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视频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内科护理教学及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整群抽样法选取2014级护理本科班为观察组(210人),2013级护理本科班为对照组(196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及大四临床实习过程中,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微视频为辅的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课堂多媒体授课结合临床带教实习。比较2组学生期末考核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让观察组学生评价微视频辅助传统教学的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及临床实习出科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多数学生表示支持微视频辅助传统课堂教学,赞同微视频可以促进重难点知识的内化(94.29%)、提高临床技能(98.10%)、激发学习兴趣(97.14%)、学习主动性(92.86%)和提高学习效率(95.24%)。结论:构建基于护士核心能力的《内科护理学》微视频教学资源库,是辅助《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实习的良好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中医经典学说是中医之根,对中医学术发展和临床诊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目前的教学模式现状来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建议在教学方法上开展多学科合作模式,包括采取中医经典教学理论与中医内科学具体病证相融合加深学生对具体病证的中医学认识、以完整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为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教学中围绕病案组合病因、病机、证候、治则、处方、施药、调护等多方面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对具体病证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在世界卫生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来华学习。但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教育模式等差异,国际学生在针灸临床技能学习中存在语言障碍、穴位多而难记、教学课时少等学习障碍,使众多学生未能学到中医针灸的精髓。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以下简称普陀医院)针灸推拿学教研室刘桂珍主任三十余年的国际学生带教经验,基于国际学生(短期班)针灸临床技能的学习障碍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穴位名称出发学习穴位,精选带教内容、确定带教重点,多形式带教、激发学生主动性等带教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PBL+LBL+CBL”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妇科常见重点疾病——异位妊娠教学为例,将2个外科班级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PBL+LBL+CBL”多元化教学方法及3D打印技术结合“PBL+LBL+CBL”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课堂结束后,对各组学生进行理论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理论考核单项及总分结果显示,3组学生对异位妊娠的病因病理、病变部位、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的理解明显优于1组学生,在对异位妊娠的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理解方面优于2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结果显示,3组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整合能力、学习效率、临床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培养项目中的评分均优于1组学生,在临床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项目中的评分优于2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PBL+LBL+CBL”多元化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医教协同是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一名合格临床医师的临床能力包括扎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临床思维、强大的动手能力。当今医学生的培养模式存在病房临床任务过于机械化,科室教学活动相对单一;门诊教学过程较快,学生难以消化;门诊与病房的教学未能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相对守旧;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热情较低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以医教协同为背景改进培养模式为:分流学生至下级医院;独立完成患者诊治工作;改良教师带教方式;树立主角意识;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合理分配门诊任务;结合线上教学;举办竞赛活动;建立多元化教学方式;完善监督体系。通过改革,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保证医教协同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提高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医经典课程的临床属性,决定了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注重经典,突出临床”。笔者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认为研究生阶段《伤寒论》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临证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加强原文记诵,深入理解原文内涵,开展专题讲座,介绍六经辨证诊疗思路、经方类方的临床应用、《伤寒论》治法及组方规律等内容,并通过名医医案选读、跟师随诊等方式,提高研究生阶段《伤寒论》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7.
《方剂学》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知识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将知识链理论引入《方剂学》教学中,便于学生对前期中医基础知识及同期或后期中医经典、临床知识链条进行梳理和整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本文从教学目标、绘制思路、绘制要求、取得成效等4个方面探讨知识链教学法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位一体”教学法在中医院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湖南省中医院实习的100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三位一体”法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带教。通过考核及问卷调查对2组学生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的实践技能操作、病例分析评分及考试成绩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理论知识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案例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及查阅文献能力得到提高的学生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位一体”教学法可提高本科护理专业学生理论水平、学习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学生的满意度高,是一种较好的临床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合CBL在中医内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实习的2012级中医学本科生4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观察组采用PBL联合CBL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比较2组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对学生、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学生为95%(19/20),教师为100%(20/20)。结论:PBL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在本科阶段论文写作能力,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研究对象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4、2015级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189份。其中学生对于论文发表及医学期刊具有初步了解,但深度不足;学生对于本科阶段论文发表的需求强烈,且态度较积极端正;学生对论文发表的规划能力具有一定欠缺,需专业培训。结论:目前对于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迫切,建议通过课堂训练、多专业团队协作、强化临床思维、增设选修课等多种模式进行论文写作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和运用素质,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运用。首先要改革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如做好课前准备,课程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方法。其次,要改革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方式。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骨伤科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种模式是提高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临床运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为高等院校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在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255人,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155人)和对照组(112人),分别采用BOPPPS与PDG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见习结束后进行期末考试和问卷调查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总成绩、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到课率实验组为95.56%,对照组为7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OPPPS教学模式结合PDG教学法能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及临床实践能力并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TBL(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SP(标准化患者)教学法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本科生临床操作和辨别能力及医患沟通技巧进行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诊断水平,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研究生开展微创骨科手术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2016级中医骨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2名为教学对象,其中2015级37名采用传统理论教学(传统教学组),2016级45名采用微创骨科教学(微创教学组),(包括传统理论教学、CBL教学、PBL教学、微创骨科手术视频教学和微创骨科手术操作培训),运用国际通行的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模式对2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考核。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微创教学组的合格率和优秀率更高,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OSCE各考核站点评分及考核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学生满意率微创教学组为75.56%(34/45),传统教学组为24.32%(9/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中,进行微创骨科手术教学,可使学生树立微创骨科手术理念,并有利于学生掌握和提高外科的基本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5.
防治学说是关于疾病预防、治疗原则的理论,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中心环节,蕴含着丰富的防病治病思想和传统文化知识。以术载道、以道驭术,教师在防治学说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情分析和课程教学规律,道术兼备、深化内涵,将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职业认同感,感悟文化和培养中医思维,对于实现“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目标和落实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而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医药研究生在中医人才队伍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中医院校提升综合实力、中医事业现代化发展、全民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当前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几点思考:思想上,应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传承中医文化精髓,浸染中医药研究生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奠定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上,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实现良好衔接;培养模式上,需融合理论、临床、科研、人文、交际于一体,重视医德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实现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科研兼备、实践能力优越的全方位、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专业的核心课,其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的医德医风有重要影响。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指导,联合思政教师,围绕家国情怀、抗疫精神、中医自信、职业精神、传统文化5条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初步构建了“中医诊断学”的思政素材库,并选择学生标准化患者(SSP)、临床案例等教学方法有机融入,辅以丰富的实践课堂。课程思政改革后,学生的思政素养显著提高,表明课程思政能更好地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本科生中医外科临床技能及激发本科生对中医外科兴趣的途径,为形成中医外科技能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反思本科生临床技能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疮疡外治法为例制定中医外科临床技能的操作指南,完善中医外治法实践课程。结论:通过单元知识融会和实践课堂的开展,规范操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不会动手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方剂学是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作为连接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中医学思维及多角度融会贯通能力的重要课程。本文以方之配伍、方之精变、方之效用及方之趣味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方剂学教学中实现融会贯通,而对方剂多角度、多层次、多环节的融会贯通,是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学改革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基本情况,以该课程中“子宫”一节为例,从理论讲授、实验教学、相关知识扩展来展开,在各教学环节中深入挖掘、提炼其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进行应用。理论讲授方面: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联系到要尊重、感恩、孝顺母亲;子宫的形态,引申出生命的状态是流动的、不断变化的;子宫的大小,联系到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子宫的韧带,提炼出学习工作中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实验教学方面:从大体标本,树立学生的感恩、敬畏和奉献之心;由子宫位置,引导学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知识扩展:以中医女子胞,增强学生的中医学自信;以剖宫的部位,引申出学生要建立科学严谨的态度;用视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临床角色感和使命感;学习子宫癌的相关文献,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由安抚孕产妇,引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化爱于行,做一个有爱心的白衣天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