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收集并整理内蒙古自治区宝昌地震台VP型垂直摆倾斜仪数字化观测资料,通过调查各种干扰因素特征,分析认为,雷电和强降雨、温度与气压、标定与校准、仪器故障是影响倾斜仪观测的主要因素。对干扰因素进行识别,进一步增加垂直摆观测数据可用性,对于准确抓取短临地震异常信息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省代县地震台、灵丘地震台2套VP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日常观测中存在的自然环境及人为干扰特征,并进行干扰识别及排除,为提高观测资料的可信度、准确捕捉震前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选取内蒙古中部地区定点形变观测中受降雨、大风、气压干扰以及地震波影响的典型数据,采用S变换,对该地区形变观测中4种主要干扰信号的时频响应特征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降雨干扰信号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其频率先增大后减小;大风干扰表现为高频干扰,时频域能量强度与观测曲线受风扰影响变化幅度成正比;气压干扰信号的优势频率分布在低频段内;地震波影响中VP垂直摆和JCZ地震计记录的地震波较为相似,但VP垂直摆记录的频段要小于JCZ地震计,VP垂直摆主要记录的是低频地震波。同时,4种干扰信号的时频域频率、能量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与数据观测时域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2017~2021年西藏自治区拉萨地震台、狮泉河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与正常时段呈现的光滑连续、清晰均匀、日变周期明显的曲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萨地震台、狮泉河地震台宽频带倾斜仪观测主要受雷电、气压、降雨、风扰及一些人为因素影响,观测曲线出现不同程度的固体潮畸变。其中,受气压和风扰影响较多,观测曲线表现为固体潮抖动畸变、毛刺或增粗。综上,对干扰进行识别和排除,可进一步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为震兆异常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代县台VP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的分析,总结出目前主要存在的干扰因素及其特征。分析忻州及周边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后仪器观测资料有无异常变化及其主要特征,研究近震和远震发生前观测数据是否存在趋势性变化和短周期变化。对仪器观测资料进行内精度计算,找出影响观测质量的原因,提高代县台垂直摆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6.
收集并整理康定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运行以来的观测资料,分析识别观测资料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因素及其特征,认为降雨、降雪、强日照、人工干扰、观测系统类干扰是影响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对新运行仪器的干扰因素进行准确的识别,能够积累观测经验,有助于提高观测质量,进一步提升异常判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4年、2016年5月、2017年1-9月宝昌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针对观测山洞湿度、雷电、人为因素等干扰,与正常时段光滑、噪声低的正弦固体潮观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干扰因素进行分析与排除,可提高形变观测资料质量,为准确识别震兆异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VP型宽频带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固体潮汐资料,分析目前主要存在的干扰因素及其对宽频带倾斜观测的影响,对比分析宽频带和其他地倾斜记录资料与地震的响应情况,为运用宽频带倾斜资料及时识别干扰、准确捕捉地震短临异常提供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9.
收集并整理2018—2020年乌加河中心地震台VP型垂直摆、体应变仪、伸缩仪和水管倾斜仪等形变观测资料,分析归纳地球物理异常与各类干扰特征,自然因素、人为干扰和地球物理事件在观测曲线上主要表现为噪声大、阶跃、台阶、突跳、高频干扰和趋势性变化、同震响应等特征。不同观测仪器对各类干扰的响应不同,甄别并分析干扰特征及原因,可为准确识别各类形变干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青海省格尔木、门源和乐都地震台水平摆与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述温度、气压、人为活动(工作人员进入观测山洞)以及大风等干扰因素对观测资料的不同影响,发现垂直摆倾斜仪受温度、大风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干扰程度总体低于水平摆倾斜仪,对观测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李艳 《山西地震》2019,(2):12-14,28
文章分析了临汾台水平摆、垂直摆两套洞体形变观测仪记录曲线的正常变化形态,讨论了人为和自然因素引起干扰的图像特征,以及山西带南部3次中等地震前典型异常图像特征,分析结果为今后观测数据处理、异常识别及异常跟踪分析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宜昌地震台水管倾斜仪、VP型垂直摆倾斜仪、VS型垂直摆倾斜仪三类地倾斜仪的观测数据,进行潮汐响应函数和非潮汐参数和地震响应对比。结果显示:(1)三类倾斜仪M_2波潮汐因子NS向普遍小于EW向,NS向容易受局部观测环境的影响;三类倾斜仪EW向潮汐速率略大于NS向,VS仪漂移最大,其次VP仪,而水管仪三者中漂移最小。总的来说,仪器的稳定性和精度方面,水管仪最好,VP倾斜仪次之,垂直摆最低。(2)三类倾斜仪易受观测环境干扰,数据产生不同程度噪声,由于不同仪器的性能差异,造成三类观测数据不同步,为鉴别真实的地壳形变信息,应对观测数据做去干扰处理,将不同观测的物理量互相验证,对数据质量较差的观测系统应进行合理化改造。  相似文献   

13.
利用内蒙古地区5套VP垂直摆倾斜仪2019—2021年连续3年的观测数据,采用功率谱密度(PSD)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其在地震频段(200~600 s)的地震噪声水平(SNM),直观化对比分析了内蒙古地区VP垂直摆背景噪声水平。结果表明:3套仪器的背景噪声水平较低,2套仪器的背景高噪声水平偏高,在区域分布上未见明显规律;低噪声水平仪器观测曲线光滑、固体潮清晰,所在台站观测环境优异、稳定;高噪声水平仪器观测曲线毛刺多、不光滑,所在台站洞体条件较差,长时间受到大风、振动干扰,且1套仪器长期存在观测系统问题。通过分析不同台站VP垂直摆的背景噪声特征,为新建仪器的选址及观测数据的解释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超  谭刚  张理  郭凤  康珠 《四川地震》2014,(4):22-26
对康定地震台地质环境及仪器安装作了简要介绍。整理、分析了康定地震台JB3M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及VS型垂直摆倾斜仪在日常工作中观测数据受到的干扰影响,截取了相关干扰记录波形并且作出了对应说明。为台站工作人员在日常观测数据处理中提供实例参考,为地震分析预测人员提取康定台形变观测数据时剔除其中的干扰因素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包头地震台形变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整理包头地震台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依据干扰类型分析发现,风扰、雷电降雨、温度与气压、标定与地震,仪器故障与停电是影响3台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干扰特征主要表现为缺记断记、数据突跳、尖脉冲、高频干扰、台阶、毛刺,大幅度变化、曲线加粗和趋势性变化等。不同类型观测仪器对干扰的响应不同,识别并剔除干扰,有利于地震观测数据应用,对地震异常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SSQ-2I型数字石英水平摆与VP型垂直摆倾斜仪2种摆式倾斜仪不同的工作原理,对2018—2020年海拉尔地震台2套仪器的观测数据连续率与完整率、倾斜量年飘零与年变幅、数据观测精度、噪声水平、映震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对2套仪器的效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SQ-2I水平摆仪器效能优于VP垂直摆。  相似文献   

17.
基于SSQ-2I型数字石英水平摆与VP型垂直摆倾斜仪2种摆式倾斜仪不同的工作原理,对2018—2020年海拉尔地震台2套仪器的观测数据连续率与完整率、倾斜量年飘零与年变幅、数据观测精度、噪声水平、映震能力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对2套仪器的效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SSQ-2I水平摆仪器效能优于VP垂直摆.  相似文献   

18.
与VS型垂直摆各项参数进行对比,分析VP型宽频带垂直摆具有的优势。采用VS、VP型垂直摆记录资料,对比数据连续率、完整率及固体潮记录能力、同震变化等;分析VP型垂直摆精度、潮汐因子绝对误差、相位误差等,以偏离正常年变背景为基准,判断其数据记录是否异常,并分析年变特征,拟合观测数据分析异常特征,通过R值评分,进一步分析承德地震台VP型宽频带垂直摆映震能力。分析发现,VP型宽频带垂直摆记录固体潮和同震曲线的能力较好,精度较高,潮汐因子误差及绝对误差较小,产出数据更为可靠,异常信息更为明显,映震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徐州地震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2017—2019年的观测资料,研究日常观测所受干扰特征,将降雨干扰、气压干扰、雷暴干扰特征和规律进行逐一分析。降雨是徐州地震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的主要干扰源,定量分析降雨干扰,结果表明,EW分量降雨响应更灵敏。雷电干扰对于VP型宽频带倾斜仪危害极大。对观测场地附近的场地环境干扰进行分析认为,作为短基线设备,VP型宽频带倾斜仪对于高频冲击以及强振动干扰响应较为灵敏。定量分析载荷影响的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的观测数据统计,精度内在质量以及同震形变波分析,认为连续率、漂移量、内精度资料质量指标均符合形变要求规范。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①当震中距较小时,水管仪无同震响应,VP垂直摆同震记录清晰;②当震中距>6000 km时,两种仪器记录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