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维地震勘探是一种面积勘探方法,观测系统形式很多,常用的线束型三维观测系统,由于其排列片狭片,存在方位角分布不均匀的弊端。为了改善面元的方位角分布特性,笔者于99年8月提出了一种新型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法,又称之为成组加密法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设计方法。文中系统叙述了该方法的设计原理,并对共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该设计方法在徐州张双楼煤矿三维地震勘探中首次投入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和显著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震勘探固定排列与中点放炮观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的模式较多,以常规束状观测系统的应用较为广泛。针对勘探区目的任务选择合理的观测系统以有利于勘探效果,是勘探前期施工设计的基本要求。三维地震勘探固定排列与中点放炮两种新型观测系统,均可使炮点在勘探区内呈地段性分布,与常规束状观测系统炮点在勘探区呈分散分布有所不同。在满足多次叠加提高分辨率的同时,能够使施工排列的滚动次数明显减少,从而使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并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充了施工设计选择观测系统的范围,在三维地震勘探行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绿山设计软件在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绿山设计软件是三维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软件,其依据测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参数以及地理条件,可以生成多种符合要求的观测系统。考虑各种参数的相互制约及相互影响因素,根据东欢坨三维地震勘探项目的要求,利用绿山设计软件,求证了各种参数的设计流程及控制方法,布设特殊的观测系统,达到了勘探目的。  相似文献   

4.
地震勘探三维观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系统大规模开展之后,适合煤田地震勘探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工区确定之后,如何根据现有设备,完成地质任务,观测系统类型和参数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数据采集的质量以及野外施工效率。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地质任务要求,综合考虑地震地质条件以及设备能力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参数来合理设计观测系统,才能做到经济技术合理。  相似文献   

5.
王瑞芳  吕进英 《安徽地质》2008,18(3):210-211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关系到以后的数据处理、资料解释及最终成果的准确性,对于能否完成地质任务,野外数据采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三维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进行研究性替讨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了臬城镇覆盖区三维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设计,数据采集工作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6.
西部煤炭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信 《物探与化探》2005,29(5):404-408
阐述了西部地区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 对三维地震勘探的观测系统设计、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条件选择、施工技术措施等进行了讨论, 通过几个地区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实践, 说明在西部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质和地震地质条件下, 煤炭三维地震勘探同样可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震勘探三维预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庆珍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2):54-55,63
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系统大规模开发之后,适合煤田地震勘探的三维观测系统设计便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工区确定之后,如何根据现有设备,完成地质任务,预测系统类型和参数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数据采集的质量以及野外施工效率。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地质任务要求,综合考虑地城地质条件以及设备能力等各种因素,选择最佳参数来合理设计观测系统,才能做到经济技术合理。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TBM探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低降速层主要为流沙、含水沙层及黄土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潜水面变化不定。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薄,储层与煤层伴生,严重制约了本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为了解决目前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TBM探区部署并实施了100km2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针对探区的地震地质特点和难点,开展了攻关和试验。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中,通过观测系统优化、虚反射界面分析和利用、激发岩性优选、试验资料功率谱面积和频宽收敛分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确定了合适的三维观测系统和激发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联邦德国普拉克拉-塞斯莫斯公司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情况。野外采集部分主要介绍基本观测系统、野外施工中欲考虑的因素;资料处理部分介绍处理的基本流程及三维速度提取、三维静校及三维偏移的方法;资料解释方面,着重介绍了三维资料的显示方法和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常规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存在的问题及技术瓶颈,提出了全数字高密度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框架,即:数字检波器、单点接收、更小的接收道距与线距、更小的激发点距与线距、单炮超多道数、小面元、全方位、高覆盖次数观测,真实记录全波场海量数据的采集技术,及其与之相配套的高精度地震成像处理和精细综合地震解释技术。与以往的常规三维地震勘探相比,全数字高密度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断层方位、小断层识别、陷落柱探测、下组煤层探测、高陡构造勘探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安徽淮南某煤矿的地质构造特点及煤层赋存形态,在三维地震测区中部选择了一条典型地质剖面,据此建立了陡倾角二维地震数学模型,并从波动方程出发确立了模型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通过对正演模拟得到的炮集记录、叠加剖面、偏移剖面上的波场特征的分析,确定了适合勘探区地质条件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该二维模型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叠后偏移手段不适合陡倾角区煤层地震资料的处理,而叠前时间偏移可有效保证陡倾角勘探区块的地质目标成像。根据陡倾角目的层及逆掩断层区域开展地震勘探的难点问题,提出了适当调整观测系统、提高空间采样密度等措施。根据多年在淮南矿区开展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工作经验,认为该区最佳观测系统为方位角特性好、共面元道集内炮检距分布均匀的八线八炮制束状规则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2.
在大港探区新港Ⅰ期三维地震勘探中,428XL系统频繁出现了死机现象,如开机后仪器无故停止执行各项操作、放炮时系统操作窗口跳出软件错误信息、窗口之间可相互切换但软件却无法执行操作命令、采集数据流程被中断等。根据现场采取的降低系统软件版本等应急措施所呈现的效果及对428XL死机现象分析,认定这类故障是由于软件的兼容性存在问题所致。据此提出了使用超级排列、现场降级系统软件版本及强行中断server运行等方法,以解决428XL系统死机故障。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对三维地震勘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提高勘探精度,设计思路、采集方法、处理和解释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采用数字检波器接收,观测方式为全方位、高密度、大偏移距,获得更接近理想波场的信息;采用宽频带处理,获得宽频带、高保真度的数据体,为解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淮北矿区近年施工的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工程为例,从观测系统设计优化、处理解释思路及方法、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一套煤矿采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新模式,对进一步提高煤矿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以及为煤矿采区设计、工作面开采提供详实的地质保障基础资料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国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有着近50年的历史。从无到有,从使用光点仪、模拟仪、数字仪到无线遥测仪;从折射到反射,从单次覆盖到多次覆盖;从二维到三维;从单波到多波。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煤炭地震勘探技术体系,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为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5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煤炭地震勘探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煤炭地质勘探的作用和贡献,提出当前地震勘探面临的新课题,展望前景,为我国煤炭能源生产提供地质保障,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山区地震测量施工主要的困难体现在山区放样难、内业数据处理复杂、测量成果无法进行异常检查等方面,其严重影响后续资料处理和解释质量。针对以上难点,利用AUTOCAD为平台,开发了一套物探测量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展点、点内插、绘制测线剖面图、管理测点信息、打印成果报表等功能,实现了地震勘探测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有效检核.提高了野外测量放样的施工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另外其图层管理及系统辅助功能,还可为地震勘探施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黄土塬梁峁区复杂地形及特殊的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陇东黄土高原彬长矿区DFS煤矿首采区为研究区.提出了一种规则束状接收不规则沟中激发的三维地震采集方法。即依据区内地震地质模型,按照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原则,使用地震采集软件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映像区分析等手段,考察炮点、检波点设计和修改时对反射区的影响程度,来确定最佳的炮检点分布。DFS煤矿首采区的三维地震勘探成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三维地震数据体信躁比较高,其解释的地质构造位置、规模准确,反映清晰。根据勘探成果,建议矿方修改工作面,经采掘验证真实可靠,可见规则束状接收不规则沟中激发是黄土塬梁峁区复杂地形条件下行之有效的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雷良 《物探与化探》2012,(5):788-792,797
随着胜利探区勘探开发的逐步深入,主要勘探目标开始转向小断块、小砂体等微幅构造以及岩性隐蔽油气藏,传统的地震采集设计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生产需求。为此,选取胜利探区复杂构造地质模型,开展基于波动方程理论的地震波照明和面向目标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胜利探区二次采集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的技术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系列能够保证该区地质构造的形态完整,小断块、小砂体等微幅构造的成像质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我国页岩气重点开展区域为南方海相沉积地层,地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数据采集难度较大。贵州凤冈某页岩气勘查区块,属典型的喀斯特低山地貌,地形起伏大,地震施工困难,同时寒武系下统牛蹄塘组页岩层埋藏较深,反射波能量较弱,原始资料信噪比偏低。参考邻区地震勘探经验,采用二种方法论证野外施工参数:一是在勘探区选取论证点设计物理模型进行理论计算;二是以勘查区内向斜部位设计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求取。在此基础上通过进行不同岩性、井深、药量等激发接收参数的试验,确定了该区块的野外施工方案。该区页岩气地震勘探野外施工参数的选择方法,有效保障了其页岩气地震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