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糖尿病皮肤瘙痒症虽然病在肌表,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本文以脏腑辨证理论为基础,从6个证型阐述了辨证用药法则。肺气亏虚、卫外不固用桂枝汤加减;脾胃虚弱、湿热郁阻用二妙丸、四妙散、萆薢渗湿汤;肝气郁结、血虚生风用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肝血亏虚、血虚风燥用百合地黄汤;肝肾阴虚、虚风内扰用六味地黄丸、左归丸或一贯煎;心神不宁用清心止痒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对肝气郁结型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80 例肝气郁结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予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对照组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AMD积分、NIHSS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8/40),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安神解郁汤联合耳穴刺激治疗肝气郁结型PSD疗效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筛选、整理《伤寒论》中与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的条文,以探索围绝经期综合征与六经病证的关系,阐明《伤寒论》中对围绝经期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特点。《伤寒论》中关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常见六经证型有太阳中风证、阳明经热证、少阳腑证、太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厥阴寒热错杂证,常用经方有桂枝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栀子豉汤、小建中汤、附子汤、黄连阿胶汤、乌梅丸等。采取六经辨证法能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连续鼓室灌注术联合针药治疗突发性耳聋肝气郁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肝气郁结证患者81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注射液合甲钴胺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鼓室灌注术合针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平均听阈值和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1%(39/41),对照组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平均听阈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1例鼓膜延迟愈合,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连续鼓室灌注术联合针药疗法能有效提高突发性耳聋肝气郁结证的疗效与平均听阈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刘亚娴教授辨证论治宫颈癌的经验。刘教授对于宫颈癌辨证着重于“郁”“瘀”“湿”“毒”“虚”,从肝郁、湿瘀毒、脾虚湿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论治,分别采用逍遥散、二妙散合桂枝茯苓丸或八正散合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知柏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合肾气丸化裁。所附验案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宫颈癌下肢水肿,收到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沈莉主任医师辨治焦虑性失眠的经验。沈师认为郁证的病机为气郁神伤、虚实夹杂,治疗以解郁安神法为主。其中肝气郁结者,治以畅郁汤加减疏肝郁、安心神;肝郁脾虚者,治以逍遥散合酸枣仁汤加减健脾胃、开郁滞;心脾两虚者,治以养心安神汤加减调心脾、和气血。并强调在接诊过程中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建立信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7.
介绍朱莹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朱教授遵循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对本病采用分期论治,早期丹栀逍遥散合保和丸加减以清肝泻火、消食和胃;中期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后期予枳实消痞丸加减以健脾益气。处方加减灵活,用药丝丝入扣,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魏绍斌教授治疗“不及”类月经病伴不寐的经验。“不及”类月经病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魏教授注重把握该类患者的病因病机特点,认为二者相关性主要体现为肾虚、肝郁、血虚、痰湿及瘀血五个方面,且常相兼为病。在辨证治疗“不及”类月经病的同时,多从心、肾、肝、脾调治,合理选用安神药。肾气、肾精不足引起者,常选用寿胎丸、四君子汤、参芪归肾丸、四物汤等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引起者,常选用四逆散、四物汤、逍遥散等为基础方进行加减;若脾肾亏虚引起者,常选用健固汤、四君子汤、圣愈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同时灵活选用穴位贴敷、艾灸、耳穴贴压等中医特色疗法,内外合治,疗效颇佳。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加减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 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 例。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对照组单用甲巯咪唑片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以及甲状腺肿胀程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84%(45/49),对照组为83.67%(41/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FT3、FT4、TSH、TRAb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亢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三参首乌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肖教授认为老年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治疗当以益气养阴、活血通脉为法,多以三参首乌汤为基本方,并根据兼痰、瘀、火等实邪进行加减化裁。兼脉络瘀阻者,合生脉散;兼痰瘀互结者,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兼痰火扰心者,合黄连温胆汤,临床随症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脑复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脑复元汤治疗,治疗周期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AD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6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SE、ADAS-Cog、ADL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脑复元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肾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从中焦脾胃论治心悸的理论基础,提出心悸的辨证论治分型,其中脾胃气血亏虚、血不养心者予炙甘草汤合枳术丸加减;肝脾不和、气机阻滞、心脉不畅者予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痰浊中阻、邪扰于心者予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临证灵活变通,获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予益肾调经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子宫内膜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调经汤治疗月经过少肾虚血瘀证在改善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子宫内膜血流灌注等方面优于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脾肾亏虚证的效果。方法:将CKD4~5期脾肾亏虚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剔除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益肾泄浊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2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eGFR、BUN、血磷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钙、iPTH、AL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脾肾亏虚证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六味地黄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激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主要症状kuppermann量表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潮热汗出、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4项主要症状Kuppermann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小柴胡汤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王树槐教授从郁论治糖尿病汗出异常的经验。王老认为,肝郁和食郁是糖尿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又在郁的基础上发展为气血阴阳失和、营卫失调、腠理开合失司的汗证病机。其确立了疏肝解郁、肝脾同调,解郁和营、通行营卫,滋阴清热、散敛并举的治疗大法,临证将糖尿病汗出异常分为肝旺脾虚、中焦郁结证,营郁卫滞、阴阳失调证,阴虚火旺、虚实兼杂证,分别予逍遥散、柴胡桂枝汤、当归六黄汤为主方加减治之,善以辛味药和活血通络药物入方。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介绍王成荣教授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经验。王老认为,该病的发病病机为冲任虚瘀,治以滋养肝肾、通调冲任,临证使用自拟方“滋活汤”治疗,并重视周期论治。临近排卵期,惯用三川汤通调气血;排卵后基础体温上升,惯用益肾固冲汤以益肾固冲;经期以通为主,惯用三川汤活血通经。同时,王老注重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合参,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8.
介绍刘向哲教授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经验。刘教授认为月经性偏头痛的发生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关系密切。其以“从肝立论”“以风立论”为理论指导,提出肝气郁结、风邪上扰清窍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临床以疏肝解郁、祛风止痛为治疗原则,以逍遥散合川芎茶调散为基础方,并根据头痛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前驱期、先兆期、发作期、后遗症期,灵活运用基础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健脾止泻化毒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腹泻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黄体汤合地屈孕酮辅助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80例确诊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并接受IVF-ET常规方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IVF-ET术,手术当日予地屈孕酮片辅助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予促黄体汤治疗,比较2组在术后第14天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值、孕酮值及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孕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VF-ET术后辅助促黄体汤合地屈孕酮治疗可提高体内孕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从而提升妊娠成功率,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