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在安徽省北淮阳地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采样方法技术试验研究,选择两种粒级样品在典型矿区开展了1∶5万化探普查试验,发现元素浓集中心与各矿床空间位置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采集10~60目的沟谷粗粒级样品,能够圈定出清晰的矿化异常,指示意义明确;提出在北淮阳地区开展水系沉积物测量适宜采用截取粒级的采样方法,从而为该地区开展1∶5万化探普查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位于青海省东昆仑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高寒山区,水系沉积物异常流长偏短,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不能完全满足地质找矿的需要。青海省1∶2.5万地球化学测量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为主,土壤测量为辅,采用多点组合的采样方法,其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具有较好的分解和重现性,并且新圈出地球化学综合异常。1∶2.5万地球化学测量综合异常浓集中心更加明显、强度更高,对异常源的定位更准。通过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开展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果洛龙洼大型金矿,按纳格、瓦勒尕中型金矿,浪木日铜镍矿点等一系列矿床点。因此,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方法在阿尔金、柴北缘等类似地球化学景观区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配合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曾在四川某地开展1∶20万地球化学水系沉积物测量,相继开展了1/5千~1/5万地球化学找矿.通过对异常的检查、评价、验证等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地质和化探资料,对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矿产普查找矿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根据已获得的实际资料,讨论三个问题.一提高地质研究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地质普查工作中广泛采用着金属量测量。在进行此种测量时,从疏松层中采取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分析。借助于半定量光谱分析,可以确定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的许多元素。这种分析方法对一系列元素(其中包括铀和钍)的灵敏度是不够高的(0.05-0.1%),所以不久以前对金属量测量样品没有进行铀含量测定。 1955年作者提出了测定金属量测量样品的β放射性的高效率测定方法。工作方法的实质是:对保存在纸袋中的重10-20克的金属量测量样品的β放射性进行大量测定。借助于由三个CTC-6型计数管组成的计数管组  相似文献   

5.
李富  马东升  居维伟 《江苏地质》2017,41(1):138-147
通过东南亚—西太平洋多岛地区的热带雨林特殊景观土壤的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12个Cu-Pb-Zn-Ag组合异常,其中6个异常工程验证见矿,扩大了矿体。12个异常中,Ⅰ-1号异常面金属量占全区总面金属量的62.48%,NAP评序值远远大于其他异常,异常元素达13个,是研究区浓集与矿化中心。研究表明,在热带雨林特殊景观地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与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相结合能有效地指导多金属矿床找矿。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二只哈拉地区地球化学勘查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二只哈拉地区地球化学勘查资料认为,在以二只哈拉为代表的祁连山高寒地区进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样品粒度取-40目,可获得较好成果。在海拔3 000 m以上地段,采用1∶2.5万沟系次生土壤样测量,粒度取-40目上,欠合理性。采集小于0.5 cm的岩块,岩屑混合物测量,按原生晕的方法分析样品,能清晰圈定异常。各类化探异常成果预示了二只哈拉粱一带存在金矿(化)体,1∶1万岩屑异常基本圈定了矿化体范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1∶5万地球化学普查中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析配套方案、方法检出限以及准确度、精密度;对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包括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控制、报出率的控制、平行样和异常点样品的重复性检验,对分析流程的质量评估.此方法已应用于大规模土壤及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分析测试,提供了巨量的基础数据,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澜沧老厂外围银铅锌铜多金属异常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澜沧地区1:10万分散流普查结果,利用澜沧老厂地球化学异常成矿模型,确定该区地球化学异常中Pb、Zn、Ag、Cu的成矿率。根据其它地球化学异常中蕴古Pb、Zn、Ag、Cu等元素的所有金属量,对异常所含Pb、Zn、Ag、Cu资源量作出初略评价。  相似文献   

9.
我们从一九七四年开始,着手整理全省化探资料,至一九七六年止,完成了全省地球化学编图工作,提出了若干成矿预测区.近年来,有关单位对某些预测区进行了普查找矿评价,取得良好找矿效果.现将该项工作的研究内容及工作成果作一概略报导.根据收集到的全省矿区-矿带普查与详查化探报告和区域测量中的化探资料,确定了以下编图内容:1.全省化探工作程度图:比例尺1∶50万,反映历年来化探普查测区的位置、完成面积、投入方法、工作比例尺和测量密度.2.全省次生晕测量、分散流测量、水化学测量、重砂测量等方法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综合图:比例尺1∶50万,附异常一览表.3.化探报告卡片:将化探报告摘编成卡片,附缩制的化探地质图件(比例尺不定).4.简要文学说明书:归纳全省化探工作情况、异常分布特征、各方法找矿有效性、成矿预测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云南某铅矿水化学测量工作初步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化学测量为地球化学找矿方法之一,其主要原理是研究和利用在矿体影响下的水化学成份变化规律,圈出水异常区。根据我们的经验,水化学测量经济、迅速(表1包括野外及分析化验工作),其异常区可作为在研究未(?)区域布置详细金属量,底积层测量和地质测量的地球化学依据,能大大地节省在全区内无重点地开展金属测量和地质测量所需的人力、物力,是一种在普查找矿中具体贯彻总路线精神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森林沼泽的特殊景观,提出了一套运含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技术,通过森林沼泽景观4个测区开展1∶ 50000和1∶ 25000地球化学测量及其他地质工作,其成果证明采用的森林沼泽景观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甘肃北山地形低缓地区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找矿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项目组在北山开展1∶5万矿产远景调查时,针对地表矿化对水系弱异常开展了1∶1万岩屑测量的查证工作,在该景观区开展岩屑地球化学测量时选择C层-4~+20目粒级的样品可以有效地排除风成砂的干扰,突出成矿及指示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提高找矿效果,通过对圈出岩屑异常的查证工作发现了任家山金矿,并对岩屑测量在甘肃北山景观区地球化学水系弱异常找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徐善法  王玮 《地学前缘》2012,19(3):84-92
以长江中下游1∶20万铜区域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研究了铜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认为不同尺度的地球化学异常图具有不同的研究意义:(1)1∶2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矿床异常,用于大型矿床预测。研究区内13个大型矿床中有12个落在具有三层套合结构的地球化学异常中,已知矿床储量与异常面金属量、异常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95,显示区域地球化学异常规模与储量之间的较好相关性。(2)1∶5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矿区异常,用于在成矿带中预测有利成矿区。(3)1∶100万地球化学异常可以圈定大型矿集区或成矿带,用于矿集区预测。如果把研究区内面积大于1 000km2且含有3个以上已知矿床的异常作为矿集区的话,则长江中下游存在3个大型矿集区:马鞍山—南京矿集区、九江—瑞昌—大冶矿集区和德兴—黄山—安庆—铜陵矿集区(实际上包含德兴和铜陵2个矿集区)。大型矿床多产于多层套合的地球化学异常中,大型矿集区所形成的异常具有至少3层套合结构,浓集中心与大型矿床存在对应关系,这些规律的发现为在不同成矿域预测新的大型矿集区提供了重要地球化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架上钨钼普查区位于赣东北地区,区域上具有良好的钨钼矿成矿地质条件。为了分析矿区成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条件,根据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显示W、Mo、Bi、Cu、Ag元素相对富集成矿的可能性较高,通过迭代方法,计算10种元素的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值,共圈定单元素异常219个,其中Au异常12个,Ag异常30个,Mo异常12个,Cu异常25个,Pb异常35个,Zn异常23个,W异常20个,Sn异常20个,Bi异常22个,As异常20个。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及各元素异常特征,圈出找矿靶区2处,其中Ⅰ级靶区1处(Ⅰ甲),Ⅱ级靶区1处(Ⅱ甲)。  相似文献   

15.
为西昆仑乔尔天山—岔路口铅锌富集带取得找铅锌新突破,以该区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为基础,部署1∶5万化探普查项目,根据化探异常,筛选出以Pb为主的HS-10和HS-27综合异常,结合景观地球化学特征进行1∶1万土壤测量,通过分析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推断铅矿化体空间赋存位置,经系统地表和深部工程验证,发现甜水海铅锌矿和天柱山铅锌矿。甜水海地区找矿实践证明,重视区域化探异常筛选,逐步聚焦异常查证,选择最佳成矿有利部位进行地质调查和工程揭露,能有效提高找矿效率,缩短勘查周期。  相似文献   

16.
对霍布仁布敦地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应用地球化学块体模型对异常内的潜在Ag资源量进行预测,结合本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积指数进行评价,圈出4个找矿靶区。经过野外工程验证,Ⅱ号靶区和Ⅳ号靶区发现了银矿体(矿化体),建议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对Ag M13异常进行查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大批分析金属量测量样品的工作效率,本文提出了简便的物理分析法以代替繁琐的螢光分析。介绍了适于测量的工作条件和精度,最后提出了合理的取样重量。大家知道,对金属量侧量样品进行放射性测定,共目的是为了提高普查灿矿的金属量侧量的效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1∶20万区域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于1959—1976年间随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同对进行,计30个图幅,总面积120813平方公里,共采样品46万个。上述土壤地球化学资料,对普查找矿工作曾发挥重要作用,其显著的找矿效果,已为我省地质普查工作所证实。随着地球化学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正逐步扩大;对区域地化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可为研究基础地质、成矿规律、矿产预测带来重要信息,同时,为研究环境地质,发展农林牧业提供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程培生 《物探与化探》2003,27(2):113-114
结合安徽石台-九华山地区1:5万地球化学普查成果,说明改进的基岩测量在地球化学普查中,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找矿信息,还能加速异常的筛选、评价,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西口沟钼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胜 《地质与勘探》2016,52(5):838-845
通过梳理、筛选1∶20万区化异常,结合成矿地质背景,选择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化探异常,利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进一步缩小了找矿靶区。在此基础上,综合应用1∶1万土壤测量等地球化学方法及激电中梯测量、激电测深等地球物理方法,在物化探异常对应较好及矿化发育地段,择优开展钻探工程验证,最终发现了西口沟钼矿,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这说明综合运用物化探方法找矿是可行、有效的,对于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