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SAMT法在断层含水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省平顶山地区小屯正断层上进行勘查,采用CSAMT法对落差较大断层的含、导水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断层的空间位置,而且可以定性判断断层的富水性。说明CSAMT法的应用在断层含水性评价方面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2年在金寨银水寺地区开展了多金属矿调查评价,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银水寺向斜构造、佛子岭岩群底部钙质岩层的分布特征及其推覆构造面的产状,2013年采用CSAMT法对异常区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CSAMT法在了解推覆面和寻找断层中有很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CSAMT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数据采集、资料处理方法和克服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已有地质资料显示,北京昌平规划新区内存在多条隐伏断层。为了给规划新城提供基础地质资料,查清区内断层的准确位置、产状以及断层两侧的基岩埋深,布设了4条CSAMT剖面。结合地质资料对4条剖面进行了综合解释,给出了断层的准确位置。结果表明CSAMT在本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是有效的,可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付新建  李小林 《地下水》2014,(6):148-151
结合地质、水文地质调查,采用综合物探方法在肥城安驾庄进行地热勘探。通过选频法测量,可以快速确定断层位置及走向;常规电阻率法和EH-4电磁法通过查找低阻地热异常带,从而确定区内断裂性质及断层破碎带的分布;结合测氡、测温方法,进一步确定地热异常区及拟打井位置。经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可控音频电磁法(简称CSAMT),应用于纳溪至川黔界高速公路的叙永关隧道构造,岩性的勘察,并与钻探及地质调绘的资料对比证明,可控音频电磁法(CSAMT)可以在宏观上查明深埋隧道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断层、岩溶) 及其赋水性,为钻孔布置及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地球物理依据.在深埋隧道勘查中,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CSAMT法深部找矿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新泺 《地质与勘探》2015,51(1):143-150
广西凤山县金牙金矿经过近30年的开采,现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急需开展深部找矿工作。金牙金矿是滇黔桂地区较为典型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主要以断裂构造控制为主,为了查清矿区断层在深部的产状与延伸情况,笔者在该金矿区参与开展了CSAMT工作,布设了7条CSAMT剖面,通过带地形的二维反演计算,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等对7条剖面进行解译,指出了矿区F1、F2控矿断裂在深部较准确的位置。经钻孔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表明CSAMT法在本区寻找金矿是有效的,可在滇黔桂地区深部找矿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城市工程建设规划提供基础地质资料,需查明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产状、覆盖层厚度及空间展布以及深部断面。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进行勘察工作,结合已知地质资料与地球物理资料,在测区内布设四条剖面,完成了剖面反演及综合解释,给出了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倾向及发育规模。结果表明:CSAMT法在隐伏活动断裂探测中应用是有效的,地质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可在城市隐伏断层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承德市北双桥区地热受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其深部太古界单塔子群白庙组为本区的主要热储目的层。现有地质资料表明热储层深度大于1500m,为此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圈定,小线框瞬变电磁法验证的综合勘探技术。某测线的CSAMT探测结果表明,在桩号200~400m、深度1 500m,视电阻率等值线横向出现波动,推断为赋水断层所致,瞬变电磁多测道曲线在此处的双峰异常佐证了CSAMT探测成果。依据综合勘探解释成果,在该测线300m处设计孔位,孔深2 200m。钻探显示在深度1 772~1 895m处揭露断层带,抽水最大流量490m3/h,井底温度65℃,井口水温47℃,与本次综合勘探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9.
邓鼎兴 《华东地质》2017,(2):132-137
在对福州地区各地热异常区综合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首次综合分析各地热田的出露条件与地形特征、区域岩性结构、区域断裂构造、区域地壳结构与地球物理特征、地下热水循环深度与热储温度、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等。福州地区NE、NNE向断层与NW、NWW向断层交汇的盆地、溪谷等低洼区域,且地下水具有高含量F-、SO2-4、SiO2和Sr的区域为潜在地热异常远景区。这些认识可为福州地区查找新的潜在地热异常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吕英 《地下水》2011,(6):102-103,111
通过CSAMT法的勘察实例,介绍了CSAMT法在缺水山区探测地下水方面的应用,实例表明运用CSAMT法在山区寻找地下水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地热学研究之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墨香  邓孝 《地球科学》1995,20(4):367-372
简要回顾我国地热研究的历程,详细评述和归纳我国大地热流测试和其地抽、地球物理的函义,以及地热资料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指出我国地热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申柯娅  王昶 《矿物学报》2000,20(4):356-362
90年代以来,我国宝石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宝石鉴定、人工合成宝石和宝石优化处理技术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从宝石资源与宝石矿物研究、现代宝石学研究重点和未来宝石学研究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宝石学10年发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寻甸地区最近八千年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云南寻甸白石岩仙人洞1号石笋进行高精度TIM S-U系测年和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8. 0ka 以来高分辨率古气候演化序列。石笋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揭示,云南寻甸地区自8. 0kaB. P.以来的气候演化可以分为三个气候期: (1) 8000~6000aB. P.为温暖湿润期,夏季风强盛,气温较高,降水丰沛,石笋的氧碳同位素偏负; ( 2) 6000~5200 a B. P.为季风气候衰退期,在这期间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气候由温湿变为冷干,石笋氧碳同位素持续偏正; ( 3) 5200~2100aB. P.凉干气候期,这一时期气候基本稳定,东亚季风对气候影响较大,但气温和降水都低于第一个气候稳定期。   相似文献   

15.
系统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外在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水体组分、δD和δ18O同位素、气体成分及微生物等信息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进展充分表明表生环境条件形成的石盐流体包裹体是目前利用蒸发盐定量获取古气候环境(温度、湿度)参数、揭示海洋和盐湖水体地质历史时期的长期演化以及丰富和深化成盐成矿理论的良好地质载体。分析了我国目前在这一研究领域同国外相比的差距、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论南方岩溶山区生态环境的元素有效态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蒋忠诚 《中国岩溶》2000,19(2):123-128
岩溶环境的元素有效态应当考虑土壤固体、岩溶水、土壤水三种载体。岩溶区富钙偏碱的地球化学背景使土壤中的元素有效态含量较低,但相对来说,岩石背景含量高的元素,其土壤中的有效态含量也明显较高。南方岩溶区强烈的岩溶作用,不但使岩石和土壤中可溶性的Ca、Mg、Na、K大量溶解于水中,而且,某些难溶元素,如Si、Al、Fe、Mn等在岩溶水和土壤水中也有一定的离子含量,使之成为植物中元素的一部分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进展-1995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6,20(6):401-418
1995年是我国第八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油气地球物理工作稳步增长。三维地震、储层描述和横向预测地球物理技术有长足进展,三维地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等前沿技术已获应用,直接找油气地球物理技术受到进一步重视,非线性反演及粘弹性、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波传播有关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非能源矿产地球物理工作始终处于低谷,但有关技术发展并未停顿。瞬变电磁等方法已基本形成我国自己软硬件配套系统,分布式多道同步电磁采集系统及综合电法工作站等已有可喜成果。对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工作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带动了有关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但需要系统性重点研究项目的导向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年宗元 《物探与化探》1990,14(6):414-424
我国有一支约18万人的勘查地球物理队伍,其工作规模居世界前列,每年取得大量应用成果和研究成果。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将每年编写一篇综述,报导前一年我国勘查地球物理的若干主要进展。本文是第一篇。它按航空和海洋地球物理、地震、地球物理测井和地下地球物理、地面电法、地面重力和磁法、地面γ能谱等分别加以叙述。它提供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和地震去年的工作队数和完成的工作量,以后也将每年报导这些数字和其它一些统计数字。它报导了去年我国一些主要地球物理方法的技术和应用的进展,但不覆盖所有的地球物理方法和应用领域。资料说明地震始终是我国最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在油气勘查以外的领域中它的重要性也在继续增大,并取得迅速的技术进展。电磁法正受到我国物探工作者更大的重视。本文第一部分还报导了我国勘查地球物理队伍的某些基本情况和统计数字。  相似文献   

19.
湿地生态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湿地生态过程的研究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过程与湿地功能的关系。介绍湿地生态过程的概念,并对湿地生态过程的三个方面即有机物的生产过程(生物过程)、营养物质循环(化学过程)和能量流动及其水文过程(物理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对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生态过程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海洋中溶存甲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4是大气中的重要微量气体,对全球变暖和大气化学有重要作用。海洋是大气甲烷的重要源和汇。开展海洋中溶存甲烷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海洋对大气甲烷和全球变化的贡献。综述了海洋中溶存甲烷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海洋中溶存甲烷的分布特征、海气交换通量的估算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并探讨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