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甘肃省石油学会、甘肃省地质学会、甘肃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筹)、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及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生物、气体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发起,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油气地化及地化勘探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10月6日至10日在兰州地质所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石油部、地矿部、高等院校、煤炭部,出版单位、甘肃省及中国科学院等各方面的有关代表近百名。来自澳大利亚、美国的四位学者也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期间,代表们展示了油气地化及化探方面的最新成果。大会宣读论文30篇,另有一些成果在分组讨论会上交流。中外学者聚集一堂、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3-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国际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成功举行。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其中与会的国外科学家24人。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吴国雄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商原研究所姚檀栋所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索朗多吉局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世华副所长、中国扬名科学研究院卞林根副院长、…  相似文献   

3.
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大学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二届两岸资源与环境地球化学研讨会已于1997年9月15日一19日在南京大学圆满举行。参加会议的两岸代表共有71位,其中台湾代表10人.来自台湾中央大学、成功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中央地质调查所和台湾中国石油公司等;大陆代表61人.来自南京大学、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科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24个单位,他们包括中国科学院涂光炽院士、徐克勤院士、郭令智院士、傅家漠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郑绵平院…  相似文献   

4.
1987年3月30日至4月15日,在南京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美国农部土壤管理援外处联合举办的“土壤系统分类研讨会。”会议得到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到会代表有来自美国的四名著名土壤学家,国内有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农垦系统的及各级农业研究单位的代表共120余人。会议通过中美双方各自介绍本  相似文献   

5.
2006年9月3-1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国际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市成功举行。此次国际研讨会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其中与会的国外科学家24人。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吴国雄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所长、西藏自治区气象局索朗多吉局长、中国枓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吕世华副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卞林根副院长、…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省科协等单位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提供赞助的"中国边缘海与大陆边缘地质构造演化及其环境演变响应"国际学术研讨会暨IPACES第五届年会,于2005年6月20-23日在广东清远市黄花湖温泉山庄顺利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及国内的共218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金庆焕、谢先德等院士以及广东省、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等单位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会后于6月24-25日组织了部分代表考察广东河台金矿.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中国岩土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全球华人中青年学者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于2003年10月28~30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新装修的科研大楼内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瑞典、英国、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地区的26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海外华人学者15人,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校长、院长、系主任、…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10年4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五百多名代表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涂光炽院士诞辰90周年大会暨涂光炽学术思想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办,由我会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承办,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协助。  相似文献   

9.
《沉积学报》2004,22(3):524-524
2004年7月26~28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塔里木油田召开了塔里木及周边地区盆地(山)动力学与油气聚集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主办,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承办孙枢、贾承造、刘宝王孚、钟大赉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技术局范蔚茗局长应邀参加了会议一与会正式代表60余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大学(北京)及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五次火山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6月9日至12日在景色怡人的浙江雁荡山召开,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多所高等院校、国土资源部等三十多个单位共120余名代表,以及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质学科、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化学地球动力学高级研讨会”于2000年2月15日至17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土资源部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的科研骨干约80余人欢聚一堂,就近年来化学地球动力学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相互交流了在各自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2.
由国际冰川学会(I.G.S.)主办,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协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赞助的“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山地冰川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8月26日至31日在兰州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日本、冰岛、瑞士、英国、挪威、苏联及中国等9个国家的49名科学家(其中国外代表26人,国内代表23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到会致开幕词,甘肃省省长贾志杰出席了招待会。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教授主持。参加会议的著名人士有国际冰川学会主席G.K.C.Clarke(加拿大)、副主席B.Wold(挪威)、会议论文主编R.L.Hooke(美国)、秘书长.H.  相似文献   

13.
吴曙亮 《地质学刊》2007,31(1):58-58
2006年11月13-14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和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城市地质研究会等单位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天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中心召开。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贠小苏出席了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来自长江三角洲、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国内主要地面沉降区的省市及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等多家学术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代表。贠小苏在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地面沉降研究及防治工作虽然在一些地区取得…  相似文献   

14.
1990年8月21—25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贵阳联合召开了“全国非金属矿物资源与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130余名代表来自地质矿产部、国家建材局、中国统配煤矿  相似文献   

15.
1990年8月21日至25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地质研究所,资源环境科学局在贵阳联合召开了“全国非金属矿物与矿物材料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代表130人,分别来自地质矿产部、化学工业部、国家建材局、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高等院校及中国科学院等7个系统,23个省、市、自治区。代表中有较多的老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及更多的中青年科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全国二次离子质谱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办,二次离子质谱技术和运用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0~11日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举行。来自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及部委所属研究院所三十多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有关主管领导到会听取了汇报并作了指示。会议得到了刘东生、涂光炽和叶大年三位院士的关心和支持,涂先生和叶先生均亲临会议,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安排的12个专题报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年来国际上此领域的最新进展:l)第三代高性能…  相似文献   

17.
《岩土力学》2005,26(4):512-512
国际合作项目DECOVALEX-THMC第三次研讨会(The3rd Workshop of the International DECOVALEX-THMC Project)于2005年2月20日至25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组织承办,来自瑞典、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芬兰和东道主中国在内的8个国家的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冯夏庭研究员任组委会主席,并与本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Yucca Moutain核废料研究地下实验室项目负责人Chin-Fu Tsang和国际…  相似文献   

18.
王孝磊  徐夕生 《地质科学》2007,42(1):123-123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于11月1~6日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海内外众多单位发起,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并联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教育部科技委资源与环境学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家单位协办。会议的目的在于继续为从事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同行,提供一个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这次研讨会受到了广泛关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400余位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0月20—24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泥石流学术会议。这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持,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甘肃省地质灾害协调中心、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成都科技大学共同发起组织。来自科研、生产、教学和泥石流防治第一线  相似文献   

20.
王驹 《铀矿地质》2005,21(6):F0004-F0004
2005年8月1日至3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讨会。这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首次由政府部门举办的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研讨会。来自国防科工委、环保总局、财政部、解放军总参谋部、总装备部、21基地、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研究所、金属研究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和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华理工学院等14所大学共近12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