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肺为五脏之华盖,其功能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词水道,主治节,朝百脉;肺热叶焦可致五脏津伤成痿,肺气空虚、肺阴耗散、大气下陷、阴血不能营养白骸而致痿;临床可从肺脏论治痿证,予续命汤、生燥救肺汤等治疗。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遵来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月经病的经验。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如雾露之溉,下达精微于胞宫,调畅月经的疏泄,与妇人月经病有着紧密联系。肺参与营血的生成,推动气血运行,与肝肾联系密切。一旦肺脏发生病变,除了引起咳嗽、水肿等肺系疾病,也会导致月经病。王遵来从宣通肺气、补肺滋阴、泻肺祛邪论治月经病,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4.
“肺-肠”轴理论实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延伸,是连接肺部与肠道的双向轴。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肺系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等。在“肺-肠”轴的调节下,肠道菌群的改变对于呼吸道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及转归都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常见的哮喘患儿多为痰瘀互结,治疗时在使用降肺平喘的药物的基础上佐以通调腑气、活血化瘀之大黄,能起到维持肠道菌群稳定的作用,即通过运用中药调节肠道菌群而达到肺病治肠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郭慧如教授从肺胃论治青春期痤疮的经验。郭教授认为,青春期痤疮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肺胃,标实为风、湿、热邪;治疗应以疏肝和胃、宣肺透表、清热祛湿为法;自拟清痘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7.
介绍王行宽教授运用“肝肺同调”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CVA基本病机为肝木化风,逆乘肺金,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致咳。其涉及肺肝脾三脏,主要责之于肝肺,故立“肝肺同调”法,治以清肝息风,化痰宁肺,肝肺同调,方用清肝宁肺汤加减,并在治疗过程中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发挥个体化治疗优势。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呕吐是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原因众多、机制复杂,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中医药疗法对终末期肿瘤患者呕吐具有良好疗效,其中从“肾”论治终末期肿瘤患者呕吐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其论治分为肾阳、肾阴、肾气三个方面,疗效颇佳,可为临床诊治终末期肿瘤呕吐的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肖长江教授运用理脾祛瘀法治疗胸痹心痛临床经验。肖教授认为,胸痹心痛多与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情志不舒等因素有关,病机为诸因损脾、脾虚致痹,病性为本虚标实,脾胃为发病中枢环节,治疗主张心病从脾论治,首当健运脾胃,次当行气化湿醒脾,兼以活血祛瘀,方用理脾祛瘀通络汤随症加减,临床疗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医大师潘敏求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经验。潘教授将肺结节的病因病机总结为虚、痰、瘀、毒,临证注重辨病、辨质论治、辨证论治三者结合,其中,偏颇体质以倦(白+光)质、腻滞质、热燥质多见,有症状患者证候以肺脾气虚、肺肾两虚、气阴两虚、痰湿蕴肺、瘀血阻滞、热毒内结为主,治疗采用香砂六君子汤、百合固金汤、金匮肾气丸、六君子汤合二陈汤、桃红四物汤等经方加减。其提出,肺结节证候多兼杂,故当以辨证为主,灵活配伍,针对病灶提早干预,调治患者偏颇体质、改善肺结节微环境、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相似文献   

13.
以 “肝为五脏之贼”为理论基础,结合“五脏皆能不寐”的观念,总结肝脏导致失眠的先导性、病理因素的杂糅性及肝病迁延他脏、影响情志的特点,提出临证当以治肝为中心,以疏肝为主,兼以补肝、镇肝、敛肝三法联合应用;重视多脏联合辨证治疗,早期介入情志治疗,为从肝论治失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呼永河教授从“痰”立论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呼教授认为痰邪内凝于颈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提出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养阴化痰法、温阳化痰法治疗,以期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于志强教授从“火”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于教授将本病病因病机统概为实火型和虚火型两大类,擅长从“火”论治口腔溃疡,主张“实以祛邪为主,兼治其本;虚以扶正为先,再驱其邪”。实火治宜清热泻火,临证选用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虚火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甘露饮或三才封髓丹化裁,在临床中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任主胞胎”理论,探讨针刺分期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根据“任主胞胎”理论,可将月经周期及IVF-ET不同阶段进行分期,分为进入IVF周期前的准备期(包括黄体期、月经期、卵泡期、排卵期),进入IVF-ET周期后的促排期、取卵期和移植期分别治以调养气血、调经助孕,补肾填精、调理气血,滋养胞宫、行气活血。根据不同阶段而选择适宜的针刺刺激时间、强度及疗程,让针灸分期干预与IVF-ET周期相辅相成。该疗法对于改善不孕症患者生殖功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减少IVF-ET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思邈精于针灸,并指出处方是针灸辨证论治的中心环节,但其著作难学难懂,继承存在困难。经研究发现“孔穴主对法”是孙氏针灸处方理论的核心:浅层含义为根据病证选择对应主治的腧穴使用,深层含义为应用共同主治的对穴进行治疗。“主”的含义很广,包括今天所说的体质、疾病、证型、证候、病因等内容。药物处方也有类似的“主对”理论,所以“主对法”可以指导针药并用。同时“经方”不等于“经验方”,而是在理论指导下完成,其中的“对症治疗”可谓中医特色的精确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总结葛金文教授基于“分经论治”理论运用散偏汤合选奇汤治疗偏头痛的经验。葛教授结合偏头痛部位、性质、证候特点,确定病变所属经络并发现偏头痛责之太阳、少阳、阳明三经,故以“分经论治”理论为指导,因经遣药,经证结合,临床上运用散偏汤合选奇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偏头痛。其巧妙之处有:一则三经分治,重用引经药;二则多用风药,头居高位,风药轻清上扬,辛散之性可达病所,调和气血,通利关窍,开散郁遏之经气;三则随证化裁,根据各种兼证的偏重加减专药,临床上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霍介格教授基于“肺络-玄府”理论治疗肺癌术后慢性疼痛经验。霍教授认为,“肺络-玄府”受损为其关键病因病机:“肺络-玄府”易瘀,不通则痛;“肺络-玄府”易虚,不荣则痛;肺在志为悲,病程缠绵。临证治疗虚实兼顾、各有偏重;府络同调,兼以疏利气机,由此可缓解肺癌术后慢性疼痛。并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