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藏高原隆升的构造热演化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显杰 《地质科学》1986,(2):101-113
对“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近代隆起成因的探讨,是地球科学中重要的地质命题之一,长期以来,中外地质学家对隆起的时代、幅度、速度、形式和过程,作了大量探讨和论述,并发表了一批隆起速率和起迄年代的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人们对冰川沉积物仍是朦胧不清的。四十年代以后,学者们不仅进行了大量冰碛地层学的研究,而且对冰碛的某些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未超出“杂乱无章”的概念,没有充分意识到冰碛的多变性和多成因性。六十年代后,人们已充分意识到成因对其性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主要根据各类冰碛的特征,作出了其成因的理论推测。七十年代初,又进行了大量冰床及冰川沉积过程的实  相似文献   

3.
前言长期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对云南中部元古代昆阳群铜矿的成因和控矿因素作过许多的探讨。解放前至50年代,岩控观点占统治地位,以为昆阳群铜矿受侵入于该群地层中的辉绿岩、辉长岩类控制,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60年代兴起了层控观点,认为铜矿属沉积变质成因。70年代又提出“火山-沉积-变质”成矿说,强调昆阳群沉积时期的  相似文献   

4.
加速器质谱计(简称AMS)是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检测宇宙成因核素的有效手段,在地质学、海洋学、陨石学、考古学与天体物理学等学科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AMS方法与一般β计数方法比较,具有灵敏度高(同位素丰度灵敏度可达10~(-16)),样品用量少,测量时间短和精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国际上已有三十多个实验室建立了AMS装置,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从发展趋势看,还不断有所增加。但是,AMS技术在我国远  相似文献   

5.
关于华南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成因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0年代末发现稀有元素矿化花岗岩北尼日利亚含铌铁矿花岗岩以来,关于它的成因就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开始,认为它们是岩浆成因的,到50年末—60年代初,以A·A·别乌斯为首的一些苏联学者提出了交代成因说,把这类花岗岩称之为“变花岗岩”,到70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中间(过渡)观点,在苏联有一些学者(B·N·科瓦连科,M·B·库兹明科等)又重新提出岩浆成因说。  相似文献   

6.
在岩浆岩的许多结构类型中,矿物交生结构一般认为最为复杂,人们对它的成因则更是见仁见智,议论纷纷。远自十九世纪70年代,即显微镜初被应用于岩石学研究不久,一些著名学者,如米歇尔里微、福克以及后米的爱尔文、贝克等人就注意到在某些岩浆中有石英蠕虫(quartz vermicule),两种矿物紧密交生等现象,并都曾尝试从成因上予以解释。塞德荷姆在他的早期著作中也不时提出类似的岩石结构。后来在1916年,他更写出了  相似文献   

7.
次生生物气特征、形成条件与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次生生物气是煤层气的一种成因与资源类型。煤层气是煤炭形成演化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并储集在煤层中。从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首先将煤层气作为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试验,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个新兴的煤层气能源产业。美国煤层气的资源量约为11万亿m^3以上,煤层气产量从1983年的1.7亿m^3,到1991年增加到88.6亿m^3,  相似文献   

8.
水库地震是人类工程话动诱发的一种灾害,目前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还处在资料积累,成因机制及预测评价方法的探索阶殷。永库地震的研究在30~60年代就受到了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对其加以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实际资料,提出了库水荷载效应说、孔除水压效应说及地质构造成困说等成因观点,并把概率分析,模糊数学等数学方法应用到水库遗震预测研究中,在水库地震危险性评价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累。通过分析大量的实际资料,并根据目前的研究动态认为,水库地震研究应该进一步总结其一般规律,加强库区调查。对水库地震的成因机制探讨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或室内模拟实试研究。同对,应广泛地应用数学、力学模型对水库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发生地段及强度进行半定量或定量预测。  相似文献   

9.
杨夕辉 《地质与勘探》2010,46(6):995-1000
北衙金矿找矿突破是一个曲折的过程,50年代勘查铅锌铁矿,70年代发现了金矿,以"红土型"金矿勘查为主,90年代在分析研究前人勘查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类型认识获得突破:金多金属矿床受岩体、构造、地层三位一体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物质,主成矿期为与岩体侵位的喜马拉雅山期,成因类型为斑岩-热液型金矿床。再用岩体+构造+综合异常圈定万硐山为找矿靶区,采用高精磁测定位矿体,钻孔验证发现了斑岩型金矿体,并成功地用商业性地质勘查对金矿床进行了快速勘查评价。  相似文献   

10.
位于上海西部的冈身是一条重要的地质界线,对其年代和成因的研究不仅涉及长江三角洲的发育问题,而且也是解决上海西部成陆年代的惩结所在。最近笔者系统采集了冈身地带的样品,并对其中贝壳样品进行了C~(14)测年,本文即在此基础上对冈身的绝对年代作一报导,并试图一并探讨冈身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黑色岩系型矿床是矿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其成因由于成矿作用复杂而存在争议。为深入理解这种复杂性并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信息,通过深入剖析国内外这类矿床的典型实例,述评了矿床成因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并进一步提出了值得加强研究的方向。全球黑色岩系矿床分布广泛,矿床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地质作用影响,并可主要归纳为3种:海水、热水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其中,海水和热水为成矿提供元素及有利的成矿条件(如还原的沉积环境)。相比而言,生物有机质的成矿作用则主要体现在对海水和/或热水提供的元素进行富集,并在合适条件下成矿。可见,这3种成矿作用的多元复合作用使得成矿过程极其复杂,这是导致很多矿床成因至今未完全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后可从两方面开展深化研究:一是揭示多期复杂成矿演化过程;二是剖析生物有机成矿作用。这些认识对沉积岩型矿床的研究同样具有普遍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南张家界三岔和贵州遵义黄家湾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发育有镍钼多金属矿床,这是华南乃至全球这类矿床的2个典型实例。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矿相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分析了成矿岩系的矿物学特征,并进一步根据矿物结构、组成与共生关系,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矿床成因。结果显示,非矿层中的金属矿物类型较为单一,主要是黄铁矿;而矿层中发现的矿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碳硫钼矿"、针镍矿、黄铁矿、胶磷矿等,其中"碳硫钼矿"和针镍矿分别是钼与镍的主要赋存形式。认为钼主要来自于海水,镍主要来自于热水(液)流体,矿床为海水-热水(液)-生物复合成因。这些研究结果为此类矿床研究提供了新的矿物学基础研究资料,并且有助于加深对矿床成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The Zhangjiakou-Xuanhua area is a mineral resource-concentrated area for gold-silver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of mineral resources have been argued for a long tim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ies of geochronology and sulfur, lead, oxygen, carbon and noble gas isotope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is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Zhangjiakou-Xuanhua mantle branch structure, as is reflec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gold deposits in the inner parts and of Ag-Pb-Zn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in the outer parts. The mineralization took place mainly during the Yanshanian period. Ore-forming materials came largely from the deep interior of the Earth, and hydrothermal fluids were derived predominantly from Yanshanian magmatism.  相似文献   

14.
三家厂铜矿地质地球化学及找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门三家石铜矿位于云南易门铜矿带西部,按产状、矿物组合及成矿作用可分为狮山式和凤山式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三家厂铜矿狮山式矿床是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热水沉积硫化物矿床;凤山式矿床是狮山式矿床经后期构造和热液改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东蒙地区夕卡岩石榴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成东  刘学武 《中国地质》2002,29(3):311-316
东蒙地区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夕卡岩型锡银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不仅矿床发育,而且成矿种类较多,典型矿床有黄岗梁Fe(Sn)、白音诺Pb-Zn-Ag等金属和浩布高Fe(Sn)-PbZnAg(Cu)矿床。研究表明,它们都是中生代岩浆岩与本区二叠系地层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通过对黄岗梁、白音诺和浩布高3个矿床中不同阶段的石榴石夕卡岩矿物学研究,划分出早晚两期夕卡岩石榴石矿物。早期以浅色、他形细粒、均质的钙铁榴石为主,多形成环带的核心;晚期以深色、半自形中粗粒、弱非均质的钙铝榴石为主,多构成环带的边部。同时采用ICP-MS方法对3其中石榴石比较发育的黄岗梁和浩布高2个矿床中石榴石单矿物进行了稀土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矿区早期的石榴石具有岩浆成因的特征,晚期石榴石具有热液交代成因特征,即东蒙地区既有早期岩浆阶段的岩浆型夕卡岩,又有晚期热液交代型夕卡岩的多成因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深水异地沉积研究三十年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水异地沉积研究在我国已有30年历程,它经历了70年代浊流沉积研究探索阶段、80年代重力流沉积研究蓬勃发展阶段和90年代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阶段。70年代浊流沉积研究刚刚起步,以资料积累和深化认识为主,成果欠丰;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则仅有少量探索。80年代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已从单一类型延伸到多种类型,从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扩展到碳酸盐和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从海洋发展到湖泊,从一般性描述转入沉积模式、控制因素及含矿性的探讨,出现了突飞猛进、硕果累累的可喜局面;而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也有了实质性进展。90年代重力流沉积研究继续保持稳步发展态势,而深水牵引流沉积研究有了更大的进展,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重要成果。展望未来,深水异地沉积研究任重而道远,相信我国沉积学学者在这一领域研究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盛世。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矿床成矿系列的初步划分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通过系统总结,首次将陕西省主要矿床初步划分为4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22个成矿系列类型,42个成矿系列和若干亚系列。其中省内金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燕山期与变质一岩浆热液有关的金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略勉板内结合带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成矿系列、商丹板块对接带与变质热液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现代河流中的冲一洪积砂金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活动区造山带与碱性碳酸盐类有关的金矿床成矿系列类型,银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复理式建造中的菱铁矿银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铜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元古代中-酸性岩有关的铁铜矿床成矿系列、加里东-印支期与中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铜金钨萤石矿床成矿系列、与海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铜锌矿床成矿系列、前寒武系变质火山岩中的铜锌黄铁矿床成矿系列,钼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小岩体(斑岩)有关的钼铁铜矿床成矿系列,铅锌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海底热液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成矿系列、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成矿系列、海底喷流沉积-热液改造铅锌铜矿床成矿系列,汞锑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与热水渗滤作用有关的汞锑矿床成矿系列,重晶石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寒武系-奥陶系中的钒钼重晶石磷块岩黄铁矿石煤矿床成矿系列、下志留统中的重晶石铀石煤矿床成矿系列,煤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大型内陆盆地中的煤油页岩成矿系列及与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有关的煤铝黄铁矿粘土高岭土矿床成矿系列类型,岩盐矿床的主要成矿系列为产于奥陶系中的岩盐(钠盐)矿床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董亮琼  隋真龙  董国臣  潘彦宁  何勇 《地质通报》2014,33(12):1941-1948
为探究不同类型的萤石矿所反映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所携带的对各类型萤石矿的指示特征,统计了浙江、湖南、湖北、青海、广西、福建、安徽、新疆、甘肃、河北共计10个地区23个典型萤石矿床的自然重砂矿物报出情况,计算各重砂矿物报出率,分析得出热液型矿、后期热液型及热液充填型3种类型萤石矿床各自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和标型矿物组合。结果显示,各类型矿床自然重砂矿物组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显示各自的特点。因此,按照矿床类型建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变化,对于新一轮的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数据驱动是大数据分析的特点之一。成矿过程的数值模拟即采用数据驱动方式,在基本的物理化学方程及地质模型基础上,通过定量的手段,模拟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成矿系统的演化过程,从而能够更深入、直观的讨论各种地质要素对成矿系统的影响,验证已有的成矿理论,获得新的认识。姑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内的典型矿床。前人研究显示,杨庄铁矿床为典型的充填-接触交代型热液矿床,而姑山铁矿床目前在成因上仍存在争议,存在岩浆成因和热液成因等多种观点。为了更好的对比和了解姑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的成因及成矿过程,本文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解译剖面,采用力-热耦合数值模拟方法对与热液矿床密切相关的扩容空间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开展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姑山铁矿床和杨庄铁矿床可能分属不同的成因类型;随着岩体的逐渐冷却,杨庄铁矿床内岩体和地层接触带会出现明显的扩容空间,可为成矿流体的汇聚及矿质的沉淀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热液矿床的形成;而姑山铁矿床内岩体和地层接触带只有局部区域出现扩容空间,同时体应变数值较小且形态变化大,并不利于大规模的流体汇聚及矿质的沉淀,姑山铁矿床可能主要为岩浆成因,并受少量热液的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20.
磁铁矿-磷灰石(IOA)型铁矿,或称基鲁纳型(Kiruna)铁矿,或称陆相火山岩型铁矿,在时空上常常与碱性-钙碱性的(次)火山岩有着紧密联系。该类型矿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产出,发育特征的磁铁矿-磷灰石-阳起石矿物组合,但其成因还存在广泛争议。文章介绍并归纳了成岩成矿实验在IOA型矿床相关的岩浆原生过程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液态不混溶作用、岩浆磁铁矿-气泡悬浮模式和阳起石岩浆成因的实验验证,探讨了磁铁矿以及磷灰石通过液态不混溶作用和气泡悬浮完成超常富集形成铁矿浆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相关实验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