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人工育苗初步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2.
台湾海峡野生牙鲆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了2004年3月对产自台湾海峡的野生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共获153万粒受精卵,孵出仔鱼140.8万尾,孵化率达92%,在育苗水温为20~24℃,海水盐度为26~31的条件下,经63 d培育,育出全长3.8~5.5 cm的幼鱼53.39万尾,成活率为37.9%。  相似文献   

3.
日本(虫寻)[Charybdis(charybdis)japonica]系大型海产食用蟹类之一。它遍布我国沿海,日本、朝鲜、马来西亚、红海等地也有分布。这种蟹属沿岸种类,移动性小,且生长快,繁殖期长,系多次产卵的种类,是一种经济海水增殖品种。 关于日本(虫寻)苗种生产及增养殖的研究,在国内尚无所闻,在国外也未见有关苗种生产及增殖的系统报道。我们于1986年7月上旬至  相似文献   

4.
真鲷Pagrosomus major(T.et.s)是黄渤海珍贵的经济鱼类之一,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只是由于酷渔滥捕、资源破坏殆尽,产量已经很少。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渔业明显迈向资源增殖的轨道。日本学者在真鲷的增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到1979年年产放流真鲷苗种1760万尾,已被列入全国研究发展增殖放流的重点之一。我国增殖工作起步较晚,在真鲷方面的工作不多。厦门水产学院经过三年(1974—1979)的工作,将真鲷稚鱼培  相似文献   

5.
白虾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化卿 《海洋科学》1988,12(1):42-44
本文以实验生态方法对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的繁殖习性、胚后幼体发育及人工育苗进行了初步研究。所得结果:(1)我国北方白虾1年内产生两个世代。越冬后的亲虾在春、夏季产生第1世代,第1世代亲虾夏、秋季产生第2世代。(2)白虾胚后幼体发育到仔虾经过6次蜕皮,即6个幼体期。(3)在打气条件下,以卤虫幼体为饵料进行人工育苗,从幼体培育到仔虾成活率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以海捕日本对虾进行人工越冬,然后切除雌虾单侧眼柄,投喂优质饵料,控制适当的生态条件,通过精心的管理,促进日本对虾性腺成熟并培育出虾苗的试验过程。日本对虾越冬成活率为93.3%,性腺促熟率为86.6%,交配率为75.9%。眼柄切除后12天即进入产卵高峰,出苗量为9.6万尾/m~3,无节幼体到仔虾成活率为69.0%,育出日本对虾苗量145.5万尾。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从1982年1月至1985年2月对日本日月贝进行人工育苗的研究。试验结果说明北部湾产的日本日月贝的繁殖期为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繁殖盛期为每年11月至翌年1月。用人工升温方法诱导性腺成熟的亲贝,在适宜的海水理化条件下,经一定时间的潜伏期,亲贝大量排精产卵。收集精卵,进行人工授精,将受精后的胚胎,用玻璃缸进行培养,采取升温、控温、每天更换幼体培养水体一部分等技术措施,用单细胞藻类及干酵母片的水溶液,作为日本日月贝幼体的饵料,历经32天,终于培育成为日本日月贝幼贝210只。52天的幼贝,最大个体已达壳高313.90×壳长365.5微米,初步取得日本日月贝的室内人工育苗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8.
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Lamark)]人工繁殖技术的研究始于50年代 ,但最有研究成效的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 ,但此后缢蛏人工育苗技术未见进展 ,至今缢蛏养殖苗种仍来源于野生群体。鉴此 ,作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1~5]的基础上 ,于1997~1998年进行了缢蛏人工育苗试验 ,且两年均获成功 ,现将采取的技术措施简述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主要设施催产、育苗池 :面积为5m×6m水泥池 ,共10只 ,池顶盖为玻璃钢瓦。自然海区培苗田 :面积为60~100m2,共10块 ,合计800m…  相似文献   

9.
作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提出:在常温条件下利用日光进行育苗。试验的重点是提高幼苗的大小与防除附着物的方法。采用从育苗基质、采孢子时期、室内短期培育及下海育苗一系列新方法,结合人工洗刷技术等多方面措施,当年获得:每cm苗绳上出1cm以上大小的幼苗5株以上的结果。这样大小的幼苗比较容易养成,达到实用阶段,所以提出一套采孢子育苗的工艺流程。这是石花菜人工育苗的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10.
夏牙鲆(♂)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细胞遗传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2004年11~12月在青岛薛家岛养鱼场采用夏牙鲆(Paralichthysdentatus)的精子与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的卵子实施了多次人工杂交实验,并进行了父本母本鱼类个体、子代的染色体制片观察和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夏牙鲆染色体数为48,核型为2n=48t、臂数NF=48;子代的染色体数和核型与父母本的一样,也为2n=48t;子代的细胞中DNA的相对含量也表明其为二倍体。因此,可以明确其为杂交的后代,而不是雌核发育。  相似文献   

11.
羊栖菜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前言羊栖菜是一种多年生的暖海性藻类,在我国分布较广。东海、南海多有生长,在浙江则表现为优势种;北方黄、渤海均有分布。除此,日本、朝鲜亦有生产。羊栖菜的经济价值较高,肉质肥厚多汁,除食用、药用外,还可做工业原料。这方面在我国古代“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国外对其化学成份亦曾做过详细分析。目前因受苗源和养殖技术的限制,一般是采割野生藻体,产量较低,国内外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为了促进羊栖菜人工养殖生产的发展,增加出口,我们受山东省外贸局和市水产局的  相似文献   

12.
栉江珧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1982年在广东汕尾室内水泥池开始进行栉江珧(Pinna Pectinata)人工育苗研究,1984年成功地育出稚贝。本文介绍了作者在研究中采用阴干和升温刺激等方法,可使亲贝自行排放精、卵,并进一步受精、孵化成幼虫,幼虫经多次变态发育,结束浮游期而进入底栖附着期。附着后的稚贝,新壳生长迅速,只要条件适宜,很快便能倒立插起。在一定条件下将稚贝移至海区浮台吊养,生长快,两个半月即成小贝,最大个体为68×30×8.9mm,重6.2g。本文还对栉江珧人工育苗不同于其它双壳类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企鹅珍珠贝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分布在我国广西合浦,广东湛江、惠阳,台湾和海南,主产地为海南,日本、菲律宾等地也有出产;它利用足丝固着在低潮线以下的浅海岸石或珊瑚礁上生活。其成体壳高18cm,大者可达25cm。贝壳近斜方形,略似斧状,背缘约平直,腹缘弧形,前缘和腹缘连成一大弧状,后缘向后腹端倾斜延伸。前耳小,后耳长,左壳平,右壳凸。壳表黑色,鳞片细密。壳内面有虹彩色珍珠光泽。足丝发达,成体足丝呈树枝状[1]。因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等优点,是养殖大型附壳珍珠的理想母贝。目前这一…  相似文献   

14.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3年3月31日至8月31日,在水温25.0~30.0℃,盐度28.3~35.1,pH8.1~8.5时,在广东省湛江雷州市进行了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培育出壳高6~10mm幼螺300多万只。结果表明。投喂新鲜海鱼、蟹类、虾类,短时间阴干、流水刺激或流水培育可以诱导方斑东风螺亲螺交配产卵;幼虫培育密度以2.0~2.5万个/m^3为宜,幼虫培育期间投喂多种天然混合饵料,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缩短幼虫浮游时间,提前变态;及时投放附着砂,有利于幼虫顺利变态;壳高5~10mm幼螺培育密度保持在1500个/m^2左右,每10~15d清洗一次附着砂,可加速幼螺的生长,提高幼螺成活率,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文蛤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栉江珧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栉江珧(Pinna(Alrina)peclinala Linncaus)人工育苗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变温刺激法、阴干流水刺激法及阴干流水升温刺激法催产亲贝效果较好。在水温20.6~24.7℃,密度1.018~1.023水体申经50d培育后幼虫附着变态成稚贝,变态率10%-20%,10d后最大幼贝长达6mm。  相似文献   

17.
马粪海胆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是一种经济海产动物,它的生殖腺营养极为丰富,我国明代就有利用海胆生殖腺制酱的记载。由于马粪海胆的生殖腺色泽橙红,因此是加工高级“云丹”的优质原料。此外,海胆的提取物“波乃利宁”(Bonellinin)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研究抗癌药物的材料。据报道,苏联有关学者最近对海胆生殖腺作了测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栉江珧人工育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櫛江珧的繁殖习性、人工催产、胚胎和幼体生长发育进行初步探索,并对幼虫形成“幼虫膜”、幼虫垂直分布、幼虫发育过程中壳形变化特征及稚贝的附着习性等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9.
光滑蓝蛤的生活习性及人工育苗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利平 《海洋科学》1984,8(6):32-35
光滑蓝蛤Aloidis laevis(Hinds) 是一种小型的经济贝类,沿海渔民称为“大米蜆子”、“海沙子”和“小白蛤”等。它属于真辦鳃目,蓝蛤科,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广泛的分布。 过去,这种贝类大多被用作家禽的饲料和沤肥的原料,近几年来被广泛地作为养殖对虾  相似文献   

20.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是一种经济海产动物,它的生殖腺营养极为丰富,我国明代就有利用海胆生殖腺制酱的记载。由于马粪海胆的生殖腺色泽橙红,因此是加工高级“云丹”的优质原料。此外,海胆的提取物”波乃利宁”(Bonellinin)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研究抗癌药物的材料。据报道,苏联有关学者最近对海胆生殖腺作了测定和分析,认为海胆生殖腺所含的二十烷酸(C_(19)H_(39)COO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