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astric Cancer,PLGC)模型大鼠从整体、细胞及分子水平的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其胃黏膜微环境的特点,并初步探讨半夏泻心汤对其胃黏膜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50只,造模加中药干预组10只,空白组10只。采用改良MNNG+复合法制备PLGC大鼠模型,于造模中期第10周、造模结束期第20周,各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分别从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及分子水平检测半夏泻心汤对其胃黏膜微环境的影响。结果:1)启动子PTEN,造模加中药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高,但仍低于空白组;2)调控器PI3K/Akt/mTOR信号通路,PI3K、Akt、mTOR的表达造模加中药干预组较模型组低,但仍高于空白组;3)效应子HIF-1α及其下游基因,造模加中药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低,但仍高于空白组;上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半夏泻心汤通过影响PLGC大鼠胃黏膜组织微环境变化的3个关键环节,即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的启动子、调控器及效应子,从而影响并阻断PLG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马钱子碱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和划痕试验法研究马钱子碱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CCK-8试验结果显示,给药组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划痕试验显示,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组细胞迁移率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给药干预后可显著下调p-Akt、p-mTOR的表达(P<0.001),同时给药组的mTOR、Akt、PI3K蛋白表达下调(P<0.05);ELISA试验结果显示,采用马钱子碱进行干预后,细胞上清IL-6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结论:马钱子碱可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通路而起作用,并通过调节TNF-α含量来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加味丹参饮预处理通过抑瘤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TEN/PI3K/Akt)信号通路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5只雄性远交群(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加味丹参饮组、加味丹参饮+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294002组,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再灌注60min的方法制备IRI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表达;取心肌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心肌凋亡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Akt、PTEN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TnI水平显著升高,大鼠心肌凋亡指数增加,PTEN、Akt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丹参饮组cTnI水平均显著降低,Akt表达升高,心肌凋亡指数和PETN表达降低(P<0.05);与加味丹参饮组比较,加入抑制剂后,cTnI水平均明显降低,Akt表达降低,PTEN表达升高(P<0.05)。结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加味丹参饮可以通过降低PTEN表达,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细胞、Kupffer细胞、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以阐明参苓白术散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参苓白术散低、高剂量组。对模型组、各药物组连续8周喂养高脂饲料制备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Ⅳ型胶原酶离体循环灌注法分离肝细胞、Kupfer细胞;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IFN)-γ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脑内富含的小G蛋白Ras同系物(Rheb)、mTOR复合物1(mTORC1)、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和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存在严重的脂质蓄积。血清TC、TG,肝细胞、Kupffer细胞,VEGF、IFN-γ含量,以及Rheb、mTORC1、S6K1、4E-B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血清TC、TG,肝细胞、Kupffer细胞,VEGF、IFN-γ含量,以及Rheb、mTORC1、S6K1、4E-BP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P<0.05或P<0.01)。其中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下调趋势最为显著,与低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抗NAFL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细胞及Kupffer细胞mTOR通路中Rheb、mTORC1、S6K1、4E-BP1基因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益肾健骨颗粒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大鼠骨组织Wnt通路LRP5、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摘除卵巢周围少量脂肪组织,其余组均切除双侧卵巢以建立PMO模型。12周后测定大鼠双侧股骨骨密度以及骨质疏松骨组织LRP5、Wnt3a、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骨密度值均下降(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阳性对照组骨密度值和LRP5、Wnt3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益肾健骨颗粒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去卵巢大鼠成骨细胞增殖而改善PMO,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20 mg/(kg·d)]、参苓白术散组[SLBZ组,1.44 g/(kg·d)]、TLR4抑制剂组[TAK-242组,1 mg/(kg·d)]、TLR4抑制剂+参苓白术散组(TAK-242+SLBZ组),每组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4%乙酸构建IB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连续7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体质量及粪便Bristol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肠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造模38只。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粪便Bristol评分升高,HE染色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血清TNF-α、IL-6及IL-1β水平升高,结肠组织ZO-1与Occludin蛋白水平降低,TLR4、MyD88、NF-κB p65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匹维溴铵组、SLBZ组、TAK-242组、TAK-242+SLBZ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粪便Bristol评分降低,HE染色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LR4、MyD8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与匹维溴铵组、SLBZ组、TAK-242组比较,TAK-242+SLBZ组大鼠结肠组织ZO-1与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改善IBS-D大鼠腹泻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修复肠黏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LR4 /MyD88 /NF-kB信号通路来达到减轻肠道炎症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高脂肪/高果糖饮食诱导大鼠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每天饲喂17%脂肪/17%果糖饲料+20%果糖水,构建MS模型,造模8周。造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灌胃二甲双胍50mg/kg,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0、20、10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连续给药8周。观察各组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脂体比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脂肪细胞因子(脂联素、抵抗素)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芒果苷高、中、低剂量组的体质量、内脏脂肪质量、脂体比、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胰岛素及抵抗素水平下降(P<0.01),芒果苷高、中剂量组IRI降低(P<0.05)。结论:芒果苷通过调控糖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等途径干预大鼠MS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荅剌知丸及其拆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配伍成分。方法:将204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失荅剌知丸组(D组),巴豆组(E组),巴豆+三药组(F组),巴豆+余药组(G组),其中C、D、E、F、G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按取材时间点不同分为1、3、7d组。各组大鼠取材前应用Garcia JH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应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免疫荧光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神经功能评分结果。与A、B组相比,其余各组评分均降低(P<0.01);与C组相比,D、E、F、G组评分均增加(P<0.01);各给药组中,D组评分高于E、F、G组,且E、F、G组中又以F组评分最高(P<0.05或P<0.01);C、D、E、F、G组评分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增加。2)大鼠脑组织海马区HE染色结果。C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较A、B组排列松散、紊乱、模糊,胞核与胞质界限欠清晰;与C组相比,D、E、F、G组神经细胞形态改善明显,且以D组改善最为明显;E、F、G组中以F组改善明显。3)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免疫荧光结果。C组较A、B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p-ERK1/2的阳性细胞计数增加(P<0.01);与C组相比,D、E、F、G组p-ERK1/2阳性细胞计数升高(P<0.01);各给药组中,D组计数最多,E、F、G组中以F组计数最多(P<0.05或P<0.01);C、D、E、F、G组p-ERK1/2的阳性细胞计数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升高。4)Western-bolt结果。与A、B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p-ERK1/2活化程度均升高(P<0.01);与C组相比,D、E、F、G组p-ERK1/2活化程度均升高(P<0.01);各给药组中C组p-ERK1/2活化程度均优于E、F、G组,E、F、G组中以F组p-ERK1/2的活化程度最显著(P<0.05或P<0.01);C、D、E、F组p-ERK1/2活化程度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升高。结论:D、E、F、G组均可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参与调节MAPK-ERK通路中ERK1/2的表达相关;E、F、G组中以巴豆、柴胡、黑诃子、芦荟4味药物的组方治疗效果最佳,考虑该组药物可能是失荅剌知丸能有效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药物组成;巴豆可能是四味药中发挥脑保护作用的主要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大鼠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阐明护心康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注射大剂量维生素D3注射液及喂养高脂饲料法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护心康片高、中、低(1.64g/kg、0.82g/kg、0.41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片,2mg/kg),模型组(蒸馏水,10ml/kg)和空白组。治疗12周后处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取动脉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量,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灰度值,以目的蛋白与β-acting内参蛋白的比值来表示组织蛋白中NF-κB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护心康片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的血清内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与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阻断该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模型大鼠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释放,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急性肝衰竭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空白组,每组各10只。治疗组按10ml/kg体质量予解毒化瘀颗粒灌胃给药,每天2次,共7d;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于给药第6天,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予腹腔注射D-半乳糖胺(600mg/kg)和脂多糖(20μg/kg)进行造模。24h后进行静脉取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血栓止血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制备肝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的ALT、AST、TBIL水平明显降低,PT、TT时间缩短,FIB水平升高,2组ALT、TBIL、FIB水平及PT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正常结构被破坏程度显著高于治疗组大鼠。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可以通过改善肝功能、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及减轻病理损伤而保护急性肝衰竭模型大鼠,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CD4 T下调OX40表达,抑制CD4 T活化及向Th1细胞分化,从而延缓急性肝衰竭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潜在有效成分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查找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和药物潜在靶点。基于GeneCards、OMIM、DrugBank和TTD数据库获取RE疾病靶点,使用R语言4.0.4得到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8.0分析软件筛选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结合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使用R软件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Vina 1.1.2对关键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半夏泻心汤治疗RE共收集到162个活性化学成分和151个靶点,Cytoscape 3.8.0软件筛选出Jun激酶(JUN)、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MYC基因(MY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肿瘤蛋白p53(TP5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蛋白激酶(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核转录因子-κB/p65(REL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等核心靶点和槲皮素、山柰酚、汉黄芩素、柚皮素、黄芩素等关键活性成分。GO富集条目2740个,包括2470个生物过程、84个细胞组成和186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得到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白细胞介素17、TNF、p53和缺氧诱导因子-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的关键活性成分可以对JUN、STAT3、MYC、MAPK3、TP53、MAPK14、AKT1、MAPK8等核心靶点产生调控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RE,为半夏泻心汤治疗RE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胃祛痛微丸对慢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液游离酸度、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和胃游离黏液的影响,探讨其对慢性胃炎胃黏膜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胃乃安组及健胃祛痛微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2只,造模组采用60%乙醇、20%去氧胆酸钠、0.05%氨水自由饮水和饥饱失常灌胃建立大鼠慢性胃炎模型,给药30d,观察健胃祛痛微丸对模型大鼠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胃蛋白酶活性、胃游离黏液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胃乃安组及健胃祛痛微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胃酸和胃蛋白酶活性(P<0.05,P<0.01);健胃祛痛微丸高、中剂量组均能降低模型大鼠游离黏液的含量(P<0.05,P<0.01)。结论:健胃祛痛微丸对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胃蛋白酶活性和游离黏液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益肠汤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癌因性疲劳、生活质量、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0 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按照术后是否使用参芪益肠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益肠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分、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及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FACT-G各项指标评分和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胃管总引流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益肠汤可明显改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癌因性疲劳症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风宣肺汤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p38MAPK/ATF-2信号转导通路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疏风宣肺汤组、宣肺止嗽合剂组,采用混合烟雾吸入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p38MAPK蛋白表达含量、肺泡巨噬细胞计数、ATF-2蛋白表达含量。结果:疏风宣肺汤组能够明显降低p38MAPK蛋白表达含量、肺泡巨噬细胞计数及ATF-2蛋白表达含量,其治疗效果优于宣肺止嗽合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宣肺汤可能是通过抑制p38MAPK/ATF-2信号通路表达,发挥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和空泡毒素A(VacA)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5 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5例。治疗组予半夏泻心汤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1组单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照2组单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上腹胀满、反酸、口苦、胃脘痛、大便黏腻)积分、Hp根除率及血清CagA、VacA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29%(33/35),优于对照1组的88.57%(31/35)与对照2组的85.71%(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Hp清除率、血清CagA和VacA水平均优于对照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其机制与通过降低CagA和VacA含量,从而减轻Hp致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和脏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进行造模。西药组灌胃盐酸小檗碱0.27 mg/kg,中药高剂量组灌胃清瘟败毒饮4.6 g生药/kg,中药低剂量组灌胃清瘟败毒饮2.3 g生药/kg,模型组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连续3 d。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进食、活动、皮毛色泽等一般情况,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以及大鼠肺脏、肝脏组织病理情况。结果:模型组出现寒战、呼吸加快、活动度降低、皮毛倒立、精神萎靡等情况,中药高、低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优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均可降低血清TNF-α、IL-1β、IL-6、IL-17A水平(P<0.05),但中药高、低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高、低剂量组肺脏、肝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改善。结论:清瘟败毒饮可以抑制脓毒症模型大鼠炎症反应,减轻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荆芥连翘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大鼠的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探索其机制。方法:将55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灌胃组、灌肠组),对除对照组外的其余组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予美沙拉嗪灌肠液(0.4 g/kg·d)灌肠,灌胃组、灌肠组分别予荆芥连翘汤(36.84 g/kg·d)灌胃(分2次给药)、灌肠;对照组、模型组均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肠。观察大鼠一般行为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改变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NF-κB、TLR4的蛋白表达情况,qRT-RCR检测TLR4 mRNA的表达,分析TLR4/NF-κB 信号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灌肠组、灌胃组的 DAI评分降低(P<0.05),结肠组织炎细胞浸润情况改善,肠黏膜趋于正常;IL-10升高,TNF-α、TLR4、NF-κB、TLR4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灌肠组IL-1β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荆芥连翘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大鼠具有较好的改善症状及抑制炎症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附子理中汤对失血性低血压大鼠心率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附子理中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均建立失血性低血压的大鼠模型,采用多通道生理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全程心率的变化;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观察不同浓度的附子理中汤对大鼠心率和相关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减缓(P<0.01);与模型组比较,附子理中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心率均增快(P<0.01),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而低剂量组对心率无影响;模型组AST、LDH、CK、CK-MB水平均较正常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附子理中汤中、低剂量组AS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附子理中汤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子理中汤在一定剂量下对失血性低血压模型大鼠的心率与心功能有改善作用,可降低AST、LDH、CK、CK-MB的活性,但随着剂量的加大,会对心脏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