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吴际  周玉岑  汪海峰 《测绘》2023,(4):186-188
塔体垂直度是检测通信塔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单点测量技术较难快速有效地满足通信塔整体垂直度检测要求,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速度、高密度、高精度等优势,本文提出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检测通信塔垂直度。该方法基于塔体模型点云数据求解通信塔各层点云切片的重心,通过计算各层点云切片重心与底层点云切片重心的偏移量来确定塔体垂直度。与全站仪观测法比较,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达到塔体垂直度检测规范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武汉长江二桥变形监测的内容、实施过程,对主塔垂直度测量等关键技术与传统测量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相关测量工作的有效性、精密性与可靠性。通过对变形监测成果的深入分析与探索,提出了相关有益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的优势,可快速高效地测定物体表面三维空间坐标,已在多个行业测量中得到应用。目前,路灯垂直度多采用角度测量或坐标测量,采集少量特征点,效率较低并且缺乏整体形态数据。但路灯整体形态对垂直度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路灯位置特征,实现目标自动分割,基于路灯结构特征进行多截面特征提取,使用RANSAC算法拟合其截面图形,进而实现了路灯轴线提取和垂直度测量;最后以Z+F5010C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某测区共计120根路灯进行数据采集,应用本文算法与全站仪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实现了路灯垂直度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4.
王天应  徐亚明  杨崴 《测绘工程》2018,(2):71-74,80
超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成果是质量验收及偏差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超高层建筑的动态特性和非规则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垂直度测量的难度。文中提出一种非规则性超高层建筑垂直度测量方法:采用智能全站仪监测系统进行超高层建筑周日摆动监测,利用GPS方法从宏观上分析测量基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采用静力矩方法计算垂直度偏差。应用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施工控制网竖向传递倾斜偏差改正这一关键性技术难题,保障测量基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垂直度偏差的计算与表达是科学合理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保平 《北京测绘》2020,(2):274-276
桥墩垂直度是影响桥梁安全的一个重要部分。现有全站仪测量垂直度的方法作业效率低、作业环境危险;且对高桥墩、大仰角垂直度测量较困难。提出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在圆柱形桥墩垂直度测量中,利用分层切片拟合桥墩中心线的方法,计算桥墩垂直度。采用的分层切片拟合法较整体拟合方法建模精度高,更能准确测量桥墩垂直度;同时该方法对不同形状的桥墩同样适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全站仪测得的垂直度相比在误差范围以内,该方法在桥墩垂直度测量中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全站仪中的新技术运用到垂直度监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高大建筑物垂直度监测方法,并分析了其监测精度。理论和实际工程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量原理简单明了、精度高、可操作性强和灵活、方便、实用的特点,可以在高层建筑物的垂直度监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新鹏  黄声享  张文  李辰风 《测绘工程》2021,30(3):41-44,50
施工基准传递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尤为关键的测量工作,垂直度监测是对施工基准传递精度的一个重要检核。目前常用的基准传递方法如激光准直内控法、全站仪观测外控法以及GPS测量外控法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文中结合某高层建筑施工,采用BDS/GPS组合定位测量外控法进行垂直度复测的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克服施工干扰严重的不利条件,有效传递施工基准,进行垂直度复测,相对于其他方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智能型全站仪的手持移动设备程序的开发环境与方法,研究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垂直度和圆轴度运动检测系统,该测量系统提供金跟踪、半跟踪和全手动三种测量模式。利用该系统进行测量可以对运动设备进行全自动化测量,集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系统于一体,实时直观提供数据分析结果供用户使用。笔者在深入研究了系统框架和系统开发方法后,基于WindowsMobile系统,在.NET平台运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自动化垂直度与圆轴度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9.
悬索桥基准索股是主缆架设的重要部分,基准索股垂直度测量主要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而大气垂直折光差是影响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误差源。本文以等影响原则为前提,对差分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利用基准点已知信息,对三角高程测量中的大气垂直折光差进行修正,从而提高基准索股垂直度测量的精度。上述方法能够满足主缆架设精度要求,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可为类似桥梁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东方 《四川测绘》1996,19(2):81-84
垂直直度测量是高层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组成.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进行垂直度测量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对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系统给出了影响测量塔全站仪定位精度的温度、湿度、气压气象因素对测量定位影响的模型,并借助仿真实验,理论上给出了确保施工中测量定位精度的温度和气压参数;分析了波浪因素对测量定位的影响,并以实际施工作业中常采用的Leica TCA 2003全站仪动态跟踪速度为参考,给出风力和浪高等极限参数.论文研究对实际施工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视塔中心线垂直度及塔身扭转GPS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GPS静态观测事后处理分析的方法监测四川广播电视塔中心线的垂线度及塔身扭转的有关问题。内容包括基准网的建立与稳定性分析;塔心及塔轴线基准数据的确定;塔中心线的垂直度及塔身扭转的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采用GPS监测方法取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利用GPS静态观测事后处理分析的方法监测四川广播电视塔中心线的垂线度及塔身扭转的有关问题.内容包括基准网的建立与稳定性分析;塔心及塔轴线基准数据的确定;塔中心线的垂直度及塔身扭转的监测方法及数据处理.对实测数据的分析研究表明,采用GPS监测方法取得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4.
南京浦仪大桥钢主塔塔高200 m,位于夹江主航道,工厂制造,桥位分节段吊装,节段间连接采用磨光顶紧栓接形式,裸塔垂直度取决于首节段钢塔的安装精度。远岸水中钢塔首节段安装精度最高达亚毫米级,是施工测量技术的一个难点。从首节段钢塔工厂锚杆制造、孔位匹配、端面平面度检测,到桥位专用施工控制网布设、GNSS基线解算、施工桥轴坐标系建立、钢塔吊装监测等方面,探讨了复杂施工条件下首节段钢塔高精度安装测量技术。结果表明,浦仪大桥钢塔首节段钢塔安装轴线偏差不大于2 mm,扭转不大于1 mm,顶面标高偏差不大于3 mm,四角高差不大于0.5 mm,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其安装测量技术合理可行,可供同类型桥梁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一种不需要专用测量塔的匹配测量方法,即无塔测量。在模板平台上安置全站仪,观测固定端模上的5个控制点,由仪器内置后方交会程序计算设站坐标,进行平面定向、高程设置等测站操作,直至完成匹配测量。通过理论研究及实际数据比对分析,无塔测量能够代替测量塔匹配测量方法,可以满足轴线±3 mm、高程±2 mm的匹配测量要求,同时也省去了测量塔的建造和维护成本,具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结合贵黔高速公路鸭池河特大桥主塔的施工监控测量,阐述大型斜拉桥主塔施工监控测量与计算方法。通过对测量结果以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主塔在施工过程中沉降量较小,不会对主塔的施工产生影响;而主塔的线型在施工过程中受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在施工和测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文中提到的方法能有效地对主塔施工进行监控测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测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其平  陈景平 《测绘通报》2011,(9):48-51,69
针对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时主塔的线形控制和索道管测量定位等测景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精确测量并计算出塔梁同步施工产生的不均匀水平力使主塔位置产生的偏移量。然后在主塔测量控制和索道管商精度定位测量中进行修正处理,通过测量误差分析和精度计算的方法,保证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时塔柱的线形和索道管测量定位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刘林生 《江苏测绘》1998,21(2):21-24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楼的滑模施工为例,介绍了控制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的一套施工测量方案,产就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贺志勇 《测绘通报》2001,(Z1):34-35
介绍了使用徕卡全站仪Tie Distance 应用程序快速测量高层建筑垂直度和大型构筑物位移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气效应会影响地基合成孔径雷达(GB-SAR)的图像采集信号,对其测量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GB-SAR测量结果必须剔除大气效应的影响.基于气象数据(大气压强、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大气改正模型,分析了单个气象因子对GB-SAR变形结果的影响特点,提出了先利用稳定点对相对湿度进行分时段修正,再利用修正后的气象数据对G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