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百合固金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火旺型初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92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 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痰结核菌转阴情况、临床症状及病灶范围、空洞个数;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65%(44/46),对照组为76.09%(35/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周,治疗组痰结核菌转阴率为86.96%(40/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70%(4/46),对照组为41.30%(19/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百合固金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有助于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能使痰菌转阴、病灶吸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肺结核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和分析2组患者流行病状态、临床特征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年龄、是否本地、是否初诊、症状、痰涂片结果、肺外结核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性别、职业、肺野受累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年龄、是否本地、痰涂片结果、肺外结核、血糖控制情况、结核类型是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观察组治愈率、治疗中断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或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其独特的临床特征,治疗无效或病死率也较高,应加强预后影响因素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的变化,评定2组临床疗效及血压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疗效满意,优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复发率为41.67%,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尿道刺激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阴道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方案合缬沙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方治疗。对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脂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24h尿白蛋白排泄率、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有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兜金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阻肺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10 例风痰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 例。对照组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信必可)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兜金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 d。治疗结束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咳嗽、咳痰、胸闷、气促、气短、自汗、易感冒)积分、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功能残气量(FRC)]。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00%(44/55),总有效率为96.36%(53/55);对照组分别为49.09%(27/55)、76.36%(4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各项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兜金汤可以显著提高风痰阻肺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痰浊阻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治疗,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血脂各项观察指标及对照组FPG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养阴降浊汤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血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率的影响。方法:将9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温胃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Hp转阴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2%,对照组为79.1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p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汤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神经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并于治疗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比值(PGR)、胃泌素-17(G-17)、中医证候积分,2组治疗后Hp转阴率、内镜分级、不良反应以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2组PGI、PGR、G-17、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转阴率及随访期间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95.56%、6.98%,对照组分别为77.78%、25.7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Hp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可降低患者PGI、PGR、G-17水平,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与内镜下分级情况,提高Hp转阴率,并且具有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排空时间及血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28/31),对照组为77.42%(2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胃排空时间、各项血糖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胃排空时间,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自拟方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症状评分、FEV1%、FEV1/FV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好疗效,能改善肺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糖水平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湿热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症状改善及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FBG、2hPG、HbA1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肠杆菌、梭菌、双歧杆菌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湿热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蜀葵花干预2型糖尿病肾病(T2DKD)早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T2DKD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蜀葵花片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2 例,对照组脱落1 例。2组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eGFR、合并用药情况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UACR及UACR下降程度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蜀葵花可明显减轻T2DKD早期患者尿蛋白水平,该疗效不依赖于血压和糖脂代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越鞠丸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 例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饮食+运动)上,治疗组予加味越鞠丸治疗,对照组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86.67%(26/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糖、血脂、炎性因子、IgE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炎性因子、Ig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越鞠丸治疗糖尿病前期气滞痰阻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糖、调节血脂、改善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肾益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Ⅳ期DN患者96例分为2组,每组各48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益康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口干咽燥、腰腿酸痛、肢体浮肿、疲倦乏力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PG、2hP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但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UN、Scr及UAE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益康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Ⅳ期DN患者,能进一步改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湿醒脾汤治疗伤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伤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化湿醒脾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用药14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伤寒沙门菌血培养、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与治愈率治疗组分别为96.88%、78.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2%、3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身热不扬、小便短少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伤寒沙门菌血培养转阴例数自身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总数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化湿醒脾汤治疗伤寒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耳穴压丸对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干眼患者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性白内障合并干眼且预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单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耳穴压丸治疗。2组术前均治疗14 d,并于术前14 d,术后7、30、90 d观察比较干眼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2组自觉症状积分、BUT、SIt试验结果术后7、30 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耳穴压丸可以缩短合并干眼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泪膜修复时间,缓解患者干眼症状,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