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治疗。比较 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动素(MTL)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29/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MT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麦粒灸结合莫沙必利治疗脾胃虚寒型FD的临床疗效高于口服莫沙必利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MTL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干预,观察组予以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干预,2组均治疗20d,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4%(28/30),对照组为73.3%(22/3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SAS评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及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30/30),对照组为8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缓解焦虑状态,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调运枢纽”推拿法在厌食症患儿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调运枢纽”推拿治疗与相应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31%,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运枢纽”推拿法护理干预厌食症患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干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将脾胃虚寒型慢性胃肠炎患者84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及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干预。观察2组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脘部或腹部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量表评定]、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定综合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VAS评分及血清TNF-α、IL-6水平均低于干预前,IBD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9.52%(4/42),对照组为4.76%(2/4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干预慢性胃肠炎脾胃虚寒证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恢复期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梗死恢复期便秘患者8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脑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中医护理方案。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干预前后自主排便次数、Bristol粪便性状、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并评价观察组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7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主排便次数增加,Bristol粪便性状改善,PAC-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的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显示,患者更倾向于穴位按摩,艾灸疗法次之。结论:中医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便秘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CNP患者82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2组均干预8周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理状态、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量表(NIH-CPS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总依从率观察组为90.48%(38/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27/40),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为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31/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NP患者采取艾灸疗法配合情志护理进行干预,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能提高其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男性不育症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评分,比较2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治疗信心、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71.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评分、SCL评分、对疾病的认知、治疗信心、护理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有效率,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膀胱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膀胱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术后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依从率观察组为97.5%(39/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82.5%(3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膀胱癌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孔艾灸盒与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脾胃虚寒型FD患者9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治疗组予以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单孔艾灸盒治疗。比较2组的胃肠激素水平、尼平消化不良指数(NDI)评分和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71%(42/49),高于对照组的67.35%(33/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胃肠激素水平、N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隔药饼灸能缓解脾胃虚寒型FD患者相关症状和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效果。方法:将100 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干预前后舒适度、焦虑、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47/50),对照组为78.0%(39/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舒适度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49/50),与对照组的80.0%(4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减轻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并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足月分娩率,SDS、SAS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足月分娩率观察组为91.14%,对照组为81.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孕率、超过原流产孕周率、孕期达12周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DS和S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87.35%,对照组为4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习惯性流产患者足月分娩率,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膏摩干预维持性腹膜透析(MPD)合并便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6 例MPD合并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 例。对照组在腹膜透析与便秘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加徒手腹部按摩传统便秘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膏摩疗法,2组均连续干预4周。观察2组每周完全自发排便次数(SCBM)、便秘主要症状、便秘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9%(25/28),对照组为71.43%(20/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SCBM、便秘主要症状、PAC-QOL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摩疗法能够有效改善MPD合并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具有安全性,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三联疗法对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胃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脾胃虚弱型Hp相关性胃病患者74 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 例,最终2组各脱落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连续干预2周后观察2组Hp清除情况、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Hp根除率观察组为85.29%(29/34),对照组为76.47%(26/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06%(33/34),对照组为88.24%(3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嗳气、上腹痛、纳差及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服药临床不良反应中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及附件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虽对Hp根除效果不明显,但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具有优势,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78 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4.87%(37/39),对照组为79.49%(31/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过程中,中医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痔疮术后水肿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将50 例痔疮术后水肿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 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熏洗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熏洗干预。1周后比较2组的护理优良率、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2.0%(23/25),高于对照组的68.0%(1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24/25),高于对照组的76.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护理干预痔疮术后水肿疼痛,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水肿,加快创面愈合,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干预后的降糖疗效、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临床控制率、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配合常规护理的T2DM患者,其中医证候积分、降糖效果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量表(JOA)评分评估干预前后疼痛情况,观察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8.3%,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CRP、IL-6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6.7%,对照组为78.3%(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LDH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比较2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康复训练总依从率观察组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73.58%(39/5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MA、SF-36评分干预后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可强化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心理护理。结果:观察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3例;成功妊娠率观察组为91.53%,对照组为84.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SCL、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为93.22%,对照组为43.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提高复发性流产患者成功妊娠率,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经络辨证”的中医护理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0 例Ⅰ级低中危、Ⅱ级中危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高血压病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经络辨证”理论的中医护理技术(即根据患者症状、体征选用刮痧、艾灸、穴位按摩在相应经络及循经探查瘀阻穴位进行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血压下降值、中医证候积分及血脂情况,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脱落2 例,纳入38 例。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74%(36/38),对照组为32.50%(13/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第1天2组血压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8天,2组血压下降值较干预第1天均有升高,其中观察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基于“经络辨证”的中医护理技术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并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