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本土到全球网络化的人地关系思维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明洪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21,76(10):2333-2342
早期地理学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多基于本土思维,秉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理念。在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农业社会,这一理念及其指导下的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管理实践,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随着系统开放程度的增加,规模不等、层级不同的地域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耦合的地理网络。每个地域都是这个网络上的节点,地域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与网络上其他节点有密切关联、与地域系统内外因素紧密相关,地域外因素有时甚至起主导作用。虚拟水、生态足迹、贸易隐含碳排放、资源纽带关系及人地关系远程耦合等概念和方法的提出,标志着人地关系研究范式从本土思维向全球网络化思维转型。依照新的理念和研究范式,传统的本土思维范式及建立在此范式上的相关研究主题(如区域承载力)应该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从福利地理学到福祉地理学:研究范式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密斯提出的福利地理学分析范式是福祉地理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但由于发展观演变、福利向福祉概念的转向、福祉概念的复杂性、地理哲学思潮多元化及研究手段多样化等因素,使得福利向福祉拓展以及福利地理学向福祉地理学发展。分别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伦理性等方面探究了从福利地理学到福祉地理学的研究范式转向及特征,以此研究了福祉地理学研究范式的嬗变和新范式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福祉地理学的研究概念、哲学基础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一体化政策和信息、交通等设施的推进,乡村地区被纳入更为广泛的要素流通与经济过程中,乡村地区被内、外经济社会多重联系重新定义。论文通过回顾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地理关系范式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乡村地区能否通过加强外向联系来削弱其地理区位边缘性这一核心问题,同时探讨了关系研究范式在中国乡村地理研究中的适用性,并试图构建起适应中国国情的乡村关系地理研究框架。西方乡村地理学者提出了关系的研究范式以适应乡村地区新的发展背景,在关系视角的研究语境中,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参与主体被当作真正的研究对象,关注参与主体间各类“流”要素及其关系;同时,距离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地理空间呈现虚、实交互的特征,关系距离是对基于位空间的乡村研究的补充;此外,关系资本、弱关系和嵌入性等“关系”概念重新定义了乡村社会经济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地理区位与地方性特征仍然是乡村产业发展及参与外部竞争最重要的资本,但以通信、交通等设施为代表的“硬”环境的改善对弥补乡村区位劣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因而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需要从制度空间、学习空间、“非正式”社交网络等“软”环境的建设着手,促进信息、技术和资本等“流”要素的移动,进而推动乡村产业和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经济地理学关系范式与演化范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伴随着国际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多元化,近20 多年来西方经济地理学出现了多种理论转向,为解释新的经济活动空间现象提供了多维视角.其中,关系转向和演化转向的研究近来显得格外活跃,都试图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并形成了关系经济地理学和演化经济地理学两种理论范式.两种范式在一些理论假设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对二者的比较研究却十分少见.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两种范式的理论内涵,在对两种理论范式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核心概念介绍的基础上,从理论假设、核心问题、核心概念和理论构建等方面对两种范式进行了对比,进而分析了西方经济地理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地理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国际贸易地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韬  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732-1746
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进步和贸易自由化似乎逐渐将世界经济连为一体,但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仍然显著地受到地理因素影响。与此同时,经济地理学对国际贸易地理的理论建构存在欠缺,其对国际贸易研究的贡献目前集中于对国际贸易地理格局和贸易网络异质性的描述分析上。在此背景下,论文从生产、流通和消费3个方面归纳国际贸易研究对地理因素作用的理论建构和实证研究:① 生产上的地理差异经由机会成本差异促进贸易;② 流通上的地理差异经由贸易成本而抑制贸易;③ 消费上的地理差异经由市场需求地空间差异而影响贸易。通过总结贸易与制度变迁、贸易与集聚、贸易与不平等、贸易与创新、贸易与污染间的关系相关研究,论文认为当前国际贸易研究存在如下局限:① 并未深入讨论地理变量的内生性,即贸易可能反过来塑造地理差异而非仅由地理变量决定;② 相对缺乏多尺度、跨尺度视角,即贸易理论预测的宏观尺度贸易利得在中观、微观主体上并非均等分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③ 部分研究对产品异质性缺乏探讨,无法全面刻画贸易的差异化地理效应。据此,经济地理学未来对国际贸易研究的贡献可能在于运用多尺度、跨尺度联系的视角深入阐释贸易与地理的多维度异质性和复杂互动。  相似文献   

6.
西方劳工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新古典工业区位论和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地理学论将工人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和抽象劳动力不同,劳工地理学将工人视为具有能动性的社会主体,研究工人如何按照自身的意愿创造有助于自身生存和再生产的空间。这种劳工认识论的转变在国际经济地理学界产生了极大和持续的反响,促使劳工地理学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概念体系的经济地理子学科。本文梳理了近20年西方劳工地理学的研究进展,围绕工人能动性的概念、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以及它与空间、尺度、地方、全球生产网络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最后基于劳工地理学前沿问题的分析,认为中国劳工地理研究应重点关注中国特色工会体制下工人能动性的构成、经济地理影响与形成的地域条件,并探索有助于社会升级的制度安排。开展劳工地理研究有助于拓展经济地理学的劳动力研究范畴,对认识中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时期面临的劳资矛盾和探索共享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地理学主要关注陆地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针对这一复杂系统的不同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式。本文在思考以往地理学研究方式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范式概括为:地理经验科学研究范式、地理实证科学研究范式、地理系统科学研究范式和地理大数据研究范式。对不同地理科学问题应选取不同的范式加以研究,对有些复杂科学问题应采用多种研究范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关系经济地理的研究脉络与中国实践理论创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逸 《地理研究》2020,39(5):1005-1017
关系经济地理学是当前经济地理学界的主要流派之一,当前国内研究对该流派中的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较为熟悉,但是对流派本身的认识不足。本文全面回顾了该流派的缘起、孕育、成型和深化拓展的历程,对存在问题展开评述。主要得到三个结论:① 关系经济地理有鲜明的地理学科特色,是全球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提升经济地理学科地位的重要支撑。② 关系经济地理当前的理论模型存在体系复杂、变量过多的问题,同时核心解释变量缺乏完整的理论推导逻辑,依然需要靠案例来完善实证,而无法定量测度。③ 当前学者已经在国际期刊上基于中国实践进行理论修补与创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本文为此评述了两个系列的研究,评述基于中国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方法和路径。本文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国际化,对探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有着积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变革下的世界经济地理与中国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晟君  杨博飞  刘逸 《地理学报》2022,77(2):315-330
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和中国角色演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当前学界偏重从国家经济模式和国际贸易角度来解释这种格局的变化,而较为缺乏基于生产组织视角的经济地理解释。因此,本文从经济地理视角出发,解析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变动与中国角色的演变。本文揭示了在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从“核心—边缘”到“链式重构”再到“网络不均衡”的演变过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驱动力如何从“贸易全球化”转变为“生产全球化”,继而朝“多元全球化”演进。本文还论述了中国如何通过战略耦合模式的动态调整实现从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到变革者的转变。本文认为这种角色转变,改变了西方发达经济体对后发经济体的预设发展路径,以及经典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所预测的空间秩序,为全球化格局的变动带来新的重构动力与可能。最后,本文结合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全球爆发带来的影响对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的可能路径进行分析,并从经济地理学视角为中国未来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物流活动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全球生产网络和现代物流研究的兴起,物流对于提升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现阶段的物流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学和交通地理学2个学科.管理学侧重于研究物流组织和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缺乏整体和空间的视角,而交通地理学则侧重于以货物流通为代表的传统物流研究,对于现代供应链及物流组织研究不够,二者各有研究优势和不足.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的研究经历了传统物流活动研究、物流活动被遗忘、物流研究的被重新认识和发现3个阶段.在当今经济地理学"社会、制度、文化转向"背景下,经济地理学将在日益复杂的现代物流网络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物流活动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由交通地理学者借鉴经济地理学理论对物流活动进行的研究.及经济地理学者对生产领域研究时对物流活动不经意的涉及,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全球生产网络下现代物流的性质和作用,现代物流组织结构研究,现代物流活动的空间表现及发展动力机制4个领域.总体而言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最后,文章提出了对当代中国经济地理学对物流活动研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和空间特征具有复杂性。国际贸易壁垒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因素,对全球生产网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中加自行车贸易为例,结合对我国5 个地区23 家企业的调研资料,探讨了国际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了全球生产网络的组织模式和空间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关税、反倾销等壁垒对国际贸易影响显著。在国际贸易壁垒的作用下,第三方机构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介入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保障。全球生产网络各要素间的流动性也随着第三方机构的介入而不断增强,制造商的关注点逐渐由低成本控制向产品质量管理和劳动力管理等新方向转变。全球生产网络的空间组织形态呈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球—地方视角的创新网络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全球化、创新驱动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网络成为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在评述现有创新网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内涵和特征,论述了其类型、结构、作用机理和分析方法,并得出结论:全球创新网络与地方创新网络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地方创新网络是全球创新网络的子系统,知识流是创新网络各主体之间联系的重要纽带,行业协会、技术联盟与成员之间的多次协商是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重要组织方式,而网络知识测量方法则能较好地实现定性分析结论与统计计算结论的融合,能较好地刻画、模拟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形态、结构、演变和机理。从服务国家建设和推动中国创新地理学发展的目标出发,有必要开展基于中国国情和视角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机理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启动不同产业领域的全球—地方创新网络的比较分析,检验网络知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论文系统综述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多种视角与分析方法及其发展脉络,认为行为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从行为汇总到行为交互、地方属性到网络联系的转变过程。早期的空间结构研究多通过行为汇总与地方属性的分析,聚焦于区域内空间单元的属性相关性,具体包括社会区、同质区与空间邻域等视角与方法。近期研究则逐步发生了“关系转向”与“网络转向”,更多从行为交互与网络联系出发,分析区域的网络结构和空间格局,包括传统的功能区分析、社群结构分析、核心—边缘结构研究等。通过比较不同分析视角,论文最后提出未来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应加深对行为交互与网络联系的理解,加强对行为空间网络的中观尺度结构分析,在方法应用上需要避免“方法决定论”,并探索适用于多尺度、多要素的多层网络分析视角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网络研究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潘峰华  方成  李仙德 《地理科学》2019,39(7):1093-1101
现有研究采用多元化的数据和方法构建并分析城市网络,揭示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城市网络的特征和形成机制。中国城市网络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以中国为背景的多尺度城市网络分析对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具有重要启发;强调国家和区域背景,避免了欧美中心论的全球化观点;采用新颖的数据和视角构建城市网络,推动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进展;增强了国内地理学界对城市网络和外部联系视角的重视,促进了学科发展。同时,当前中国城市网络研究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大量研究主要着力于城市网络的可视化和描述性分析,机制分析薄弱,理论创新不足;另一方面,当前研究的数据和方法日益趋同,迫切需要新的研究视角。未来需要加强方法和理论创新,深化机制和影响研究,并提高研究的政策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人文地理领域应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宣  王小依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7):1139-1147
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构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并将要素流动和网络化互动形态纳入分析范畴, 为各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人文地理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在总结行动者网络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分类归纳评述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不同分支研究领域的应用主题和方式, 并就研究的深度、广度、影响力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表明,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人与非人行动者的一致看待及其通过转译过程解析网络关系的研究模式, 除强化了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理论建构之外, 也为乡村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地方发展、政策实践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引入该理论的人文地理研究引用频次高, 有较大的学术影响。目前国内研究多停留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直接套用, 极少涉及分析框架改进和理论思考, 在广度和深度上与国际研究仍有差距。  相似文献   

16.
巴拿马科隆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文献归纳、案例分析等方法,依据贸易与经济地理等理论对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科隆自贸区发展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最后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启示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形式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济活动的去地方化既是生产活动的空间转移过程,也是企业供应链在不同空间尺度的分离与再组合的功能整合过程,并且对地方产业的前后向联系、社会资本和就业等方面产生影响。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去地方化的动力主要是网络权力的拉力和社会资本的粘性。在两种力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网络权力的依赖关系,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去地方化形式。企业去地方化可能会导致地方生产网络断裂,并且由于去地方化形式的不同,对企业经济绩效和地方集聚经济产生的影响也不同。最后,对中国沿海外贸加工业的去地方化情况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Global-local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economic geography.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igitaliza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s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global production and trade network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digitalization and global-local interaction studi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ceptually rethink the role of digitalization in reshaping global-local interactions from a dynamic and relational perspective. To do this, the study first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digital turn i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discussed the rethinking of digital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digitalization is gradually moving beyond the limits of isolated, static, and passive technocentric approaches and towards a more dynamic, relational, and open perspective. Second, the study combined the "digital turn" with the "relational turn" in relat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which constructs theoretical bridges between digitalization and global-local studies. Third, this study provided a basic understanding for sorting out the evolution of the research frameworks, that is, from the global value chain (GVC) to the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 (GPN) and then to the digital ecosystem (DE). We argued that digitalization has been deeply involved in shaping the global economic landscape, restructuring global-local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reconstruct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recognition, we discussed the primary performance of digitalization on the restructuring of global-local intera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nterprise relationship, spatial effect and interaction mechanism. Finally, grounded in the practice of China's urban and regional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possible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an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digitalization and global-local interac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ere proposed.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we can integrate the regional practices of China's digital development with more in-depth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platform ecosystems, spatial effects, location analysis, local development models, and so on in future research. © 2023, Editorial office of PROGRESS IN GEOGRAPH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9.
There is mounting interest among scientists regarding the use of scientometr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as defined by individual researchers and the networks they form. Given that geographers have seldom used this approach compared to researchers in other fields, its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olicy need to be assessed. We applied scientometr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o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GIScience) to understand how the field has evolved over the last sixteen years and to asses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tandard logistic model of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In particular, we examined collaboration in the field at multiple scales, namely, the evolution of the entire research network structure, the nature of subnetworks in defin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he roles individuals play within the community. By delineating how collaborations and research networks have evolved in GIScience, the study addresses the potential of scientometric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r geography.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国家粮食贸易网络空间格局及其演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艺文  李二玲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643-1654
农产品贸易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但现有贸易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格局演化。该文构建了一个四维菱形分析框架,并将社会网络分析与空间计量分析相结合,基于1993—2016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 “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粮食贸易网络密度不断提高,贸易关系和贸易强度不断加深,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呈波动上升态势,并出现明显的贸易俱乐部现象;② 该粮食贸易网络呈现由无核到多核再到重塑的演化历程;③ 中国与其他“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粮食贸易经历了从出口导向到进口导向的演化历程,“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中国在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中的地位;④ “一带一路”国家间粮食贸易网络的演化是受资源禀赋、经济环境、文化认同和政治博弈4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因素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同;粮食贸易较其他贸易而言特色鲜明,其稳定性更强。研究结果对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农业贸易的健康繁荣,建设开放包容的经济环境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