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柑桔产区,常年柑桔产量在100—130万担之间,1972年高达141.3万担,居全国第二位。但本省地处我国柑桔栽培的北沿地带,柑桔冻害对柑桔生产有着很大的影响。据文字记载和调查,自清初到解放的三百多年中,曾发生过较大的冻害十余次,解放后至今的三十年中,也发生过大小冻害五次,如1954—1955年和1976—1977年冬季的冻害,给我省柑桔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关于柑桔冻害的农业气象指标,国内外曾有过一些报导。如Robert.P.认为,-11℃时柑桔地上部冻死,-9℃时柑桔的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柑桔冻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是我国重要水果之一,素有色、香、味“三绝”之说,深受人们喜爱。1979—1980年度全世界生产柑桔5,640万吨,平均每人有柑桔27斤。同期,我国生产柑桔仅80万吨左右(除台湾省以外),占世界柑桔总产量不到2%,人均柑桔量只有1.6斤左右。柑桔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热带也可生长),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冬季温度过低,易遭冻害,我国北、中亚热带区域,是我国主要柑桔产区之一,冬季  相似文献   

3.
甘肃陇南白龙江、白水江海拔800-1000m以下的河谷地带,是我国柑桔种植区的西北边缘,在中国柑桔生态区划中为次适宜和可能种植区。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柑桔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里种植柑桔的越冬气象条件虽然优于东部北亚热带桔区,但是低温冻害仍然是制约柑桔种植区域生产发展以及柑桔产量的主要气候生态因子之一,柑桔产量常因低温冻害而波动不稳。因此,在陇南发展柑桔生产首先必须考虑防御柑桔低温冻害问题。  相似文献   

4.
系统分析了近40多年来金衢盆地、湘南及赣南地区柑桔冻害气候特征、越冬期低温变化规律及发展柑桔生产的气候对策。应用谱分析方法,得出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周期为2—3年,负积温主要周期为9—11年,提出柑桔冻害出现频率以金衢盆地、赣东南地区最大,湘南大部地区、赣南及闽北柑桔冻害频率最小。预测本区柑桔冻害在本世纪末金华地区有中度冻害,吉安、衡阳两地区在2000年前柑桔基本上不会发生冻害。  相似文献   

5.
江苏吴县嗣庭山是我国柑桔北缘的著名产区,面积10,700余亩,投产面积6,500亩,年产柑桔18—20万担,由于1976年冬到1977年春天气严寒,使柑桔遭受到了近50年来(1930年以来)从所未有的严重冻害,受冻桔树占栽培面积的50%,产量也比正常年份减产约50%,苗木受冻约十万余株。现在我们就造成这次严重冻害的气象条件分析如下: 一、天气条件与柑桔冻害 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洞庭山则是凭借着太湖水域所特有的小气候条件而使柑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冻害周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治国  张养才 《气象》1989,15(12):13-16
本文选择≤-90℃的负积温和极端最低温度≤-8℃,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越冬期间冻害指标,利用功率谱、方差分析、谐波分析三种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冻害周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功率谱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相吻合,方差分析可反映冻害周期趋势,谐波分析不宜单独进行柑桔冻害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柑桔冻害存在准10年周期。  相似文献   

7.
周建龙 《气象》1992,18(6):56-57
郧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我国柑桔生产的最北边缘地带。干旱和低温严寒,已成为严重制约柑桔生产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提高我县桔园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我们通过对柑桔严重冻害典型个例的分析,试图找出柑桔冻害的天气气候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提出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生产建议和专业气象服务要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我国亚热带地区杉木、毛竹生长发育速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作了分析。确定月平均气温20~26℃月降水量110~230mm为杉木速生期水热指标;日平均气温15~25℃、年降水量1200~2500mm为毛竹速生丰产水热指标。指出杉木、毛竹速生丰产的气候生态环境在亚热带丘陵山区优于平原,山区的杉木、毛竹适宜种植海拔高度主北亚热带为200~700m、中亚热带为300~1000m、南亚热带为400~1200m;在水平方向,中亚热带较南,北亚热带地区更具有杉、竹速生丰产的气候优势,同时指出,气候干湿变化对亚热带地区杉木、毛竹生长量、成材年限、材质和布局的影响比气候冷暖变化更具有重要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MaxEnt模型的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GIS技术,提出一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方法。利用美国本土274个种植点,结合美国本土和中国云南省1981—2010年气候数据开展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7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30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降水量、3—5月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和4—5月日照时数为影响薄壳山核桃气候适宜性的主要气候因子。基于美国本土种植点构建的MaxEnt模型在该区域具有较高精度,但将模型直接外推用于中国云南省可靠性不足。因此,利用模拟区域和训练样本气候因子值域的偏离程度改进气候适宜性指数,并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分布于热量资源丰富、日照相对充足并具备较好冬季低温条件的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边缘。受云南省复杂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区划结果呈现出破碎化分布。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柑桔冻害及其变化和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西是中国柑桔主要产区之一,冻害是江西发展柑桔的主要障碍。1991年底,江西发生了近50a来最为严重的冻害,冻死柑桔约3.3万hm^2。从近50a冻害资料来看,江西冻害的变化尚无明县规律可循。冻害往往是突发的、随机的,这给冻害的防御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要树立有备无患的思想,在布局上选择有利小气候环境,在管理上采取多种措施,增强柑桔抗冻能力,以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总面积比台湾省还大。其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柑桔生产,近十余年赣南发展柑桔类果树的事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然而,历史事实和近年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赣南虽然具有不可多得的好条件,但从长远看,为保证赣南柑桔生产的大面积稳产、高产、高效、优质,从气候条件出发,无论是决策者还是生产者均应十分注意防御“冻、旱、风”三种自然灾害。第一、冻害:赣南各地的极端最低气温都在一4℃以下,有些地点可在一10℃以下,每隔三、五年又有冻雨、大雪等天气出现。柑桔(尤其是橙类)常遭冻害而减产…  相似文献   

12.
张尚印  范永祥 《气象》1981,7(3):46-48
本月有四次冷空气影响我国,两次较强,两次中等。由于冷空气势力偏东,致使全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少,一些地区出现冬旱;气温西部偏高,东部偏低,苏皖部分地区的作物遭受冻害。月中在菲律宾东部洋面出现1980年最后的一个台风。 天气概况 本月冷空气活动势力偏东,持续时间也不长。月初和月中各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曾使西北东部、华北、东北、黄淮、江淮等地降温8—14℃,局地降温15—20℃,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降温6—9℃;下旬也有两次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使北方大部地区降  相似文献   

13.
香蕉速生、丰产,种植容易,见效快,果品供产期长、效益高。苍梧县地处亚热带,有香蕉生长发育的优越条件。但存在着冻害的问题。本文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香蕉冻害的办法。 一、香蕉生长的基本 气候条件及冻害指标 香蕉适宜于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生长温度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叶片生长增大快,可使花芽分化、抽蕾、开花提早。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果实生长快、发育均匀,果形  相似文献   

14.
杭建淳 《气象》1982,8(11):32-34
位于新安江水库周围的淳安,建德两县,地处浙西北天目山余脉的丘陵地区,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是种植柑桔的北缘。这两县自七十年来开始引种柑桔,主要品种为温州密桔和少量本地早、椪柑(冇柑)。但是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现有的绝大多数桔园在寒冷年分(如1977年)都难免遭受冻害。 为了充分利用库区周围的丰富气候资源,寻找有利于发展柑桔生产的小气候环境,我们于1979—80、1980—81年两个冬季,在新安江水库附近选择了部分桔园进行了小气候考察,着重分析了地形及水域的小气候效应,以及桔园有利地形的选择。现将调查及分析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许丹 《贵州气象》1999,23(5):26-27
1前言气候资源是十大自然资源之一,受到各国政府普遍关注,气候资源作为一种可利用的再生资源,目前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社会各界对此也缺乏较多的了解,有些气候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造成浪费,有些违背气候规律的开发利用,又造成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江爱良先生对华南柑桔冻害和西双版纳橡胶避冻区划的研究,可以说是我国早期对冬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的先声。贵州是我国除云南外,同纬度冬季温度最高的地区,尤其是省的北部和南部边缘低热河谷地区,热量条件更好,被誉为“天然温室”。境内…  相似文献   

16.
黄寿波 《气象》1983,9(9):16-18
生产实践证明:在柑桔易冻地区,充分利用有利的小区气候资源种植柑桔,是防御柑桔冻害最节省、最有效的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个在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利用有利的地形,水域小气侯条件成功地栽培柑桔的实例。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要使陇南柑桔增产,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必须重视冻害对柑桔的影响,为此,本文重点剖析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陇南柑桔冻害实例,以揭示其气候特点、环流条件、预报着眼点,从中摄取有益的信息,为进一步开拓气象专业服务提供最佳途径。二、资料采用本台绘制的天气图,并参阅中央气象台出版的历史天气图,选取对陇南柑桔有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冬宝鸡的植物冻害与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鸡市区1955—1991年的近40年中极端最低气温<-15℃的“特寒”气候出现过两次。1991年冬极端最低气温降到-16.1℃,经对引自亚热带及秦岭山区的66科195种露地栽培植物调查:未受冻的有44科170种;轻度受冻的有8科8种;中度受冻的有12科15种;重度受冻的有2科2种。现已引进的植物中,除柑桔、樟树外其余尚能安全越冬或基本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9.
寒潮对我区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冻害。分析研究寒潮发生情况,特别是1987年11月26—28日强寒潮与本区主要作物冬小麦的冻害特点等,对采取防御对策,确保冬小麦稳产高产有一定作用。一、陇南寒潮的一般情况由于陇南地处我国大陆中部中纬度山  相似文献   

20.
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影响平凉地区日光温室发展的6 个因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全区的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进行了气候适应性区划,将全区划分为日光温室最适宜、适宜及次适宜种植区等三种种植区,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找到合理的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