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使用中药熨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后对2组患者疼痛程度、综合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6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熨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肩周疼痛以及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量表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nstant-Murley量表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新型浮针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新型浮针针刺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浮针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部活动度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冲击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冲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VAS、Melle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Melle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电针疗法、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比较2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30/32),对照组为65.62%(2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及Constar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可减轻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肩关节功能(C-M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6%,对照组为76.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M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单用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马王堆导引术对肩周炎恢复期患者疼痛及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肩周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手法组、马王堆导引术组、联合组(常规手法联合马王堆导引术),每组各30 例。比较3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为83.33%(25/30),马王堆导引术组为73.33%(22/30),常规手法组为70.00%(21/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组优于常规手法组及马王堆导引术组(均P<0.05)。治疗后3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马王堆导引术组、常规手法组,马王堆导引术组下降幅度大于常规手法组(P<0.05)。治疗后3组UCLA评分和CM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联合组提高幅度大于马王堆导引术组、常规手法组(P<0.05)。结论:常规手法联合马王堆导引术治疗肩周炎恢复期患者疗效较好,能明显减轻患者肩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四联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四联(中医手法+康复锻炼+液压扩张术+中药内服)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康复锻炼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CM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4%(38/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CM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综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舒肩汤辅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75 例。对照组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肩汤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采用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并评定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72/75),对照组为84.0%(6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功能Neer功能因子评分及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肩汤辅以针灸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单用针灸疗法更具优势,能更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肩部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64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 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对照组单用针刺疗法,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后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7%(31/32),对照组为90.63%(29/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评分治疗24 h、72h及治疗1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72 h及治疗1周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CASCS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冲击波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尪痹胶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风寒湿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风寒湿滞型LDH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尪痹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0 d。比较治疗前后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腰部最大前屈角度及直腿最大抬高角度。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39/40),对照组为70.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JOA评分、腰部最大前屈角度及直腿最大抬高角度均增加,且治疗组改善的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单纯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相比,联合尪痹胶囊治疗风寒湿滞型LDH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优于对照组的66.7%(20/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肩关节活动情况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有效提高肩关节活动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单侧肩周炎患者36 例,采用五位一体综合疗法(静脉麻醉下手法松解、关节腔注射、液压扩张、中药熏蒸和康复锻炼)。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次随访(半年)时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 Constant-Murley 评分量表(CMS)评分,根据CMS评分变化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半年随访,总有效率为94.4%(34/36);治疗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能取得一定疗效,可以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障碍,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使用新伤湿敷液外用,对照组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观察2组患者消肿、疼痛缓解情况及患肢小腿周径。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肢肿胀、VAS评分及小腿周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疗效显著,可快速减轻患肢肿胀及疼痛症状,缩短了围手术期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伤湿敷液治疗踝关节骨折局部肿胀血瘀气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踝关节骨折局部肿胀血瘀气滞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新伤湿敷液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踝关节肿胀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等待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优良率为80.00%(24/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和50.00%(15/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踝关节肿胀值、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前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伤湿敷液可有效治疗踝关节骨折局部肿胀,解决术前疼痛严重、等待时间长及手术并发症多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散寒祛痰膏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康复疗法对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散寒祛痰膏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76.67%(4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ESR、CRP、TNF-ɑ、IL-1β、MMP-9、VAS评分均有降低,IL-4、IL-10、Constant-Murley评分均有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治疗后SF-36评分中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的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或P<0.01);而在改善生理职能、精力的评分方面,仅治疗组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散寒祛痰膏穴位贴敷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能够改善肩周炎患者实验室指标,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舒筋汤结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瘀滞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瘀滞型肩周炎患者12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 例。对照组采用推拿联合针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筋汤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治疗2、4个疗程后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UCL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1%(61/64),对照组为82.81%(53/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疗程后2组UCL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瘀滞型肩周炎应用舒筋汤联合推拿、针刀疗法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腹部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腹部推拿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腹部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指标,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 %(28/30),对照组为73.33 %(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JOA评分及竖脊肌、腹直肌、多裂肌平均肌电值(AEMG)、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联合腹部推拿能显著缓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疼痛情况,改善其功能性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体外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