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荔输通汤对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84只SD大鼠按体质量编号,随机抽取11只为空白组,余73只采用苯酚明胶造模法制备输卵管炎性阻塞性模型。将造模成功的66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灌胃+灌肠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灌胃+灌肠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灌胃+灌肠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灌胃组(中药灌胃组)、西药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各11只。模型组灌胃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及中药灌胃组分别给予灌胃、灌肠丹荔输通汤,对照组灌胃阿奇霉素混悬液与等容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干预30d。观察各组大鼠的输卵管形态、组织病理学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干预后,肉眼观察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输卵管组织形态可见不同程度的改善。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中药高剂量组输卵管形态及功能基本正常,中药中剂量组、中药灌胃组、西药组输卵管轻度炎症表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α、IL-6表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TNF-α、IL-6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TNF-α、IL-6表达降低(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TNF-α、IL-6水平低于中药低剂量组、中药灌胃组,中药中剂量组TNF-α、IL-6水平低于中药灌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荔输通汤治疗慢性输卵管炎可能通过调节TNF-α、IL-6而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改善全身及局部组织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舒颈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治疗组予葛根舒颈方治疗,对照组予颈舒颗粒加甲钴胺分散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手臂麻木、项臂疼痛、椎间孔挤压试验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臂麻木、项臂疼痛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舒颈方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药枕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比较2组VAS评分、NPQ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对照组为8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及NP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阳经痹通膏联合导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颈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导引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经痹通膏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25/30),对照组为56.67%(1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NDI、RO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出现5 例不良反应(16.67%),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阳经痹通膏联合导引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颈部疼痛、功能障碍,提高颈椎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滋阴补阳中药序贯疗法结合克罗米芬治疗肾气亏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肾气亏虚型PCOS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滋阴补阳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水平,治疗周期、排卵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62.86%(22/35)、94.29%(33/35),均高于对照组的25.71%(9/35)、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组FSH、T、LH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排卵周期、排卵率、妊娠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滋阴补阳中药序贯疗法结合克罗米芬治疗肾气亏虚型PCOS不孕症,能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促进排卵,提高妊娠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黄?虫丸加减联合TP+奥拉帕利对晚期卵巢癌气滞血瘀证患者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4例晚期卵巢癌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 例。对照组采用TP(紫杉醇+顺铂)联合奥拉帕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黄?虫丸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B7同源体4(B7-H4)、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2.34%(34/47),高于对照组的48.94%(2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项淋巴细胞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23.40%(11/47),低于对照组的42.55%(2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加减联合TP+奥拉帕利能改善晚期卵巢癌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淋巴细胞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跌打促愈片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跌打促愈片治疗,对照组加用接骨七厘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腕关节功能(PRWE)评分、骨痂X线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37/40),对照组为87.50%(35/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PRWE、骨痂X线评分及TNF-α、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打促愈片联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气滞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痹止痛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痹止痛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89%,对照组为7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及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止痛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足浴治疗风热型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 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治疗。治疗3 d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各时间段体温、解热时间、退热起效时间、退热药使用次数、退热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54/60),对照组为73.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1、1.5、2、24、36、48、72 h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解热时间较对照组短,退热药使用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55 例(91.67%),对照组退热46 例(7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能降低风热型外感发热患儿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退热药使用次数,退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泻心胶囊对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症状、炎症因子、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60 例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及炎症因子、血脂的变化。结果:心绞痛主要症状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胶囊能够有效治疗瘀热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绞痛主要症状,降低ICAM-1、CRP水平,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天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异常及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天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2组疗程均为60d。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中医症状积分及PANSS量表阴性症状积分。结果: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23%,对照组为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HDL-L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TC、TG、LDL-C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ANSS量表阴性症状积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灸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水平及缓解中医症状、阴性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 例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CV%)、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FVC],并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41.00%(41/100),对照组为21.00%(21/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mMRC分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MRC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CA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均较治疗前提高(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可改善肺肾气虚型AECOPD患者CAT评分及中医证候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止血组方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探讨本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将7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寒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止血组方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妈富隆治疗。结果:首次服药后止血天数治疗组为(9.14±2.07)d,对照组为(5.78±2.09)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痊愈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5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6个月后,2组月经周期、经期天数、经期延长率、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止血组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寒凝血瘀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法联合体外反搏(EEC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规范化治疗,同时联合EE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郁安神方治疗,随访观察7周,比较2组临床证候疗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高于对照组的60.0%(2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SDS、SA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安神法联合EECP治疗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降血栓通丸对Apo-/-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动脉粥样硬化建模成功的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天降血栓通丸组,每组各10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天降血栓通丸药液灌胃8周。10只C57BL/6小鼠予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灌胃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结束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检测主动脉组织c-Jun氨基末端活化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天降血栓通丸组血清TG、TC、LDL-C、MCP-1、ICAM-1、VCAM-1水平及主动脉组织JNK mRNA、p38MAPK 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G、TC、LDL-C、MCP-1、ICAM-1、VCAM-1水平及主动脉组织JNK mRNA、p38MAPK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降血栓通丸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p38 MAPK信号,下调MCP-1、ICAM-1、VCAM-1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咳嗽症状积分,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发率治疗组为15.79%,对照组为53.8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厚朴汤合麦门冬汤能改善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气祛湿汤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的降脂疗效。方法:将95例高脂血症痰浊阻遏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调气祛湿汤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降脂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5%,对照组为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气祛湿汤对高脂血症的血脂及脂蛋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标:观察健脾养心汤结合心脏康复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式:将6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选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养心汤结合心脏康复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6.7%、4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LVEF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养心汤结合心脏康复操治疗CHF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腑消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腑消胰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清淀粉酶(AMS)和尿淀粉酶(UAM)、血清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消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疗效,可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4~5期脾肾亏虚证的效果。方法:将CKD4~5期脾肾亏虚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剔除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碳酸钙D3片治疗,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合中药、骨化三醇及益肾泄浊汤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时间为4周。比较2组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87%(26/31),对照组为73.33%(2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eGFR、BUN、血磷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组血钙、iPTH、AL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脾肾亏虚证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