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嘉兴地区人均占有土地日趋减少,要进一步增加粮食和完善粮食多元结构,只能着眼于20万亩二熟制旱粮的开发。能否改二熟为三熟,首先对气候作了初析,然后组成了站内、气象系统上下和与农业部门,农户三个三结合的课题组,选择石路,丁桥两地进行不同路子探讨和玉米,甘薯分期播、栽气候适应性试验。经1987—89三年实践,确立的小麦/玉米/甘薯和大麦——玉米/甘薯,大麦——玉米——甘薯三种熟制,其效果显著,比老二熟增产63—71%。从海宁1988—90这三年共推广10073亩,增粮3170吨,增值260万元和90年丁桥原试验户亩产仍超吨粮,湖塘42.3亩示范坊亩产原粮也超1吨的实际看,确实为旱地纳入吨粮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2.
1引言我市产粮区的耕作制度一般为油、稻、稻一年三熟制。由于近年来早稻滞销严重,往往是丰产不增收,影响农民种田积极性,币委市政府拟改部分早稻田种经济效益较好的春玉米。这样,其耕作制度将变为油菜一春玉米一晚稻一年三熟,而做这样的调整是否能适应我市的气候条件?若要调整应如何调整更趋合理?2适应性分析人1温度玉米届青温作物,种子发芽所要求的最低温度为6-7℃,10-12℃发芽整齐,最适宜温度为25T。苗期抗害能力为-2-3℃,尚未抽穗的抗寒能力-1-2℃。从出苗到拨节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12℃,拔节到抽穗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种植中稻,把中稻作为三熟制改制的中心环节来抓,这是我区耕作制度改革大见成效的一项有力措施。1977年我区种植35万多亩中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出现了一批亩产超400斤的大队,超500斤的生产队,超700斤的高产田。事实证明,大力发展中稻,确实是巩固和发展多熟制,高速度发展我区粮食生产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发挥中稻优势,本文拟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我区中稻高产的自然潜力。 我区中稻生产季节主要是在6—8月,在此期间,  相似文献   

4.
顺德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珠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农业生产以粮食、蔗糖、蚕桑、塘鱼为主。1974年,麦稻稻三熟制已发展到5万亩,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5%,年平均亩产1,500多斤,并开始少量试种三季稻。由于受自然灾害影响,水稻产量不够稳定,小麦产量不高不稳。因此,加强调查研究,分析气候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资源,避过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进行耕作制度的改革,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革耕作制度,实行科学种田是我地区尽快地把粮棉生产搞上去,实现在1980年前“粮棉单产超纲要”的重要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区北部开始试种旱三熟,中、南部地区不断扩大麦(油)稻稻三熟制。现就麦稻稻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和资源作一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3,(5):41-47
遵照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近年来,以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为中心的耕作制度改革在京郊广泛展开,使单位面积产量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县是丘陵山区,除部分高山社队外,大部推广麦、稻、稻三熟制,其中大小麦面积约五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近四分之一。所以搞好春粮生产,对于夺取粮食全年丰收很有意义。但从当前大小麦亩产情况来看,产量不稳定,增减幅度大,如73年75年小麦产量,就较上年分别下降七十一斤与一百三十五斤,影响了社员生产积极性。近年来,我们以“烂冬油菜,旱冬麦”的群众经验为线索,以实际产量为依据,认为影响麦子产量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气象条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熟制的扩大,春粮生产不断发展,春粮产量在全年粮产中占有不可忽视的比重。因此,春粮生育期的天气气候条件已受到充分注意,提出了全生育期关键性天气长期予告的新课题。据分析,加兴地区春粮单产波动与全生育期(11—5月)总降水量变化之间存在—0.6263的高相关(样本容量n=20)。表明11—5月总降水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春粮的丰欠。尤其是后期(4—5月)的春雨,与麦类赤霉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考虑温度条件配合),直接影响大小麦的产量。因而,做好春粮全生育期总降水量和麦类赤霉病的长期予报具有重要意义,是春粮农业  相似文献   

9.
《气象》1977,3(8):3-4
全国农业劳模、湖南桃源县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今年已经72岁了。他继1974年提前一年实现“年满七十,粮过三千”的誓言以后,1976年他针对当地天气气候特点,进一步采取小麦移栽、四沟配套、薄片深耕、合理密植等一系列措施,使麦—稻—稻三熟制试验田又获得平均亩产3403.8斤  相似文献   

10.
春干旱、夏高温、秋阴雨是对临汾丘陵旱地区杂交玉米制种危害最大的3种灾害性天气。根据十多年的制种实践,提出了从抓改革耕作制度,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提水保墒,确保按期播种,培育壮苗,提高制种田的抗灾能力,以求这一地区杂交玉米制种平稳、健壮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根云  郑大玮 《气象》1979,5(3):32-33
北京地区的耕作制度几经变更,主要有两年三熟制(小麦、夏玉米、秋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夏玉米或小麦、水稻);“三种三收”制(小麦、玉米、高粱间套作,实质上也是一年两熟)三种。本文主要分析一年两熟制的旱地秋粮作物的热量条件。 一、秋粮生长季内的热量条件 北京地区小麦收获期在6月15—20日之间,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秋粮(包括“三种三收”的第三茬作物)的生育期基本上是在这段时间内,因此我们用6月21日到9月20日这段时间的大于10℃的活动积温作为秋粮生长季内的热量条件。图1是北京地区秋粮生长季积温分布图,由图可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青田县属浙南丘陵低山区。全县人口48.6万人,耕地18.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38亩,人多地少粮缺。但是丰富的旱地及光、热、水资源却得不到充分利用。种植制度历来以蕃茹一熟,或麦一蕃茹二熟为主,复种指数低。为了探索旱地资源开发技术,78年农业部门曾经在万山区高湖乡桐川村进行过小麦—玉米—蕃茹三熟套种试验,获得成功,亩产达975公斤,比当时的2熟(对照)亩产增275公斤,增产效果显著,获得了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本文试图从气候角度对旱地三熟套种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曹学成  王伟民 《气象》1980,6(8):19-21
北京通县地区自建国以来,种植制度方面几经更替,由一年一熟制(以玉米为主)逐步发展到以玉米—小麦或水稻—小麦为主的两年三熟制,到七十年代又发展为一年两熟制。虽然单产有提高,但出现了明显的高而不稳的情况。为此,我们针对种植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主要对热量条件进行了分析,为选择适于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地处海南岛五指山区,是黎,苗、汉三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全县方圆三千多平方公里,山峦起伏,海拔一千米以上的高山就有32座,地形复杂,田地分散,全县大多数水田,分布在五千多条山坑里。 解放前,这里生产落后,刀耕火种,听天由命,产量很低。解放后,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人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运用气象指导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制度,农业生产以粮为纲,获得迅速发展。从1971年开始,粮食连续四年增产,  相似文献   

15.
我们锦州地区,无霜期短,种植农作物一茬有余,两茬不足。1974年,锦州市在八个县、区的山区、丘陵、平原、低洼等不同地形上引种门源小油菜,实行粮油复种,改革耕作制度,变一年一茬为一年两茬,获得初步成功。据统计,有78个单位试种门源小油菜1,123亩,平均亩产达到154斤,有的亩产超过200斤,个别地块折合单产为304斤。这是锦州地区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掖单13号夏玉米是山东省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培育的抗病、抗倒伏、生长期110天左右的晚熟大穗紧凑型杂交品种。1988年,该所以每亩4839、5196株,在高肥水条件下,采取科学栽培方法,亩产分别达到945、1008公斤。这是夺取夏玉米亩产吨粮的较理想的品种。 在莱阳引种掖单13号夏玉米所需的土壤、水肥和栽培技术等方面均可满足其需要。但对影响高产至关重要的农业气象条件,特别是光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我认为要获得玉米高产,应抓住下列关键环节:1 耕作制度根据我省全年气候变化规律,以种植春玉米为宜.春玉米全生育期100—110天,需大于10度活动积温2600度,整个生育期间气候条件都较适宜,产量较高较稳,而且7月中旬收获后再载二晚杂优,可获全年两季高产丰收.2 品种选择就春玉米来说,以采用中早熟品种为好,如紧凑型的掖单2号、4号、10号,松散型的丹玉13号、中单14号,这些品种产量高且稳定,耐湿早熟,抗病能力强,综合性状较好.3 播种、移栽  相似文献   

18.
关中地区吨粮田建设的气候对策范毓聪(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西安·710015)目前吨粮田的形式有:稻稻、稻麦、麦玉、春玉米四种,而关中地区吨粮田的形式比较单一,除北部条件很好的地块,春玉米亩产达吨粮外,大面积基本上都是冬小麦一玉米一年两料创吨粮。所以本...  相似文献   

19.
《气象科技》1977,(4):11-12
当前,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是我省农业战线上的一场大革命。特别是河西是我省农业“五·五”计划建设的重点,耕作制度的改革,直接关系着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农业改制中,怎样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气候资源,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或多熟制,发挥出最大的增产效果,使单位面积的农业产量大幅度地增长,这就是农业改制中需要考虑的气候问题。  相似文献   

20.
早稻是我县重要的一季粮食作物,由于年际间常会单一发生或交错发生春寒、倒春寒、阴雨寡照、暴雨洪涝及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产量波动很大。以80年代为例,1986年风调雨顺,亩产高达388公斤,1983年,“6.28”洪涝侵袭,亩产只有264公斤,高低相差124公斤。可见,气候条件的优劣对早稻收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历年早稻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