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满足藏北高原地区给水站快速选址的需求,从该区气象水文、地质环境和地貌条件出发,对给水站选址的遥感多指标评价模型进行了优化,减小了模型复杂度和遥感信息提取的工作量。采用模糊评价算法对各指标进行规范化,构建高原地区给水站选址多指标评价模型; 采用加权合成算法计算给水站选址评估指数。研究区实地勘查表明,选址评估指数的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该模型在高原地区给水站选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昌化田黄石"样品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研究,并结 合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昌化田黄石"样品主要以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为主,主要矿物组成为地开石,并含有部分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的过渡物和微量明矾石,其成分和结构与寿山产田黄石基本一致。因此,本文提出了对田黄石定义的建议,即凡产于坡积层或田坑中,具有"细、洁、润、腻、温、凝"之"六德标准"且主要由地开石等高岭石族矿物组成的透有黄色调的块状独石均可称为田黄石。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市场新出现的老挝"田黄"石,采用折射率仪、静水称重法等常规宝石学特征分析,并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电子微探针(EPMA)、X射线粉晶衍射(XRD)等大型仪器分析测试技术,对老挝田黄石的谱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寿山田黄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老挝田黄石与寿山田黄石均以高岭石族矿物为主,常规宝石学性质相近。老挝田黄石主要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及地开石-高岭石过渡矿物,与地开石质寿山石(高山石等)类似,不含珍珠陶石;寿山田黄石主要成分则为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部分样品含有白云母。  相似文献   

4.
据大量民间收藏的"田黄石"工艺品的检测,按主要组成矿物,其可被分为迪开石型、叶蜡石型、伊利石型、斜绿泥石型等。"萝卜纹"、"格"和"皮"不是确定田黄石的必要条件。对寿山石、田黄石的命名需要与国际接轨,建议使用矿物名称与传统名称相结合的双重命名法。田黄石不只由迪开石和/或珍珠石组成,建议做进一步的相关地质调查和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测定了12个田黄样品,其中,青田石1个,寿山石9个,昌化田黄石2个。确定青田石由叶蜡石(58%)、绢云母(36.1%)和高岭石(5.9%)组成;昌化田黄石由迪开石组成;寿山石分别由迪开石、高岭石、叶蜡石及绢云母组成。  相似文献   

6.
运用静水称重法、X射线粉晶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全岩化学分析、环境扫描电镜、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等测试手段,对老挝田黄石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老挝田黄石含有多种高岭石族矿物,并以地开石为主.Fe3+为老挝田黄石呈黄色的致色离子.样品中高岭石族矿物颗粒直径为3~5μm,呈假六方片状,表面平整,呈三维堆垛或叠瓦状紧密排列.样品中矿物颗粒越小,结晶程度越好,自形程度越高,样品的透明度越高.微量元素分析可对老挝田黄石与田黄进行产地区分.老挝田黄石中Ga元素的质量分数高于田黄,而Co、Rb、Ni等元素的质量分数明显低于田黄.Co-Ga、Rb-Ga、Ni-Ga元素的投点图能较好区分老挝田黄石和田黄.老挝田黄石样品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且轻稀土元素的分馏明显.  相似文献   

7.
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技术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2地质储存作为环保型工程项目,其合理的工程场址是实现长期、安全封存CO2的首要前提。我国CO2地质储存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成熟的选址技术方法体系。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应遵循目标储层有效储存量大、安全、经济、符合一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选址条件、不受外部不良地质因素影响的原则,选址技术宜采用多尺度目标逼近法,选址程序包括规划选址和工程选址两大阶段。规划选址包括国家级、盆地级和目标区级潜力评价3个阶段;工程选址旨在通过目标靶区确定、综合地质调查、钻探及灌注试验和选定场地多因子排序综合评价,最终选出良好的工程场址。深部咸水层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多尺度目标逼近选址技术方法对我国批量开展CO2地质储存工程场地选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规划山区货运索道路径,提出了货运索道施工选址及路径规划的综合性方法,分别在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上/下料点选址、支架位置选取及优化、施工工程量计算等环节提出计算及分析方法。同时根据索道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索道成本分析公式,为索道路径排序及分析提供了依据。对典型地区的3个铁塔进行索道路径规划计算,分别规划出110、17和32条满足架设要求的索道路径,平均耗时2.34 h,远低于人工路径规划方法的1~2 d,有效缩短了物料运输的路径规划周期。  相似文献   

9.
碳封存技术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介绍了碳封存机理,分析了生物封存、地质封存和海洋封存的地质特点,总结了碳封存选址和监测技术,旨在不断优化碳封存技术与方法,确保碳封存项目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殷跃平  胡海涛 《地质论评》1996,42(2):174-186
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众多学科。本文运用结构矩阵法建立了综合且优化的专家知识结构模型,探讨了专家知识定量表述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为专家知识的获取和定量表示提供了基础。运用专家系统工具M.1开发了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域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含610条规则,200个事实,属于中型专家系统。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广东核电站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1.
Increase in waste generation calls for an effective waste management as this has become a necessity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Several methods are adopted in managing waste, which include waste reduction, reuse, thermal treatment, recycling and landfilling. The landfill method is recognised as the most used of all the waste management metho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Ghana.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a suitable landfill site is very difficult and tedious. This is because it involves a consideration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al, topographic, economic, socio-cul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This research sought to identify a suitable landfill site by applying GIS multicriteria and weighted overlay approach in the Bongo District of Northern Ghana. The analysis relied on criteria and weights provided by the technocrats and the indigenes in the district as a way of demonstrating how landfill siting impasse can be resolved by incorporating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The results obtained provided clear areas for landfill sites in the study area from the technocratic and the indigenous perspectives. However, the technocratic perspective failed to include an important cultural criterion, sacred groves, as a factor. The indigenous perspective also compromised on the factor related to nearness to residential areas, and is equally not sufficient on its own. The optimal landfill sites, which meets the expectations of both the technocrats and indigenes, was identified. This perspective has produced technically favourable and socio-culturally acceptable landfill site. However, it is recommended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be conducted to identify the ful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ost of the site.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landfill site selection much attention be given to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same way as the technical factors.  相似文献   

12.
李琦  匡冬琴  刘桂臻  刘学浩 《地质论评》2014,60(5):1133-1146
酸气回注技术既是碳减排技术之一,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硫磺供需矛盾,降低酸雨发生频次,并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执行技术之一,因此,正日渐受到全球关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是中国海外天然气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在中石油国际合作开发过程中,考虑到硫磺市场价格波动性及后续运输距离的不确定性等不利因素,与传统硫回收工艺相比,酸气回注技术值得研究与分析。限于中亚特殊地缘与环境特征,其酸气封存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参考二氧化碳封存选址原则,提出运用酸气回注的地质工程学方法,对阿姆河右岸酸气回注封存场地进行适应性评价。首先,选择适应酸气封存选址的指标,包括研究区地质构造稳定性、地震和断裂发育情况、地层压力、地温、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盖层封闭性等;然后根据区域实际地质情况,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盆地级评价;最后,参照利用沉积微相和更细的储层物性资料,进行了更细级别的封存场地优势带分析,为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The evaluation of existing and new landfills requires considerable consideration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the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The initial evaluation of sites can be time-consuming and expensive depending on the assessment approach selected. General planning methods, such as the DRASTIC procedure, coupled with the use of analytical or numerical groundwater models can provide useful site selection tools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analysi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some promising methods for landfill site evaluation and suggests alternative data sources where few data are present. Examples of some of the method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4.
黄石市矿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索到商朝中晚期。古代有铜绿山,近代有黄石港,现代有黄石市,三者是矿业发展史上的典型缩影。根据矿业发展的特点,将黄石市矿业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古代矿业史(1840年以前)、近代矿业史(1949年以前)、现代矿业史(1949年以后)。通过对黄石市矿业遗迹的调查研究,对于研究长江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古黄河文明与古长江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有积极作用。从某种意义来看,黄石市的历史就是一部灿烂的矿业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铀矿堆浸浸出法进行铀矿采集生产时存在着矿料浸出率过低、溶解酸耗量过大、产生较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以江西某铀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堆浸试验进行分析研究,优化铀矿堆浸的工艺参数:铀矿堆浸高度宜为3.5~4.0m,矿石粒径级配为6~8mm,在喷淋浸出初期(0~30d)采用20g/L的浓硫酸进行喷淋,喷淋强度宜为15L/(h·m2),在喷淋浸出期(30d~60d)采用20g/L的浓硫酸进行喷淋,喷淋强度宜为20L/(h·m2),在喷淋浸出后期(60d~120d)采用10g/L的浓硫酸进行喷淋,喷淋强度宜为8L/(h·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认识鲕粒灰岩及鲕粒云岩的溶蚀机制,并指导油气勘探,通过岩石薄片溶蚀模拟实验,结合环境扫描观察和能谱分析进行原位微观形貌观察和分析,并采用分形与多重分形对能谱面扫描图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硫酸介质下鲕粒灰岩溶蚀从结构缺陷点(解理或裂隙)开始,钙含量高的点溶蚀速率快,而钙含量低的点和含硅部分溶蚀慢或不溶蚀,从而形成凹凸不平的溶蚀坑孔隙空间;而鲕粒云岩在硫酸介质中的溶蚀从白云石晶体间裂隙开始,这是因为颗粒及颗粒间有大量微裂隙.相同条件下,鲕粒云岩的溶蚀丢失质量比鲕粒灰岩多出约80%,这表明硫酸介质对白云岩具有更强的溶蚀能力.通过对溶蚀微观形貌的观察发现,硫酸对鲕粒白云岩结构的破坏作用而形成的颗粒状表面,更有利于溶蚀作用的深入进行,进而发育优质孔隙.此外,分形与多重分形分析结果表明,碳酸盐岩薄片表面的Ca、Mg、Si含量分布的非均质性的差异控制着溶蚀反应,成分差异大、元素含量非均质性强能促进溶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7.
宜黄高速公路噪声污染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胜高  吴登定 《地球科学》2000,25(5):547-552
高速公路的噪声污染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以宜黄高速公路为例, 对全线不同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噪声监测、评价、分析与预测, 研究了高速公路噪声污染规律, 并提出了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高速公路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瞬变电磁法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瞬变电磁法在黄石市某矿主竖井建设地段查明了地表到地下100m的岩洞、构造破碎带、断裂带,并利用这些资料讨论了洞的成因及其与断裂破碎带的关系.圆满地完成了矿方提出的地质任务.  相似文献   

19.
常征 《地质与勘探》2020,56(4):845-851
电解锰压滤渣是工业生产金属锰过程中采用湿法酸浸电解工艺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这种传统的废渣处理处置方式,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次研究将电解锰压滤渣通过焙烧生产活性微粉、产生的脱硫烟气制硫酸,是一种能有效解决电解锰压滤渣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方法。本文对"锰三角"地区拟建20万吨电解锰压滤渣焙烧生产活性微粉、脱硫烟气制硫酸生产示范线项目,进行了区域市场调研,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该项目年均可实现销售收入4162.7万元,为当地循环经济和锰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碳酸盐岩化学溶蚀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焕荣  黄尚瑜 《现代地质》1993,7(3):363-371
本文根据大量模拟试验成果和野外观察资料,重点讨论了碳酸溶蚀效应、硫酸溶蚀效应以及几种混合液包括碳酸或硫酸加NaCl,MgCl2及CaCl2等对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并根据硫酸水溶蚀叠加于碳酸水溶蚀作用的研究,首次提出了碳酸盐岩叠加溶蚀效应的概念,指出由于叠加溶蚀效应的存在,使硫酸溶蚀明显较碳酸溶蚀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