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古村落成为景区的时候——保护村落景观建设景观村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悠久的农耕文明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中国广大的山野乡村,在那些聚族而居的地方,至今还保存着许多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通常把那些地方称为古村落。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已经经历了有近二十个年头了。“古村落”也形成了自己特定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性群体.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里,他们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不同的民族民情和经济基础条件下,开始着自己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显然,这些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古村落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的时候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共同面临着发展的机遇、时代的挑战、生存的危机。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与人类的共同的作品”,古村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至今富有顽强的生命活力的文化景观,使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与共、协调发展。时值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召开前夕,本刊编辑部组织了一组专家的文章。这些专家从各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和文化视角,或以丰富翔实的社会素材、或以严谨缜密的学术观点、或以敏锐犀利的针砭,对当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的问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特别令本刊荣幸的是我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收到了国家文物与古建筑学方面的专家罗哲文先生的来信,并欣然为中国景观村落题词。我们在情真意切的墨宝中感受到了一个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对中国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的炽热期待!本刊隆重首发罗老的信函和题词手迹,并将积极酝酿和筹备中国景观村落的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
诸葛村文物保护与旅游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葛村的古村落保护和旅游管理在体制上走过的路也是坎坎坷坷的,经过十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如今村落保护和旅游管理已趋于良性循环,形成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以旅游的收益促使了古村落的有效保护。诸葛村在旅游管理体制上也几经周折,反反复复,也是摸着石子走过来的。在1996年市政府为了旅游开发,认为诸葛村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改变了诸葛村原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同时,中国乡村的发展模式和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特别是在新一轮农村建设和开发的热潮中,如何解决好古村落的发展和保护问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课题。许多专家提出,保护古村落是当前文化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把古村落的保护提高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上来。但是,怎样才能让古村落文化景观在新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活力,制定出一套符合现实状况、可操作性强、又具有前瞻性的古村落保护方式,是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4.
继2002、2004年,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已经是第三次为中国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组织举办研讨会了。不同的是,这次与会的嘉宾,不仅有来自国内的权威专家学者、还有来自岳阳县张谷英管理处、诸葛村等中国古村落保护较好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研讨会更加注重了国际化,这些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与传播部、日本九州大学、德国援华规划专家等国际嘉宾的演讲,对于放在世界的视角,来探讨和推动中国古村落的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尤其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现编发一组与会专家关于中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城市经济学会、国家文物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建桥飞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屋脊与根文化工作室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江南第一家文化经济研讨会”于2002年12月9日在浙江省浦江县召开。来自全国经济、历史、文物、建筑等方面的专家及其古村落乡镇代表共60余人出席了会议,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进行了认真地研讨。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原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其主要内容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6.
(北京2007年12月23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于2007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7.
张红岩 《今日国土》2008,(10):39-42
本刊讯(张红岩)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暨08年年会,于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召开。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兼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柳忠勤致开幕词,著名中国文物学界泰斗、"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名誉主任罗哲文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全国政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林业局、中国文物  相似文献   

8.
上一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形成的中国古村落(镇)保护与开发热,迄今已颇具大观争先恐后地“申报”;一哄而上的“造古”;村村寨寨地“收费”;摇旗呐喊地“招商”,古村落成为资产被商家承包经营已不再鲜见,甚至成为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的重要业绩。“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孰是孰非? 孰主孰次?孰轻孰重?在学者与学者之间、学者与行政官员之间、在官员与官员之间、在百姓与学者与官员之间……是众口一词、众说纷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本刊将在此开辟论坛,欢迎百家争鸣。今天刊登的是本刊记者张安蒙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的访谈。陈志华教授自1988年开始研究乡土建筑与乡土建筑群落,踏查勘测了上百个民居村落,写下了《乡土建筑保护十议》、《抢救乡土建筑优秀遗产》、《楠溪江中上游的古村落》以及《诸葛村》、《福宝场》、《新叶村》、《张壁村》、《碛口》等村落专著达数百万字的文章书籍,吐字如泣血一般地呼吁呐喊抢救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在《抢救乡土建筑的优秀遗产》一文中他指出:“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生态占统治地位的是帝王将相和士大夫的文化,民间的乡土文化不在历史的关怀之下。一幅隋人仿晋的字,一只永乐年间的青花烛台,可以卖到7千万元,而有些不愧为无价之宝的村落,连花5万元测一幅平面图的钱都没有。有多少本来应该当作国宝的村落在泪眼模糊中永远地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村庄发展和保护简介谈及德国的村落发展,很少会涉及到“古村落”,因为在现在的德国村落中,很少有能够称之为“古村落”的了,数百年的沧桑让德国几乎所有的村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大多数变化始于300年前,也就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始和农业走向衰落之时,与城镇相反,村落由于规模太小而不能形成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客家历史的重要载体--客家古村落正在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风险问题,该文对其开展了三维建模方法研究,以进行数字化保护。通过分析客家古村落的建筑特点,首先对客家古村落中的建筑群整体布局展开研究,合理划分出单体古建筑;其次,将单体古建筑拆分成不同类型的子构件并研究各自建模规则,创建了面向客家古村落的建模体系与框架;最后采用CityEngine的规则建模技术为主,结合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对子构件进行三维精细建模,构建了基于模型库的客家古村落三维建模方法。并以白鹭古村为例,利用此方法完成了白鹭古村古建筑群的三维精细模型的展示,并开发出了白鹭古村三维仿真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提高三维建模效率,快速完成对客家古村落的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11.
沉重的使命     
"古村落"的概念,我是在十年前才接触到的;十年的时间,"古村落"或为我生命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古村落,一个鲜活的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社会博物馆。透视一个古村落,可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我国第一部以保护、建设与发展古村落为主旨的《中国景观村落保护公约》2007年12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23日上午,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2007,中国景观村落与经典村落景观授牌颁证大会"。在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江泽慧主持下,会议开得隆重而热烈。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村落在世界文化遗产联合申报和保护中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正日益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不可忽视的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徽州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的困境,研究了在徽州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理论实践,努力结合实践探讨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谷英历史文化名村调查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春,本刊记者张安蒙在湖南的一次采访中偶然发现了张谷英村,经多次考察和专家鉴定,这是一个有保护价值的历史文化古村,并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春节,记者张安蒙利用春假再度来到了张谷英村。此行走访的目的是想了解开放开发以后的张谷英村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问题是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该变的是否变了。不该变的是否也变了?该变的是否按照规划和预期的目标在变?不该变的该采取何等措施保留保护下来?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些计划中的课题对记者调查所得而言,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但是,旅游开发以后的古村落现状令人堪忧。为此,本刊呼吁有关部门在各种评选命名之后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的管理,对昨天达标今天倒退的单位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以严肃荣誉称号,敦促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15.
(记者忠勤)11月6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学研究院院长江泽慧为祝贺“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隆重召开,特向大会发来贺信。  相似文献   

16.
1996年5月18日,全国首次国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下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上图)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国务院相关部门领导和来自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和经营单位的负责人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景观村落评选活动终于揭晓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批极富民族特色,极具文物价值的古村落被冠以"中国景观村落"或"经典村落景观"的品牌。无疑,这道光环不仅有利于这些古村落的建设与发展,更有利于保护这些古村落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张红岩)4月11日上午,中国景观村落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秘书长兼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柳忠勤在河北省邢台县英谈村隆重举行的活动仪式上宣布:"第二届中国景观村落评审活动启动!"  相似文献   

19.
古村落是中国数十万个行政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遗存。如果不是改革开放,如果不是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如果不是全社会关于保护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理念,我想古村落将面临的冲击和毁灭或许是不可避免的。而现在古村落因其特有的文  相似文献   

20.
近二十年来,我国测绘界不停顿地研制红外测距仪,1975年起陆续推出多种型号的样机,也有些小批量生产后投入市场。尽管当时这些仪器通过了技术鉴定,样机精度也达到了要求,但实际上,它们大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不能在生产上应用。国产测距仪长期不过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