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毛以林教授从气论治胸痹的经验。毛教授认为胸痹之病机关键在于气机失调,或气虚,或气滞,导致诸如痰浊、瘀血内停、痹阻心脉所致。治疗上主要分虚实两端,实者采用理气祛痰化瘀之法,方如四逆散合温胆汤加减;虚者采用补气化痰活血之法,方如补中益气汤合二陈汤加减,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介绍肖长江教授从心脾论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本病以正气虚弱为本,邪毒、血瘀、痰浊为标,强调心、脾病变在本病中起着关键作用。一者脾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二者心失所养,主血无力,两者相兼,气血瘀滞,痰浊内蕴,心脉痹阻,发为本病。临证分早、中、后三期论治,分别予银翘散加减、生脉散加减、四逆汤合参附龙牡汤治之。同时运用自创“语言疗法”疏导情志;建议素食,以免肥甘厚味损害脾胃;鼓励适当运动,以助心、脾等脏腑阳气的生发。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基于从中焦脾胃论治心悸的理论基础,提出心悸的辨证论治分型,其中脾胃气血亏虚、血不养心者予炙甘草汤合枳术丸加减;肝脾不和、气机阻滞、心脉不畅者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痰浊中阻、邪扰于心者予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临证灵活变通,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王彦主任医师巧用增味五痹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以心肾为主,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临床尤以虚证为主,实证较少。本虚表现为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肾阳虚等气血阴阳亏损而无以濡养心脉;标实表现为痰浊、血瘀、水饮等实邪痹阻心脉。其提出以通痹为治疗之轴,行温补心肾、活血通络之法,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从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辨治,巧用增味五痹汤为主方加减化裁,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范伏元教授从痰论治支气管哮喘的经验。范教授认为,哮喘的发作与“痰”密切相关,其中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关系密切,因感受外邪、饮食不洁、情志失常导致脏腑气机失调,痰气搏结于气道,肺失宣降,气道挛急而发为哮喘。临床分为痰热壅肺证、风痰袭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互结证四种证型,分别予定喘汤加减、自拟疏风宣肺汤加减、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自拟平哮方治之。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用药特色3个方面介绍黎月恒教授治疗食管癌的经验。黎教授认为,食管癌的基本病机为痰、气、瘀、毒交阻于食道,临床分为4个阶段进行治疗。术前阶段治以四物消瘰汤加减;术后阶段,在手术过程及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常用八珍汤加减,术后出现吻合口瘘、胸腔感染则以活血化瘀、消热解毒之品治之,术后出现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排空障碍则以六君子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之;放疗阶段,方选六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化疗阶段,自拟脾肾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介绍范发才主任中医师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经验。其总结出肺、脾气虚是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主要病理基础,痰浊既是主要病理产物,又是重要致病因素,痰、热相互为患是该病病程经久绵延的主要原因。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气虚痰热者居多,故治宜益气清痰,其采用四君子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临床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8.
介绍张崇泉教授辨治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证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正虚痰瘀,以肺、心、脾、肾等脏亏虚为本,痰浊、水饮、瘀血为标,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提出标本同治、正邪兼顾的治则,并创经验方“补肺化痰益心汤”治疗阴虚痰浊或痰瘀证患者,临床随症加减,疗效理想。现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补虚泄浊为主。临床上针对气阴两虚证治以益气养阴,予以参芪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证治以固护阴阳,予以金匮肾气丸加减;痰浊内阻证治以祛痰化浊,予以二陈汤加减;瘀血内阻证治以活血化瘀,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张建平主任医师分经论治颈动脉斑块的经验。分析病因病机为痰浊瘀血,阻滞经络,属本虚标实之证。拟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临床用药特点是分经论治,引经报使,常用白芷、川芎、藁本、蔓荆子等引经药;善用三七肃清血络,虫类药物搜剔经络。  相似文献   

11.
介绍卜献春教授基于五脏气机论治代谢综合征(MS)经验。卜教授认为MS的病机主要以脏腑虚损为本,以痰、湿、浊、瘀为标,其病机变化不离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和,故论治当以调气为贵。临床常见证型有肝脾失调、痰浊内阻、痰瘀互结、脾肾阳虚证,分别予以大柴胡汤加减、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味、归脾汤合金匮肾气丸汤方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高晟教授运用祛瘀消痰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的经验。高教授认为,胸痹是因心脉痹阻而导致的胸闷、心痛,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痰和瘀。心阴心阳不足、脾阳虚弱、肝气郁结均可导致痰和瘀的产生,因此提出祛瘀消痰法,同时兼顾理气健脾、行气解郁,自拟祛瘀消痰通痹汤加减,随症治之,收效可观。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刘华一教授从脾胃论治失眠的经验。刘教授认为失眠与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临床多从病因病机入手,以治胃为基础,兼以补虚泄实,调整脏腑阴阳。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失眠分为食滞胃脘、痰热中阻、肝胃不和、心脾两虚4个证型,分别治以保和丸合枳术丸加减、黄连温胆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归脾汤加减。临床随症化裁,合理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总结卜献春教授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心”“络脉”,累及脾肾,其发病与“虚”和 “瘀”密切相关,“虚”为脾气亏虚、肾阴亏虚、心气亏虚、心阴亏虚、心阳虚衰;“瘀”为心脉瘀阻、痰瘀互结。临床选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之滋膵通脉饮为主方,结合心脾两虚、心肾阴虚、心阳不振、心脉瘀阻等证,合方加减,辨证施治,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介绍鲍身涛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皮肤溃疡的经验。鲍教授认为慢性皮肤溃疡的病机复杂,主要以脾胃亏虚为本,以痰、湿、瘀为标,立调养脾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强调健脾补虚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临证中四诊合参将慢性皮肤溃疡分为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治以益气健脾、温阳健脾、滋阴运脾,分别予以归脾汤、阳和汤合参苓白术散、玉液汤加减治疗。临床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师会从肾虚痰浊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的经验。分析该病病机以肾中精气亏虚为本,瘀血痰浊阻滞脑络为标,自拟补肾活血方和化痰活血方以补肾益精、活血化痰治疗,疾病早期以痰浊血瘀阻滞脑络为主要病因病机,故用化痰活血方治疗;待痰浊瘀血症状基本消除后,病情以肾虚为主时,方用补肾活血方治疗。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属于糖尿病性心脏病范围,是糖尿病有关的心脏病变中的高发病种。笔者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瘀血浊邪,伤及心脉;脾气亏虚,心肌失养;脾虚生痰,痰阻血瘀;脾阳不足,心阳不振;当从脾论治,包括补脾健胃,强升清降浊之功;养脾之气血,强肌肉之力;补脾益气,气行则血行;培养脾阳,强心阳之本。临床对应选择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八珍汤合二陈汤、理中丸加桂枝,并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李延萍教授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经验。李教授认为FD病位虽在胃,但脾虚为致病之本,肝郁、肝虚、肝火为致病关键,病程日久,病入胃络而多痰多瘀,故在治疗上应强胃健脾调气机,补肝疏肝和胃气,平调寒热和阴阳,祛湿活血并通络。临证采用药对升降理气,多用花类药疏泄肝气,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平调寒热,以芳香化浊之品祛中焦湿浊,选用虫类药涤痰化瘀通络。并附验案1 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总结吴华堂教授从痰瘀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经验。吴教授根据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在于肾精不足,髓海亏虚;标实在于痰浊、瘀血蒙蔽脑窍,闭阻脑络,痰瘀贯穿本病始终。故吴教授对于痰瘀互结型痴呆常用加味癫狂梦醒汤治之,以活血化瘀、祛痰开窍为法,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0.
总结曾普华教授辨治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证经验。曾教授认为,COVID-19的主要病机为疫毒从口鼻而入,弥漫肺内,耗散气阴;主证为寒湿郁热,疫毒闭肺,兼肺脾两虚、气阴两虚;治宜宣肺排毒、清热祛湿,佐以健脾补肺、益气养阴。临床治疗期以宣肺祛湿、清热化痰、开达膜原为法,以麻杏薏甘汤合达原饮加减;恢复期以健脾补肺、益气养阴为主,分肺脾气虚证、肺胃阴虚证论治,分别予以六君子汤加减、沙参麦冬汤加减;同时配合八段锦、耳穴压豆、中药足浴等中医特色康复治疗,获效颇佳。附验案1则,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