聊城市城区的环城生态水网格局,并建立生态水网管理调度系统,实现补水科学、水量充足、水位稳定、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河湖水量交换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中下游的河湖水交换关系典型且复杂,为描述河湖水量相互交换过程,提出了河湖水量交换系数的概念,即某一时段内由支流汇入湖泊的径流量与湖泊泄入干流径流量的比值,表示河湖水量交换的激烈程度。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导出河湖水量交换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并把河湖水量交换过程分为3种状态:“湖分洪”、“稳定”和“湖补河”。近60多年来河湖水交换系数年际变化趋势表明:洞庭湖与长江干流的水交换状态从“湖分洪”到“稳定”,再到“湖补河”状态发展;鄱阳湖与长江干流的水交换系数在稳定状态附近波动,河湖水交换状态无明显趋势性变化,河湖系统演化稳定。河湖水交换系数与长江干流径流量相关性良好,而与湖泊支流径流量相关性较差,表明长江干流径流量的大小是河湖水量交换过程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建立了一种干旱背景下坳陷湖盆全新的沉积充填模式,即“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在干旱背景下,物源区的河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大多数河流都消失在荒漠中,河水主要以地表蒸发、植被生态消耗、地下渗流、河流终端湖以及河漫湖等形式排泄,坳陷湖盆内并未形成统—大面积的汇水中心和湖相沉积.这种背景条件下,湖盆的沉积充填特征明显不同于经典的坳陷湖盆和浅水湖盆沉积.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具有气候干旱、地势平坦、生物单调贫乏等特征,盆地南部存在5大沉积体系及7条主要的水系.除在盆地西部古龙凹陷地区河流汇水形成小范围浅水湖泊外,在盆地南部主要为“洪水—河漫湖”的河流相沉积.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具有以下特点:①全盆地没有统一的汇水中心,因而缺乏大面积分布的湖相和三角洲沉积;②河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部分河流由于地形变缓,并未进入汇水中心,而是消失在荒漠中,河流相为盆地沉积充填的主要类型;③湖盆具有多物源、多漫湖、满盆含砂的沉积特点;④河漫湖与河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3种关系,即河流终止于河漫湖、河流穿过河漫湖、河流绕过河漫湖等.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是—种中—新生代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三姐故乡宜州水体景观景色优美,秀色可餐,身处其中人们仿佛进入了一幅幅秀美的丽卷,赏心悦目。“峰峦峥嵘奇特,江流碧绿如画”是对令人神往的下枧河的赞誉;古龙河漂流的“奇、险、幽、秀”堪称天下一绝;  相似文献   

7.
长江洪水资源化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长安 《地球科学》2003,28(4):461-466
长江水患是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华北缺水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环境问题.长江洪水资源化是使二者能够得到统筹解决而提出的一种思路.洪水资源化就是实现由灾害水向资源水和环境水的转化.长江洪水资源化不仅是由长江水资源特点、流域水旱交替频率加大及不断增加的水资源需求所决定, 也是解决华北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蓄洪是洪水资源化的基础, 应在完善流域水库网络体系的基础上, 考虑人工控湖工程, 特别要重视蓄洪区建设, 通过“给水让地”, 实现“以土地换和平”和洪水资源化; 可通过引洪冲湖, 治理流域污染湖泊; 南水北调应以调洪水为主, 可通过蓄洪调水和直接引洪北调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治理 :完成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 ,中心城区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郊区主要河道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全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 70 %以上●大气环境治理 :全面实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 ,严格控制和治理机动车尾气和扬尘污染 ,2 0 0 5年空气质量指数二级和优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比例达到 85 % - 90 %●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 :贯测“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中心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郊区基本形成生活垃圾收集系统。●绿化建设 :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基本形成“环、楔、廊、园、林”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城区河网纵横,湖泊众多,素有"江城"和"百湖之市"之称.湖泊对于武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宜居城市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关于武汉市的湖泊前人曾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湖泊的成因则研究较少.湖泊的成因不仅对武汉市近代地质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湖泊保护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地质地貌调查上,通过江湖古地理演变分析,结合历史文献记录等综合研究,认为武汉湖泊的形成与河流地质作用过程密切相关,据此将武汉市湖泊的成因类型划分为:河道遗迹湖(又分河道废弃湖和河道洲滩夹湖)、河堤溃口湖、河间洼地湖和沟谷壅塞湖四种类型.分析了各类湖泊的特征、地貌分布及形成过程.其中沟谷壅塞湖是现存湖泊的主要类型,其形成演化与区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河海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分别经历了湖盆形成期(20~14 ka)、湖泊形成期(14~7 ka)和湖泊发展期(7 ka以来)3个阶段.此外,武汉的城市与湖泊经历了由"湖中城"到"城中湖"的发展历程,围湖造地是武汉市最重要人为改造自然工程,依湖泊类型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围湖发展方式,汉口地区以河间洼地湖为主,主要以"筑堤-排水-造地"填湖发展;武昌和汉阳地区以沟谷壅塞湖为主,采取的是"堵塞湖汊造地"的环湖发展方式.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有计划地实施湖-湖连通和河-湖连通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一种干旱背景下坳陷湖盆全新的沉积充填模式,即"洪水—河漫湖"沉积模式。在干旱背景下,物源区的河流主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大多数河流都消失在荒漠中,河水主要以地表蒸发、植被生态消耗、地下渗流、河流终端湖以及河漫湖等形式排泄,坳陷湖盆内并未形成统一大面积的汇水中心和湖相沉积。这种背景条件下,湖盆的沉积充填特征明显不同于经典的坳陷湖盆和浅水湖盆沉积。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沉积时期,松辽盆地具有气候干旱、地势平坦、生物单调贫乏等特征,盆地南部存在5大沉积体系及7条主要的水系。除在盆地西部古龙凹陷地区河流汇水形成小范围浅水湖泊外,在盆地南部主要为"洪水—河漫湖"的河流相沉积。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沉积具有以下特点:①全盆地没有统一的汇水中心,因而缺乏大面积分布的湖相和三角洲沉积;②河流表现为季节性的洪水,部分河流由于地形变缓,并未进入汇水中心,而是消失在荒漠中,河流相为盆地沉积充填的主要类型;③湖盆具有多物源、多漫湖、满盆含砂的沉积特点;④河漫湖与河流在空间分布上存在3种关系,即河流终止于河漫湖、河流穿过河漫湖、河流绕过河漫湖等。坳陷湖盆"洪水—河漫湖"是一种中—新生代陆相坳陷湖盆沉积充填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桩工机械分会共同主办,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旋挖钻机推广中新技术、新工艺研讨会(北京)”2005年2月26日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是松辽坳陷盆地萎缩阶段的产物。松科1井北孔的连续岩心显示:四方台组发育曲流河亚相和浅湖亚相的沉积,其中以曲流河亚相为主,曲流河亚相发育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等7种沉积微相,浅湖亚相发育临滨砂坝微相和静水泥质沉积微相;明水组发育曲流河亚相、浅湖亚相和滨湖亚相,明一段以浅湖亚相为主,明二段曲流河、浅湖亚相交替发育。明水组曲流河亚相发育河床滞留、点砂坝、天然堤、决口扇、决口水道、河漫滩、河漫湖等7种微相;浅湖亚相发育浅湖静水泥沉积、临滨砂坝和风暴沉积微相;滨湖亚相发育砂滩和泥滩微相。盆地沉积时期松辽盆地经历了多次湖平面相对升降变化,四方台湖平面最低、明水组二段形成时期湖平面次之、明水组一段形成时期湖平面最高,自下而上形成了一个低—高—低的湖平面变化旋回。沉积物颜色-古气候关系显示四方台组是气温普遍偏高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明一段下部是气温偏低的干旱、半干旱环境,上部是气温偏低的干、湿交替环境;明二段气温高低交替变化,下部和中部是干、湿交替环境,上部是干旱、半干旱环境。四方台组—明水组垂向沉积相带的演变是横向上以小型浅水湖泊为沉积中心的沉积体相带向北西方向迁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江北砾岩是河流砾石层在地表胶结形成的沉积岩,其胶结物性质及来源问题长期以来倍受人们关注,但研究不深且存在明显争议。本文对岩石薄片和基岩、风化土壤、河成潮土、地下水、河岸滴水、河水、砂砾岩基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江北砾岩基质CaO含量高达30% , 沿岸出露基岩、土壤CaO 含量达10%左右,是河成砂土的3~ 10倍多,地下水、河岸滴水的Ca2+含量分别达116mg / L、160mg /L; HCO-3 分别为412mg /L、436mg /L,约为河水的3倍。与此同时,大量砂、砾岩薄片观察也表明,江北砾岩胶结物中含有大量的方解石。据此,我们认为江北砾岩胶结物可能主要来源于川江沿岸广泛分布的中生代基岩及其风化壳。   相似文献   

14.
世界奇湖集锦世界上湖泊多达数十万个,其中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湖泊,展示着一幅奇特而美丽的图画,点缀着大自然的风光,形成了世界罕见的奇观,吸引着游客和科学家们前往探胜。·沸腾湖·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有一个最引人入胜的“沸腾湖”,它位于岛国中央的迪索莱蒂昂河...  相似文献   

15.
青藏公路沿线热喀斯特湖分布特征及其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热喀斯特湖的出现和发育是多年冻土变暖的指示器,研究热喀斯特湖发育及其热效应是应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诱发冻土灾害的基础工作.基于SPOT-5卫星影像资料,在ArcGIS平台下解译遥感影像,获取了青藏公路沿线楚玛尔河至风火山段热喀斯特湖的数量和分布特征,这些热喀斯特湖以楚玛尔河高平原和北麓河盆地为主要分布区,且80%发育于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通过竖向和侧向2种传热方式影响多年冻土,竖向传热会造成其下部多年冻土融穿,侧向传热会造成湖岸多年冻土增温,扩大热影响范围.通过北麓河地区一典型热喀斯特湖的数值计算,湖全年都在向湖岸放热.当热喀斯特湖离路基较近,将会对公路产生潜在或者直接的危害,其侧向热侵蚀往往会导致冻土路基温度升高,诱发路基病害.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后的防洪减灾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鄱阳湖区“退田还湖”的实际资料,采用洪水模拟的方法分析计算出“退田还湖”降低湖口站洪水位和减少1954年洪水超额分洪量,分析了“退田还湖”后鄱阳湖区的防洪减灾形势,提出应继续加强对鄱阳湖区防洪工程的建设,探讨了“退田还湖”后江湖洪水关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浙江地质》2010,(2):34-35
日前从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山东厅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山东省三维数字国土监测指挥系统,为实行“一张图工程”管好、用好二调成果奠定了基础。2009年,按照“边调查、边建库”的总体思路,山东各地建立了影像和土地利用现状为一体的土地基础信息数据库。目前,全省140个县(市、区)已完成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任务,有102个县(市、区)建立了城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94个县(市、区)建立了镇驻地的地籍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序言     
南岭是我国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的重要资源基地。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开展以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精心组织下,南岭地区作为全国“四大成矿区带”之一进行了重点部署。几年来,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四省地调院、湖南有色地调院和宜昌地矿所等单位先后在该区做出了艰苦卓越的工作,期间多次得到了中国地调局领导、资源评价部和知名专家的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鸡西盆地被平麻断裂分割成南、北两个条带,多数研究者将南带1煤之下的海相层叠伏于北带海相层或底砾岩之下,称为“城子河组下段”或“石河北组”。利用事件地层学的原理,分析盆地内城子河组早期盆地裂陷、海侵、火山喷发、聚煤等重大事件在地层精细对比方面的意义,甄别出了盆地中重大事件的地层记录.以等时层为基础建立对比框架。通过大量钻井资料追溯对比,认为盆地中坳陷部位的渴湖海湾沉积是南北两带的沉积过渡类型,根据微体古生物研究,南北两带海相层中的沟鞭藻类化石面貌基本一致,南北带的海相层应是同一层位,初步实现了盆地内南、北两个条带城子河组的精细对比,为恢复盆地古地理环境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潘荫琦等同志在水城队对U形钎头阶梯形钎头进行了多次试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地质部生产技术、机械会议上,水城队张继武同志向与会山地工作代表介绍了该队U形钎头的试验效果。但这种形式的钎头仅在水城队进行了初步试验,因此,在不同条件下如何使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试验。现将“U形钎头的试验”一文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