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有利于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传统方式构建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难以对管廊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了减少地下管线的安全事故,提高地下管线运维管理效率、实现新建管廊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化、标准化的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本研究本着保障综合管廊安全,提高综合管廊运维水平、应急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BIM等高新技术将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运维管理中,集成管理各个阶段的管廊竣工模型数据,基于我国管廊运维管理现状与特点,对基于GIS-BIM的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展开研究与设计,为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营维护和构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铁路实景三维建设是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智慧铁路”的重要科技支撑。本文基于GIS+BIM核心技术,集成集团铁路全路段三维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及铁路行车固定设备和设施的三维模型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表面模型(DSM)、数字正射影像(DOM)、真正射影像(TDOM)、倾斜摄影三维模型、激光雷达扫描点云等空间数据,以及铁路专业及相关设备和设施的三维BIM模型数据等多源、多形态,二维、三维铁路时空数据,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地理空间信息、遥感遥测、北斗定位系统BDS、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面向集团各业务部门统一提供数据资源服务和高精度二、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在集团层面建成高精度铁路实景三维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铁路安全运行与智慧化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管廊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不同城市的发展特征,提出了数字化和智慧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对如何将管廊日常管理、应急处置、智能感知、全面监测融为一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运维系统是保证整个地理系统共享平台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业务流程复杂,数据交互需求大等特点,由于基于B/S模式的传统Web应用程序在页面交互、数据可视化、传输效率等方面弱点制约其在运维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引入RIA技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了RIA基本原理及应用可行性,并设计了基于该技术的Web应用程序结构模型。最后通过系统的实例运行,表明基于RIA的运维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杨元 《测绘通报》2020,(S1):224-226
建筑运维管理工作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应对运维管理技术进行升级,目前应用在管理实践中的先进技术主要是IBMS,即智能建筑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分析智能建筑管理系统与BIM技术结合应用方案,对系统主要构成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BIM技术在建筑运维中的应用对策,以期提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而基于云架构的政务GIS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趋势。针对政务云GIS搭建面临的资源池化、异构兼容、网络部署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政务GIS云平台四层框架结构,详细阐述了支撑平台、信息资源和功能服务池化策略,讨论了多种情况下的异构资源兼容策略,并提出“内主外辅”的网络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7.
首先阐述了综合管廊地理时空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建设背景及意义,然后探讨了平台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平台分为硬件层、数据层、系统层和应用层,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管理、信息共享与应用、辅助决策分析、运维与监控等方面功能,分析了平台大数据库的数据架构包括政策标准、普查数据、规划数据、项目数据和档案数据5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历史文化悠久,在陕西省境内存在各级各类博物馆近250余处。为了对陕西省境内的博物馆进行有效的管理,需要建立直观高效的管理信息平台。在本项目中,依托陕西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建立了基于B/S架构的陕西省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对陕西省博物馆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平台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陈万志  刘纪平  王勇 《测绘通报》2011,(8):73-75,80
针对地理信息产品的生产、管理、分发和应用各环节面临的安全隐患,采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统一的、多级联动的地理信息安全管理与监控体系。在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平台建设业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平台的总体框架和典型业务节点的架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监测过程中的标准规范不统一、平台多源、数据共享交换难以及分析结果冲突等问题,迫切需要搭建一套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平台,实现自然资源精细化、动态化以及智能化监测管理。本文利用GIS、GPS、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等技术,结合当前流行的微服务架构,梳理了自然资源从调查、规划实施、开发利用到保护修复的全周期监测体系,构建了自然资源监测大数据库,开发了自然资源综合监测平台,有效地提高了自然资源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以数字东莞为例,通过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现运行体系架构现状、平台数据现状、数据需求情况、平台应用情况、数据更新运维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指出平台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分别从矢栅数据更新、地名POI数据更新、地理实体数据生产更新、路网数据更新、应用专题数据更新、新基准数据生产发布阶段进行数据更新发布、分析,同时从平台功能完善开发和平台软硬件环境运维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及论述。通过具体实践验证,初步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更新和功能维护体系,为东莞市公共服务平台持续高效应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和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移动GIS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终端,结合北斗、GPS或基站为定位手段的GIS系统,被认为是继桌面GIS、WebGIS后又一新的技术热点,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GIS厂商的关注。其作为移动空间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然而,当前移动GIS还面临一些技术难题,包括空间数据量大、计算能力不足、网络带宽窄、可靠性差、软硬件兼容性差等,导致移动GIS项目实施面临技术门槛高、开发周期长、实施成本高、项目风险大等问题。本文以移动GIS项目共性需求为导向,采用面向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了桥梁高精度三维模型直观还原桥梁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并通过研究在BIM中集成北斗高精度监测数据直观展现桥梁各构件的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和北斗技术的三维桥梁监测管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开发了一套桥梁监测管理系统并在贵州省某大型桥梁上进行了工程示范应用,试运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比传统应用模式,云计算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更灵活的定制方式、更强的计算能力,但将常规云计算技术直接应用于地理信息服务仍存在许多局限。本文对基于云架构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进行研究,探讨了融合式异构GIS平台架构、轻量化GIS云原子单元、GIS资源智能动态资源伸缩、异构虚拟化云平台的统一管理等关键技术,为地理信息服务与云计算的结合提出了有效的技术策略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形势下各业务信息共享不及时、海量时空数据管理与挖掘困难等问题,基于云架构,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云分区按需分配、天润云地图服务引擎等关键技术,通过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的建立与推广,形成了空间数据共享和更新维护及时的天润云平台共享服务体系,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综合服务,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供基础支撑,后期可根据个性化的业务需求快速搭建满足其他部门业务需求的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以移动GIS平台架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服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云+端"模式的移动GIS快速开发平台,提出一种分层开发模型OS-GAL-IAL,研制出跨平台、高性能、全自主的GIS内核,实现了一套精细化、流程化、可视化、易扩展的快速开发框架,能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快速、高效的移动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7.
云计算是目前信息产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GIS厂商纷纷将GIS软件迁移至云计算环境。与国外云计算部署不同,国内更青睐私有云技术,企业、政府机构纷纷搭建私有云GIS平台。针对风电场设计的特点,本文基于目前云计算应用和研究,构建了私有云GIS平台的体系框架,并对平台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对私有云GIS模式下的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3个部分。其中,核心服务将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抽象成服务,可满足多样化的风电场设计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8.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模式的突变。以某管廊项目为例,针对大型地下综合管廊的特点,借助BIM技术对工程重点、难点部位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施工,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质量安全隐患,为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字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两重视、两忽视和两匮乏"问题,提出了数据运维的概念及内容,设计和开发了数据运维平台软件。应用结果表明,软件能满足市县独立开展数据运维的需求,并显著提高数据运维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断增多,建成后的管廊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综合管理平台对其进行智能化管理.本文介绍了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内容,从管廊智能化管理角度出发,在运用GIS、可视化、传感器、物联网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搭建起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为实现管廊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