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太陽黑手觀測從1954年1月1日起採用聯合觀测的方式,由紫金山天文台(以下簡稱寧台)、佘山觀象台(佘台)和昆明天文站(昆站)按照統一的方式共同進行。三台站觀测結果由寧台集中整理,經歸算為同一系統後向有關部門作聯合觀測報告,並按太陽自轉每周期發佈一次.現在綜合1954年全年的觀測資料,再作年度觀測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各台站以天頂儀、攝影天頂筒、稜鏡等高儀或其他儀器觀測所得的緯度值可組成各該台站緯度變化的平滑曲綫。應用個别台站的緯度變化值或組合一定台站的數據,就可以計算極點的坐標。國際緯度組織(ILS)早自1899年就組合了北半球39°8′同一緯度綫上幾個台站、使用同樣的觀测儀器、觀測星表和程序所得的緯度变化來計算極點坐標,以後還絡續組織了一些南緯的台站進行觀测。1955年在都伯林舉行的第9屆國際天文協會大會上更决議由國際緯度組織及時供給國際時間局(BIH)以資料來計算參加國際時  相似文献   

3.
這裏發表的小行星、彗星的位置是在1957年下半年内所做的照相觀測(個別幾次是上半年的)。用以觀测的遠鏡是口徑60厘米、焦距300厘米的返射望遠鏡和口徑15厘米、焦距150厘米的折光遠鏡。它們在下表底片號數一欄中相當地以N號和T號表明。表中標以P.O.代號的是本台觀测到的、星曆表中未能對認出來的小行星。每次觀测所用比較星通常選自攝影星表,其中也有一部分選自A.G.星表。表中觀測與計算之差一欄係与蘇聯理論天文研究所出版的小行星星曆表比較而得的數值。觀測者欄中“鈺”表張鈺  相似文献   

4.
佘山觀象台的太陽耀斑觀測是用太陽單色光觀测鏡進行的。該儀器的敍述,登在天文學報第3卷第1期。譜綫寬度的求得藉助於譜綫移位器。譜线移位器為厚約6毫米的玻璃片,平均每轉10個刻度,可使譜綫移位0.5A。移位器的轉動可由0至±140,故可使譜綫移動達20A。譜綫寬度的誤差主要並不是决定於刻度讀數的是否準確,而是决定於觀測者對日面精細物的辨認經驗。比如,當觀测者正注視日面精細物的時候,轉動移位器使此精細物在視場消失,如此來回數次所得譜綫移位的讀數,往往不一致,對我們說來,各次的讀數差不大於10個刻度,即是譜綫寬度的精確度可達0.5A。耀斑面積的求得,藉  相似文献   

5.
在經常的觀測工作中,子午儀和中星儀的方位差不斷改變。方位差的大小不但每年不同,每月不同;甚至在連續觀測的夜與夜之間,也有變化。現在根據徐家匯观象台所用的帕蘭(Prin)中星儀(物鏡口徑80毫米,焦距86厘米,接觸测微器用馬達带動,並由人手操縱)自1940年1月到1954年10月間的觀测資枓,分析它的方位差的變化情况,並分为長期的(年與年,月與月之間的變化)和短期的(夜與夜之間的變化)兩方面來討論。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研究以絕對單位表示出的太陽連續光譜的能量分佈,對於發展太陽大氣層結構的理論有很重要的意義。研究連續光譜的能量分佈以及太陽圓面亮度從中心到邊緣的變化是建立太陽連續光譜理論的實驗基礎,根據觀測獲得的資料擬成光球模型。這種光球模型是建立吸收线理論必要的組成部分。 瞭解太陽連續光譜的能量分佈,除了理論上的意義以外,在實際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太陽是天文學中测量天體能量的主要標準。在實驗室的研究中物理學家常常利用太陽作  相似文献   

7.
太陽黑子面積的消長,是顯示太陽活動程度的重要象徵之一。测定黑子面積是一項需要耐心和細緻的工作。在同一條件下,不同觀測者所得到的數據往往相差很大。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及所屬佘山、昆明、青島諸台站,近年來陸續開始了黑子面積的試測工作,但所得數據究竟精確到若何程度,迄今心中無數。我們最近在龔樹模先生指導下,對黑子面積的誤差問題進行了探討,初步訂出了各項誤差的數值。雖因收集的資料太少,所得結果不免粗疏,但對所用方法中黑子面積的誤差問題,有了初步認識。今將進行方法及其結果敍述於下。  相似文献   

8.
下列二表所載的月掩星觀测,是1954年內利用佘山觀象台40厘米折光望远鏡(焦距700厘米)所得的观测結果:這是繼續天文學報第2卷第2期的观测報告。表內所載時刻,仍係利用停錶(估計到十分之一秒)記錄下來的;而停錶每日兩次與徐家匯觀象台所播時號校正,所有歸算方法,與往年一樣。  相似文献   

9.
這裹發表的小行星(包括二次彗星)位置是在1958年上半年內所作的照相觀测。用以觀测的遠鏡是口徑60厘米、焦距300厘米的反射望遠鏡和口徑15厘米、焦距150厘米的折射望遠鏡。它們在下表底片號數一欄中相當地以N號和T號表明。表中標以P.O.代號的是本台觀測到的、星曆表中未能對認出來的小行星。每次觀測所用比較星通常選自攝影星表,其中也有一部分選自A.G.星表。表中觀測与計算之差一欄係與蘇聯理論  相似文献   

10.
下表所載的小行星定位照相觀測,係1955年上半年內,利用佘山觀象台直徑40厘米,焦距690厘米的折光遠鏡所作的;每一觀测所用三顆比較星的位置,通常取自攝影星表(Carte du Ciel),間或亦取自德國天文学會星表(A.G.C.)或耶魯星表(Trans.of the Yale Univ.)。  相似文献   

11.
這四顆小行星(1)是紫金5號(P.O.5),共有七次的觀測。但是在1957年12月份裹所觀测的兩次,從軌道計算結果,證明這最後兩次的,是屬於另一顆小行星的。(2)是在觀测久已失蹤的小行星(1125)China時拍攝到的。觀測的弧長有七十天。很有可能它就是失蹤的中華號。但還有待攝動計算,把前後相距三十年的觀测,聯系起來才能够作最後的肯定。(3)是紫金6號(P.O.6)。經國際小行星中心暫定號數為1957 VA。觀测弧長約六十天。從短弧初軌算得的星曆表,曾發表在國際天文協會天文電報组的快報No.  相似文献   

12.
60厘米返光望遠鏡的攝譜儀經蔡司公司修理,1956年6月寄到我台後,我們就開始拍攝恆星光譜。在這裹我們介紹一下儀器的大致情况和拍的一些光譜照片和它們的光度描記。 攝譜儀的光學部分分作三種裝置:一是牛頓裝置,有縫;二是牛頓裝置,無縫;三是卡塞格林裝置,有縫。前兩者準直鏡的焦比是1:5,後者準直鏡的焦比是1:16.5,都和各自的主鏡的焦比相等。準直鏡的口徑都是4厘米。稜鏡和照相部分只有一種,三種裝置都適用。它的稜鏡是由兩個60°考紐稜鏡組成,海邊長8厘米,高5.1厘米。照相物鏡是石英  相似文献   

13.
太陽輻射熱的觀测是本台舊有的工作之一,查自1932年開始,至1944年為止,1944年以後,停止中斷,直至1949年解放,才重新恢復工作,維持迄今。使用的儀器:(1)G10型露光計(actinometer),(2)垂直輻射及自記儀一架,(3)叠輻射及自記儀一架,後兩種是舊有的儀器。全年的熱量和日照時數成正比,陰雨之日不記在內,我們熱量的統計,祇以有记錄的時數為限,1957年内直輻射儀的日照時數共980小時,全輻射儀記錄時數共1108小時,全年各月份各日的時平均值,不能全載,故在本稿内已約縮從略。我們用露光計為熱量標準儀,從直輻射和全輻射自記儀的記錄紙上量出之偏度(時平  相似文献   

14.
一.黑子观测中国科学院佘山观象台的太阳黑子观测,在1952年内,仍如往年一样经常进行。观测结果,除已见于太阳自转周期各次观测记录分送有关研究机关之外,兹综合1952年全年的观测情况,再做一个总的统计报告如下: 观测仪器是利用本台的小赤道仪,物镜的口径是10.5厘米,焦距长1.47米,从目镜到投影屏之间的距离是335毫米,日轮投影像的直径成16.5厘米,倍率是12.7倍。测定黑子群的日面经纬,所需之要件是从1952年天文年历中取出。下面载列太阳自转周期的序数,(根据Carrington氏自1853年11月9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三台站(宁台、佘台、昆站)太阳黑子联合观测仍继续进行,并按照太阳自转每周期对外发佈一次。现综合1955年观测资料作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与黑子相对数观测所用食仪器,除宁台稍有变夏外,其馀与上期所载相同。宁台自1954年20厘米折光镜进行修理后,即改用13厘米折光镜观测,投影图直径为16.4厘米;至1955  相似文献   

16.
下表所载小行星、彗星的位置(包括两次冥王星的位置)是在1955年全年内所做的照相观测。用以观测的远镜是口径60厘米,焦距300厘米的返射望远镜和口径15厘米焦距150厘米的折光远镜,它们在下表底片序号一栏中相当地以N号和T号表明。每次观测所用比较星通常先自摄影星表,其中也有一部分选自Yale星表和A.G.星表,应用后两种星表的观测,大都利用了以四个底片常数归算星体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