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精复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28/32),高于对照组的59.37%(1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BMI、FBG、2hPG、HbA1c、FINS、HOMA-IR、TC、TG、LDL-C、H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精复方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可以缓解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血糖、血脂,改善胰岛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治疗重症监护室(ICU)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疗效。方法:将ICU发生ADD、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型的患者86 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 例。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与双歧杆菌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腹泻程度积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7%(38/43),对照组为60.47%(26/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腹泻程度积分、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芩连汤能提高ICU ADD患者免疫功能,从而改善腹泻程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观察白虎加人参汤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围比、血压(SBP、DBP)、血脂(TC、TG、LDL-C、HDL-C)、血糖(FBG、2hBG 、HbA1c)及血清同型丰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25/30),对照组为70.0%(21/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BMI、LDL-C、HDL-C、FBG、2hBG 、HbA1c、Hcy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的BMI、DBP、LDL-C、HDL-C、FBG、2hBG 、HbA1c、Hcy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虎加人参汤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及糖脂代谢,且能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4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干预。观察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结果:2组干预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LDL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个体化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儿童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加用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表现持续时间、主要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头翁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灌肠治疗儿童感染性腹泻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及饮食、运动、糖尿病健康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加快糖、脂代谢,保护肾功能,从而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UC大肠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但2组分别只有44、45例完成观察)。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头翁汤灌肠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积重程度积分(Mayo积分)、内镜下肠黏膜病变程度评分(Baron评分)、黏膜损伤程度(Geboes指数)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Mayo积分、内镜Baron评分及Geboes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多,且治疗组减少、增多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能够显著改善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肠黏膜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美多巴对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并基于“脑-肠-微生物轴”理论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综合疗效、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Ⅱ、UPDRSⅢ评分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5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改善情况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可改善肠道菌群情况,对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疗效,其对肠道菌群的改变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DKD)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DKD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胱抑素 C(Cys-C)]及中医证候积分,评定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3.33%(50/60)、91.67%(55/60),对照组分别为75.00%(45/60)、78.33%(47/6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改善程度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后自行缓解。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血、尿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合附子理中丸加减方可有效缓解DKD脾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及尿蛋白含量,保护肾脏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白术散联合度拉糖肽治疗气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 例气阴亏虚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15 例予度拉糖肽治疗,治疗组18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白术散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功能指标[包括空腹C肽(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体质量指数(IBM)],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17/18),对照组为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FBG、2hBG、HbA1c、BMI、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C-P水平及HOMA-β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后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33.3%(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白术散联合度拉糖肽治疗气阴两虚型T2DM临床有效,可显著减轻患者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利于血糖平衡,并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血脂各项观察指标及对照组FPG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血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味健步汤加味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治疗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93例阴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2组患者在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上基本保持一致,对照组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口服羟苯磺酸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味健步汤加味口服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神经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FPG、HbA1c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味健步汤加味联合豨莶通络液足浴能明显改善阴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40例UC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主要肠道菌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目均明显上升,而有害菌群(大肠埃希菌)数目明显下降,且治疗组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痛泻要方可有效改善UC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纠正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3月,由2名评价员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采用Cochrane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偏倚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5篇RCTs,共1323 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OR=3.77,95%CI(2.61,5.45),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OR=0.43,95%CI(0.21,0.90),P=0.02],复发率较低[OR=0.16,95%CI(0.05,0.50),P=0.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UC较单纯西药治疗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化痰法对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6 例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以健脾祛湿化痰法组方的中药汤剂,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肥胖评价指标[体质量、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2组肥胖评价指标及糖、脂代谢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祛湿化痰法治疗脾虚痰湿型代谢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减轻体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对代谢综合征(MS)中医痰湿体质患者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4 例MS痰湿体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降压、降糖、调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针灸隔天治疗1次,以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组FPG、2hPG、HOMA-IR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可以有效调节MS中医痰湿体质患者的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排空时间及血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28/31),对照组为77.42%(2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排空时间、各项血糖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胃排空时间,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方联合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洛他唑片联合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变化及血管病变积分变化。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50.00%,对照组为2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怕冷、皮温低、间歇跛行及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2组间歇性跛行及疼痛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hPG、GSP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2组GSP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减方治疗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疗效较西洛他唑片治疗为优,值得进一步探究其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肾益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Ⅳ期DN患者96例分为2组,每组各48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益康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口干咽燥、腰腿酸痛、肢体浮肿、疲倦乏力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N、Scr及UAE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益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Ⅳ期DN患者,能进一步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部血管斑块大小以及安全性。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47/50),对照组为72.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TC、TG、LDL-C、CRP、HCY、IMT、斑块大小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组间比较(除TC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桃红四物汤合七味白术散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IMT水平,缩小颈部血管斑块,从而达到预防和减缓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