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区现有高炮770门,投入使用的650门。2004—2007年来检定了10个盟市的659门增雨防雹高炮,其中65式双管高炮359门,55式单管炮300门。能安全、有效的保障增雨防雹作业的高炮487门;不能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高炮61门,给予停止使用即刻整改处理;经检定不能保证作业安全,也不能满足作业需求的39门高炮,给予报废处理。我区的增雨防雹高炮在全国数量是最多的。购置和补充必要的高炮作业、维护保养工具,循序渐进的完善基础性工作,是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和高炮良好状态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三· 七· ”高炮射速较大 ,火力较猛 ,能自动装填发射。利用“三七”高炮进行人工增雨防雹 ,是实现农业抗旱减灾一项有效的科学措施。哈尔滨地区高炮共 1 2 7门 (双管 73门 ,单管 5 4门 )。目前是哈尔滨市进行人工增雨防雹的主要设备。这里从实际出发 ,阐明了 5年来在高炮管  相似文献   

3.
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陕西省人工防雹业务工作的特点,通过对高炮射击特征的分析,利用雹云催化人工引晶数值模拟、陕西省积云的云水含量探测和37 mm防雹弹爆炸的实验结果,寻找一种适合陕西高炮防雹定量化作业的技术方法。提出的高炮人工防雹作业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符合《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业务规范》的要求,同时贯彻了防雹支撑理论在业务工作中的应用,定量化的参数指标为规范化业务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引言 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在黑龙江省已开展了30多年,从一开始用土炮搞防雹实验,后来用"三七"高炮增雨防雹,到目前用飞机、高炮、火箭搞增雨防雹,经历了理论实验、自我完善、普及应用3个过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项技术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5.
强化增雨防雹高炮的维护和管理李冰郭献林(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郑州·450003)近几年来,我省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已有高炮200多门,形成初具规模的高炮群体。几年来增雨防雹工作的实践说明,在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取得显著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区截至2007年7月已检定647门单(双)管增雨防雹三七高炮的检测数据,对各项参数进行认真详细的分析,可以看出全区目前增雨防雹三七高炮设备现状及存在问题.经统计分析确定解决和改进的办法,使其更好地发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保障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炮开展人工防雹增雨,对防灾减灾、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很大作用,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一种有效手段。为此,我们县从1994年开始,用“37”高炮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几年来,防雹增雨比较成功,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其工作人员,通过几年?..  相似文献   

8.
引言 目前用于全区人工影响天气的37mm高炮数量众多,它们担负着全区各个盟市近500个乡镇的增雨防雹作业任务,是自治区各级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做好高炮的维护保养,是每个防雹站的重点工作,也是保证防雹消雹工作得以安全高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各级人影部门推进高炮炮点配套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区在"两库一室"建设上取得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9.
2001年至2005年青海省形成了由东部11个防雹县125门高炮组成的防雹作业网;形成了以空中飞机人工增雨为主,以高炮、火箭、燃烧炉、焰弹地面为辅的多种作业方式的人工增雨模式,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已初具规模。通过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效益进行评估分析,为今后持续科学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幅员面积42700平方公里,境内平均海拔800多米,地形复杂。全州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也是北中温带的气候脆弱区,一年四季气象灾害频发。延边州是全省较早开展高炮防雹增雨作业的地区之一。上世纪70年代,敦化、汪清等地为抗旱开展了高炮增雨作业,效果较好。延吉园艺农场、龙井果树农场为保护苹果梨免受冰雹灾害,组织了高炮防雹作业,保护近30000亩果园,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高炮防雹至今仍是这两个农场的主要防灾手段。进入90年代,延边州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保护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作物免受雹灾,各县(市)政府陆续购置了一批部队退役高炮及增雨防雹火箭发射架。敦化、安图、图们等县(市)政府设立了专门组织机构,组织领导这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州共有火箭发射架41部,其中移动发射架8部,“三七”高炮48门,8县(市)均具备作业能力。为了适应全州范围内出现的火炮、火箭数量增多,作业规模扩大的新形势,州政府于1999年批准成立了延边州防雹防雷办公室。州防雹防雷办为副县级机构,编制数10人,由州政府办公室和州气象局共管,以气象局为主,统一指挥全州的防灾减灾及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目前,全州每年仅防雹作业就达几千次,保护耕地(果园)面积在15万公顷左右,占总耕地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XR-05型防雹增雨火箭发射控制系统控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并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及性能检测方法.为XR-05型防雹增雨火箭发射控制系统的用户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各地政府及广大气象科技人员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现在全国1167个县开展了高炮防雹增雨作业。本书由多年从事高炮防雹增雨工作的杨联章、陈群编著。全书分4章:第1章介绍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知识、观云识天的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设备探测信息识别冰雹云的方法、作业技术及效果评估等。第2、3章介绍37高炮的构造、使用及维修保养方法。第4章介绍炮弹的一般知识,人工增雨防雹弹的构造、生产过程、运输、储存、使用以及安全处理哑弹的简便方法。本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定价2…  相似文献   

13.
关于陕西人影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 5 0年代末期 ,陕西开始实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试验作业。 40多年来 ,在中国气象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陕西人影工作从无到有 ,由小到大 ,从试验作业到发展成一项地方社会公益性事业 ,形成了目前拥有 45 0门“三七”高炮、 1 2 0副火箭、每年租用 2架飞机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模 ,在抗旱防雹和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从陕西看人影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人影工作定位不明确 ,认识不到位。在各级政府中 ,有的认为人影工作是气象部门的事 ,可有可无 ;个别地方政府把人影工作当作包袱 ,使现有的数十门高炮…  相似文献   

14.
无棣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历史上经常遭受于旱、冰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侵袭,给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县委、县府自1994年以来,共投资160余万元,先后购置11门“37”高炮,分布在11个乡镇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同时,各种设施配套组织健全,有一套完整的领导、指挥体系和民兵作业队伍。无棣县的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由于县人武部、农委、气象局的共同努力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成绩显著。3年来,共作业178炮次,发射炮弹4566…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省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工具主要以37高炮为主,高炮系部队退役装备,装备老化而且磨损大,在增雨防雹作业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装备保养、装备老化及弹药原因引起故障的几率同时存在.2012年7月毕节市发生两起高炮身管断裂,故障发生后,专家对故障的判断分为高炮保养不善,身管有异物;高炮身管材质达到使用年限;炮弹药筒或弹丸变型;弹丸引信失效的等几种情况,该文通过在出故障炮站的调查,结合在现场收集到的弹丸残留物及碎片,作出这两起高炮在作业过程中发生身管断裂故障产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晓波  王晓青  付娇  胡海涛  张权  杨洋  吕峰 《气象》2020,46(6):850-856
由于受到高空风场的影响,人工增雨防雹火箭真实的弹道轨迹和射程与理论弹道值具有不一致性。为增强实施增雨防雹作业的科学性、精准性及其作业效果评估准确性,研制了一套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播撒作业跟踪系统。该系统分为火箭定位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两部分,利用卫星定位模块加上数据传输电台模式将火箭飞行轨迹实时传输至地面。并开展了一次人工增雨防雹火箭弹道跟踪实弹发射试验,发射两发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除初始阶段4~5 s卫星定位失锁而没有数据外,其余时间所有数据均接收完整。结合高空风场数据对人工增雨防雹测试火箭进行风偏修正后的实际弹道更接近于理论弹道,风偏修正意义明显,有利于增雨防雹火箭精准作业。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为了搞好人工防雹增雨作业 ,更好地为喀左县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和适应民兵完成“急、难、险、重”抢险救灾任务 ,喀左县人民武装部于 1 999年组建了人工防雹增雨应急分队 ,今年扩编到 1个连、4个排、2 3个班 ,于 5月 9~ 1 2日 ,举办了为期 4天的防雹增雨应急分队炮手培训班 ,共有 8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首先学习了“三·七”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原理 ,冰雹云识别和作业方法 ,“三·七”高炮构造原理、使用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组织了“三·七”高炮分解组合和实弹射击表演 ,评出了 3个训练优秀单位 ,进行了表奖。朝阳军分区首长对…  相似文献   

18.
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以琳  黄磊 《气象科技》2007,35(4):535-540
以GIS为基础,把人工增雨、防雹资料分析、作业指挥、数据传递、效果分析等项市级人工增雨、防雹业务,较完整地汇总到一个工作平台上,建立了可视化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该系统依据雷达图像和增雨、防雹的不同特点,自动确定高炮作业参数,自动形成和发布作业指令并通过采用了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技术的“固定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令接收机”安全、无延迟地接收作业指令,形成了地市级指挥中心直接指挥作业点的作业模式。该系统较好地解决异地数据共享和异地事务处理问题,实现地市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的业务化,具有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为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管理,保障安全可靠地开展工作,避免因高炮技术状况达不到要求而引发的作业安全事故,杜绝因高炮满足不了增雨或防雹作业时连续射击需求而造成的自然灾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37毫米高射炮技术检测规范》制定适合我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安全高效、便捷、可行的技术检测标准十分必要。我区地域辽阔,高炮数量多、质量较差、管理难度大、经济欠发达。根据这些特点,初步制定如下适合我区情况的检测标准。2 炮身装置标准及检测方法2 .1 身管不允许有裂缝,身管外表面压坑深度不允许…  相似文献   

20.
高炮人工防雹、增雨工作在山东开展已有多年,从1989年开始我们着重从雷达上获取资料,观察云体的变化和分析作业效果。从中发现在作业过程中不但催化剂产生作用,而且炮击冲击波也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下面就以平原县试验点从作业过程中观察的事实看一下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时爆炸冲击波对云体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