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城子铅锌矿床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青城子铅锌矿床赋存于元古代辽河群浪子山组和大石桥组中,严格受层位的控制。矿石组构上,出现了微莓球状构造、层纹状构造以及大量的变余和变生组构。含矿岩系的常、微量元素从下部层向上部层呈现规律性递变。黄铁矿和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其沉积成因。氧、碳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碳主要来自地层。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成矿具有一定影响。该矿床为一典型的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
四川江油杨家院黄铁矿矿床,位于江油县雁门乡境内,是产于川北仰天窝向斜中黄铁矿成矿带内若干黄铁矿床或矿点中的、矿石矿物成分简单、矿床类型独特的、具很高工业价值的层控型黄铁矿矿床。该矿床现由地方有关单位开采。作者通过现场考察和室内对矿石光片的系统鉴定和研究对比,首次在矿石中发现了不少罕见的黄铁矿的生物组构。如黄铁矿的显微莓群结构、黄铁矿的细球菌类结构、黄铁矿的红藻结构、黄铁矿的叠层石构造  相似文献   

3.
广东马口黄铁矿矿床是粤北地区众多黄铁矿矿床之一的中型矿床,对其成因研究前人做了很多工作。随着对客观认识的不断深化,曾有岩浆热液、沉积改造(岩溶、构造改造)、沉积再造(交代)、层控沉积同生“再沉积”等不同认识。我们通过对矿石特征经宏观和镜下观察以及对硫同位素资料的分析之广认为该矿床是在多种作用下进行的,它经历了以沉积—成岩,区域变质—构造改造为主的和热液迭加及表生变化等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属沉积—改造型的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4.
安徽铜陵冬瓜山矿床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层状硫化物矿床,磁黄铁矿为矿床中的主要硫化物矿物.该矿床主要由层状硫化物矿体组成,伴有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体.在层状矿体上部,磁黄铁矿主要为块状构造,而层状矿体下部,磁黄铁矿多为层纹状、条带状构造,具有显著的沉积结构构造特征.野外地质观察及室内矿相学研究表明,层状矿体中磁黄铁矿矿石遭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及热液交代作用.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结构主要为胶黄铁矿转变为黄铁矿以及进一步变质转变为磁黄铁矿、磁铁矿时形成的交代残留结构.退变质过程则以磁黄铁矿的退火、黄铁矿变斑晶的生长和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形成为特征.岩浆热液对单纯六方磁黄铁矿的交代作用形成了单斜和六方磁黄铁矿的交生结构.这些结构特征表明层状矿体中的磁黄铁矿并不是岩浆热液成因,而主要为石炭纪同生沉积胶黄铁矿、黄铁矿在燕山期岩浆侵入所引起的热变质作用下脱硫所形成,并在热变质作用之后又受到岩浆热液的叠加交代.磁黄铁矿的结构特征显示冬瓜山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同生沉积、热变质、热液交代等多个阶段,支持其为同生沉积-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黄铁矿矿床的地质概况塞浦路斯岛的中心由特罗多斯火成杂岩体组成,其边部为层状沉积岩.主要的黄铁矿矿床即产于火成杂岩体与上覆沉积物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最下部的沉积层为佩拉佩德希层,该层局部含有火山碎屑-沉积岩,但总的看来,它以独立的单位发育.主要的黄铁矿矿床与该层密切伴生,据推测,二者具有相同的成因.分类与说明浸染状、块状、脉状、洞穴和(或)空隙  相似文献   

6.
铜陵矿集区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蚀变-流体填图揭示,铜陵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喷流沉积含矿岩系中普遍存在块状硫化物矿床,上部为层状块状硫化物矿层,下部为浸染状、细脉-网脉状硫化物矿体,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自下而上矿石具有垂直分带性:硅质矿石、石膏矿石、黄铁矿矿石、黄铁矿-重晶石矿石和菱铁矿.铁质燧石矿石。矿石发育胶状和莓球结构,微细层纹状-马尾丝构造。矿石成分以黄铁矿和菱铁矿为主。矿床发育一套独特的热液气爆角砾岩不规则网脉和相互连通的虫管状.树枝状-姜块状黄铁矿管道系统,矿化形式为弥散式多喷口席状矿化,厚度一般不超过100m。  相似文献   

7.
已建立起形成一种演化序列的含矿火山构造的八个模式: 1、具有小型铜—黄铁矿矿床的层状喷发玄武质成分厚层。与塞浦路斯式相似。 2、在具有小型硬火山口的玄武质盾形火山处具有透镜状铜—黄铁矿矿床,它们与塞浦路斯式块状硫化矿床相似。 3、玄武质—流纹质成分的似破火山口的环形构造中,具有小型,中型到大型的Cu—Zn(乌拉尔式)矿床。  相似文献   

8.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和显微镜下观察,对云南兰坪盆地东北部维西—乔后断裂带上三叠统石钟山组(T3s)中产出的铅锌矿床成因进行厘定。研究结果表明,测区内存在大量典型的同生沉积矿床标志,如:纹层构造、条纹条带构造、网脉构造、黄铁矿条带软沉积构造、黄铁矿草莓状结构、黄铁矿胶状构造、闪锌矿同心环状构造等。青甸湾矿床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的δ34 S介于3.7‰ ~ 8.1‰,均值5.34‰; 闪锌矿的δ34 S介于5.2‰ ~ 10.0‰之间,均值为7.18‰; 方铅矿的δ34 S介于5.2‰ ~ 9.9‰之间,均值为7.275‰,铅锌矿床硫来源于海水硫酸根无机还原。结合矿床形成时代及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该区铅锌矿为喷流沉积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9.
严济南 《矿床地质》1983,2(3):24-32
白银厂黄铁矿型矿区,共有五个矿床,已相继开采四个。其中有以铜为主的含铜黄铁矿型矿床,如折腰山、火焰山、铜厂沟;有以铜-铅-锌为主的多金属黄铁矿型矿床,如小铁山。这两种类型矿床均赋存在白银厂细碧-角斑岩内,且矿体相距很近,构造、岩相相似。说明在同一构造单元、同一火山岩系内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矿床。该区矿床位于北祁连加里东地槽东部火山岩系内,对其成因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矿床  相似文献   

10.
韦耀健 《广东地质》2003,18(4):21-26
英德尖峰山黄铁矿普查区初步确定为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黄铁矿床。矿床受地层、构造、岩相古地理环境等因素控制。根据矿区Ⅰ、Ⅱ、Ⅲ号矿体与地层、构造的相关关系预测:矿区Ⅱ号矿体规模最大,Ⅰ、Ⅲ号矿体规模偏小;矿区南部F1断层与下古生界地层、花岗岩体(或花岗闪长岩体)交汇处是寻找硫化物伴生金矿、石英脉型岩金矿的远景区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