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省伊通—舒兰火山群位于我国吉林省中东部,沿北东向伊通—舒兰断裂带分布,是我国少见的玄武岩穹丘式火山类型的地质遗迹。经长期的风化侵蚀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貌类型景观。火山群在地质构造、成因机制、地形地貌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伊通—舒兰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火山地质科学研究的独特性和科学性,可为研究火山喷发后的周边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供游人欣赏、休息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东北吉林省中部,一片开阔低平的洼地内,分布着八座拔地而起的孤山。远远望去,排成两列;北列有尖山(包括万宝山、菜山等)——莫里青山——马鞍山——横头山;南列是小孤山——大孤山(包括东小山)——西尖山——东尖山,这就是著名的伊通火山群,见图1。 这八座孤山,有的是火山喷发的熔岩,经侵蚀而成的火山锥,有的尚保持火山口地貌景观,有的显示出火山颈锥的特点。它们沿北东方向展布,延长约50公里,又具有北西方向双双对应排列之势,宽约10公里,单个火山锥面积一般不  相似文献   

3.
伊通火山群位于松辽平原东缘伊通断裂带内,沿其两侧近平行的主干断裂构成南北两条串珠状分布的新生代火山带,形成雄伟壮丽的火山地貌景观。本文试图通过对伊通火山群玄武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与所含上地幔包体的成因联系探讨玄武岩浆起源。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伊通地区白土山组地层的重新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新民 《吉林地质》1990,9(1):69-73
伊通火山群周围分布的砂砾石层定为第四系早更新世白土山组,通过对大孤山、西尖山采用K—Ar稀释法测定,分别为8.70Ma、20.80Ma;该地层孢粉组合以栎、榆、桦属花粉占优势,松柏类花粉含量较高,为阔叶混交林带植被环境。故应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水曲柳组。  相似文献   

5.
伊通火山群是以新生代火山地质环境为主形成的自然形态、自然环境系统,在火山地质构造、成因机制、典型岩石露头、地形地貌等方面有其自己的特色。因特殊的火山成因机制被火山学者命名为"伊通型"火山,所在区域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省级地质公园。伊通火山群地质遗迹具有火山地质科学研究的典型性和科学性、可供游人欣赏和休憩的自然性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6.
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华北克拉通北缘,大体上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与华北克拉通—中亚造山带界线交汇区域,行政区划上属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该火山群周围发育大量的新生代地堑盆地、活动强烈的断层以及广泛分布的火山岩。火山群西侧是新生代河套断陷盆地,东侧是上新世—第四纪商都盆地。区域内EW向断层与NNE向断层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火山群周围有大面积分布的晚渐新世—第四纪形成的集宁玄武岩(汉诺坝玄武岩)。长期以来,乌兰哈达火山群被归入集宁玄武岩;近年来,这一火山群中陆续发现晚更新世—全新世火山活动的证据,逐渐成为火山研究的热点。乌兰哈达火山群由8座火山组成,即红山、火烧山、那明山、北炼丹炉、中炼丹炉、南炼丹炉、黑脑包和北尖山。这些火山大多具有多个火山口和锥体,共由20个火山锥组成,其中包括17个火山渣锥,3个熔岩锥。12个火山渣锥底部直径为60~160 m,另外5个渣锥底部直径为300~680 m,熔岩锥底部直径为70~90 m。这些火山锥形成NE和NWW两个线性排列。初步的火山岩K-Ar测年研究表明,红山、火烧山和黑脑包3个火山形成于0.22~0.36 Ma,属中更新世晚期。其他火山的风化程度明显较弱,尤其是北炼丹炉、中炼丹炉、南炼丹炉和北尖山,这4座火山保存着较为完整的锥体,熔岩流表面裸露,喷气锥、绳状熔岩、结壳熔岩这些熔岩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地质景观得以保留,表明它们形成时代较晚,推测火山喷发时代在晚更新世—全新世。由此推断乌兰哈达火山群有早晚两期火山活动:中更新世晚期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NWW走向的乌兰哈达—高勿素深断裂附近,火山喷发规模较小,喷出熔岩也相对较少;而晚更新世—全新世喷发的火山主要在NE走向的线性排列上,这一规律连同新发现的NE向的喷发裂隙支持在这一方向上存在断裂构造。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区域上NE向的主压应力作用在NWW走向的乌兰哈达—高勿素深断裂上,使其形成左旋逆走滑,并衍生出NE走向的张裂,这些NWW走滑断裂与NE张裂一起控制了乌兰哈达第四纪晚期火山活动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矿水的价值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连池火山群以其奇异的火山地貌和神奇的矿泉水而闻名,被誉为火山博物馆。本文论述了该火山群地质地貌特征、矿泉水的形成条件、赋存状态及类型,以及在科研、教学、旅游和医疗等方面的价值。指出了近年到受不同程度的毁环及原因,提出了治理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高压巨晶分布比较广泛,它们常与二辉橄榄岩包体伴生。研究这些巨晶,对了解玄武岩浆形成和演化历史,解决深部成岩作用和岩浆结晶分离过程具有很大意义。伊通火山群[1]含上地幔包体的玄武岩火山锥普遍含高压巨晶,它们是普通辉石、钠透长石和铁黑云母。小孤山火山锥含巨晶达1%,为钠透长石和普通辉石组合,尖山火山锥含巨晶2%,为钠透长石+普通辉石+铁黑云母组合。大孤山东山、  相似文献   

9.
东小山火山遗迹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盆地东缘,火山活动产物,玄武岩同位素年龄5.46±0.32Ma,为著名的伊通火山群成员之一(图1)。伊通火山群的火山机制,以往研究者多认为具火山口构造的火山锥和剥蚀后的火山颈,有的则认为可能是大面积熔岩被剥蚀后的残  相似文献   

10.
龙岗火山群的形成与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岗火山群位于龙岗山脉中段,处于阴山——天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延部分的北缘与新华夏系第二巨型隆起带的交汇部位。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构成了东西走向的火山口带。龙岗火山群主要为中心式喷发,其中个体较大,地貌反映明显的火山口达164个之多。远望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岩流方向、期次清晰可辨;俯瞰群集的火山锥景观,分布方向、机制井然有序。该火山群正处青年时期,火山地貌明显,火山锥多数保持完整,为我们今天研究龙岗火山群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宽甸火山群地质遗迹的地质特征与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宽甸地处营口-宽甸古隆起东部北缘,在距今0.12~8 Ma间,火山多次喷发留下了特殊的火山群地质遗迹.宽甸火山群的多期喷发,产生多种岩石组成的火山岩,火山岩中含有大量上地幔橄榄岩包体与丰富的巨晶矿物以及特殊的火山群地质地貌具有追溯地质历史的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的地质遗迹及其保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地域辽阔,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包括各种岩溶、丹霞、火山、冰川、海蚀、花岗岩奇峰等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典型、连续的地质、地层剖面和构造形迹,丰富多样的古生物化石等.如桂林岩溶地貌,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地貌,广东仁化、江西鹰潭等丹霞地  相似文献   

13.
伊通火山群地区“白土山组”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 ,随着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 ,伊通火山群地区新生代地层断代问题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对重新厘定过去东北泛称下更新统“白土山组”地层的年代找到了突破口。通过火山岩年龄的测定、火山岩与“白土山组”接触关系及孢粉组合的研究 ,确认伊通火山岩群地区的“白土山组”的地质时代为新近纪中新世 ,与松辽平原中心的“白土山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磐安大盘山省级地质公园是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尖山-夹溪省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区内生态环境优美,地质遗迹资源丰富,是地质科学研究和旅游观光游览的绝佳目的地。公园由尖山-夹溪园区和盘山-花园区两大园区组成,拥有各类地质遗迹资源58处,主要类型有流水侵蚀地貌、火山岩地貌、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伊通火山群位于郯庐断裂带北部的伊舒地锈内,根据前人的研究工作,该火山群岩石为中新世时来源于软流圈的碱性系列玄武岩[1,2].同时,该火山群含有大量的橄榄岩捕虏体,为深入研究东北地区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成凶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伊通火山群中的西尖山((21.0±0.65) Ma)和东小山玄武岩((5.46±0.32) Ma)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两处玄武岩均为OIB型,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地幔,地壳混染与结晶分异的程度微弱。西尖山火山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不含地幔岩捕虏体,岩浆起源深度为70~100 km,SiO2、Al2O3、Na2O含量较高,属钠质碱性岩;东小山火山岩为碧玄岩,含较多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岩浆来源深度大于100 km,MgO、TiO2、CaO、K2O含量较高,属钾质过碱性岩。岩浆来源深度的不同是造成两处玄武岩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部(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是我国第四纪火山最主要的分布区,火山活动主要沿松辽盆地东西两侧分布:东侧沿郯庐断裂带及其以东到中朝边境,自北往南有镜泊湖(小北湖)火山群、长白山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宽甸火山群等;西侧主要沿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至中蒙边境,自北往南有北部诺敏河火山群和绰尔河—哈拉哈河火山群,中部阿巴嘎火山群和达里诺尔火山群,南部大同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整个火山带延伸上千公里。该重力梯度带以西的第四纪火山占中国东北部第四纪火山活动的半壁江山,主要由单成因火山组成(个别达亚布里尼式),少则几十座,多则200余座,如阿巴嘎火山群向北延入蒙古达里干加,构成亚洲东部面积最大的新生代火山区。昙花一现和打一枪换个地方可以形容上述单成因火山之喷发特点,由于年代新和免遭后期的改造与破坏(人为破坏除外),它们大多保留了较好的火山锥体和火山地貌特征,成为第四纪火山之重要地质标志。上述火山活动延续到全新世,成为我们开展活动火山监测与研究、探讨大陆内部火山活动构造背景与成因机制的理想场所,它们所带来的深部信息(火山岩及其尖晶石橄榄岩和石榴石橄榄岩捕虏体),还是我们获取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和华北克拉通与兴蒙造山带南北两个大地构造单元岩石圈差异演化的重要窗口(樊祺诚等,2015)。火山岩和地幔橄榄岩捕虏体的研究表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东西两侧与南北方向上岩石圈性质均存在差异(徐义刚等,2006;赵勇伟等,2012;Zhao et al.,2014;陈生生等,2012;樊祺诚等,2008,2015)。地球物理探测资料也显示,太平洋板块的西向俯冲触发软流圈的上涌,并且部分岩浆可能起源于处在地幔过渡带(~600 km)的停滞板块(Zhang et al.,2012),横向上已经到达重力梯度带附近(Zhao et al.,2011;Li et al.,2013)。新近从华北克拉通西部北缘与兴蒙造山带南缘接壤的乌兰哈达玄武岩的元素和同位素示踪,均显示其岩浆源区橄榄岩具有碳酸盐化的趋势,不能排除碳酸盐化熔体的贡献,是否与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所携带的沉积物或流体有关还待证实(Fan et al.,2014)。毫无疑问,太平洋俯冲板块向西俯冲对中国大陆之下软流圈与岩石圈的影响,势必在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山岩中留下印记,需要地质、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的协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构造控制及火山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祥 《世界地质》1999,18(2):23-29
东北地区的新生代火山、火山岩主要沿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带,其次沿北西向断裂等分布,这是由东北地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所决定的。42.4Ma以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W转为NWW,这与我们研究的断裂带内,由断裂、节理求得的主压应力方位转化是吻合的。在伊通—依兰断裂带内,前第三纪主压应力σ1平均方位SE122°,第三纪以后,主压应力σ1方位转为98°。因此,新生代特别是渐新世以后,在近东西向最大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使得东北地区已存在的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发生右旋扭动,在右旋扭动过程中将这些断裂拉开,逐渐演化为走滑拉伸裂陷盆地或裂谷盆地,同时为岩浆上升提供了通道。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俯冲,东北地区4个活火山群(即长白山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和镜泊湖火山群)中的活火山都有再次爆发、造成灾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三维建模和电子地图的基本理论,根据地质公园的特点,利用ERDAS实现大面积区域三维可视化,并结合3DS MAX丰富的建模技术及强大的动画制作功能,在地质景观演化方面做了初步探讨。采用“超地图”的形式来组织各种地图数据以及超媒体相关信息,从内容结构设计及特点进行论述,实现了伊通火山群的三维电子地图,展示出“伊通型火山”的特点。为科研、科普和旅游提供了方便、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拓宽了电子地图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电子地图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新立屯钼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提出了在伊通—梅河口一座营一带分布的华力西—燕山期花岗岩区寻找钼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