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公交换乘分析是地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公交数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归并站点概念和记录归并站点间步行邻接关系,完善了公交线路和站点之间的关系存储,并有效减少了换乘方案搜索的网络规模。同时,该算法还支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涉及换乘次数、费用、距离、步行距离等方面。最后,本文使用北京市公交换乘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搜索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2.
公交换乘分析是地图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城市公交数据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实用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归并站点概念和记录归并站点间步行邻接关系,完善了公交线路和站点之间的关系存储,并有效减少了换乘方案搜索的网络规模。同时,该算法还支持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涉及换乘次数、费用、距离、步行距离等方面。最后,本文使用北京市公交换乘数据进行了算法验证和搜索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公交网络模型的最优出行路径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讨论公交网络特性的基础上 ,基于结点 弧段 有向线描述了公交网络的数据组织 ,研究综合换乘次数及距离因素的出行路径选择模型 ,并提供算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公交换乘查询的普通算法,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如何对该算法进行改进,并比较了二者所需的时间复杂度,得出后者比前者查询效率大大提高,最后将改进算法运用到公交查询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换乘信息特别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图文换乘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线网规划和线路优化调整的重要指标与内容。但是公共交通线网具有特殊的网络特征和拓扑关系,它不同于城市道路网络,因此公共交通换乘不能简单应用于目前的最优路径算法,例如Dijkstra算法。本文将通过对公共交通线网的空间特征和语义(交通)规则分析,建立城市交通网络的几何和语义连通性的集成关系。几何连通性是语义连通性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语义连通性是公共交通网络拓扑的核心。基于语义连通性的公共交通线网拓扑关系提升公共交通换乘算法的效率和信息准确度,任何两个站点之间的最优路径可以被迅速获取而不需要检索整个网络的几何拓扑信息。并且该最优换乘路径考虑到最少换乘次数、出行距离最短、费用最少、途经站点最少和换乘中最短步行距离等多目标换乘。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公交数据模型研究及换乘算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公交出行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设计一种用GIS矢量数据结构表达公交网络数据位置和关系的公交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以最少换乘次数为第一目标、最少途经站数为第二目标的公交换乘算法.该算法不仅解决了步行换乘、环路换乘等问题,而且优化了换乘点的选择.此外,利用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引擎的索引和快速检索性能,并结合基于内存的查询、集合运算等高效处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了算法的效率问题,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算法存在可能遗漏最佳邻近站点或距离偏大和效率偏低等问题,文章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原则,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公交换乘算法:在起讫点处邻近距离设定方面做出改进,将起点处的邻近距离设定为用户可接受的最大步行距离,同时使讫点处的邻近距离动态变化;将传统的一个起点对应一个讫点的搜索模式,改进为一个起点对应多个讫点的搜索模式;引入两个阈值对搜索过程进行控制,且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两个阈值的最优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路线的实用性并降低搜索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服务为出发点,针对公众出行的实际问题,设计了以纯关系结构表达并兼顾图形表达的公交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主要目标的公交换乘算法,并封装形成基于OGC服务接口规范的公交换乘服务,通过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基于.NET和MapXtreme的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畅  葛文  张小朋 《测绘科学》2008,33(3):163-165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NET框架、利用MapXtreme二次开发组件,设计和实现多种情况下的公交换乘查询算法的过程,提出了公交查询系统的解决方案。其中,在数据表的设计上建立了路段与站点的一种一一对应关系的拓扑关系,简化了站点和线路查询的实现过程。在最优换乘方案的设计上采用的是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遍历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最少换乘的公交最优路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提出了基于最少换乘的公交最优路径理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公交最少换乘的算法。由于算法本身的独特性,笔者将“图算法”部署到空间网络数据库中加以实现,利用数据库的快速查询、索引支持和在集合运算方面的优秀性能解决了算法的效率问题。同时还利用此类数据库系统对空间查询的支持,确保算法在求取最少换乘后可以兼顾距离最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运行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Dijkstra并行线程的算法,该算法动态地将交通网络进行子网分割。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网络节点数量和弧段数量下传统Dijkstra算法和本文算法运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缩减网络节点搜索空间,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提高算法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最短路径分析是GIS空间分析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问题,Dijkstra算法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特征,从数据存储结构、搜索技术及网络算法本身等方面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了优化与改进,并对该算法在交通导航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公交线路的形式和公交站点的邻近关系,设计了公交数据库,实现了以最少换乘次数、最少站点数为约束条件的可以实现n次换乘的公交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4.
GIS城市道路最短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测绘科学》2011,36(3):160-161,233
本文紧密结合城市公交的特点,利用改进Dijkstra算法开发出一个针对城市道路系统的最短路径自动搜索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在ArcGIS环境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在VB环境下利用改进Dijsktra算法对McObjecta控件进行二次开发而设计完成,能在0.20s完成500多个交叉口的计算并找出其最短路径,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和AI的城市区域内最佳路径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Dijkstra算法效率低的特点,从GIS和人工智能的角度提出了一种对传统Dijkstra算法进行优化的方式。首先根据城市交通网络的特点建立了交通网络拓扑图,提出了地名节点和交通节点的概念,并用合理的数据结构存储此交通网络,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一种新的启发函数以提高搜索效率,使优化过的Dijkstra算法能用于复杂的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16.
在经典Dijkstra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智能最优路径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静态交通信息、动态交通信息和人的主观因素等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建立路径选取度模型,确定影响因素的隶属度函数.该方法能够根据用户出行的不同目的和需求,自动调整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权重,从而使路径选择既能满足用户的主观要求,又能真实反映复...  相似文献   

17.
特大型城市的公交车上普遍安装了自动售票(auto fare collection,AFC)系统和车载GPS导航定位设备,记录了乘客出行与行车轨迹、时间等数据,连续运行的公交车和众多的出行乘客形成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行和出行大数据。如何高效、准确地从公交大数据中识别公交乘客下车站点,对于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科学布局组织交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深圳市公交车AFC和GPS数据,利用时间匹配和基于带噪声空间密度聚类的方法判别上车站点;在仅有的公交数据基础上,通过分析乘客出行行为,根据乘客多天的出行以及各站点的上车频率,利用乘客高频站点和下游站点吸引权,提出一种推算方法,实现乘客下车站点的推断。算法模型的检验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有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并针对现有算法不完善的地方,根据乘客的出行心理,利用G IS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交通阻抗的公交出行最佳路径算法。首先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特点抽象出合理的公交网络模型,建立了此网络的拓扑关系,并用有效的数据结构存储此公交网络图;然后根据乘客的出行特点确定了合理的交通阻抗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搜索效率设定了节点限制搜索区域;最后对算法的仿真实现证明了此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建立的必要性出发,阐述ComGIS在城市公共交通查询系统中的应用,探讨如何运用ESRI公司的GIS组件-MO与高级程序语言VC#相结合,以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进行城市公共交通查询系统的开发。实现系统的基本通用功能,以及站点查询、公共交通线路查询、公共交通换乘方案和最短路径查询等空间分析功能,为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的出行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