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如中国、加拿大、美国和前苏联航空γ能谱测量的发展情况。文内重点介绍了中国航空γ能谱测量的现状和加拿大、美国及前苏联3国在航空γ能谱测量方面的重大事件和主要技术特点,总结了近10多年来世界范围内航空γ能谱能量方面的重大技术进展,找出了我们的差距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速发展我国航空γ能谱测量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利用无人机平台开展铀矿勘查航空γ能谱异常检查工作,开发了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技术。采用自主研制的仪器设备和校准方法,开展了铀矿异常检查测量和数据处理,较详细地查明了铀矿异常形态、规模和幅度等重要信息。通过与有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结果的比对,发现利用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设备开展超低空测量,得到的结果与地面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测量效率远高于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超低空无人机航空γ能谱测量有望替代现有地面便携式γ能谱测量在草原、沙漠等超低空适飞区开展铀矿异常查证工作。  相似文献   

3.
国家铀资源评价(NURE)计划实现了覆盖美国本土和阿拉斯加的1∶250000 NTMS图幅航空γ能谱测量和航磁测量,通过简要回顾该计划历程,重点针对NURE中航空地球物理勘查(航空γ能谱和航磁测量),讨论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中测量技术、数据处理及解释方法等。NURE航空测量在铀矿勘查和辐射环境评价、洲际航空地球物理编图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总结NURE航空测量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航空γ能谱测量勘查现状,建议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尽快实施我国陆域范围内的航空γ能谱和航磁框架性测量,实现对我国陆域航空γ能谱测量全覆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γ能谱测量与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4.
化学元素测井,特别是它的核心—中子俘获伽玛(γ)能谱技术越来越受到地质勘探部门的重视。随着该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它必将在煤田地质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测量钻进过程中井内岩层的放射性是γ能谱技术的基础。井内岩层的放射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矿物天然的放射性;另一类是人工诱导放射性,也就是用热中子照射井内岩石使其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新研制的铀含量测试仪及其在铀矿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仪器包括β射线探头、γ射线探头和信号处理电路等硬件部分以及数据采集分析软件。该仪器系统依据β-γ法测铀原理,通过同时测量样品产生的β射线和γ射线获得铀含量。仪器操作简单,分析样品速度快。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的测量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的误差符合铀矿山企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李必红 《国外铀金地质》2012,(3):156-163,186
简述了核物探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前景。从方法原理、采集仪器、数据处理、解释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了γ能谱、氡及其子体方法技术、X荧光技术、核磁共振技术、中子技术和中微子技术现状与展望。提出了“α+γ”、“α+β+γ”、“核物探+核化探”、“核物探+普通物探”组合找矿模式及综合信息找矿模式,并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找矿模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铀矿地质钻探岩心样品系统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地质钻探岩心样品系统分析法包括:岩心样品的γ辐射测量、切片观测测量、样品粉碎、矿物微粒分选、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包体流体观测与测量、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分析、高纯锗γ能谱分析、湿法化学分析、ICP~MS微量元素分析、铀矿物和其它矿物同位素组成分析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的系统分析,得到铀矿地质钻探岩心样品的全息资料,为铀矿地质勘探提供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设计、研制并于1993年底建成的军民两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的建立不仅使导航技术和定位技术产生了根本变革,且对空间技术、军事、地学研究、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GPS技术在测量领域中的应用,使平面控制测量手段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方法的原理 r幅射的能谱鉴别测量原理是铀、镭,钍放射性测定方法的基础。这个原理是根据下述理由而被选用的:钍系元素具有能量为2.62兆电子伏的强γ谱,而对铀系元素来说,强γ谱的最大能量为1.8兆电子伏。由于铀系和钍系元素的γ幅射能量之间有一定差别,使之有可能从被测样品的混合γ幅射中区分出钍的γ幅射,并且可以根据两次γ测量的原理确定镭①和钍的含量,而根据总β幅射又可以确定铀的含量(哥利别克等,1955;雅库博维奇,1957)。  相似文献   

10.
王景丹  倪卫冲 《铀矿地质》2012,28(3):152-156
介绍了GR320γ能谱仪人工核素面源刻度原理和方法、刻度实验过程以及对刻度结果的应用。通过人工核素小面源模拟大面源的刻度,得到人工核素137 Cs和60 Co面源的效率因子,使GR320γ能谱仪在进行环境放射性γ辐射水平调查中能够定量给出人工核素137 Cs和60 Co的面活度。对新疆某地航测异常的地面验证测量结果表明,该航测异常地表确实存在人工核素137 Cs,且GR320γ能谱仪测量的面活度结果与该异常就地HPGe谱仪的测量结果基本相符。此法可推广到其它型号的便携式γ能谱仪的刻度,也可扩展到其它人工核素面源的刻度。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所构建的三维地表模型进行三维地质填图与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设计理念、开发环境、软件架构、关键技术、实现现状与应用前景。倾斜摄影影像经处理建模后构建的三维地表模型通常以OSGB格式保存,因此基于倾斜摄影成果的三维地质填图软件最好基于能直接读取、显示OSGB格式数据的OSG开源库,推荐VS2015+QT+OSG开发环境。该类软件的关键技术包括以Proj4为核心的坐标转换系统、地层界线的拾取与半自动追踪技术、基于反距离衰减函数的地层界面防穿透高程调节技术、切制地质剖面并由剖面修改地层界面的二三维联动编辑与修改地层界面的技术、在露头剖面上采集地层界线构建露头地层柱状图的技术。该软件的应用前景包括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煤田和油田等行业的野外地质填图,以及滑坡和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圈定。  相似文献   

12.
地震沉积学探讨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斌  宋岩  何玉萍  刘力辉 《地质学报》2009,83(6):820-826
地震沉积学是在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和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地震沉积学的概念和学科特点,认为地震沉积学可以按研究尺度分为地震地貌学和储层地震学,从应用角度提出了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思路,并首次提出最小等时研究单元的概念,即三相(地震相,测井相,岩芯相)结合研究时井震统一的尺度,是沉积分析时一个最小的地质成图单元。文章选择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D气田上古生界岩性油气藏为例,阐述了地震沉积学分析技术在沉积相分析方面的应用方法,展示了地震沉积学研究技术在建立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岩相物理分析,多属性地震相分析等方面良好的学科优势。  相似文献   

13.
对电子探针U-Th-Pb定年方法的基本原理、样品的制备和分析、年龄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并对电子探针定年在构造分析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电子探针定年方法适用于经历了包括流体作用和重结晶作用变质事件的单一和复杂成因的独居石、锆石矿物,不仅是一个评价变质和变形时间的有效普查工具,而且它的原位性和高分辨能够用来制约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过程的绝对时间和速率,在构造分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高压脉冲放电技术的发展现状、成桩机理、成桩特点以及成桩的新工艺。该成桩方法具有高的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具有其它桩所不具有的优点。还对其成桩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质勘探坑道掘进施工技术的特点,论述了勘探坑道掘进施工技术辅助设计软件的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组成以及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同时阐述了目前软件的开发过程和现状,最后对软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The appearance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echnology revolution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field.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any interrelated fields, such as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s and 3D measurements, owing to its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precision. At present its application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te, and it is quite rarely used in China, especiall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fields. Starting with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studies how to apply the technology to high rock slope investigations. By way of a case stud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quick slope documentation and occurrence measurement of discontinuitie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o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a great prospect and value.  相似文献   

17.
时频分析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刘葵  刘招君  朱建伟  张峰 《世界地质》2000,19(3):282-285
时频分析方法经历了富氏变换、短时富利叶变换、小波变换三个阶段。随 改进,其在地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从对有关地质信号的能量补偿、滤波、压缩等处理,发展到通过信号的时频特征对地层的变化特征、沉积旋回性质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阐述了时频分布的概念,方法的改进及其在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阐述GIS技术在通信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从通信行业的发展以及运行网络管理现状出发, 结合GIS技术特点阐述了GIS技术引入通信网络的管理和业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它的引入将从根本上改变通信管线网络规划、建设、管理及资料保存等方面的传统模式, 并为通信行业实现通信全资源、跨专业管理, 为运营商提供市场分析及预测、网络规划、工程设计、资源配置和分析、线路实时监控、应急保障等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9.
节理化工程岩体成型爆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满潮  王成虎  李小杰 《岩土力学》2004,25(11):1749-1753
通过对光面爆破技术在节理化岩体中实施爆破方案的不足之处的分析,引入了双向聚能拉伸爆破技术,并简要分析和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技术原理和优点以及两种爆破设计方案,同时对该技术在两个大型洞室工程中的高岩台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最后就该技术的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技术在矿物数字博物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俊丽  朱杰勇  陈刚 《云南地质》2005,24(1):122-129
详细介绍基于照片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矿物数字博物馆中的实现方法和应用,并对VRML与基于照片的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两种实现方法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