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8,(11):9-9
最近,一项新研究表明,斑马鱼幼仔有一种神经节拍器,这使它们可以躲开捕食者的攻击。在实验中,研究者用闪烁的灯光照射斑马鱼幼仔:每次灯光照射时,它们都会摆动尾巴,其大脑中处理视觉信息的部位开始活动;当关闭灯光时,它们继续摆尾,其大脑活动继续进行。斑马鱼幼仔大脑活动的变化与灯光闪烁的节奏渐趋一致。在灯光闪烁结束后,它们对这种照射方式的记忆时间达20秒。  相似文献   

2.
徐亚东 《海洋世界》2004,(10):16-17
对于企鹅来说,这些金属身份标识牌绝对是个十分明显的障碍物,它们使企鹅的身体产生了伤口,在企鹅迁移的过程中,大量能量会从伤口流失,所以它们不得不寻找食物以补充能量,造成它们行动的迟缓;并且还使它们的繁殖能力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3.
《海洋世界》2008,(6):5-5
生命是离不开水的,人可以几天不吃东西,但24小时不喝水就会陷入危险。对于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类来说,它们喝水吗?它们生活中的海水是咸的,不是不能饮用吗?它们会不会也觉得“口渴”呢?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11,(4):F0003-F0003
海獭在睡觉时候是彼此手牵手的,这样它们才不怕在睡梦中被海浪冲散了。它们还经常手牵手在海面上晒日光浴。夜幕降临,有的海獭也爬上岸来,在岩石上睡觉,但大多数时间海獭却寝于海面。  相似文献   

5.
携水而行     
吴溪 《海洋世界》2009,(8):54-56
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海洋生物;它们不仅被动物适应各种海洋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主动地影响着海洋。  相似文献   

6.
细说珊瑚     
吴溪 《海洋世界》2008,(11):22-28
从红珊瑚说起 提起珊瑚,人们眼前往往会浮现出美丽景象:它们通常外形独特,光彩照人。珊瑚中最为名贵的红珊瑚,骨骼呈绚丽的粉色或红色,这种耀眼的颜色经久不退,使红珊瑚成为制作珠宝的重要材料。红珊瑚通常生活在海底岩石之上,它们喜欢黑暗的环境,海底深处或暗穴之中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8,(8):9-9
德国科学家在马来西亚西部的热带雨林中发现,有7种小型哺乳动物在日常活动中食用发酵后的棕榈花蜜,这些花蜜的酒精含量接近啤酒。对于其中几个物种(如笔尾树翰)来说。棕榈花蜜是它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这意味着它们长期饮酒。棕榈花蜜在酵母的作用下发酵,之后被笔尾树购等动物利用。如果按照人类标准,这些树鼩摄入的酒精量使它们喝醉的几率可达36%.但它们却无任何醉酒迹象。从进化的角度看,树蛩句醉酒完全讲不通——热带丛林中危机四伏,喝醉后风险实在太大。  相似文献   

8.
一夫多妻的海兽海狮因雄兽颈部多有鬃状长毛其状如狮而得名。其中既有身体密披绒毛的海狗和毛皮海狮,又包括体形很大,常破坏鱼网、危害渔业的北海狮,以及常被训练作各种表演的加州海狮等。海狮以北太平洋和南极海域为主要分布区。它们整年以2/3的时间分散在海上漂泊巡游,索铒觅食,主要吃鱼和乌贼。每到生殖季节,便陆续返回它们的生身故乡,离海登陆,交配繁殖。与鲸类相比,海狮(也包括其他鳍脚类)对海洋的适应程度低,它们必须在陆地上生育后代。它们虽称作海兽,但尚未完全和陆地脱离联系,实际上应算是两栖性海洋动物。它们在…  相似文献   

9.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1,(9):F0002-F0002
开学啦!在加勒比海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海域有一种蓝条石斑鱼。趁着开学季,它们也来了一次集体出动。这种鱼的雌雄性别每天可变换数次,若两条鱼交配产卵;一旦交配之后,它们又互换雌雄,再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0.
楚杰 《海洋世界》2004,(4):17-18
它们的身影遍布世界各大海洋,人类却对其知之甚少;它们是孤独的猎手,却靠着联合的力量抵御外敌;它们凶猛如同鲨鱼,却对人类充满戒备与好奇。它们就是——  相似文献   

11.
主编手记     
有时候我们会好奇,动物们都是以何种状态在海洋里生活呢?它们每时每刻都是怎样在广阔的大洋中穿梭,又是怎样跨越大洋找到自己的伴侣?它们是独自出击还是结伴而行?其实,这些海洋动物的生活基本可以拿来与人类相比照。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8,(11):4-4
科学家通过视频技术在海水表面以下9000米的地方发现了鱼类,这种鱼是目前人类已经发现的海洋中生活地点最深的鱼,人类也是首次拍到它们的生活状态。这种鱼名叫狮子鱼,科学家是通过录像,在日本附近的太平洋区域深达9000米处发现的。研究人员表示,此前人们从未目睹过它们的在深海中生活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13.
《海洋世界》2009,(1):7-7
全球气候变化使海水变暖、变酸。对于巨型鱿鱼而言,今后海水可能和糖浆差不多,在里面游泳将变得相当艰难。巨型鱿鱼体积庞大,胃口也十分惊人,可吞食鱼群。但是,一项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使它们的行动变得迟缓,使它们的角色从“猎人”沦为“猎物”。研究者人工模拟了2100年的海洋环境并让巨型鱿鱼生活在其中,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世界》2009,(9):29-34
杯椎鱼龙 杯椎鱼龙生活在三叠纪晚期,距今约2.4亿~2.1亿年前,是鱼龙类的早期成员,其细长的外形与今天的海豚很相似。杯椎鱼龙还没有背鳍,尾部像鳗鱼一样扁长,这种长尾巴使它们成为强有力的游泳好手,常常在深水区游弋,等待送上门的猎物。由于杯椎鱼龙无法上岸,它们应该是直接生育幼崽的卵胎生动物。  相似文献   

15.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6,(12):28-29
16世纪以来,全世界有记录的大鱿鱼种类将近600种,它们大多数都是在大西洋东北部以及新西兰、澳大利亚海岸搁浅,或是死后被冲上海岸。它们中最长的18米,体重达900千克,但活着的大鱿鱼,从来没有被人发现过。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海平面资料处理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1组织日本的海平面观测主要由三个部门承担,它们是:地理观测所(GSI)、日本气象厅(JMA)、水路部海上保安厅(HD-MSA)。它们的观测目的各不相同,因此彼此的结果也有差异。为了便于它们的资料交换,在地理观测所...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青岛地区从国外引进的大米草(Spartina)有Senglica和S.pate““。它们具有较强的耐盐性,甚至在海水中也能生长,但一般都适宜生长在潮间带,有护堤作用,又可以作为海鸟和其他动物的栖息地。它们的种子很小,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但其茎和叶是牛羊等动物的饲料,  相似文献   

18.
在浩瀚的海洋里,旋转式的运动几乎无处不在,当巨大的海流流经海面时,它们的所到之处便留下了一些巨大的旋涡,这样的情形,在有岛屿和半岛的地方更是明显,这些大旋涡可以在海上保持很长时间。大旋涡有种种类型,有的温暖,有的寒冷:有的含盐量高,有的含盐量低;有的营养丰富,有的营养贫瘠。它们游动在浩瀚的大洋,将热量从一个地方带到别一个地方,将营养物质从海洋深处带到海洋表层。研究表明,这些行踪诡秘的海洋旋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海洋气候和海洋生物的行为,因此科学家们对它们充满了兴趣。  相似文献   

19.
吴溪 《海洋世界》2009,(4):11-17
在鲨鱼袭击人类的历史上,1916年是一个时间的“分水岭”。1916年之前,科学界和民间对鲨鱼的了解仅限于推测和臆断。1916年,在美国东部的新泽西海岸,12天内发生了4起鲨鱼袭击人类的事件,最终导致4死l伤。从1916年起,学者们开始研究关于鲨鱼的若干问题。比如,哪几种鲨鱼会对人类发起攻击?它们的数量如何?它们攻击人类的方式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世界》2009,(6):9-9
在海洋中,大约有90%的地方是阳光无法到达的,那里一片漆黑。深海鱼类是否会有更为敏锐的听力,帮助它们在黑暗中捕捉猎物、寻找配偶、躲避敌人?一项新研究表明,深海鱼类进化出了不同寻常的耳朵,以适应深海环境。例如,几种生活在中美洲水下1000米深处的太平洋辐鳍鱼,它们的耳石上长出了又长又硬的茎状结构,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