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林文祥 《岩矿测试》1984,(3):272-273
岩矿中微量金的测定,一般采用炭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分离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或孔雀绿、硫代米蚩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米蚩酮—异戍醇(或正丁醇)萃取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手续烦琐,不易掌握。我们试验用纸色谱分离直接在色谱纸上用硫代米蚩酮显色目视比色测定,手续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测定0.00x—0.x克/吨金。 本方法矿样用王水分解,经炭粉吸附后制成的试液涂于色谱纸上,用乙醇—乙酸—水为展开剂,按上行法层析2—3小时,用硫代米蚩酮显色,与标准系列0.025—1.0微克金进行目视比色。  相似文献   

2.
岩矿中微量金的测定,一般采用炭粉吸附、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分离后,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或孔雀绿、硫代米蚩酮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代米蚩酮—异戍醇(或正丁醇)萃取比色法灵敏度较高,但稳定性差,手续烦琐,不易掌握。我们试验用纸色谱分离直接在色谱纸上用硫代米蚩酮显色目视比  相似文献   

3.
岩矿中微量铀一般采用萃取色层和离子交换色层法分离,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或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基胺苯酚(Br-PADAP)-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胶束增溶等方法测定。上述方法对岩矿中ppm量铀的测定操作繁杂。近年来我们利用纸色谱的特点,与干扰元素分离后直接在色谱纸上显色,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或目视法)测定铀。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测定岩矿中0.0000x—0.00x%的铀。  相似文献   

4.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银,灵敏度很高,适用于岩矿中微量及痕量银的测定。但共存元素对微量银的测定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测定前必须将银与共存元素分离,以达到消除干扰,降低测定下限的目的。分离手段一般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泡沫塑料或离子交换树脂交换法和巯基棉吸附法。其中用巯基棉分离富集银,有其独具的优点。首先可避免使用有害人体的有机溶剂,且回收率高,空白值低并较稳定。本文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过去的分析流程提出了改进。建立了岩矿中微量银测定的实用方法。 文献介绍,银在巯基棉上的吸附是在PH  相似文献   

5.
离子交换分离比色测定岩矿中微量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惠祥 《岩矿测试》1987,(4):320-321
微量碘的测定一般采用淀粉比色法,或催化比色法。测定岩矿中微量碘要求预分离和富集。本文在文献的基础上,以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用0.5mol/L硝酸钠淋洗出溴后,接着用2mol/L硝酸钠全部淋洗出碘。洗出的碘在0.5ppm以上者可用淀粉比色法测定,在0.05ppm以上者可用催化比色法测定。 一、仪器及试剂 岛津UV-120-02分光光度计 碘标准溶液 溶解0.1308g在105℃烘二小时的KI于水中,用水冲至1升,保存在暗处。此溶液  相似文献   

6.
硅酸岩和化探样品中微量溴的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酸岩和化探样品中溴的含量甚微,一般在10ppm以下,这就要求有一个灵敏度较高的分析方法。一般的比色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灵敏度太低,而灵敏度较高的中子活化法则又缺乏特殊装备不能应用。国外对利用动力学分析法测定溴的研究早有报导,1959年Shiota等用催化法在天然水中测定了微量溴。  相似文献   

7.
微量铀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分析方法很多,国内以采用分光光度法较为普遍,经过不同手段分离后,用偶氮胂Ⅲ、偶氮氯膦Ⅲ、溴代PADAP等显色剂显色分光光度测定。其他也采用小体积容量法、极谱法、荧光光度法等。各类仪器测定的方法,其  相似文献   

8.
唐淑云  孙周易 《矿物岩石》1995,15(4):105-108
本文研究了在CTMAB存在下,应用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的条件。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测定岩矿样品中的微量锡。  相似文献   

9.
水杨基萤光酮导致光度法测定岩矿中痕量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矿中痕量锗,以往都必需用蒸馏或萃取作为分离富集手段。近年来对光度法测定锗的灵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用2,3,7-三羟基-9-取代萤光酮胶束增溶法,其摩尔吸光系数可达1.8×10~5左右,在强酸介质中有较好的选择性,但对岩矿中锗的测定不经分离,某些元素对痕量锗的测定仍有严重干扰,本文利用了导数  相似文献   

10.
王绵江 《地质实验室》1995,11(3):145-147
本文提出了盐酸-硫酸-抗坏血酸-钽试剂-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催化体系测定矿石中微量锑,采取巯基棉纤维分离干扰,锑浓度在0 ̄10μg/10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用于矿石中微量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在2mol/L。硝酸介质中,用Cl—5209萃淋树脂吸附钍与其他离子分离,铀、铁、锆、钛、铈等三十多种离子不干扰用氨基G酸偶氮氯膦—溴化十六烷基吡啶显色测定10微克的钍。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简便,快速。测定钍的适用范围在0.x~0.000x%之间。实测试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测定次数n=8),加入回收率为95—103%,本法适用于测定岩石和矿石中的微量钍。  相似文献   

12.
殷纯嘏 《地质科学》1960,3(3):121-121
岩石中微量銻的測定,因受光譜分析的灵敏度的限制,一般采用比色法測定,其中一种是应用甲基紫进行比色。在地貭科学1960年第1期中刊登有陈增源所写“岩石及土壤中微量銻的快速比色测定”一文,在該文中已对这种方法作了介紹。  相似文献   

13.
前言用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铀是常用方法之一。本文作者曾经试验过用离子交换树脂在4N盐酸介质中使铀、钍与大部分干扰元素分离然后进行测定。而铀在4N盐酸介质中,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虽然能分离大部分干扰离子,但由于抗坏血酸不  相似文献   

14.
采用D190 型大孔巯基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金和钯 ,研究了各种条件对分离富集和测定的影响 ,证明了金和钯在 3 %王水介质中形成氯络阴离子与树脂上的巯基 (-SH)发生螯合作用形成螯合物而迅速地被吸附在树脂上。同时 ,溶液中一些贱金属离子不易与巯基生成螯合物而分离。采用酸性硫脲定量洗脱 ,树脂结构不被破坏 ,可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410哌啶树脂分离岩石矿物中基体元素后富集痕量Ag。交换酸度为0.25—3.5mol/LHCl介质,树脂柱上的Ag用热的0.5—1.0%硫脲解脱,并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岩矿中痕量Ag的富集和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库茲湼佐夫提出铀试剂Ⅰ以后,很多学者系统地研究了用它测定铀的方法,但以前提出的分析流程中消除干扰的方法都比较复杂。库茲湼佐夫等(1960)提出,当EDTA存在时,用丁酮萃取使铀与干扰离子分离,前后两次比色测定。此法虽能很满意的消除干扰,但由于EDTA与铀也络合,致使灵敏度降低,且手续复杂。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及简化手续,本文作者提出用EDTA-钙代替EDTA,因为前者的稳定常数小于干扰离子与EDTA络合物、而大于EDTA-铀,所以它能很好隐蔽干扰离子且不降低方法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7.
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岩矿中铀和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金芳  张兆祥 《岩矿测试》1990,9(3):243-244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岩矿试样中铀和钍的含量时,由于其化学性质相似,需进行预分离。我们用偶氮氯膦Ⅲ为显色剂同时测定U和Th,并采取经典的计算方法求解,实现了岩矿试样中痕量U和Th的同时测定。实验部分一、主要试剂和仪器1.U、Th标准溶液分别含U和Th为5.00μg/ml、4.88μg/ml。2.CL-5208萃淋树脂(85—90目,北京矿冶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元素的赋存状态、样品粒度、取样量对试样代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郭玉生 《岩矿测试》1987,(2):147-150
影响试样的代表性,必然影响测定的准确度。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岩矿成分的测试中,当测定常量元素或较低含量元素时,元素的赋存状态、样品粒度及取样量对分析试样代表性的影响,似乎不那么重要;但当测定岩矿中的微量、痕量、超痕量元素时,由于岩矿试样固有的特点,这种影响就显得相当重要了。现在提  相似文献   

1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是一个较简便、快速的方法。但由于灵敏度的限制,不得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如分离富集等手段来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本文探讨了N_(263)国产季胺型液体交换树脂萃取色层分离、富集银的行为。经实践证明,在有一定量氯离子存在下,N_(263)能定量吸附银,1:1盐酸淋洗后即可进行原子吸收测定。当有大量EDTA存在时,微量银能与大量共存离子分离。因此本方法为快速、简便测定岩石中0.0xppm以上的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离技术和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岩石土壤中微量碘的测定目前较普遍使用的是离子选择电极法,它的优点是简捷、准确、测定范围较宽,但对于痕迹量的碘似有困难。催化比色、催化滴定法灵敏度较高,但大多采用半熔分解样品,带入的外来离子给测定带来麻烦。我们采用热解法使碘与大多数共存离子分离,在铈(Ⅳ)—砷(Ⅲ)体系中,碘的存在使反应速度加快,以硫酸亚铁铵使反应终止,然后用铈(Ⅳ)滴定过量的亚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