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是当前我国重要的国策和国土部门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其中,规范、丰富、完善的基本农田划定专用符号设计及建库是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可视化表达及其数据库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目前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大多采用国际流行的GIS软件——ArcGIs作为开发平台,然而ArcGIS软件系统缺少基于我国国情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表达的地图符号库。鉴于此,本文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基于ArcGIS9.3软件平台的基本农田划定符号库的设计方案,主要对点线面三种符号制作过程及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研究成果对提高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一定的实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以国土空间为对象编制的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空间规划,是其他有关规划国土空间开发和布局方面的基本依据。凭借地理信息强大的建库、空间分析、制图、信息服务及管理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区划工作定量化水平、工作效率及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重点阐述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青海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并简述了青海省主体功能区的试划方案以及试划区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健全现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市县尺度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方法。该文以主体功能区基本理论为指导,综合地理国情信息中的地表现状数据与DEM数据,结合专题调查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空间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基于规则的分类模型等技术,研究细化上位主体功能区进行市县主体功能区划定的方法、指标与分类体系、与上位主体功能区的衔接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功能单元的市县主体功能分区方法和流程。并以榆林市为实证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划定了榆林市42920 km2的市县级主体功能分区。探索将主体功能分区的空间尺度延伸到具体的地理单元,发挥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基础性作用,为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落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ArcGIS中大量数据的处理可以通过Python脚本语言来实现工作流程简化、数据处理自动化。本文通过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两区划定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分析,围绕划定数据库建设的流程,在ArcGIS中充分利用Python脚本语言设计研发了两区划定辅助建库软件,使划定成果数据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在云南省内多个县区两区划定中得到了应用实践,提高了划定数据库建设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总结归纳“两区”划定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主要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探讨划定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研究方法:通过归纳比较法选取工作底图和划定条件,通过综合分析法解决“飞地”问题。研究结果:1)选取基础性数据作为工作底图时,应考虑该地区原有数据的质量和精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2)制定划定条件应因地制宜,平原地区应融合10 m以内地块成区,丘陵和山地为20 m,遵循地势越平整的地区融合距离越小的原则; 3)“飞地”问题,应及时对相应地块进行备注说明,或进行全要素调查,建立片块数字空间信息库。研究结论:研究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流程和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其他地区“两区”划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一项典型多部门群协作工作。本文首先提出并实现基于OGC Web体系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将多源、分散数据和模型,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数据库、决策分析模型库,开发主体功能区分析评价、成果管理、规划在线演示可视化等子系统,从而实现"数据—模型—分析评价—可视化"综合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实践证明,该平台在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支撑平台和各省主体功能区支撑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的山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划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划定与保护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遥感(remote sensing,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的发展,对大区域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生态服务功能快速评估技术日益成熟。提出生态保护效益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分割阈值情景下的生态保护效益系数,当得到最大生态保护效益系数时,划定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将方法应用于典型的山地区域四川省万源市,对其进行3项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快速评估,在归一化评估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分析生态保护效益系数,最后在最优生态保护效益系数的情况下划定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结果显示,研究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划定面积为2 651. 99 km2,占总面积的65. 4%;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高于800 m,坡度范围为[15°,35°)的区域,管理部门应加大该区域的保护力度。该方法可为山地区县级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与生态红线划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永久性基本农田数据库是利用GIS技术建立的包括基本农田、基础地理、土地利用等集图形、属性等于一体的数据库。本文通过宿松县永久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这一实例,对县级永久性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要求、建库流程要点进行梳理,对建库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予以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案,可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建设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9.
河湖划定和管理是深化落实中央河长湖长制的基础性工作,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可为河湖划定和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可靠的数据保障.通过实际案例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分析,系统总结了传统测绘、无人机航空摄影、机载激光雷达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河湖划定和管理中的优势与创新,指出全面综合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对河湖划定和管理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的实践意义,并对河湖划定和管理测绘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基本农田划定存在的问题和理解CLUE-S模型原理的基础上,探索应用CLUE-S模型进行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并以西安市临潼区作为研究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从数量方面,模拟值与规划值之间的差值率仅有0.64%,从质量方面,低等质量部分面积略有减少,中等质量部分面积有所增加,高等质量部分面积基本没有变化,总体质量没有下降。实现了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的要求,说明运用CLUE-S模型进行基本农田划定的新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对基本农田划定新方法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内外对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武夷山的自然环境特征,确定主要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和重要性等级,采用多因子评价方法。在GIS软件的支持下,完成了评价指标数据提取和集成,并按照重要性等级标准进行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表明:武夷山地区的水源涵养重要性共有极重要、重要、和比较重要3个级别。  相似文献   

12.
通过仿真计算出随机线元落入其"真实值"缓冲区内的比例,并采用柯氏检验法对其进行分布拟合检验,得出随机线元落入缓冲区内的比例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从而完善线元误差不确定带模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利用MODIS图像提取二类水的经验算法,该算法是利用一类水和二类水在可见光区的表现反射率差别很大,而在近红外波段的表观反射率基本相同的特性来完成的。利用该算法对不同地区的海岸带进行了二类水的提取,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describes initial research into the use of video imaging technologies to provide high-resolution hydrodynamic measurements of two-dimensional cross-shore swash water surfaces. Data collected from a laboratory-based video system and a manual digitisation technique using a desktop GI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a widely used kinematic model of run-up and backwash. A GIS is then used to produce water surfaces using the kinematic model and then to compare the two graphically. The two-dimensional video technique is believed to provide a novel application of video data for measurement of the swash zone water surface.  相似文献   

15.
江苏近海岸水深遥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江苏近海辐射沙脊群海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实测水深数据和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发现对应TM3和TM4波段的水体光谱反射率对水深信息敏感,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561和-0.694。结合多光谱遥感信息传输方程所推导出的水深信息对数反演模式,针对本研究区TM4和TM3波段数据所建立的水深预测模式的复相关系数R2为0.4793,对0-15m水深,预测水深和实测水深之间拟合较好。利用TM5波段反射率、出露沙洲反射率以及海水反射率的差异,通过建立掩膜图像,可较有效地对TM遥感图像进行水陆分离,提取TM图像中海水部分,进一步可通过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绘制每隔5m的TM水深遥感制图、等深线图。随着高空间、高光谱、高辐射分辨率遥感技术的发展,对浅海水域的水深和水下地形进行遥感探测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将会不断地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变化监测以遥感影像为矢量更新依据。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数据源复杂,全色影像与底图套合、多光谱影像与全色配准容易出现局部超限,为项目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样条函数进行影像的局部配准以满足项目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ArcGIS Engine10.1开发工具包,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完成了流域水生态功能管理区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该系统将流域水生态功能管理区划分成联合管理、独立管理和委托管理等子单元;并通过对子单元的水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将子单元的水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分为好、中、差3类,以差异化的水环境管理方法为流域水生态功能管理决策和实施提供支持,有助于流域管理主体建立基于水生态功能的水质目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Bathymetry, the mapping of the shape of the surface of the seafloor, is a necessary science for coastal populations that rely heavily on the marine ecosystem for their survival and prosperity. Bathymetric maps are typically derived through a sound or light remote sensing system that is mounted on a boat or airplane that sweeps the designated study area. However, in regions with political constraints or logistical difficulties, reaching the study area and conducting in situ measurements can be difficult or impossible. Thus, using passive satellite imaging can b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hydrographic surveying methods. As bathymetric maps are influenced by the local sea water conditions, the bottom type, and the water constituents, choosing a derivation algorithm for the satellite images which results in a robust and accurate map is very important. In this study, QuickBird imagery was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ity and the accuracy of two different bathymetric derivation algorithms to obtain robust and reliable maps of the Gaza Strip coastal zone. Despite the high pollution level in the seawater of the investigated area, the findings confirmed the feasibility of obtaining reasonable accurate bathymetric maps.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一种形成频谱段图像的方法,这种图像记录了相应地物的纹理信息。初步试验表明,在空间遥感中,这种频谱段图像是一种有用的数据源。  相似文献   

20.
崔竹沅  刘刚  奚萌 《北京测绘》2015,(6):141-142
潮间带作为海陆交互作用的区域一直是测绘中的困难地带。本文是对潮间带水深地形测量中人工测量方法的探讨,利用单波束结合杆测方法获得实时水深数据,利用DGPS进行定位,通过水位改正和声速改正最终获得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