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区域化探数据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可用于浅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笔者系统研究了浅覆盖区水系沉积物化学成分与基岩化学成分的关系,利用水系沉积物氧化物成分,以区域岩石化学成分为约束,提出了基岩化学成分推断方法;根据水系沉积物与其矿物化学成分间质量平衡关系,提出了基岩矿物组成推断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化学推断地质图的编制方法,并在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进行了试验,地质调查和钻探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充分利用区域化探资料,提取地质填图信息,是提高浅覆盖区地质填图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东北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物化探信息协同辅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东北浅覆盖区地质露头少、填图效率不高、精确度和准确度较低的问题,开发了物化探信息协同辅助技术并应用于地质体类型的识别。在以覆盖层较薄、面积广大、物理风化为主、土壤位移较小为特点的东北森林沼泽浅覆盖区,利用土壤化学成分和航磁信息识别下伏地质体是可行的。基于这一前提,可将指定研究区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统计单元,在各单元内,通过数学统计方法产生众数、宽度、变化频率、偏度、峰度等航磁特征参数并将其标准化,将化探指标酸度、碱度、钙含量、铝含量、钙镁含量、硅铝含量、镁铁含量、微量元素含量等特征参数标准化;然后采用逐级分类的方法,每级选择有效的物化探特征参数,在当前级别上实现单元划分并将数据分为不同数据集,在下一级别划分时重新有针对地选择参数,分别对各数据集进一步分类,直到分类结果对应较明确的地质填图单元,并最终编制出解译图。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某典型森林沼泽浅覆盖区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将结果与已知地质信息比对分析,认为地质体单元识别结果与已知信息基本吻合,使得地质体类型识别更精确,边界更清晰,可为区域地质研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表的浅覆盖,给区域地质填图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从磁法测量与放射性测量对于不同岩性的磁化率与放射性含量差异出发,讨论了不同填图单元的放射性测量曲线与磁测曲线的形态符合关系,并通过实测剖面的分析,得到大兴安岭火成岩区不同填图单元磁测异常形态与放射性测量异常形态的符合关系,可用来快速确定浅覆盖区下填图单元边界,从而减小槽探工程.  相似文献   

4.
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面伽马能谱测量作为地质填图的辅助手段用于浅覆盖区是一种新的尝试。通过野外实测剖面,分析了地面能谱测量在浅覆盖区进行地质填图的可能性,并使用圆滑处理手段束消除局部干扰,同时还分析了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在大兴安岭地区进行岩性划分的能力,为区域地质填图提供了一种高效、轻便、快速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如何"剥离"盖层,以获取盖层下伏基岩地质(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化信息是开展成矿带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的重要研究内容.结合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场特征,梳理了填图区与基岩地质填图有关问题,在填图区岩石物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1:5万重力、磁力和激电(IP)测量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多参数互约束解释技术和钻探验证约束技术"剥离"盖...  相似文献   

6.
在阿尔泰高纬度冰碛物等覆盖区,通过分析岩石磁性资料,调查区岩石磁性差异明显,初步建立地质体磁异常识别标志,磁场划分为三大区,Ⅰ-1高平稳场区与黑云花岗岩体对应,Ⅰ-2高跳跃场区反映了志留纪深变质岩区的分布,Ⅱ中等平稳场区对应二云母花岗岩,Ⅲ低磁场区是震旦系—下寒武统弱—无磁的浅变质岩的反应;推断北西、北东向两组隐伏断裂构造8条,为本区构造格架的建立提供了物探依据,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覆盖区辅助地质填图效果良好,在实际地质填图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剥离”盖层,以获取盖层下伏基岩地质(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化信息是开展成矿带浅覆盖区地质填图的重要研究内容。结合区域地质及地球物理场特征,梳理了填图区与基岩地质填图有关问题,在填图区岩石物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1:5万重力、磁力和激电(IP)测量数据处理分析,采用多参数互约束解释技术和钻探验证约束技术“剥离”盖层,进而获得杜热一带覆盖区下伏基岩地质图,并提出以“穿透性”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重磁电)为先导,融合地质、地球化学、浅钻为一体的综合调查技术。在填图区新识别隐伏岩体43处(包括中酸性岩体18处,中基性岩体21处, 基性—超基性岩体4处),划分主要断裂构造22条,进而划分出阿尔曼太-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北部萨吾尔—二台古生代复合岛弧带和南部谢米斯台-库兰喀孜干古生代复合岛弧带3个三级地质构造分区;划分出奥依达格-吉勒库木铜金钴、铬铁矿找矿远景区1处,圈定找矿靶区4处,其中位于阿尔曼太-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西延带的浅覆盖区玉塔斯铜金钴找矿靶区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通过地球物理解译和钻探验证,成功预测并新发现准格尔北缘盆山结合带扎河坝-阿尔曼太蛇绿混杂岩带向西部浅覆盖区延伸。杜热一带浅覆盖区基岩地质填图效果表明,开展成矿带浅覆盖区基岩地质填图可为区域构造环境、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和找矿靶区预测提供重要基础地质和矿化蚀变信息。  相似文献   

8.
利用钻探可连续取心的技术特点,可查明第四系地层序列,控制基岩顶面埋深与起伏、验证推测模型、研究地质构造、圈定地质体间的重要接触关系,服务于填图。通过浅钻技术在敖汉旗四图幅覆盖区填图中的应用,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荒漠草原浅覆盖区填图的钻探技术方法组合,并归纳出利用浅层钻探技术开展覆盖区填图的技术操作要点,为相似景观区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高精度磁测是地质调查和找矿时的一种综合物探方法,可在地质填图中得到应用。青海玛沁地区大面积为第四系覆盖区,调查区岩石具有一定的磁性差异。通过大量岩性标本磁性测定统计,将磁场划分为正磁异常区、正负伴生磁异常区、负磁异常区,来反映不同地层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地面高精度磁测在浅覆盖区辅助并指导地质填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文斌 《物探与化探》2004,28(4):283-286
介绍了在新疆东天山地区进行地质填图——区分岩性、划分岩浆岩和构造等方面的工作成果。上述成果是在大比例尺高精度航空物探综合测量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和野外地质—物化探综合调查取得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 查明城市浅表地质结构特征,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开发区建设、地质灾害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无损、抗干扰能力强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在提供城市地区地下地质信息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研究方法】 为了支撑成都市浅表的三维地质填图工作,本文应用11种新、老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展了成都市浅表地质结构的探测研究。【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1)地质雷达对于近地表的地层结构成像、建筑结构识别分辨率较高;(2)瞬态面波、混合源面波、三分量频率谐振法对50 m以浅的地质结构识别能力强,分辨率很高,但探测深度有限;(3)微动勘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对50 m以浅的地质结构分辨率较高,但深部分辨率一般;(4)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抗干扰能力强,施工效率高,50 m以浅分辨率较高,50~200 m深度范围内分辨率一般,对膏岩泥岩有较好的识别能力;(5)半航空瞬变电磁可弥补了常规物探方法无法进入特殊场地施工的不足;(6)浅层地震勘探对于浅地表50~300 m深度范围内的砂泥岩互层的变化特征和断层结构特征效果较好,配合自然伽马曲线,可有效识别砂泥岩的岩性界面;(7)音频大地电磁可有效识别成都平原深大断裂的空间分布形态。【结论】 综合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优缺点,建立了成都市浅表地质结构的地球物理组合探测技术方案,以期能为今后的城市浅表地质结构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的支撑体系之一。数字填图技术是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使得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输出等全流程信息化得以实现。文章针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应用最新的数字填图系统平台,总结出一套简明实用的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方法:首先,优选符合地质调查精度要求的数据源,并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而后,运用数字填图技术系统中DGSGIS工具下载、配准所选取数据源影像作为地理底图;最后,使用数字填图系统建设完成地质调查项目空间数据库。该方法技术流程简洁、实用性强,对地质调查项目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浅覆盖区特殊的地质景观,传统找矿方法难以直接获取地层、岩体、构造、矿产(化)等地质体信息,造成地质认识水平整体不高,最终影响找矿效果。本文以大兴安岭中北段东坡马场沟一带找矿工作为例,探讨利用物化探方法(地面高精度磁测、极化激发法、土壤测量)解译断裂构造、圈定岩体及矿化蚀变带、大致判别矿产种类,逐渐缩小找矿范围,最终查明矿(化)体的位置,发现金矿点1处、金矿化点2处、铅锌银矿点1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应用土壤地球化学资料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实例,其中包括判断下覆岩性、圈定构造、地层对比划分等问题,阐述了在解决地质问题中的地球化学原理和应用条件,介绍了如何利用残积晕在浅覆盖区、干旱草原区、热带雨林区扩大地质填图的基岩出露面积,识别推断下覆地层岩性;通过残积晕和上置晕推断隐伏构造;通过地球化学建造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认为在矿产地质调查中充分利用地质调查区的化探资料,是可以提高地质填图质量的,并有助于解决常规地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地质与化探的结合也可以提高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1∶25万—1∶5万区域地质调查积累了海量地质数据,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基础地质数据适时更新编制小比例尺(1∶50万—1∶500万)地质图,及时、客观地反映最新地质调查成果,给地质编图工作者提出了严峻挑战。充分利用地质、制图、数据库等多元知识构建地质编图模型,支持计算机对岩石、地层、地质构造等地质实体及其复杂关系的智能识别,有效取代地质编图人员对地质要素综合、属性继承与更新、制图输出等的处理决策,通过图元与属性联动,最终形成图库一体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以编图知识提取、模型构建为重点,对智能地质编图技术进行了探索,并通过青海省东部1∶50万地质图智能编制实践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编图知识和构建的模型符合智能地质编图要求,智能地质编图技术能够大大提高从中大比例尺到小比例尺地质图缩编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PRB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体界面、残留顶盖界面、俘虏体界面等6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面的构建时应先创建模型的边界面(DEM面、模型的底界面、模型的四周边界面),再建断层面,最后按地质体新老顺序依次构建其他地质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时应遵循"野外路线数据为主要数据,地下地质数据为约束数据"的原则。该方法建立的地质界面与地表填图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都能够完全吻合,建立的地质界面精度高且美观,但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但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参考与约束。建模单元可以与地表填图单元相同,也可以进行少量的合并,模型可达到的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取决于野外填图路线数据的精度和数量,尤其是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和有效产状的精度和数量。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在野外路线填图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条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B)都具有有效产状,在地质界线产状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适量增加产状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