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海水化学模型或海水中元素溶存形式的研究在海洋化学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研究海洋中元素分布、迁移和变化规律等等“元素海洋地球化学”的基础,而且也是研究海洋污染和防污、海水化学资源开发等的基础之一.迄今文献报道研究海水化学模型的方法均属化学平衡法[1-7].  相似文献   

2.
在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重点是解决苦卤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山东北部莱州湾沿岸地下浓缩海水储量丰富,其中含有大量有用的化学资源,是一个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液体矿床。有鉴于此,我们在多年从事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莱州湾沿岸地下浓缩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从实际情况出发,着眼于苦卤的综合利用研究是  相似文献   

3.
天然海水,是个复杂的化学体系,是生物的活动环境,而又处在不断运动之中。研究天然海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性质,现场探索过于困难,而模拟研究则常过于简化,甚至离现场状况相去太远。 海水中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平衡,是研究海水化学与物理化学性质的根本间题。 本文的目的,为通过有关的现场观测资料及实验室的实验结果,讨论海水化学与物理化学平衡的热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4.
研究海水中微量元素在悬浮颗粒上的吸附作用,对于海洋地球化学、海洋环境化学以及海洋资源的提取利用等都有重大的意义。水合氧化物颗粒对微量元素的吸附作用是海洋环境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有关水合氧化物与海水界面上微量元素的吸附及其反应机理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吸附机理仍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元素在海水中的生物化学、地球化学行为不仅与该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而且与该元素在海水中的不同存在形态密切相关。近年来,对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形态研究颇多,但尚未涉及海水中铜存在形态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我国战略资源自给能力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文章从保障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针对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的提取利用开展研究,分析我国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现状及其重点方向,并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协调合作机制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4个方面对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利用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缓解关键资源对外依存度高的问题,同时为我国海水化学资源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最近十几年来,海水物理化学中关于海水的化学热力学研究已较广泛地开展,并已有一些重要的研究结果报导。但是,关于海水中化学动力学的研究,至今却基本上仍属空白。然而这正是海洋中许多化学过程(特别像海水化学资源开发、海洋污染和防治等实践性比较强的领域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是我们从事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报导,讨论的内容是海洋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无机离子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1986—1988年调查研究莱州湾沿岸平原地下浓缩海水中的铀浓度时,发现该地区铀的浓缩倍数与海水浓缩倍数不成正比,有的要比后者高出几十倍。这种异常现象不仅是铀,其它微量元素也存在。研究地下浓缩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行为,对研究地下浓缩海水形成的原因及扩大地下浓缩海水和化学资源的来源、开发利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顾宏堪 《海洋与湖沼》1997,28(1):111-112
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年学者来金明同志独立完成的35万字的《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将于1997年1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专著是中国第一部海洋界面化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专著。作为学科交叉新的生长点,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的研究在国际也不过刀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仅有10多年。由于海洋沉积物一海水界面过程参与了海洋中许多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所以已成为当今海洋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海沉积物一海水界面化学》是著者及其研究组10年来把当今海洋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第1部分中,我们用一种比较简捷的方法,导出了海洋化学中直线自由能关系。通过海洋化学中若干重要体系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海洋化学中直线自由能关系的客观存在。它们是海水元素溶存形式(海水化学模型)中A-Cl,A-OH,A-SO_3,A-CO,A-F等离子对稳定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海水中金属和有机物质(hum)相互作用的稳定常数与海水化学模型的稳定常数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本文中我们进一步研究海水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万里副总理关于“从海水中提取碘、溴、钾等,还有海水淡化,是不是应当列为近期项目,应当仔细研究一下”的指示,中国海洋湖沼化学学会于1986年11月初,在连云港召开了“海水资源化学专题讨论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海水提溴、提钾、提镁,卤水提碘及海水淡化,可以列为近期的开发项目;海水提碘、提铀,则可列为高技术跟踪计划。  相似文献   

11.
海水可溶有机物对海洋中生物学、环境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变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至今能鉴定出的可溶有机物仅为溶解有机物的10%,在其余90%的未鉴定部分中有60—80%为海水腐植质,因此它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作者自1980年成功地从海水中分离出海水腐植质后,逐步开展了其化学性质、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这些工  相似文献   

12.
钱佐国 《海洋科学》1978,2(4):21-34
海水化学组成的特点之一,是它受生物学过程的影响。海洋生物通过合成、代谢和分解作用来影响海水的化学组成,使海水获得本底有机组份。有机组份的存在使海水成份更趋复杂化,它所赋予海水的一些新的性质可以在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诸方面反映出来。有机物质影响海水的颜色和透明度,使海水具有起泡性质;吸附于海-空界面的有机微层,对于海洋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赵一阳 《海洋科学》1980,4(1):58-58
海洋地球化学是海洋地质学的一重大分支。就其涵义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海洋地球化学是指研究整个海洋(包括海水及海底) 中的一系列化学问题。但由于研究海水中的化学问题习惯上多统称为“海洋化学”,故狭义的海洋地球化学就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魏家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化学过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不同比例的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作用及其混合水对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的室内模拟实验,对滨海岩溶区海水入侵过程中的化学过程和水-岩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海水入侵过程中,海水与淡水的混合作用是以机械混合为基础的复杂化学过程;过渡带混合水对围岩(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作用则是以分子扩散和表面反应为主的复杂化学过程;而混合水与岩溶空间内的松散沉积物间的各种离子交换作用主要是阳离子交换吸附。室内模拟试验和野外实测地下水化学组分剖面资料对应说明,淡水、海水界面之间的过渡带中部区的混合溶蚀作用最强,亦可能是岩溶最发育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前景概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根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 ,分析了海水中化学资源四大主体要素——海盐、溴素、钾盐、镁系物和四个重要的微量元素——铀、氘、碘、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提出了发展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建议流程及提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珠江口海域是河水与海水交汇区域,环境非常复杂,要进行重金属的河口化学研究,首先必须了解其在河口区的化学形态及变化规律,才能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和理论计算。这对河口海域的环境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目前,对海水中微量金属的化学形态研究颇为活跃,大体可分二大类。其研究方法见表1。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 1 999年夏季的航次中 ,获得了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实测数据。本文结合水文、化学和生物等要素的同步观测资料 ,对影响 p CO2 分布和变化的某些重要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南黄海表层海水 p CO2 的分布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 ,这是边缘海区海水中生物、物理和化学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除长江口门外的 p CO2 高值区外 ,南黄海表层海水的 p CO2 值与叶绿素、水温大体呈负相关 ,而与海水的盐度基本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张宝珍 《海洋学报》2000,22(2):146-146
海洋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是由我国着名海洋化学家张正斌教授等撰写,并受到我国首批国家科学技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专着。全书80多万字,共分9章。本书从海水的形成和组成分析人手,深入地论述了我国近海海水中的常量元素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水中气体和中国近海中碳化学,海水中营养盐和环境海洋化学,海水微量元素和海洋重金属污染,海洋有机物和海洋生产力,海洋同位素化学及海洋化学的理论模式和物质全球循环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海洋化学若干发展前沿课题和国际合作项目作了介绍。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数据新、且可靠,论述深入浅出,笔锋直达科学前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地论述海洋化学理论体系的专着。  相似文献   

19.
刘珊珊 《海洋科学》1987,11(2):72-72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化学学会海水化学资源专题座谈会于1986年11月2—4日在连云港召开。来自19个科研、教学、生产、出版等单位的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孙玉善教授、陈邦林教授主持。 这次会议的宗旨是,座谈我国海水资源化学在科研及生产应用上的发展状况,交流经验,提出我国近期、远期的开发目标。会议指出,我国海水提铀的吸附机理和吸附剂的研究在近二十余年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已相继要求与我国在海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及世界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从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冷却技术、海水脱硫技术、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海水热泵技术、海水灌溉技术等技术手段方面详细介绍了海水利用的相关技术,并分析了海水利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海水利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