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前,一种用于水深测量和船舶导航的H/HCSOO4A型回声测深仪,在七二六研究所研制成功,并通过由海军装备部门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上海联合主持的产品设计鉴定。 这种量程为1000/2000m的测深仪,采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国内技术领先的、新型的H/HCSOO—D型回声测深仪,日前在七院七二六研究所研制成功。这种用于大中型水面舰船助航和对中、近海水深测量的回声测深仪,最大测量深度为1 000m,其重量比原型的轻一半,成本也比原型减少20%。 为跟踪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先进技术,体现技术创新,以适应用户新的需求,七二六所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3.
SC—Ⅳ型测深仪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千米测深仪。该型仪器测深精度高、功能较完善,但电路比较复杂。因而出了故障后,一时很难查出故障发生的准确部位,通常我们是先根据故障现象,结合仪器的方框图和信号的来龙去脉来优先确定更换的备件板;找出故障板后,再参照该板各部分电路  相似文献   

4.
回声测深仪是一种测量仪器,其精度和稳定性必须定期检定。测深仪精密数字校准仪就是解决测深精度的调试校准的专用仪器设备,设计新颖、性能稳定、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可直接与各种测深仪连接,在测深仪全部可用测深频率(4~260KHz)、声速(1400~1600米/秒)、量程(0.5~12000m)范围内,模拟实际测深中回波的情况,为测深仪提供了检验、维修及校准等工作急需的专用设备和技术保障,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SDH—13A型测深仪自1990年装备部队以来,由于无相应的配套检测仪表,所以在仪器修理和长期使用后,其移相精度和校准脉冲宽度无法实时检测和校准;同时该机无数字信号输出,因而不便于实现水深测量自动化。针对这种状况,我们研制了DC—1A型多功能数显接口。 该型接口可作为SDH—13A型测深仪的水深显示器使用,亦可用作SDH—13A型测深仪的专用测试仪表,还可作为水深转换接口,以便将SDH—13A型测深仪与Falcon—Ⅳ型微波测距/定位仪或水深测量自动化装置连接起  相似文献   

6.
程峰 《海洋测绘》2002,22(4):55-57
分析了影响CS-12000型回声测深仪回波信号中断、深度显示不正常等现象的因素,提出了海上测量中常见故障的检修程序及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ODOM公司是国际上著名的测深仪生产厂家。1993年,该公司开发了多波束测深仪,并把PVDF换能器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换能器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海洋地貌测量技术的发展,并以其多波束测深仪所采用的PVDF条带换能器技术为例,从理论及实验两方面,阐述了PVDF换能器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仪与ms─48型(英国产)回声测深仪在长江三峡河段的同步测验,对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仪的仪器性能、测深精度、智能化程度以及整机可靠性进行了综合检验。检验结果认为,CS—500型智能回声测深精度优良,自动化程度高,是目前取代普通回声测深仪在长江三峡河段测深的新一代测深产品。  相似文献   

9.
当前的港口及重要航道扫海测量,多用四波束洲深仪施测。与以往的软式扫海具扫测相比,前者的精度、效率和经济效益均高于后者。鉴于进口的四波束测深仪价格较贵,而国内还暂无厂家研制和生产,本人提出在国产SDH—13A型测深仪的基础上,研制单频四波束测深仪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曹永和 《海洋测绘》2001,(4):55-56,32
1 问题的提出 在沿岸水深测量中,舷挂式换能器的安装和拆卸是每天测量工作前、工作后必须做的一项工作。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使用的Ⅲ型、Ⅳ型测深仪,还是8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的SDH-13型测深仪,一直沿用传统的换能器固定方法,一般称之为“插销”法。即在测量船右  相似文献   

11.
刘冲  罗宇 《海洋测绘》2019,39(2):50-53
常规波束形成技术以其稳健性好、计算量低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空间分辨率受阵元个数限制,不能突破瑞利限。因此,常规波束形成技术应用于高精度浅水多波束测深仪时,存在空间分辨率不足和旁瓣干扰等问题。对比研究了最小方差无失真(MVDR)及多重信号分类(MUSIC)波束形成在浅水多波束测深仪中的应用,给出了浅水多波束测深仪的常规波束形成、MVDR和MUSIC处理方法,并结合能量法和相位法两种底检测测深算法,处理了iBeam8120浅水多波束测深仪外场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东海预报中心为海军某气象台部分官兵开设了为期一个月的技术培训班,义务为官兵们讲解业务技能,为强化国防科技力量做贡献,受到了驻军部队的好评。此次培训,中心的高级技术人员结合多方面的业务知识,通过演示、讲课等多种形式,讲授了较为先进的预报模式和信息处理系统的各项新技术手段,为提高海军官兵的预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磁珠富集和PCR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得到12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每个位点的观测等位基因数为2—1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339—8.8063个;观测杂合度(Ho)为0.0333—1.0000,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525;期望杂合度(He)为0.0333—0.9020,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866;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0320—0.8680。所有位点中,有8个位点属于高度多态位点(PIC0.5),SC1-5和SC4-6属于低度多态位点(PIC0.25);经Bonferroni校正后,无显著偏离哈迪-温伯格平衡的位点;连锁不平衡检验结果表明,位点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此外,分析了这些引物在近缘种长竹蛏(Solen strictus)、大竹蛏(Solen grandis)和小刀蛏(Cultellus attenuatus)的通用性情况,结果显示:长竹蛏中,位点SC1-4、SC2-8、SC3-1、SC3-14表现出了高度多态(PIC0.5);在大竹蛏中,位点SC3-4、SC3-7、SC4-6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PIC0.5),SC2-9为低态位点(PIC0.25);在小刀蛏中,位点SC1-7、SC2-9、SC3-4、SC3-14表现出了高度多态性(PIC0.5),SC4-6为低态位点(PIC0.25)。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回声测深仪校对法比对作了分析研究。针对海测部队使用的SDH—13A型浅水精密测深仪无水听器比对功能,提出了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水听器校对方法。根据此法,有关人员自己动手即可完成对原型仪器的改装。这种方法还可推广到具有类似收发转换电路的测深仪上。  相似文献   

15.
双频测深仪测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钧  万军  施卫星 《海洋测绘》2008,28(6):70-73
随着国内用户对测量要求的提高,双频测深仪在水深测量、航道勘测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测深仪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双频测深仪的工作特点,介绍并分析了双频测量时的一些现象,为更好地使用双频测深仪进行测量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迅速发展,回声测深仪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技术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结合,使测深仪一改其单一的旧“面孔”,人机操控显示界面、结构组成呈多样性。详细介绍了最近研制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数字测深仪的结构和组成、采用的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试验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应用声速仪对测深仪改正精度的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HY1200声速仪对SDH-13D测深仪进行声速改正后的测深精度进行了测试,介绍了测试的设备、方法及测试步骤。试验结果表明,实际声速置入测深仪对SDH-13D测深仪进行声速改正,简捷可靠,切实可行,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SDH-13D测深仪的测深精度,而且提高了测深改正精度。  相似文献   

18.
关致和 《海洋测绘》2002,22(5):45-45
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与无锡海鹰加科公司协作研制的HY12 0 0系列声速剖面仪 ,于 2 0 0 2年 8月通过海军装备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声速剖面仪是一种测量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的精密水声仪器。它采用环鸣法直接测量声信号在固定距离内的传播时间得到声速 ,同时通过温度及压力传感器测量温度和垂直湿度。能快速、有效、方便地为测深仪等声纳设备校正测量误差 ,提供实时的声速剖面数据。该系列声速剖面仪有两个类型 :A型为电缆式 (水深 10 0m以内 ) ,可选计算机或掌上机作为水上终端 ;B型为自容式 (2 0 0m ,可扩展 ) ,内装不挥发存储器 ,可存…  相似文献   

19.
天津港适航浮泥扫海测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辉 《海洋测绘》2004,24(5):27-28
为解决港池和航道浮泥层的适航水深利用,实施了四波束双频测深仪和机械扫海具相结合扫测,试验结果表明可有效进行适航浮泥层的全覆盖测量。同时介绍了专门研制的轮轴拖曳式浮泥着底扫海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钧  雷东  张宝利 《海洋测绘》2006,26(1):68-70
显控电路在现代精密测深仪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它是与测深仪的用户直接发生联系的部分。显控电路是否完善友好直接影响用户的第一印象。以HY1620双频测深仪为例,介绍显控电路的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